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篇第十(1 / 1)

论语 唐翼明诠解 5317 字 4个月前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10·1

解释 “乡党”,本乡本土,街坊邻里。“恂恂如”,恭顺的样子。“便便”,明白流畅的样子,“便”读pián(骈)。

大意 孔子在自己乡土,总是很恭顺,像是一个不会讲话的人;他在宗庙朝廷说话便明白流畅,只是很谨慎。

导读 对家乡的邻里父老谦虚恭敬,不摆架子,也不高谈阔论,在宗庙朝廷则明白地陈述自己的意见,但不乱讲话,这是孔子的态度。现在有些人却相反,在外面做了官,有了地位,回到家乡就显威风,摆架子,而在公众场合需要表明态度和立场的时候,却又畏畏缩缩,不敢明确地表示自己的意见。

本篇诸段写孔子在各种场合的态度和生活习惯,现代注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有各的分段法。本书为方便起见,仍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准。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10·2

解释 “朝”,这里用作动词,上朝的意思。“侃侃”,说话明白流畅,没有拘束。“訚訚”,说话条理清楚,态度尊敬,“訚”读yín(银)。“踧踖”,读cù jí(醋即),拘谨不安。“与与”,读yú yú,(于于)严肃而温和。

大意 上朝的时候,同下大夫讲话,明白晓畅;同上大夫讲话,尊敬清楚。当国君在时,态度略显拘谨,说话严肃而温和。

导读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态度,尤其是讲话,这是社会生活的常识和常态,也是情理中应有的事,这跟两面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一回事,不要混为一谈。现在很多青少年从小缺乏良好的家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讲话,没上没下,没大没小,口无遮拦,不懂规矩,这绝不是应该鼓励的现象。自己显得没有教养被人瞧不起还是小事,弄得不好就会得罪人、伤害人,有时候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外交场合。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10·3

解释 “君召使摈”,即“君召之使为摈”,“之”“为”省略了。“摈”,读bìn(殡),是帮助国君接待外宾的人[69]。“勃如”,矜持庄重的样子。“躩如”,逡巡不前的样子,“躩”读jué(决)。

“揖所与立”,向跟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揖”,动词,作揖,即拱手;“所与立”,“与”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跟他站在一起的人。“左右手”,向左向右轮番拱手。“衣前后”,衣服一前一后地摆动。从前的人多着长袍,作揖的时候要先弯腰再起身,弯腰的时候前襟垂下后摆提起,起身的时候前襟提起后摆垂下,这就是“衣前后”。“襜如”,衣服摇动的样子,“襜”读chān(搀)。

“趋进”,快步向前。“翼如”,像鸟儿舒展翅膀的样子。“复命”,回复使命。“宾不顾”,客人不再回头,就是确定走了,不会再回来了,“顾”是回头。

大意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他显得矜持庄重,不轻易举步。向左右的人拱手作揖,衣服前后摆动。走上前的时候用快步,像鸟儿舒展翅膀。客人退下,一定向国君复命:“客人不再回头了。”

导读 这一段写孔子接待国宾,一举一动,庄重而有礼貌。在确定使命完成后,才向国君复命。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10·4

解释 “鞠躬”,这里是恭敬的意思。“阈”,读guó(国),门槛。

“过位”,经过座位,“位”,这里是特指国君的座位,国君未到的时候,此位是空着的。“摄齐”,提起前襟,“齐”读zī(咨),衣裳缝了边的下摆。

“逞颜色”,舒展脸色,“逞”,舒展、显露。“怡怡”,快乐。

“没阶”,下完台阶,“没”读mò(莫)。

“复其位”,再次经过国君的座位,“其位”,即前文“过位”的“位”,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说:“来时所过位也。”

大意 孔子走进朝廷大门的时候,弯着腰恭恭敬敬,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站,不站在门中间,走,不踩到门槛。经过国君座位的时候,脸色矜持庄重,脚步放慢,讲起话来像不轻易出口的样子。然后提起衣服的前襟向堂上走,小心翼翼屏住气,像不呼吸的样子。出来下了一个台阶,脸色开始舒展,显出轻快的样子。快步走完台阶,像鸟儿舒展翅膀。再次经过国君位子的时候,又表现出恭敬而拘谨的样子。

