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1 / 1)

长期以来,生物物种形成问题在大量书籍中都有涉及。任何关于进化的书籍,都会对其进行讨论,在Coyne和Orr(2004)的专著中,更是关注焦点。

调研世界语言的出版物众多,其中Comrie,Matthews和Polinsky(2003)的专著容易获取、涉及面广、语言内容翔实且通俗易懂。本书所引用的大部分关于世界语言分布的数据,如无另外说明,均来自“民族语”(2009版)的网络版(http://www.ethnologue.com/web.asp.)。无论是重要性还是系统性,“民族语”都无“书”能敌。本书中虽多处建议要谨慎对待它的数据和结论,但并不是要贬低其数据的珍贵价值。

很多教科书都提到了历史语言学,尤其是语言对比方法。Millar的专著(2007)便是其中一本,该书在Larry Trask的专著(当然也还包括其他许多书籍)基础上修订而成。以经典语言对比方法的历史、技巧和局限为背景,Bowern和Koch(2004)在其专著中详细介绍了本书提到的澳大利亚的帕马–恩永甘语族。

近几年,大量书籍致力于提高公众对于语言濒危及其影响的关注。K. David Harrison(2007,2010)的专著便是其中不错的例子。Harrison对卡拉瓦亚语的研究代表了领域前沿。Evans(2010)的论著同样极具说服力,但或许因为作者不喜正式的语言分析,该书行文略显奇特。Hagège(2009)的专著则为这一话题提供了一个法语视角。

书中提及(本书写作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濒危语言地图可通过以下网址检索:http://www.unesco.org/culture/languages-atlas/en/atlasmap. html

第四章关于语言接触的讨论主要基于Sarah G. Thomason 2008年在美国语言学学会的主席演讲“Safe and Unsafe Language Contact”。其中许多主题在Thomason(2001)的专著中也有所涉及。

在其专著中,针对语言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的重要性(而非纯粹的语言因素), Mc Whorter(2001)的论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中其他一些话题在该专著中也有所涉及。

第六章的语言多样性方法与Baker(2001)的专著相关。对大众而言,这本书目标略显宏大,志在将语法差异缩小到小部分参数的范围之内。无须完全认可Baker所提出的参数集,甚至都无须完全相信其缩小规模的可能性,我们就会认真对待语言差异本质在于语法差异的说法。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手势语言研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话题,相关资料众多,可以从中获取不少信息。Klima和Bellugi(1979)的专著可读性强,基本全面涵盖了支持手势语言(尤其是ASL)的语言本质的证据,是这方面的早期经典文献。近期作品中,直接涉及世界手势语言多样性的专著有Brentari(2010)和Mathur与Napoli(2011)的作品。第七章中手势语言多样性相关问题,Padden(2011)专著中的介绍令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