你的想法很多,但只停留在嘴上(1 / 1)

每个人都有很多想法。区别在于,有的人能自觉地将这些想法逐一落实到行动上,而有的人却仅仅将它们挂在嘴边,只是随便说说罢了。

有人说,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变得神圣。例如,暗夜中的萤火虫,只有用力地扇动翅膀,才能聚拢起一汪黄橙的亮光;冷风中的寒号鸟,只有立即去搭窝,才能免于被冻死的结局。对于普通人而言,列好目标和计划就去行动,千万不要满足于当空想家。

史磊本科毕业后,准备去美国留学。当生出这个想法的那天起,他就发起了朋友圈,嚷嚷得人尽皆知。他将这话足足说了半年,可是连手里的几份留学材料都没准备齐全。

而他的同班同学肖明早已选定了心仪的学校,默默做起了准备。不久,他收到了加州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于是不声不响地飞到太平洋彼岸,开始了自己的留学之旅。

史磊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了好几年,他一直对身边的朋友抱怨这份工作工资低,晋升渠道窄,想要离职创业。身边人早已听惯了他的“誓言”,却一直没把这话当真。

然而,30岁那年,史磊却通过班级群得知了一个消息,肖明在美国读完博士后便回国创业,前一阵刚刚拿到天使轮融资。他心里顿时冒起了酸水……

年底的同学聚会上,有同学问肖明:“你混得这么好,咋不在朋友圈里晒晒?”

肖明却笑道:“做事之前,得沉住气。很多想法,你和别人说着说着,就跑得没影儿了。”不远处的史磊听后心里却不是滋味。

也许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总嚷嚷着要去周游世界,实际上签证都没办好;在朋友圈里“宣告天下”要重新捡起英语,谁知仅仅打了两天卡便丢在了一边;向别人秀马拉松的报名表,真的到了比赛的那一天却躲在家里吹空调……

普通人之所以沉溺于空想,却拒绝去行动,原因有很多。首先,可能是认知偏差效应在作怪。比如说,有个人在工作中犯了一点小错误,他脑中顿时涌现出无数个念头,大部分都在贬低自己,放大错误。他甚至会因此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质疑。

实际上这个人的工作表现一直很不错。然而,这一个小失误却引起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他可能因此而否定自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归类为“认知偏差”。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原因是自动化思考——即人类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思考。

研究表明,自动化思考大部分都是负面的,它会将我们推向认知的误区,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我们总是有很多想法,并企图用意志来控制自己。但是普通人的意志力极容易“崩盘”,这是我们屡战屡败的原因。恶性循环至一定的程度后,一些人干脆放弃了行动。

想要走出这怪圈,先得想法消除认知偏差带来的负面影响。行动之前别想太多,行动的过程中别只因为一点小失误就情不自禁地怀疑人生,乃至全方面地否定自己。

如果今天的计划没有按时完成,一味沉浸在后悔、自责中是在浪费时间,自暴自弃更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不如先好好休息,为全新的明天做准备。

拒绝行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害怕失败。很多人在行动之前会列好无数方案,恨不得将所有情况都考虑进去,但是却不愿意立即投入行动。他们总是在某个必要的选择面前犹豫不决,害怕这个选择会给自己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和伤害。

根据行为经济学可知,已经投入但无法回收的成本被称为“沉没成本”。很多人对“沉没成本”是怀有抵触心理的,他们无论做何事都会力求胜利,尽可能地降低失败率。正因现代社会对失败极不包容,所以普通人行动之前总会顾虑良多,慢慢便成了空想家。

实际上,失败并不可怕,它是你成长的必经之路。与其害怕收不回成本,害怕承受失败的打击,不如勇敢地去尝试,勇敢地接受现实的锤炼。正如雷军所言:“有梦想是简单的事情,关键是要有将它付诸实践的勇气。”

你要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待人。老是空想,磨蹭,犹豫着不去行动的你,只得一次次与人生中的机遇失之交臂。

哈佛大学的王安博士说,6岁的时候,他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教训。那一天,小王安正走在一棵大树底下,一个鸟巢突然掉落到他的头上,将他吓了一跳。王安定睛一看,鸟巢里滚出来一只小麻雀,正叽叽喳喳地叫唤。

王安小心翼翼地将麻雀放在自己的掌心上,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它。只见小麻雀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十分可爱。王安很喜欢小麻雀,将它放在鸟巢里一起带回了家。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犹豫了。原来母亲一直禁止他在家中养小动物,想到母亲严厉的样子,王安不由得担心起来。他将鸟巢挂在门后,大步走进屋内,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他不停哀求母亲,看着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母亲只好点了点头。

王安开心地笑起来,他一蹦一跳地来到门后,捧起鸟巢,却惊讶地发现,鸟巢里的小麻雀早已踪影全无。王安看了看四周,发现不远处一只黑猫嘴里正在咀嚼着什么……

从这以后,王安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行动派。他为人生设置诸多的目标,并奋力前行,遇到失败毫不气馁,越挫越勇,最终成为一代“电脑大王”。他曾说过这一生最不喜欢优柔寡断的人。只有行动才是滋润人的养料,而一味将梦想挂在嘴边的人注定会失去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