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第十五(1 / 1)

论语 唐翼明诠解 7833 字 4个月前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15·1

解释 “陈”,音、义同“阵”,指军队阵法之事。“俎豆之事”,“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时盛物的礼器,“俎豆之事”在这里泛指跟礼仪有关的事。

大意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操演的事情,孔子回答说:“礼仪方面的事我曾经听到过;军旅的事我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导读 孔子重文不重武,尚德不尚力,对春秋时代各国之间攻伐不已一直持严厉批判态度。卫灵公向他问军阵之事,这就表明卫灵公也想用武力争霸,对文治并没有兴趣,孔子觉得跟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毫不犹豫地走了。后来梁惠王向孟子请教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孟子的回答也很干脆:“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118]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2

解释 这是讲孔子周游列国的事情。“陈”,陈国。孔子离开卫国以后,来到了陈、蔡交界的地方,当时吴国和陈国交战,边境一片混乱,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有一阵子弄得饭都吃不上,即“绝粮”。历史上记载这件事情就说“在陈绝粮”,或说“厄于陈蔡”。

“子路愠见”的“见”读xiàn(现),子路满脸不高兴地出现在孔子面前。

“亦有穷乎”的“穷”不是贫穷的穷,而是穷途末路的穷,是没出路、没办法、走投无路的意思。贫和穷古义不同,后来才变得意思差不多。

“固穷”是说穷的时候仍然固守自己的原则,也就是穷得有骨气,不会因为穷而乱来。

“穷斯滥矣”,应该读成“穷/斯滥矣”,“斯”是副词,略等于白话文中的“就”。“滥”的意思是没有原则、乱来,今天讲滥用职权就是这个“滥”字。

大意 孔子在陈国遇到战乱断了炊,跟着他的人都病得爬不起来了,子路满脸不高兴地出现在孔子面前,说:“君子也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当然也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但即使在这种时候君子也会固守自己的原则,小人就会乱来了。”

导读 一个人在平时活得有原则,还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在重要关头,尤其在生死存亡关头,也守得住自己的底线就不容易了。在任何时候都要固守自己做人的底线,这是君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君子区别于小人的重要关节,所以文天祥说“时穷节乃见”[119]。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15·3

解释 “女”,同“汝”;“予”,我。

“以予为”,认为我是。“识”,读zhì(志),记。两个“与”都读yú(于),疑问语气词。

大意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得多而且记住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不是这样的吗?”孔子说:“不是,我是有一个理念贯穿它们的。”

导读 孔子跟曾参也说过这个意思,见《里仁篇》第十五条。“一以贯之”的“一”就是“仁”,或者如曾参所说的“忠恕”。记得的知识再多,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理念贯穿起来,那永远只是一堆散珠,不能形成一个学说。子贡是一个聪明人,多闻强记,孔子这话也是提醒子贡,光多闻强记还不够。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15·4

解释 “由”,仲由,即子路。“鲜”,读xiǎn(显),少的意思。

大意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导读 孔子这句话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可惜我们已经不能重建当时的语境。比如说孔子决定离开卫国的时候,对子路说了这么一句话,那就是感慨当时各国诸侯尚力不尚德,现在卫灵公又是一个,可见“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5·5

解释 “无为而治”,不做什么天下就治理好了。下句的“夫”是发语词,读fú(扶)。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句,“恭己”,使自己端正严肃,“恭”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己”是“恭”的宾语。“正南面”,脸朝正南方坐着,“南面”就是“面南”,面朝南,这个“面”是脸面,不要把“南面”理解成为白话里的“南边”。古代君臣相见之礼,君王坐北朝南,臣子立南朝北。

大意 孔子说:“不做什么天下就治理好了,大概只有舜吧!舜做了什么呢?他不过是端正严肃地向南坐着罢了。”

导读 “无为而治”不要从字面上做死文章,“无为而治”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说要指挥臣下去做,不必亲自去做,天子要端正自己,做好表率,而不是事事躬亲,所以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

“无为而治”既是儒家的主张,也是道家的主张,但儒道两家对“无为而治”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儒家的“无为而治”是强调德治,主要指君王而言,主张君王以道德表率群臣,群臣效力,这样君逸臣劳,国家就治好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并不只是指君,而是指整个政治理念,“无为”是说在自然规律之外不乱作为,不瞎折腾,顺其自然,于是一切也就自然顺了,这就叫“无为而无不为”。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15·6