导读 这一段写孔子上朝的情形,一举一动,包括表情,都有一定的样子,没有丝毫疏忽,丝毫马虎。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10·5

解释 这一段历来注家都认为是写孔子代表鲁君朝见友邦国君,表示问候。朝见之礼大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聘礼”,也就是代鲁君表示问候,“聘”是问候的意思;第二部分是“享礼”,就是把鲁君托他带来的礼物献给友邦的国君,“享”是贡献的意思。朝礼结束以后,下面则是私下会见,即文中所说的“私觌”。

“圭”,圭板是古代大臣上朝的时候拿在手上的礼器,上尖下方或上圆下方,也作“珪”。

“上如揖,下如授”,这里的“上”“下”指上堂和下堂,“上如揖”是说上堂的时候手里拿着的圭不能太高,像拱手的样子,“下如授”指下堂的时候手里拿的圭不能太低,像要授予人的样子。

“勃如战色”,严肃庄重,好像在作战当中的那种样子。

“足蹜蹜如有循”,前进的时候脚步局促,好像沿着一条线在走。皇侃《论语义疏》说“蹜蹜,犹蹴蹴也。循,犹缘循也。言举玉行时不敢广步速进,恒如足前有所蹴、有所缘循也。”

“有容色”,脸上很有表情,一般都是高兴、和气、春风满面的样子。

“私觌”,“觌”读dí(敌),见面。

大意 (孔子代表鲁君向友邦国君行聘问礼时)手里拿着圭,非常恭敬的样子,小心翼翼,好像圭很重,拿不动的样子。上堂的时候拿着圭,像行拱手礼的样子,下堂的时候拿着圭,像要给予别人的样子。严肃庄重,不敢有丝毫疏忽,像在作战中一样,脚步也显得局促,好像在循着一条线前进。到行献享礼的时候,则满脸和气。私下里见国君,就显得轻松愉快了。

导读 这一段写朝见友邦国君,也是一举一动,包括脸上的表情,都丝毫不疏忽、不马虎,在朝廷上跟在私下里又有所区别。

以上五段写孔子在各种场合如何举动,如何讲话,如何表情,都根据身份、场所、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这就是“礼”的精神。

孔子的学说浓缩起来可以说就是“仁”“礼”二字,仁以合同,礼以别异,仁以治内,礼以治外。所以《论语》中“仁”“礼”二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70]。人与人之间有相同的一面,平等的一面,例如生命、人格(现代再加上人权);人和人之间也有不同的一面,不平等的一面,例如男女、老少、尊卑、贫富等等。如何处理平等、相同的一面,孔子的原则是“仁”,就是视人如己,推己及人,与人为善,以造成一个和睦、充满爱的人类共同体;如何处理不平等、不同的一面,孔子的原则是“礼”,就是在男女、老少、尊卑、贫富等等差异之间,采取一种不同而有节制的、合情合理的态度,以维持一种稳定的秩序。既和睦而又有秩序,这才是一个健康而和谐的社会。所以“礼”和“仁”一样重要,不能只有“仁”没有“礼”。

“仁”主要是人主观的精神境界,主要靠自我修养,你想“仁”,没有人可以阻止得住,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但“礼”是外在的,是一种外加的言行规范,有时候是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因此是需要学习、克制的,要“克己”才能“复礼”。也因为“礼”是外在的,所以总带有一种仪式性,象征性,符号性,通过仪式、象征、符号而指向本质和意义。因而“礼”必须是严肃的、庄重的、注重细节的,因为一旦失去严肃、庄重,和对细节的注重,“礼”就会流于形式,流于空洞,流于油滑,从而损伤,甚至毁灭它所指向的本质和意义。

“礼”落实到日常公私生活中,就是礼仪、礼节、礼貌。以上五段描写孔子在礼仪、礼节、礼貌上的一丝不苟,正是体现“礼”的严肃庄重,体现对“礼”的仪式性、象征性、符号性的把握。今天一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特别是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很容易会把孔子这些表现视为烦琐、古板,其实是自己完全不懂“礼”的精神。中国近几十年的种种“左”倾理论和运动已经使大多数中国人丧失了对“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正确认知,更缺乏“礼”的实践和训练,几千年的礼仪之邦已经离“礼”越来越远了。提倡和恢复“礼”的精神是今天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10·6

