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5·1
解释 公冶长,孔子弟子,姓公冶,字子长,齐国人。
“可妻也”和“以其子妻之”的“妻”,名词作动词用,读去声qì(气),意思是“嫁给……为妻”。“缧绁”,读léi xiè(雷泻),“缧绁”是捆绑罪人的绳索,引申为监狱。“子”是儿女,这里指女儿。
大意 孔子说到公冶长:“可以嫁女给他,他现在虽然关在监狱之中,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女儿嫁给了他。
导读 不是关在监狱里的人都有罪,冤假错案总是难以避免,看来古今中外皆同。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5·2
解释 南容,孔子弟子,姓南宫,名适(kuò括),字子容,鲁人。《孔子家语》作“南宫韬”。
“不废”的“废”是不被国家所用,即不做官,“不废”就是被用,也即有官当。“免于刑戮”,不受到刑罚,即不坐牢,不杀头。“兄之子”,侄女。“妻之”的“之”,指南容。孔子的哥哥孟皮此时可能已死,所以孔子为侄女主婚。
大意 孔子说到南容:“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不会被废弃,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也不至于受到刑罚。”于是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导读 这里的“道”指的是社会的秩序、伦理,“有道”就是政治清明,“无道”就是政治黑暗。一个有德有才而又谨慎的人,在政治清明的时候自然有用武之地,而在政治黑暗的时候也不至于触犯刑法,这合乎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7·11) 的一贯主张。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5·3
解释 子贱,孔子弟子,姓宓(读mì,密),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少孔子三十岁[36]。
“君子哉若人”是个倒装句,“若人”,这个人。
“鲁无君子者”中的“者”字含有假设的语气,相当于白话文中的“……的话”。
“斯焉取斯”句,两个“斯”都是代词,都是“这”的意思,但所指代的内容不同,前一个“斯”指子贱,后一个“斯”指子贱的品德。
大意 孔子说到子贱:“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如果说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从哪里学到这样好的品德呢?”
导读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强调的是后天的学习而不强调天赋,他说自己也不是“生而知之”者,只是一个“好古,敏以求之”(7·20)的人,这里称赞子贱,也重在指出子贱是从鲁国其他的贤人那里学到的良好品德。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5·4
解释 “女”通“汝”。瑚琏,读hú lián(胡连),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是很贵重的。
大意 子贡问孔子说:“老师觉得我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一个器皿。”子贡又说:“什么器皿呢?”孔子说:“是宗庙里盛粮食的器皿。”
导读 子贡是很聪明的人,口才尤其好。孔子说他是宗庙之器,有褒奖之意。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5·5
解释 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弟子,鲁国人。
“佞”,善言语,有口才,常用于贬义。“御人以口给”,“御”,防御,“御人”在这里有驳斥别人,为自己辩护的意思;“口给”,“给”有充足的意思,“口给”就是辩才无碍。
大意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是个仁者,不过口才差一点。”孔子说:“要那么好的口才干什么?以辩才无碍来反驳别人,常常会招人讨厌。冉雍这个人仁不仁我不知道,但是要那么好的口才干什么?”
