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软件一打开,你会看到一堆账号在你眼前,你有一串贴文可以看朋友的大小事。然而现代人,真的会因为这么方便与人接近,就不孤单吗?我相信你会说不是的。如果你在独处时的自我探问中,发现你最担忧害怕的就是孤单,那也是可以想象的。
面对孤单,最常见的因应方式就是找人陪伴,然而当曲终人散时,我们又必须重新把孤单感受拾回。孤单的原因有外在因素,也有源于个人的内在因素。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的著作《群体性孤独》,详细描述了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们的表面距离,但网络世界的背后有多重自我、隐匿的自我,在通信的实时下,让人们越来越难忍受空白与独处。在碰触不到真实彼此的时刻,就没有真实的陪伴,人们会产生虽然人在一起,但心很远的感受,这是一种来自外在世界的孤单。
一个人的孤单,进入关系中也不一定能够感到安全。我们渴望被陪伴、期待稳定的关注、需要承诺与保证,来疗愈自己内在深层的不安全感与孤寂感。一旦我们把焦点过度放在对于关系的期待上,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态度、心意,以及担心是不是自己不够好、不足以撑起这段亲密关系。而当我们的思绪总是放在思考着对方,或是检讨着自己时,就有可能忽略了对于自己的思考,包含感受到不安全时的反应模式究竟从何而来,以及为何总是先检讨自己是不是没有留住对方的条件。
回到我们的内在,试着询问自己,心里很深的孤单与不安全感,最早出现在人生的什么时刻?可能是在空无一人的家中等待大人回来,或是在班上被排挤却无人伸出援手的那些时刻。当过去的经验让我们感受过强烈的孤独与无助时,我们长大后对于孤单的感受也就越敏感,越不知道该怎么办。
婴幼儿期的我们,需要透过跟照顾者的联结与回应,作为我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安全基地。当我们在表达需求时,如果照顾者可以给我们适当的回应,并且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我们就会建立起信任感的基础,建立起“这个世界是会回应我的需要”的信念基础。因此幼年与照顾者的依附形态,会影响我们之后与重要他人的关系。
依附理论又称为依恋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经过许多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他观察到生病住院的孩童,在没有照顾者的陪伴之下,不同的孩子在分离与重聚过程的情绪反应各有不同,进而思考这些不同的反应是怎么形成的。而后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设计了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测验,来观察婴儿对妈妈的依附方式,通过观察婴儿在妈妈离开、独自一人、陌生人出现与妈妈返回时等各个情境的反应,将依附类型分为四类:安全依附、不安全焦虑依附、不安全逃避依附,以及不安全混乱依附。
安全依附的宝宝在和妈妈共处一室时,妈妈会是一个安全的基础,称之为安全堡垒,通过确认妈妈还在的方式让自己得以安心探索周边的环境,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和妈妈维持适当的近距离,我们会看到宝宝一边前进,一边回头确认妈妈是否还在。而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安全依附的宝宝和妈妈分离时,仍会有哭泣、不安等反应,但当妈妈回到房间后,妈妈的安抚可以让宝宝的情绪平复下来。
不安全焦虑依附的宝宝在和妈妈分离时,情绪反应较激烈,在妈妈回来后也较难安抚。不安全逃避依附的宝宝在和妈妈分离或重聚时,情绪的反应都不明显。然而后续有研究发现,不安全逃避依附的宝宝,即使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但其体内的压力荷尔蒙指数是升高的,因此宝宝内在仍会感受到与妈妈分开的不安。而最后一类不安全混乱依附的宝宝,在和照顾者分离与重聚的过程中,时而反应激烈,时而回避安慰,无法明显归类为前述三类。
我们看到这里可能会想,是哪些原因造成依附形态的不同呢?各种研究整理出来,不外乎三个部分:
1.婴儿的天生气质:包含孩子的情绪本质、坚持度、情绪强度等。而孩子的气质也会影响到照顾者的回应方式,进而影响亲子之间的互动质量。
2.大环境因素:包含居住与经济条件形成的生活压力,会影响亲人投入的时间与质量;外在压力亦会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例如战争、金融海啸,都会因为生理上与安全上的考验,而影响孩子的内在状态。
3.照顾者的状态:这是最常被讨论的,包含主要照顾者本身的情绪与精神状态、对于孩子情绪理解与回应的能力、爸爸妈妈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否,会影响到他们如何和孩子建立心理联结。
精神分析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在《独处的能力》(The Capacity To Be Alone)文章中提及,一个人能够独处,实质来自早期我们曾在照顾者的陪伴下独处的经验;如果结合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理论,一个人能够成熟与独处,来自在良性的环境之下与照顾者建立起信任感,而当一个人的本能需求能不断地被满足,这个历程就是在建立信任感。
日本近年来出现一个流行语,叫作“父母扭蛋”,意思是: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是自己无法选择的,就像扭蛋一样。这样的词可以用在出生家庭的经济条件上,也可以用在我们父母的心理状态上,也就是父母都有他们自己的议题,也被他们自己的早期经验影响到和孩子互动的状态与品质。
每个长大的我们,都受照顾者状态与教养方式的影响,形成现在的自己。如果,你发现你对于孤单的恐惧源自早期经验,首先,请你先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勇于觉察,要敢于去触碰过去的负面经验并不容易,我们要先做到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觉察。
美国媒体人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和医生布鲁斯·D.佩里(Bruce D. Perry)在《你发生过什么事》一书中阐述道,如果我们都能去理解过去发生过什么事,而这些事怎么影响到我们,我们就有机会用“事情怎么影响到我们”的角度去看自己,而不会只被“我怎么会这样”的想法给困住。不论是对于孤单的难以忍受、对于情绪冲突的害怕,甚至是对于自我价值的疑惑,还是给自己思辨的机会,让自己知道早期经验是怎么影响自己的,就能有机会知道“不是我的错”,而让自己脱困,走向我们希望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