解释 “君子不以绀緅饰”句,“绀緅”读gàn zōu(赣邹) ,“绀”是青中带红的颜色,“緅”比“绀”更暗一点。“饰”在这里是动词,就是绲边、镶边的意思。“绀緅”料子是用来做礼服的,所以君子不用它来做装饰。

“红紫不以为亵服”句,红紫是高贵的颜色,所以不做亵服,“亵服”就是平时居家的衣服,“亵衣”则一般指内衣。

“当暑袗絺绤”句,“当暑”,天热的时候,“袗”在这里是动词,读zhěn(疹),穿的意思。“絺”读chī(吃),“绤”读xì(细),都指葛布衣,“絺”细一点,“绤”粗一点。“必表而出之”,“表”在这里是动词,是“作为表”的意思,换句话说,里面还有一层衬的。“出之”,就是穿出来。

“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这里指皮袍和皮袍外面的罩衣颜色的搭配。“裘”是皮袍,古代皮袍毛在外边;“羔裘”是黑色羊毛皮袍,现在称为紫羔;“麑裘”是白色小鹿皮袍,“麑”读ní(泥);“狐裘”,是黄色狐皮皮袍。“衣”指罩衣,“缁”是黑色,“素”是白色。

“亵裘长,短右袂”。“亵裘”,居家穿的皮袄,右边的袖子要做短一点(可能是为了做事方便)。“袂”读mèi(妹),衣袖。

“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这里的“寝衣”指睡觉的时候盖的小被子,一个半人长。

“狐貉之厚以居”,“居”,坐垫,“以居”,以之为居,用来作坐垫。[71]

“去丧,无所不佩”,服丧满了之后,就什么都可以佩戴了。“去”是动词,离开的意思,“去丧”就是服丧满了,不再服丧了。

“非帷裳,必杀之”,“帷裳”指礼服,“杀”是裁掉、剪掉的意思。平时穿的服装,不是礼服,不需要很讲究,有多的布就裁掉,省工省料。

“羔裘玄冠不以吊”,“羔裘”,黑色的羊毛皮袍;“玄冠”,黑色的帽子;“不以吊”,不用它们来吊丧,“以”后省去了宾语“之”。古人认为黑色是吉色,不能穿吉服吊丧。

“吉月,必朝服而朝”,“吉月”即“月吉”,每月初一[72]。“朝服”,上朝穿的礼服。第二个“朝”字,是动词,上朝的意思。

大意 君子不用绀色和緅色的料子镶边,红色和紫色的料子不用来做平时家居的衣服,暑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衣,但里面要有衬的才能穿出去。冬天,黑衣套紫羔,白衣套麑裘,黄衣套狐裘。居家的时候,袍子比较长,右边的袖子要做得短些。睡觉要有小被,长度是一个半身长。坐垫用厚厚的狐貉皮。居丧期满,脱掉丧衣之后,什么都可以佩戴。只要不是礼服,布料长了一定裁掉。吊丧的时候不穿紫羔皮袍,不戴黑色礼帽。每月初一一定穿礼服上朝。

导读 衣服用什么料子,颜色怎么搭配,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都应当讲究。现代人从简,很多讲究都没有了,多半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不得不然。不过某些必要的讲究还是应当注意,要遵从当时当地的习俗,例如着西装时,婚庆不打暗色领带,丧礼不打红色领带之类。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10·7

解释 “齐”,同“斋”,这里指斋戒沐浴,古人在祭祀前一定要先斋戒沐浴。斋戒是不吃荤的食物,现在还有“吃斋”的说法。“明衣”在这里指浴衣。“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迁坐”,迁移居住的房间(不和妻妾同房)。

大意 斋戒沐浴的时候,要穿浴衣,布做的。斋戒的时候,要跟平时吃得不一样,睡觉要睡在另外的房间。

导读 这些古礼现在用不上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10·8

解释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主食尽量舂精一点,鱼和肉尽量切细一点。“不厌”,不嫌。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句,“饐”读yì(意),“餲”读ài(爱),“食饐而餲”,食物经久而发霉,“馁”和“败”在这里都是腐烂的意思。

