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臣秦桧还有三大“功绩”?(1 / 1)

论奸臣,跪在岳王庙的秦桧算一个。可是近来个别标新立异的“历史爱好者”,居然抛出了这么一个命题:秦桧是个忠君爱国之人,甚至还总结了秦桧的所谓“三大功绩”,这一话题引来不少争论。

1.“功绩一”:秦桧治国有方,为南宋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南宋的纸面经济是很强,士大夫日子过得可能比北宋还逍遥,可实际上这表面的繁荣是巧取豪夺得来的,根本不是什么技术革命造就的。秦桧作为南宋宰相,是百官之首,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秦桧的这个宰相是怎么当的呢?

在用人方面。宰相执政,肯定会把持人事权,老秦独霸朝纲的历史就是一条打杀异己之路,在这条路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宋朝本是一个言论自由、文风开放的时代,可是秦桧就敢大兴文字狱,先后弄了“王庶二子、叶三省、杨炜、袁敏求”四大狱案,此外连贬带杀的还有吴表臣、苏符、吕颐浩、赵鼎等人。

至于想当官也很简单——拿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秦桧卖官)必数万贯,乃得差遣”。而《续资治通鉴》记载“监司、帅守到阙,例要珍宝,必数万顷乃得差遣”。

总之,这位南宋宰相的用人原则就是:不管你能力如何、政绩如何、威信如何,不听话、不拿钱,就不行。秦桧做事不是以国家为中心,也不是以事业为中心,更不是以百姓为中心,而是一切都以他秦桧为中心。对此,后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么记载:“桧不知治体,信任非人!”

那在治国方略方面呢?老秦在未当宰相之时曾扬言:“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宋高宗一听果断给老秦拜相,屁颠屁颠地请教高招时,老秦说了八个大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意思就是咱南边的只管在南边好好待着,别管北边的事,那就皆大欢喜了。这逻辑相当于有人闯进你家,霸占一大半家业,突然蹿出个老秦说:“哎呀,那一大半咱不要了行不?”

这种治国“高招”把脸皮厚如铁锅的赵九弟鼻子都气歪了。那既然宏观调控不行,干个具体的事秦桧能力如何呢?还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记载:“秦桧议干鉴洞为田,云岁可得米十万槲。”老秦觉得老是坑国家也不是个事,某天突发奇想,要把八百里鉴湖抽干了造田,这样每年可多得大米十万槲。不得不说秦桧的脑洞开得真大,幸亏当时的赵九弟还没有彻底糊涂,说了句“遇到干旱年份,农民咋浇水?”否则的话,八百里鉴湖就成了八百里盐碱地。

秦桧的为政水平,就是这样的!

2.“功绩二”:秦桧促成议和,使南宋进入和平时期,减轻了百姓负担?

赵九弟和秦桧,俩人君相联手促成了宋金议和,在这过程中,老秦的确“功不可没”,这些年不断有人嚷嚷“当时的确打不过女真,所以秦桧议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是为了自己”。

咱们还是看看实际情况,“和平”之前,金国是个什么情况,咱都知道,操刀子打仗这事对女真族来讲很简单,女真族以前就经常打鱼捕猎,打仗只不过是换个斗争对象。可是治理国家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用时间和经验去积累,尤其对于刚从白山黑水走出来的女真族,军队骤然膨胀,行政能力却着实不咋地。女真立国后,又在不断打仗用兵,至于生产建设、后勤补给比之宋朝差很远,马不停蹄高强度打仗几十年,就是块钢也磨掉几层了。绍兴和议之前,无论是基层小兵,还是统帅金兀朮,都已经基本没有打下去的信心了。

《三朝北盟会编》中的《洪皓行状》记载:“虏已厌兵,异时以妇女随军,今不敢携,朝廷不知虚实,卑辞厚币,未有威约。”这位有“宋之苏武”之称的洪皓,当时就在金国(被迫滞留十五年),对女真人的困境看得不能更清楚了。如果说打仗不带女眷只是小问题,那女真统帅金兀朮的话可就严重多了:“又宰杀骡马相兼为食……诸将士云,辎重俱尽,有食奴婢者……吾视诸军饥心嗷嗷……若宋军渡江,不击自溃……骡马依稀四分,奴婢十中无六,惜哉。”后勤辎重早就跟不上了,大家都开始宰杀骡马充饥,甚至还有把自己奴婢煮了吃的。一句话,吃不饱饭的女真人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而已,南征这事根本打不下去。就在金朝“势穷力竭”的情况下,秦桧却使出了吃奶力气,奴颜婢膝地议和,北方失地不要了,还送钱叫大爷。这是给谁立功?有人说:秦桧之前议和派一直存在,比如赵鼎、李光等人。不错,但这些人是实实在在希望休养生息、期待战略反击,从没想过去跪舔金国。可秦桧却不惜自废武功,坚定地投降式议和,彻底把宋朝变成金国的附庸藩属。这份功力,整个大宋,找不出第二个来!

至于“减轻百姓负担”,议和之后,我们看看老秦是怎么干的。秦桧有句很有名的经济策论:“中国人但着衣吃饭,徐图中兴。”意思说先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再慢慢谋求国家复兴。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吧,实际上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老秦认为横征暴敛就是财政开源的唯一途径;而财政节流的大招就是“乃以苛刻为务事,图减削过为抑裁”,各种开支一律削减。老秦曾下达指令,“密诸路暗增民税七八”,结果导致“民力重困,饥死者众”。秦桧在四川一带推行经界法,巧立名目,以均税为名,强征四川百姓一半的粮食收成。这便是秦首相的经济实绩!可以这么说,南宋政府后来作死的横征暴敛模式,老秦正是始作俑者。

老百姓都被坑到这地步了,还敢说是“减轻百姓负担”?

3.“功绩三”:秦桧忧国忧民,临终时还忧怀国事

这个所谓的“忧怀国事”出自《三朝北盟汇编》里《秦桧遗表》的一句:“愿陛下益固邻国之欢盟,深思宗社之大计,谨国是之摇动,杜邪党之窥觎。”有些人就凭这句话,断章取义说秦桧临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大事,得给秦桧点赞!

事实是,秦桧死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他死前念念不忘自己一手促成的议和大计,更怕被人秋后算账。于是,在绍兴二十五年八月至十月,秦桧火速提拔了一批骨干分任台官、谏官、侍从:曹泳知临安府,苏符知建康府,董德元升参知政事,薛仲邕为枢密都承旨。此外还有秦家的子孙几乎全部进入中枢:秦熺提举秘书省,秦埙试礼部侍郎,秦堪充敷文阁待制。这等于老秦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全安排了,为的就是在他死后,老秦一党可以继续把持朝政,甚至临死时秦桧还想让自己的儿子接替相位。只不过一辈子软趴趴的宋高宗,在一个马上要死的人面前,难得地刚硬了一回:这事可不由你安排!

说到底,秦桧一辈子挂念的就是自家的权位,从头到尾,他都是个权臣奸臣,正如南宋大儒朱熹所说:“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买!”他是真有“资格”在岳飞的墓前跪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