导读 口才好本来不是坏事,如果用得好的话,但很多人的所谓好口才常常只是强嘴利舌,用来反驳别人,为自己辩护。这样的好口才除了招人憎厌,实在没有什么用处。孔子对于好口才一向都不表称赞,他宁肯自己的学生木讷一点,他认为“木、讷,近仁”(13·27)。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5·6
解释 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孔子弟子,鲁国人[37]。
“仕”,出仕,做官。“斯”,这,这个,代词,这里作“信”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之”,无义,宾语提前时常用在动词和宾语之间,以舒缓语气,前面我们已经见过的“其斯之谓与”(1·15)、“父母唯其疾之忧”(2·6)、“义之与比”(4·10)都是同样的句法。“说”,同“悦”。
大意 孔子建议漆雕开出仕,漆雕开回答说:“这个我还没有自信。”孔子听了很喜欢。
导读 孔子喜欢诚实而谦虚的人,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
解释 “乘桴”即坐船,“桴”,读fú(浮),是把木头或者竹子编在一起做成的小船、筏子。
“从我者其由与”句,“从”是随从、跟随;“其”是语气词;“与”是语尾助词,同“欤”,读yú(于),跟“其”配合,一起表达推测的语气。
“闻之喜”的“之”代指前面孔子的话。“好勇过我”的“好”,读hào(浩),喜欢。
“无所取材”有三种解释:一种解释,“材”就是木材,“无所取材”就是没有地方去取得(做小船用的)木材;另一种解释,“材”通“哉”,“无所取材”就是“无所取哉”,用白话说就是“不可取啊”;第三种解释,“材”通“裁”,“无所取材”就是没有剪裁,缺乏裁度。我赞成第一种解释。
大意 孔子说:“如果我的学说行不通,我就乘个小木船到海外去,那个时候跟着我的大概是仲由吧!”子路听了这个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你比我还勇敢啊,可是没地方取得做船的木材啊。”
导读 这里的“道”指孔子的思想、学说,孔子此语是感叹自己的思想没地方可以实行,所以只好到海外去,但心里并不真想要离开自己的国土。而子路却把这话当真,以为孔子偏爱自己,所以心里很高兴。于是孔子又委婉地告诉子路:我并不是真要去。孔子一生热爱自己的乡土,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同胞,他哪里会忍心丢下它们呢?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5·8
解释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三人皆孔子弟子。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在当时算是较大的诸侯国了。“乘”读shèng(剩),量词。
“可使治其赋”句,“使”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下文两个“使”也一样。“赋”指兵赋,钱穆说:“古者征兵员及修武备皆称赋。治赋,即治军也。”[38]
“不知其仁”,不知道他的仁,也就是不知道他仁还是不仁。
“千室之邑”的“邑”指城市,有宗庙的叫“都”,没宗庙的叫“邑”,邑有大有小,大的可到万户,小的可以小到十户,“千室之邑”算大邑了。“百乘之家”的“家”,指大夫的采邑;“百乘”,百辆兵车。“宰”,一邑(或县、城)之长,或大夫的管家,都可以叫“宰”。
“束带立于朝”句,“束带”就是穿好衣服、装束好的意思,“朝”,朝廷。
“宾客”,贵客叫“宾”,一般的客人叫“客”,后来成了一个词。
大意 孟武伯问孔子说:“子路这个人仁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了一次,孔子说:“子路嘛,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治理军队,但我不知道他仁不仁。”
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呢?”孔子说:“冉求嘛,一千户的大县,可以让他做县长,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可以让他做管家,我也不知道他仁不仁。”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打扮好了站在朝廷上,可以让他接待宾客,我也不知道他仁不仁。”
导读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也可以作五德的总称。仁的境界很高,很少有人做到,所以孔子从不轻易用“仁”来称许一个人。他常常说某人正直、某人聪明、某人能干,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这一条就是最好的例子,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仲由、冉求、公西赤等人都有相当的肯定,但都不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了仁的境界,“不知其仁”只是委婉的说法。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5·9
解释 “孰”,谁。“愈”,胜,胜过。“弗如”,不如。
大意 孔子对子贡说:“你跟颜回哪一个强?”子贡回答说:“我哪敢比颜回?颜回听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孔子说:“赶不上啊,我和你都赶不上啊!”
导读 孔子对颜回的称许溢于言表,甚至说自己都赶不上,这当然是自谦,也是对子贡的激励。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5·10
解释 “朽木”,腐烂的木头。“雕”,雕刻,雕琢。“粪土之墙”,用粪土造的墙,“粪土”,肮脏的泥巴。“杇”读wū(污),粉刷。
“于予与何诛”句,“于”,对于;“予”,宰予;“与”音yú(于),同“欤”,语气词,无义,表示句间停顿;“何诛”就是“诛何”,疑问代词作宾语要提前,“诛”的本义是杀头,这里是批评。
“改是”,改变了这种态度,“是”,这。
大意 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是无法雕琢的,烂泥做的墙是不可粉刷的,对于宰予啊,还批评什么呢?”孔子又说:“从前我对于一个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一个人呢,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宰予让我改变了态度。”
导读 在孔子的学生中,宰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口才特别好,但是毛病不少,屡次受到孔子严厉的批评。白天睡觉,如果只是小睡,像现在流行的午睡,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宰予大概是赖在**睡懒觉,所以孔子才说出这么严厉的话。睡觉只是表象,懒惰才是本质,而孔子毕生勤勉,最反对不进取、不自律。中华民族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来自以孔子为代表的先贤们的教导。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焉得刚。”?5·11
解释 申枨,“枨”读chéng(橙),孔子弟子,鲁国人。或说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的申党。
“刚”,刚毅。“慾”,欲望,这里是多欲的意思。
大意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刚毅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孔子说:“申枨这个人多欲,哪里算得上刚毅。”
导读 欲望多的人不可能做到刚毅,因为他舍不得割舍的东西太多。刚毅是坚守原则,不为外物所屈,这就需要割舍,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如何能刚毅不屈?