解释 “忠信”,忠诚,信实。“笃敬”,厚道,庄重。“蛮貊之邦”这里指文化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貊”读mò(陌),一种像狐狸的野兽。“州里”,这里指本州本里,或者说本乡本土。

“立则见其参于前”句,“参”,读sān(三),即数词“三”的大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站着就仿佛看见‘言忠信,行笃敬’两句话在自己前边与自己并列而三”[120]。注意这句话的结构,“其参于前”是动词“见”的宾语,“其参于前”就是“言忠信、行笃敬之参于前”,“言忠信、行笃敬参于前”本来是一个句子,现在由于“其”中含“之”,就变成了一个主谓词组,这样就可以作“见”的宾语了。

“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句,“舆”,车;倚,靠;“衡”是车上的横木,用来扶手。这句话的结构与上句同,“其倚于衡”是“见”的宾语。

“书诸绅”,书之于绅,“诸”是“之于”的合音,“绅”是衣服上的大带。

大意 子张问孔子怎么样才能在社会上行得通,孔子说:“讲话忠诚信实,行为厚道庄重,这样的人即使到外国也行得通;如果说话不忠诚不信实,行为不厚道不庄重,这样的人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就行得通吗?(要时时刻刻记得讲话忠诚信实,行为厚道庄重)站着的时候就好像它们在自己前边与自己并列而三,坐车的时候,就好像它们靠在扶手上。这样做事就行得通了。”子张把这几个字写在衣带上。

导读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成功,得到别人的尊敬,其实不难,只要记住孔子讲的“言忠信,行笃敬”这六个字,并且实实在在做到就行了。孔子在另外一个地方还说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3·19)也是同一意思。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5·7

解释 史鱼,名鮀(一名鰌),字子鱼,卫国大夫,卫灵公时任祝史,故又称祝鮀,前面见过(6·16)。史鱼曾经多次向国君进言重用贤人蘧伯玉、贬斥佞臣弥子瑕,均未被采纳。他去世前嘱咐儿子停尸不葬,以此再次向国君进谏,后世称为“尸谏”[121]。

“卷而怀之”,把东西卷起来放到怀里,这里比喻隐居不仕。

大意 孔子说:“史鱼这个人真是正直呀!国家清明,他像弓箭一样正直;国家混乱,他也像弓箭一样正直。蘧伯玉这个人真是君子呀!国家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混乱,他就隐居不仕。”

导读 史鱼和蘧伯玉二人都值得称赞,但孔子也许更欣赏蘧伯玉,他说蘧伯玉是君子,而对史鱼则只用正直来称许。孔子从来不是一个革命家,也并不欣赏斗士一类的人物,从他反对子路“暴虎冯河”就可以看得出来。遇到政治混乱的时候,孔子主张“危行言孙(同‘逊’)”,即不要做用言语去激怒当局,以免做无谓的牺牲。后世“文死谏”的所谓忠臣传统,是后世的创造,是皇权专制时代的产物,孔子并没有提倡过。孔子只说过可以为仁牺牲(参看本篇第九条)。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5·8

解释 “可与言”和“不可与言”,两个“与”字后面都省略了“之”字。

“失”,丢失、错失,《说文》上说“失,从手乙声”,段玉裁解释说“在手而逸之者”,转意为错过、过失。“失人”就是错过了(不该错过的、好的、有才能的)人,“失言”就是说错了(不该说的、多余的、浪费的)话。“知者”的“知”,音、义同“智”。

大意 孔子说:“可以跟他说话却没有跟他说话,这叫失人;不该跟他说话却说了话,这叫失言。有智慧的人既不会失人,也不会失言。”

导读 失人或者失言是一般人很容易犯的错误,尤其是失言,常常会引起不好的效果,甚至灾难,非常值得警惕。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解释 “求生以害仁”是动词“无”的宾语,“杀身以成仁”是动词“有”的宾语。

大意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生命来成全仁的。”

导读 在孔子的心目中,“仁”的地位是高于一切的,为了维护“仁”,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孔子认为不是一个志士仁人应该做的。孔子这句话后来浓缩成为一个成语“杀身成仁”,成了中华民族历代精英所信奉的一个神圣的道德原则。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5·10