“色恶不食”,食物颜色太难看了,不吃。

“臭恶不食”,食物味道太难闻了,不吃。臭,读xiù(嗅),味道,不是“香臭”的“臭”。

“失饪不食”,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失饪”,指烹调不当,“饪”,烹饪。

“不时不食”,不当时令的食物不吃。

“割不正不食”,食物切割的方式不当不吃。

“不得其酱不食”,没有合适调味的酱料不吃。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饭的时候肉再多,也不让吃肉超过吃饭。“食”读sì(饲),“食气”指主食。

“唯酒无量,不及乱”,只有喝酒不限量,但不喝到失态的程度。“乱”,失礼、失仪。

“沽酒市脯,不食”,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不撤姜食,不多食”,吃完了,生姜不撤下去,但不多吃。

大意 米面不嫌舂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食物发霉了,鱼肉腐烂了,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当时令的食物不吃。切割不当的肉不吃。没有合适的酱料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肉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喝醉。市上买的酒和肉干不吃。饭吃完了姜不撤,但也不多吃。

导读 这一段可能是弟子记叙孔子的饮食习惯,也可能是孔子对弟子讲过的应有的饮食讲究。这里的重点是卫生。孔子是很重视卫生和身体健康的,《述而篇》第十三条说:“子之所慎:齐,战,疾。”“疾”的问题就是有关卫生和身体健康的。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10·9

解释 “祭于公,不宿肉”,参加朝廷祭祀,所得到的肉不留到第二天。“宿”,隔夜。

“祭肉不出三日”,这里的“祭”指家祭。

大意 参加朝廷祭祀所得到的肉,不留到第二天。家里祭祀的肉也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导读 朝廷祭祀祭完后国君会把肉赐给臣下,祭祀拖的时间长,有一祭再祭的,祭完就可能到第二天第三天了,所以这种肉必须马上吃掉。

还是卫生问题。

食不语,寝不言。?10·10

解释 “语”读yù(玉),交谈。

大意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讲话。

导读 这也还是卫生问题,吃饭的时候讲话可能造成噫食,睡觉讲话可能造成失眠。当然也不要死抠字面,尤其在现代,社交场合吃饭哪有不讲话的?不过睡觉不多交谈还是好习惯。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10·11

解释 “瓜祭”,有的本子作“必祭”,是。“齐如”,就是像斋戒一样恭恭敬敬,“齐”同“斋”。

大意 即使吃很粗陋的食物,也一定要祭祀,祭祀也一定要恭恭敬敬。

导读 康有为《论语注》云:“古人饮食,每种各出少许,置之豆间之地,以祭先代始为饮食之人,不忘本也。今印度祭犹如此。齐,严敬貌。孔子虽薄物必祭,其祭必敬,圣人之诚也。”

基督教徒吃饭之前必祷告,叫“谢饭”,就是感谢上帝赐给自己食物。中国人和印度人则感谢祖先,感谢发明这些饮食的人,应该说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做法更具有人文精神。

席不正不坐。?10·12

解释 “席”,座席,古人没有椅子,坐在地上,所以要在地上铺个席子。

大意 座席放得不规矩不坐。

导读 现代人可能觉得这样做太古板。但是“礼”就是要注重细节,有没有“礼”,常常就表现在细节上,细节马虎就必然损伤“礼”意,首先失去的是真诚。例如跟人握手,你要直视对方的眼睛,实实在在地握住对方的手,这才是尊敬对方的表现。我们每每看到一些人,尤其是地位较高的人,跟一堆人握手的时候,手指尖跟你碰一下,眼光都不在你的脸上停留。这种握手一点诚意都没有,敏感的人立刻会察觉对方的敷衍,甚至会有受到蔑视的感觉。这种握手还不如不握的好。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10·13

解释 “乡人”,同乡之人,街坊邻里之人。“杖者”,拿拐杖的人,即老者。

大意 行乡饮酒礼之后,等老年人出来,自己才出来。

导读 古代乡饮酒礼是同乡人一种同乐的习俗,是可以喝到醉的,所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73]。年纪大的人体弱,一般都先走。孔子没有留下来喝醉,等长者走了,自己也走。让长者先走,这是礼貌,不继续留下来跟普通乡人一起再喝至醉,这是孔子的自律。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10·14

解释 “傩”,读nuó(挪),古人驱鬼的仪式,近代南方乡间还有残留。“阼阶”,东面的台阶,主人所立之处。“阼”读zuò(作)。

大意 本地人行驱鬼仪式的时候,孔子则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导读 乡人驱鬼,孔子不一定赞成,但还是尊重这个习惯,这也是一种“祭神如神在”的精神。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10·15