成语“无欲则刚”出此,欲通慾。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5·12
解释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句,“加”,施加,强加;“诸”是“之于”的合音,“加诸我”就是加之于我;“也”在这里用如“者”,意为“……的东西”。古文中“也”“者”有时互通,如本篇第3条“鲁无君子者”(5·3),《说苑·证理篇》即引作“鲁无君子也”。
“非尔所及”,不是你能做到的,“尔”,你,“及”,达到。
大意 子贡说:“我不想要别人强加给我的东西,我也希望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啊!”
导读 子贡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相当不容易达到的境界,能做到这样就可以算是仁了。而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对子贡自然也不会例外。子贡经商,发了大财,这财富从哪里来?在子贡发财的过程中,难道没有人失去财富?孔子说子贡做不到是有道理的。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想想,恐怕都会承认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
解释 “文章”在这里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文章,如“写文章”的文章,也不是汉末以后流行的当文学讲的文章,如曹丕所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文章,而应如朱熹在《论语集注》里面讲的:“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就是一个人的德行、修养所表现于外表(神态、言行等等)的种种。
“可得而闻”,有机会听到,“得”是得到机会的意思。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之”字无义,只是起到变句子为词组的作用;“性与天道”,“性”指人性,“天道”指有关自然、天地、宇宙的大道理。
大意 子贡说:“老师讲诗书礼乐、道德学问,我们都有机会听到;但是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高深见解,我们却没有机会听到。”
导读 这里的“天道”很像老子所说的“常道”,是关于宇宙的结构、运行、动力、性质等等的终极大道理。后来曹魏思想家荀粲就从子贡这句话打开儒家的缺口,说“性与天道”既然孔子没讲,可见孔子据以教育学生的“六籍”(即“六经”:诗、书、易、礼、春秋、乐经)里面也没有记载,而“性与天道”是圣人思想之精微,“六籍”既然没载,那就证明“六籍”所记载的只是圣人思想中粗糙的部分而非精微的道理,所以荀粲说:“六籍乃圣人之糠秕。”由此推论,如果我们要探讨“性与天道”,那就只好自己研究,或者到“六籍”之外去找。这样就把道家引了进来,经过何晏、王弼、郭象等人的努力,最终形成融合儒道的魏晋玄学。
孔子没有对学生讲过人性与天道,这是事实,因为我们见不到这方面的记载。如何解释这个事实?是孔子没探索过“性与天道”,因而谈不了,还是有见解而没有说?显然是后者而非前者,因为如果像孔子这样的智者都谈不了“性与天道”,那还有谁能谈“性与天道”?但为什么没谈?是因为学生的水准不够,讲了也听不懂;还是老人家不愿意说,就像对“怪、力、乱、神”一样,也采取“不论”的态度;还是说“性与天道”本来就包含在日常人伦之中,无需另外再做“玄之又玄”的论说?看来这三个因素都有,最后一个因素可能是主要的。孔子学说的现实性品格决定了它不注重对“玄之又玄”的问题的探讨,这是它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局限。后来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打破原始儒学的局限所做的一种努力,但又各自产生新的弊病与局限,这是后话了。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5·14
解释 “有闻”意为“有所闻”,“闻”在这里是动词用如名词,作“有”的宾语。“未之能行”意为“未能行之”,动词否定式的宾语如果是代词(如这里的“之”),要放在否定词和动词之间,前面已经讲过。
大意 子路听到什么道理,还没来得及实行,他生怕又听到别的道理。
导读 子路是一个质直得可爱的人,听到什么道理只要觉得是对的,就会照着去做,而且要做到,所以如果没有做到,就生怕听到别的道理。今天恐怕再也找不到这样可爱的人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5·15
解释 孔文子,名仲孙圉,是卫国的大夫,“文”是他的谥号。
“敏”,聪敏。“不耻下问”,不以下问为耻,“耻”是形容词作动词用,意动用法。“下问”就是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问。
“是以”即“以是”,按古文的习惯,介词的宾语是代词的时候常常提到介词的前面,“以”,因为,介词;“是”,此,代词。“是以”即白话文的因此。