解释 “为仁”即“行仁”,有“推行仁政”“提倡仁义之风”的意思。

“善其事”就是“做好他的事”,“利其器”就是“弄好他的工具”,比如砍柴必须先把斧子磨锋利才行。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句,“事”和“友”都是动词,“事”是服侍,“友”是交往,“其”是它的,即那个国家的、那个地方的。

大意 子贡向孔子请教推行仁政的方法。孔子说:“一个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把他的工具弄得精良。你在那个国家居住(或做官),要侍奉该国大夫里面的贤人,要交往该国士人中的仁人。”

导读 这一段看来是子贡要到什么地方去做官,临行前问孔子的话。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分两层,第一层是说想做好一件事, 必须先做好准备,打好基础。说了这层道理之后,孔子才具体指示子贡:“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换句话说,事贤、友仁就是为在一个地方推行仁政做好准备、打好基础的。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15·11

解释 “为邦”,治理国家。“时”,这里指日历、历法。“辂”,读lù(路),就是车。“冕”,就是帽子,这里指礼服。

“《舞》”,“舞”是“武”的假借字[122]。“郑声”,郑国的音乐,当时被认为是靡靡之音。

“远佞人”,疏远不正派的人,花言巧语的人,“远”,读yuàn(怨),形容词用如动词。

“**”,本意是雨水过多,引申为放纵、放浪,后世多指****。“殆”,危险。

大意 颜渊问孔子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采用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穿周朝的礼服,音乐则欣赏《韶》和《武》;抛弃郑国的乐曲,疏远不正派的小人。郑国的乐曲**,不正派的小人危险。”

导读 夏朝用的历法是自然历,以农历正月为岁首,合乎中原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至今用的“农历”(“旧历”“阴历”)还是夏历。商朝的车子比较朴素,孔子主张节俭。但是孔子重礼,而且推崇周礼,周朝的礼服虽然华美,但孔子认为这种华美是必须的。在音乐方面,《韶》是舜时的乐曲,孔子认为尽善尽美,《武》是周武王时候的音乐,孔子认为尽美而未尽善(参看3·25、7·14)。而当时很流行的郑音,在孔子看来是靡靡之音,对人有不好的影响。至于亲君子、远小人,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就不必说了。

孔子说的历法、衣冠制度、音乐、亲贤远佞,就是当时治国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5·12

解释 这句话不必解释,我们现在还在用。不过理解上还是会产生分歧。第一种理解是,如果一个人缺乏长远的考虑,必然会导致近在眼前的忧虑。另一种理解是,一个人之所以没有长远的打算,是因为他有迫在眉睫的忧虑(需要解决)。第一种可能较为接近孔子的原意,第二种也不妨保留,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不必不然”。

大意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缺乏长远的考虑,必然会导致近在眼前的忧虑。”

导读 人应该有长远打算,应该有忧患意识。普通人如此,领导人更应该如此。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人有时候祸到临头都不知道,当然是可悲的;如果是领导人,那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但是现实生活中,短视的领导者并不少见,尤其是地方官,只顾眼前政绩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的人,所在多有。所以孔子的话仍然值得我们大家,尤其是负有领导责任的人牢记。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5·13

解释 “已”,完结、结束,“矣乎”,感叹词连用。此句还见于《子罕篇》第十八条,只是没有“已矣乎”三字。

大意 孔子说:“罢了啊!我从来看到一个人喜好德行像喜好女色一样啊。”

导读 参看《子罕篇》第十八条。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15·14

解释 “臧文仲”,鲁国大夫臧孙辰,历仕庄、闵、僖、文四朝,已见(5·18)。

“柳下惠”,鲁国贤者,本名展获,字禽,又名展季。“柳下”可能是其居所,因此为号,据《列女传》说“惠”是他妻子给他的谥号,古人把这叫“私谥”,即非由国家授予的谥号。

“窃位者”,窃取官位的人,这里的意思就是尸位素餐的人。“与立”,与之并列于朝。

大意 孔子说:“臧文仲这个人大概是个尸位素餐的人吧!明知柳下惠贤惠,却不推荐他,让他与自己同朝共事。”