解释 “问人于他邦”,向外地的朋友或熟人问好,“问”,问候。既然是向外地朋友问好,所以一定是拜托别人,句中没有明说托人,但这是可以意会的。“再拜”,拜两次。古文中“再”都是指两次,跟白话文中的“再”用法略有不同。

大意 托人向外地的朋友问候,要向受托者拜两拜,再送他走。

导读 古人问候时一定要带礼物,拜两拜,一拜是拜托他致意,第二拜是拜托他带礼物。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10·16

解释 “康子”,季康子。“馈”,赠送。“未达”,不了解(药的内容)。

大意 季康子派人送药给孔子,孔子拜了一拜,接受了。然后对来人说:“我不了解药的内容,还不敢试服。”

导读 孔子并不赞成季康子的作为,对季康子僭越礼仪的行为有很多批评(参3·1,3·2,3·6),但季康子是鲁国的执政者,派人送药来,孔子还是“拜而受之”,这就是“礼”。下面说“丘未达,不敢尝”,可以看作一种婉转的推辞,意思是说你下次不必再送了。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

解释 “厩”,读jiù(旧),养马的地方。

大意 孔子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以后,问:“伤了人吗?”没问马。

导读 孔子担心的是人,不是财物,这件事最能看出孔子的人道主义。孔子对一切不珍惜人的生命的人,都是深恶痛绝的,他曾经谴责那些用人偶来陪葬的人,甚至诅咒他们断子绝孙[74]。现在还有些人放着那些视人命如蝼蚁的独夫民贼不批判,却来批判孔子,实在是太奇怪了。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10·18

解释 “食”,做好的食物。“腥”,生食,例如生肉、生鱼。“荐”,祭,这里指祭祖宗。“生”,指活的可食的动物,如猪、羊、鸡等。

“侍食于君”,陪国君吃饭。下面“先饭”的“饭”是动词,吃饭之意,不包括吃菜。

大意 国君赐送熟食,孔子一定把座席摆正,先尝尝;国君赐送生食,一定煮熟了,先祭祖宗;国君赐送活物,一定养着它。陪国君吃饭,当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自己先吃饭。

导读 这都是事君之礼,严肃庄重,不是拍马屁,不是作秀,也未见得有人看见。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10·19

解释 “绅”,配礼服的大带。

大意 孔子生病了,国君来看他,(他不能起床)便调整床的位置,让脑袋在东边,身上盖着朝服,朝服上加大带。

导读 跟前节一样,也是事君之礼,即使病了,也不能废礼。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10·20

解释 “不俟驾”,不等待马车准备好,“俟”读sì(寺),等待。“驾”在这里是名词,指马车,孔子那个时代,大夫出门要坐马车,不可步行。

大意 国君有令召见,孔子不等马车准备好,立刻先步行。

导读 还是事君之礼,“君命召”,一方面是来自君之命,另一方面是必有国之大事,所以不可以慢慢吞吞,不等马车备好就走,马车备好再追上来。

以上三段讲的都是事君之礼,也许合成一段更妥当。

入太庙,每事问。?10·21

解释 大意 导读 均见《八佾篇》第十五条(3·15)。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10·22

解释 “归”,这里指下葬。“殡”,指葬礼。

大意 朋友死了,办不起丧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

导读 这是待朋友之礼,也可以看出孔子为人的忠厚和笃于友情。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10·23

解释 “馈”,馈赠的礼物,这里是名词。

大意 朋友馈赠的礼物,即使是车马这样贵重的,只要不是祭肉,孔子都只接受,不拜谢。

导读 古人认为朋友有通财之义,所以馈赠礼物,哪怕是很贵重的车马,虽然值得感谢,但不需要拜。但如果朋友送的是祭肉,那就不同了,这时拜,不是拜谢朋友,而是表示对朋友先人的尊敬,就好像尊敬自己的先人一样。

寝不尸,居不客。?10·24

解释 “尸”,动词,仰面朝上躺着,即口语“挺尸”。“居”,动词,在这里是坐的意思。“客”,各本作“容”,杨伯峻《论语译注》校订作“客”,今从杨本。

“不客”,就是不像做客一样正襟危坐。古人席地而坐,在正式场合或见客的时候,一般都是两膝着地,上身挺直,臀部离开足跟,这个坐姿叫“危坐”。平时的坐姿则是臀部靠着足跟,上身不必挺直。也可以把“居”解释为居家、平时起居,那么这句话就变成平时居家比较随便,并不老是像见客那样庄重严肃。

