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我们总能发现这样一些人,他们每天在做某件事情时,看起来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仿佛身体里的精力总是“满格”似的。手机充满了电之后,电量是满格的,人如果有了“一定要”达成的目标或者“一定要”实现的梦想后,身体里的精力也往往是“满格”的。
龚智超曾是21世纪初我国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少年时代的龚智超刚被选拔进湖南省羽毛球队时,很多人对她能否成材持怀疑态,因为她的身体条件太一般了。在刚进入成年队时,她的身高也只有1.63米,体重不足50公斤。在国际羽坛高手如云、运动员身材高大化的羽毛球赛场上,龚智超的外形看起来确实毫不起眼。然而,当这位瘦小文静、身体单薄的姑娘凭借超强实力跻身国家队后,人们很快便对她刮目相看。
经过一系列征战,那些世界羽坛的老将名宿都成了她的手下败将。不到一年时间,她就成了世界级高手。1996年4月,龚智超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就技压群芳,取得冠军。从默默无闻到排名世界女单第一,她只用了11个月,创造了国际羽坛排名上升的最快纪录。因此,她也被国际羽联称为“中国最新球星”。
龚智超有什么样的成功秘诀吗?很多人对她的评价是,她是一个智慧型的选手,这个不假。然而,她能够从先天条件不足的选手,后来成为世界第一,主要靠的还是科学、刻苦的训练。当她确立了要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后,就开始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努力训练。所以,为了“一定要”实现“世界第一”这个目标,她每天都是“精力满格”地开始训练,浑身仿佛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体力。日积月累之下,她终于把自己训练成了世界最顶尖的羽毛球高手,实现了“世界第一”的目标。
要想让自己每天都精力“满格”其实很容易,那就是订一个你“一定要”达成的目标,然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马上开始行动。这时候的你,一定是精力满格的。
罗蒙诺索夫被誉为“俄国科学始祖”。19岁那年,他徒步了两千千米,从家乡到莫斯科求学。他所在的那所贵族教会学校全部用拉丁文讲课。罗蒙诺索夫不懂拉丁文,只好先补习拉丁文。老师瞧不起他,要他坐到最后一排去,十三四岁的同学们更是指手画脚地讽刺他说:“看呀,一个20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啦!”然而,老师的冷眼、同学们的讥讽,他全都没放在眼里,因为他有着一定要达成的目标。为了一定要达成目标,他每天都会精力饱满地学习功课,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老师的赞赏与同学们的尊敬。后来,凭着这股一定要达成目标的劲儿,他一步步地走进了世界伟大科学家的行列。
有一天,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数学老师沈元给一群高中生讲了数论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并重点提到,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在这群高中生里,有一个叫陈景润的,特别喜欢数学,听完沈元的课后,他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一难题。有了这个他一定要达成的目标后,他每天都是精力十足地投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中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他率先证明了“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作为证明结果的“陈氏定理”,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称为“辉煌的定理”。后来,由于徐迟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广泛传播,使得陈景润成了无数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陈景润的成功,首先在于他拥有了一定要达成的高远的目标,然后,他能够每天都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的努力。
当著名探险家约翰·戈达德还只是美国洛杉矶郊区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15岁少年时,他就已经列下了自己这辈子一定要达成的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被他统称为《一生的志愿》。他立下志向和目标包括:“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环游全球……”一共列出了127个目标。在往后的日子里,由于有着众多一定要达成的目标的指引和激励,他每天都在“精力满格”地去行动,为了实现每一个目标而进行着顽强的努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历经18次死里逃生,他终于实现了这其中的106个目标。剩下的目标他正在实现的过程中,而且后来又不断地加进了一些新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他每天都活得很精神,很充实,很快乐。
人类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你订下一个目标,然后决定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你就会发现浑身充满了力量,总能精力充沛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怀着“一定要”达成的决心去行动,往往就能达成目标,创造奇迹。当你真的实现了原来以为不太可能达成的目标后,你说不定会由衷地感慨:“原来成功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