导读 孔子认为,举拔贤才是为政的重点。春秋时代还没有建立后世那种系统的征辟制度,当时除了世袭贵族之外,其他人才主要靠在位者尤其是执政者推荐。臧文仲在鲁国执政如此之久,却没有把跟他同时的贤者柳下惠荐举到朝廷里来共事,这在孔子看来是失职,是只图自己的富贵,而不为国家考虑,所以说他是个“窃位者”。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

解释 “躬自”,自身,“厚”下蒙后省“责”,“躬自厚(责)”,对自己要求严格,责备自己多,相对于后面的“薄责”而言。“远”,远离,形容词作动词用。

大意 孔子说:“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却不多加责备,这样就会远离怨恨了。”

导读 孔子这段话可以作为个人修养的座右铭,如果能做到这样,口碑自然好,朋友自然多。可惜这并不容易做到,一般人都习惯于对自己客气、爱惜,对别人却往往喜挑剔、不宽容,这样要想搞好人际关系就不容易了。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5·16

解释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句,“末如之何”,等于说“无如之何”,“末”同“无”,“也已矣”,三个句尾语气词连用,“也”表示肯定,“已矣”表示感叹。

大意 孔子说:“碰到事情不说‘该怎么办、该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把他该怎么办了啊。”

导读 这是批评遇事不思考、不反省的人。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5·17

解释 “居”是“聚”的意思,略不同于今天当“住”讲的“居”。“言不及义”就是说谈话谈的都是小事情,而不谈大事、正经事。“小慧”,小聪明。“难矣哉”是感叹,是说对这种人很难办,也可以解释为这种人很难成大器。

大意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谈的都不是正理,只喜欢耍些小聪明,这种人真难办啊!”

导读 孔子这段话值得每一个有志气的人引以为戒,朋友间尤其要互勉不堕此道。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

解释 “义以为质”,就是以义为质,“义”本来是介词“以”的宾语,提到前面有强调的意思,后面几句的结构与此相同。“孙”,音、义同“逊”。

大意 孔子说:“君子做事,以道义做根据,通过礼制来推行,用谦逊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主张,以坚守诚信来促使它完成。这样才是个君子啊!”

导读 这里是说君子办事应有的作风。“义”在今天就是合乎公平正义的一套原则,包括理论宗旨;“礼”就是规矩、制度,以至法律;“孙”就是平等谦虚、尊重他人的态度;“信”就是踏踏实实、说到做到,不搞花架子、不作秀。如果能够这样去做,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

解释 “病无能焉”的“病”就是“尧舜其犹病诸”的“病”,名词作及物动词用,意动用法,表示以……为病,“无能”是“病”的宾语。

“不病人之不己知”句,“人之不己知”即“人不己知”,本是一个完整句,中间加个“之”字就取消了独立性,而成为一个词组,作“不病”的宾语。

大意 孔子说:“君子担忧的是自己无能,不担忧别人不欣赏自己。”

导读 不是有一句流行语“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吗?所以要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盛开,而不要老是埋怨清风不来。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

解释 “疾”字跟上段的“病”字是一个意思,一般来说,“疾”和“病”没有区别,分开来说,“病”比“疾”重一点。“没世而名不称”整个短语作“疾”的宾语,“没”,读mò(莫),是沉没、消失,“没世”就是从世界上消失,也即“死”的婉语,后世也写作“殁”。“不称”是不被人称道,也就是不为人知的意思。

大意 孔子说:“君子担忧自己到离开世界时还没有一点名声。 ”

导读 君子修身,是为自己好,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夸奖,博取名声,但这并不等于说君子不要名声、拒绝名声。一个人有德有才,又爱人助人,自然就会有人称颂他。这就像一棵树必有影子一样。有了一定的实,就伴随有一定的名,所谓实至则名归。如果一个人到死还默默无闻,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没有为这个世界贡献什么,作为一个君子,特别是在位有权的君子,怎么能不为此担忧呢?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21

解释 “求”是求全责备的求,即检讨、找原因。“诸”是“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求”的宾语,“于”表示“求”的方向。

大意 孔子说:“君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却在别人身上找。”

导读 事情没办好或者出了错误、纰漏,是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还是到别人身上找原因?君子是到自己身上找,检查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小人则是到别人身上找,总觉得是别人没做好,或别人跟自己过不去,甚至想方设法诿过饰非,把功劳都留给自己,把过错都推给别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解释 “矜”,尊严。“党”,名词作动词用,结党,结成小团体、小圈子。