大意 孔子睡觉的时候不像挺尸一样,平时居家也不老是像见客一样。

导读 这是讲生活习惯。

“寝不尸”可能同卫生有关,养生家认为,睡觉最好采取向右侧卧的姿势,两腿稍微弯曲,所谓“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也。

“居不客”是说孔子也不是一味地端庄严肃,居家还是和乐平易的。“客”有的本子作“容”,“容”是仪容、仪表,“不容”就是不特别保持某种仪容,像在正规场合一样。“不客”和“不容”在这句话里的意思其实差不多。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10·25

解释 “齐衰”,丧服,读zī?cuī(资崔),已见前篇第十条。“狎”读xiá(霞),亲密、亲近。“变”,改变态度。“亵”,本义为内衣,这里作动词用,跟“狎”义近,也是亲密、熟悉的意思。“凶服”,即殓衣,给死人穿的衣服。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是手扶着横木的意思。古人坐车的时候,遇见要表示尊敬的人和地方,就会站起来,手扶着车前的横木,以示敬意,这就叫“式”。“式”后面所带的宾语就是“式”的对象,如这里的“之”(指代前面的“凶服者”)和“负版者”。“版”,图书。

“必变色而作”,一定改变脸色站起身来,“作”,起来。

大意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虽然关系很亲密,也一定改变态度(表示同情)。看见戴礼帽和盲眼的人,即使很熟悉,也一定有礼貌。

看见拿着殓衣的人,一定从车上站起来,手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同情)。对背着图书的人也一样(表示尊敬)。

有丰盛的饭菜,也一定改变脸色,站起来(以示感恩)。遇到大雷大雨,一定改变态度(表示敬畏)。

导读 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这是人性、人情。所以遇到特殊的情形,反应一定会跟平常有所不同,改变态度,改变姿势,改变脸色,都是为了表示内心感情的变化,或同情,或尊敬,或感恩,或敬畏。

这也是“礼”。不少人不明白这一点,比如有人参加丧礼,见到熟人就跟平常一样,拍肩打背,谈笑自若,忘记了自己是来参加丧礼的,是要向死者致哀、向死者的亲属表示慰问的。这其实不只是一个缺乏礼貌的问题,更在深层反映了一个人秉性的凉薄和同情心的欠缺。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10·26

解释 “执绥”,手拉着车上的绳子。“绥”,绳子,作用类似今天的把手。

大意 孔子登车的时候,一定站好,手拉着绳子。坐在车里不东张西望,不高声讲话,不指指点点。

导读 “执绥”是为了安全,“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是为了保持某种仪容而不显得轻佻,古人乘车的机会不多,乘车外出多半有公事要办,车里可能还有别的人,所以车内也是某种特殊场合,就跟在家里不一样了。

还是“礼”。今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轮船、火车、公共汽车,也要讲礼。有些人就不懂,跑来跑去,高声喧哗,打电话如在自家厅堂,显得非常没有教养,惹人生厌。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10·27

解释 “色斯”,就是“色然”[75],惊飞貌。“雉”,读zhì(制),野鸡。“时哉”,得其时呀。“共之”的“共”同“拱”,拱手的意思。

“三嗅”的“嗅”,他本作“臭”。“臭”是“狊”之误,“狊”读jù(具),从目从犬,许慎《说文解字》训为“犬视”,郭璞《尔雅注·释兽》则训为“鸟张两翅”。

大意 鸟儿惊飞起来,盘旋了一阵后,又落在一起。(孔子看见这情景)说:“这些山坡上的野母鸡啊,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它们拱拱手,它们耸了耸翅膀,又飞走了。

导读 杨伯峻《论语译注》说:“这段文字很费解,自古以来就没有满意的解释,很多人疑它有脱误,我只能取前人的解释之较为平易者翻译出来。”我这里大体上还从杨释。

前人中有说这段文字是孔子感叹雌雉得时而自己却不得时的,这使人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孔子周游列国十余年,却始终得不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到晚年常有这一类的感叹,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