大意 孔子说:“君子自尊而不与人争,能团结大家但不拉帮结派。”

导读 君子德才具足,自己就具备一个高尚喜悦的世界,所以无须与人争。世人看重的东西无非是功名富贵,君子也不拒绝这些东西,但如果是使手段争来的,君子就觉得没意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君子贵的是“道”,“朝闻道,夕死可矣”(4·8),“道”是要自求自修的,无须与人争,争也争不来。君子是仁者,仁者爱人,所以自然对大家都好,能团结人。但却没必要搞小圈子,因为搞小圈子的目的无非就是争名夺利,而君子并不想争这些东西。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23

解释 “举”,举拔、推举。“废”,废去、不用。

大意 孔子说:“君子不会凭一个人说的话好就推举他、选用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不好就连他说的好话也不用。”

导读 言语的功能有正面的,是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也有负面的,是文饰甚至遮蔽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这两极之间,言和思、言和行还可以有种种关系,因此“以言举人”和“因人废言”都有欠周全,故君子不为。这里的“君子”偏向于在位者。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

解释 首句,“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是“者”的修饰语,“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则整个儿作动词“有”的宾语。

大意 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一辈子都遵循的呢?”孔子说:“或许是‘恕’字吧!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给别人。”

导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非常伟大的八个字,是人类道德最简洁、最经典的概括,现在这煌煌八个大字作为道德金句刻在纽约联合国的大墙上。人类最崇尚的、一直在努力追求的所有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例如平等、博爱、宽容、和平、利他、扶弱、人道主义等等,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作为一切理论的基础的部分,几乎都可以浓缩在这八个字里面,而且也没有超越这八个字。

这八个字既可以说是人类道德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人类道德的极限,看来似乎最容易做到,但仔细想想几乎没人可以做到。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这八个字,整个人类社会能够不和平吗,能够不和谐吗,能够不繁荣昌盛吗?还会有暴力、掠夺、残害、压迫吗?但是这八个字实在是太难做到了,因为人类本性中有天生的劣根性的一面,诸如自私、好胜、贪财、贪权、好色,等等,每一种都是以“己所不欲,要施于人”为基础的。自己不要失败,便要把他人打败,自己不要贫穷,便要剥削别人,自己不要被统治,就要统治别人,等等。有一次,子贡对孔子说“我不想要别人加在我身上的东西,我也想不要把它加诸别人”,孔子就委婉地说:“赐呀!这不是你能办到的呀!”(参看5·12)

很难做,却不能干脆不做。理想是目标,是旗帜,我们也许到不了那里,但是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该走的道路。有人说:“阶级斗争,就是己所不欲,要施于人。”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理论,因为这话谁都可以讲,结果就必然变成公开而普遍赞成“己所不欲,要施于人”,人类社会如果公然照这种理论办事,结果就必然沦为弱肉强食的野蛮丛林,一切博爱、人权、人道主义等等,便都会变成空谈,或者干脆成为骗人的鬼话。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15·25

解释 这句话里有三个“所”字结构:“所誉”“所试”“所以”,分别指代“誉”“试”“以”的宾语,相当于一个名词,“所誉”“所试”是动词“有”的宾语,“所以”是判断句的表语。“所誉”即夸奖的人,“誉”,夸奖。“所试”,考验过的人,“试”,考验,在这句话里意为经过历史的考验。“所以”,依靠的人,“以”,凭依。

“斯民”,这些人。“三代”,夏、商、周。

大意 孔子说:“我对于前人,批评过谁,夸奖过谁?如果我有夸奖的人,大概都是经过了历史考验的。这些人正是夏、商、周三代能够直道而行所依靠的人。”

导读 孔子所夸耀、所称赞过的古人,主要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尧把天下禅让给了舜,舜禅让给了禹,禹开创了夏朝,汤打败了无道的夏桀,开创了商朝,周文王、周武王打败了无道的商纣,开创了周朝,周公奠定了周朝的制度。孔子认为这些人有德有功,经过了历史的考验,靠了他们三代才能够直道而行,所以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即源于此。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15·26

解释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我还赶上了看到正史以外的一些佚文,“及”,动词,赶上、追上。“也”,语气词,表句间停顿,所以看到这样的“也”字就知道这句话还没讲完。“亡”,音、义同“无”。

大意 孔子说:“我还赶上了看到正史以外的一些佚文,说古时有马的人会把自己的马借给别人骑。今天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人了!”

导读 此条历来歧解甚多,主要是我们无法还原孔子说话的语境,所以多半都是注者自己的猜测,我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15·27

解释 我怀疑这是孔子在两个地方说的话,编撰者不小心扯到一起来了。

大意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扰乱德行。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的计划。”

导读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千古名言,至今还挂在人们的口头上,确实是真理而非简单的权谋之术。“不忍”不仅仅是不能忍耐怒气,也包括各方面的不能自我克制。一个人一定要学会自我克制,制怒、制喜、制欲、制贪、制报复之心,特别是在小事情上。很多人常常败在不能自我克制,甚至因而丧生,那么一切大志便都付诸东流了。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15·28

解释 “好”,读hào(浩),喜欢。“恶”,读wù(误),讨厌。

大意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他,一定要考察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考察。”

导读 孔子这句话是强调亲自考察的重要,不能只听别人的评价,那些众口一词说好,或众口一词说坏的人,尤其需要考察。《子路篇》第二十四条载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两条可以对照着读。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29

解释 “弘”,大,在这里作动词用,有扩充、扩大、发扬光大的含义。

大意 孔子说:“人能够把道张大,不是道把人张大。”

导读 这是个大题目,历来儒家对此有很多讨论和发挥,至今仍然有讨论发挥的空间。

我以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认识潜力。

孔子所说的“道”指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对于人来讲,这个道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去认识,人永远不能达到对“道”的完全把握,因此这种探索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很难说这个“道”是先验的还是后天创造的。这个“道”在那里,有待我们去认识,从这个角度看,“道”似乎是先验的。但是这个“道”看不到,摸不着,没有谁能够完整地加以描绘,人类探索了多少,便是多少,探索得越多、越深,这个“道”就越“弘”,这就是“人能弘道”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你也未尝不可以说“道”是人创造的,至少是人发现的。

你不探索、不认识,你就不知道这个“道”,你也不知道这个“道”有多广,多深,你越探索,就对这个广大、深奥的“道”有越多的体认。随着你体认的加深,你会越来越觉得“道”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所以“道”并不能使人伟大起来,反而使人更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更懂得自己的无知,这或许就是“非道弘人”的真正意思。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5·30

解释 前面一个“过”是动词,犯过错;后面一个“过”是名词,过错。“是”,代词,这。

大意 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导读 《左传·宣公二年》有一句意思相近的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后来又衍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总之,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犯过错是难免的,改了就好。坚持不改,那才是真正的过错。但是犯错不改,而且明知错了还是不改,想方设法加以掩盖,结果是犯更大的过错,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最奇怪的是,这种情形还常常发生在一些大人物身上,有些人自以为一贯正确,而且应当永远正确,不然就有损自己的光辉形象,结果一错再错,害了自己,也害了国家和民族。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5·31

解释 “尝”,曾经。“以”,来、用来,在这里是连词不是介词。

大意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结果发现没有用,还不如去学习。”

导读 学与思要结合,光学不思或光思不学,都不是正确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5)而这段话则着重强调学,因为学、思两者相比,学更为基本,更为重要,学了才能思,不学思什么?

这也可以拿来认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学主要是传承,思可能有创新,传承与创新都重要,但基础是传承,先有传承才有创新,创新不是横空出世。现在中国的学风非常浮躁,许多人一天到晚谈创新,却不肯在传承上面下功夫,结果当然创不出什么名堂来。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

解释 “谋”,思谋,考虑。“馁”,饥饿。“禄”,俸禄。

大意 孔子说:“君子思谋的是大道而不是食物。耕田吧,也可能会得到饥饿;而学习呢,却可能得到俸禄。君子担忧大道不能实行而不担忧贫穷。”

导读 孔子讲“道”和“食”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在讲精神和物质的问题,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该对自己有更高层面的要求,不能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把解决温饱的低层次物质需求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而是应该把探索人生真谛、生命价值这一类的精神追求放在首要位置。

孔子这句话曾经受到很多批判,特别在“文革”中,好像孔子轻视劳动人民。其实孔子这话讲的是人生追求,不能从字面上去钻牛角尖。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以君子自期的人,应当把精神上的追求看得比满足物质需要更重要,这并没有错。所以孔子还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至于“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也是事实,至少是当时社会的现实。其实到现在也没有多少改变,一心追求物质满足,最后可能连物质也满足不了,而且什么时候才是头呢?而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精神,也许顺带就把物质问题给解决了,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物质较为丰富的时代。这不也是一种辩证法么?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5·33

解释 这段话中三个“知”字都同“智”。

“仁不能守之”应当理解为“不能以仁守之”,“知及之,仁不能守之”就是“能以知及之,而不能以仁守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就是“既能以知及之,又能以仁守之”。“知及之”就是靠聪明才智达到了或得到了某种东西,什么东西呢?就是“之”,这个“之”在这里是一个泛指代词,说话的人没有具体指明,但从下文“民不敬”可以推测它应该指政治权力。

“庄以莅之”,“庄”是庄敬严肃的意思,“莅”的意思是“临”,相当于白话中的对待,这里指对待职守。“动之不以礼”,“动”的意思是行使(权力)。

大意 孔子说:“靠聪明才智得到了权力,却不能用仁爱来保持它,那么即使得到了,一定还会失去。靠聪明才智得到了权力,又能用仁爱来保持它,如果不庄敬严肃地对待它,那么老百姓不会敬畏。靠聪明才智得到了权力,又能用仁爱保持它,而且能够庄敬严肃地对待它,但是却不能按礼制来行使它,也还不够完美。”

导读 孔子这段话讲的是为政临民。他讲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智取,第二层是仁守,第三层是庄以莅之,第四层是礼以动之。四层都做到了,才是理想的政治。可惜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四层都做到的很少。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5·34

解释 “知”,了解、欣赏。“小知”就是从小的方面、小事情上、小技能上去了解、去欣赏。“受”是接受、担当,“大受”就是接受担当重要的事情、大的任务。

大意 孔子说:“一个君子可能在小事情上并不怎么精明,你不能从这些地方去欣赏他,但他的才德却可以担当重任。一个小人你不可授予他大任,但他并非一无是处,你可以在小的地方去欣赏他的才干。”

导读 这里讲的是观人之法,也是用人之法,很值得当领导干部的人细加思考。现在不少领导干部喜欢用那些伶牙俐齿、手脚灵便、提包打伞很殷勤的人,而对那些不屑于这样做,或者不善于这样做,但却真正有德有才的人视而不识。结果是小人得到提拔,君子却怀才不遇,这真是令人悲哀。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

解释 这一段文字浅显,但解释起来却很不容易。关键是首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从字面上看,意为“老百姓对于仁,超过水火”,或说“老百姓跟仁的关系,超过水火”,但是人对于水火有两面,一面是需要,没有水火,人就不能生存;另一面是畏惧,因为水火无情,会致人于死。所以老百姓对于“仁”也就可以有两种关系,一是需要,一是畏惧。历来注者大多倾向于前者,唯有王弼倾向于后者:“民之远于仁,甚于远水火也。见有蹈水火死者,未尝见蹈仁而死者也。”[123]近代注者也大多倾向前一种解释,只有黄怀信、杨逢彬赞成后一种[124]。我也赞成王弼的解释。

大意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疏远,超过水火。我见过身陷水火而死的人,从来没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导读 这段话是孔子感叹要老百姓行仁,是很难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感叹人的劣根性非常顽固,很难克服自私而爱他人。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15·36

解释 “当仁”就是在“仁”的面前,也就是碰到行仁的事情,“让”是谦让,“于”是一个介词,表示动作指向的方位,“不让于师”就是不向老师谦让。

大意 孔子说:“如果碰到行仁的事,就连老师也不需要谦让。”

导读 孔子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仁的命令是高于一切的,行仁不必谦让,而是应该争先恐后。连老师都不必谦让,那么其他的人就更不要说了,后世这句话就变成了四字成语:“当仁不让。”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15·37

解释 “贞”的意思是正,但不仅是正,还要坚守这个“正”,所以朱熹释曰“正而固也”[125],平时讲贞洁、守贞,都是这个意思。“谅”的意思是信,但不是大信而是小信,所以朱熹释曰“不择是非而必于信”[126],也就是不管对不对都守信,孔子评论管仲的时候说过“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14·17),就是这个“谅”。

大意 孔子说:“君子坚守大义而不拘守小信。”

导读 为什么“君子贞而不谅”呢?因为大义高于小信。孔子还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27]总之,“义”才是最高原则,不能因为守小信而违背大义。古代有个尾生,跟恋人相约在桥下见面,恋人还没来却碰到山洪暴发,尾生为了不失信于恋人,就死死抱住桥柱,结果被洪水淹死了。这就是过分拘守小信而导致的悲剧,而这个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5·38

解释 “敬”和“后”在这里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其事”和“其食”是宾语。“食”在这里意为食俸禄,也就是今天的拿工资。

大意 孔子说:“服侍君王,要认真地做好君王交给你的事情,而把食俸禄的事放在后边。”

导读 这句话的意思等于我们今天说的要把做好工作摆在第一位,而不要先计较工资的高低。

子曰:“有教无类。”?15·39

解释 “有教无类”,照字面直译就是“有教育,没区别”,“类”是类别、区别的意思。也就是说教育要对所有的人开放,而不能因对方的种族、地域、财富、出身、社会地位等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或教或不教。

大意 孔子说:“对所有的人都施行教育,不区别对待。”

导读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光辉的教育思想。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就能提出这么“现代”的普世化理念,真是了不起。

可惜孔子的这一思想,并不见得在每一个时代都行得通。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不是在教育上也贯彻“阶级路线”吗?高中生上大学的统考中,参加考试的学生在考试之前已经被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可以录取机密专业”,第二类是“可以录取一般专业”,第三类是“降格录取”,第四类是“不予录取”,即不论考试成绩多么好,都不能上大学。许多“出身不好”的青少年因此被剥夺了宪法赋予的受教育的权利。号称思想先进的革命者在这一点上却比孔夫子还落后,也真是不可思议。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解释 “道”就是路,这里的真实含义略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价值观。“谋”是商量,“相为谋”就是互相打商量。

大意 孔子说:“所走的路不同,就不必互相商量。”

导读 这句也是千古名言,大家都很熟悉。两个人价值观不同,就没办法打商量,只好各行其是。

子曰:“辞,达而已矣。”?15·41

解释 “辞”,言辞,文辞,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这里似乎偏重于书面。“达”,传,达意。“而已”,罢了,可以了,就行了。

大意 孔子说:“言辞能够达意就行了。”

导读 说话写文章都是为了达意,能达意目的就达到了,其他的讲究都不重要。不要轻看了“达”,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之细微曲折都能够通过言辞表达出来,传给对方,谈何容易?

孔子关于修辞,广义地讲,就是文学理论,还有两个主张,一是“修辞立其诚”[128],另一个是“言之不文,行而不远”[129]。这三条主张,一个“诚”,一个“达”,一个“文”(近代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即承此而来),胜过现代文学理论的千言万语。今天所谓文学理论,尤其是西方近百年来的无数派别,何曾超越了这三层意思?这些写成一部部大书的理论,其实不过是一小勺盐稀释成一大锅咸汤,有的汤还变了味,变成不诚、不达、不文的东西。无数的高头讲章,云山雾罩,令人越看越不懂。这样的东西除了供专靠西方文论吃饭的小圈子中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拿它们做获取学位、职称的敲门砖之外,对文学的发展实在没有多少帮助。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解释 “师冕”,“师”是乐师;“冕”是这个乐师的名,师冕是个瞎子。

“师冕见”的“见”,读xiàn(现)。“及阶”,到达台阶,走到台阶边上。

“某在斯”,某人在这里,“斯”,代词。

“相师”的“相”,动词,帮助的意思。

大意 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座席边,孔子说:“这是座席。”大家都就坐了,孔子告诉师冕说:“某某人在这里,某某人在这里。”师冕告辞出去。子张问孔子说:“这是跟盲人说话该用的方式吗?”孔子说:“对,这就是帮助盲人的方式。”

导读 虽是小事,也可以看出孔子待人的仁爱、诚恳、笃实,做人做事就是要点点滴滴从这些小地方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