大意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为什么谥为‘文’啊?”孔子说:“因为孔文子生前聪敏而好学,即使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也不以为耻,所以谥作‘文’。”
导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对孔文子的评价,是孔子所赞赏的品德,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5·16
解释 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为春秋时期郑国的宰相,郑穆公之孙,在郑简公、郑定公时先后执政二十二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其行己也恭”句,意思是子产要求自己的言行庄重,其中“其行己也”是主语,“恭”是谓语,“其行己也”就是“子产之行己也”。注意“其”字的用法,“其”不是第三人称的人称代词,而是物主代词,它相当于人称代词后面再加一个“之”,所以“其”在这里不是“子产”,而是“子产之”,这个“之”虽然没有意义,可以不译,但在文言文中,它却具备不可缺少的语法作用,前面讲过多次,这里就不重复了。现在很多人弄不清楚这一点,总是把“其”看成人称代词,拿来做主语,报纸杂志上也常常出现这类错误。
大意 孔子评论子产说:“这个人在四个方面表现出君子的德行:他要求自己谦虚庄重,他对待君王恭敬严肃,他抚养老百姓恩惠有加,他驱使老百姓公平合理。”
导读 这里的“君子”显然也兼含二义,既是在位者,又是有德者。子产所具备的四种德行,仍然可以为今天的从政者提供借鉴。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
解释 晏平仲,即晏婴,字平仲,是齐国的大夫。晏婴与孔子同时,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现存《晏子春秋》一书记载了他的许多言行。
“善与人交”,即善于与人交往。“敬之”前面省略了主语“人”,上一句“善与人交”已经出现了“人”,所以这个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大意 孔子说:“晏婴这个人很善于与人交往,交往得很久人们仍然敬重他。”
导读 一般人交朋友常常初识很愉快,所谓“乐莫乐兮新相知”[39],慢慢就平淡了,甚至因为种种原因而翻脸,而分手。孔子在这里通过称赞晏婴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能维持长久的友谊才可贵。俗语说:“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40]“有乍交之欢”容易,“无久处之厌”则难。怎样才能做到“使人无久处之厌”,这就跟自己的修养有关了。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5·18
解释 臧文仲,鲁国的大夫臧孙辰,是孔子之前的人。
“居蔡”,“蔡”是大乌龟,“居蔡”就是给大乌龟造一个居所,让它住在里面,“居”,不及物动词作及物动词用,表示“使蔡居”。一个不及物动词拿来作及物动词用,表示“使……”的意思,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很常见,现代语法学家把这种情况叫作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我们读古文时要多加留意。古人用龟来卜筮,故养龟以备卜筮之用。
“山节藻棁”,“节”是柱上的斗拱,“山节”就是山形的节;“棁”读zhuō(桌),是梁上的短柱,“藻棁”就是画上藻草的棁。
“何如其知”的“知”同“智”。
大意 孔子说:“臧文仲给大乌龟造了一个房子住,这房子用的是山形的斗拱和画了藻草的短柱,这个人怎么这么聪明呢?”
导读 孔子的话是反话,是讽刺臧文仲太奢侈了。今天不是也有人在宠物上花大钱而不心疼吗?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5·19
解释 令尹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楚国的令尹即宰相。按:“斗”读dòu(逗),繁体作“鬭”;“谷”,读gòu(够),繁体作“穀”,通“?”“彀”,楚语哺乳的意思;“於菟”读wū tú(巫图),楚语老虎的意思;传说子文是楚国大夫斗伯比的私生子,被弃于山林,是一只母老虎哺乳养大的,故名“谷於菟”。
崔子,崔杼,齐国大夫。齐君,齐庄公,名光。陈文子,齐国大夫,名须无。
“三仕”,三次出来当官。“三已之”,三次罢掉官,“已”,停止,终止。“之”指官。
“弑”,下杀上叫“弑”。“有马十乘”,有马四十匹,“乘”,量词,读shèng(剩),一乘是四匹。
“弃而违之”的“违”是“离开”的意思;“之”指崔杼。
“之一邦”,这个“之”是动词,“去”的意思。
大意 子张问孔子说:“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高兴的样子;三次被罢官,也没有不高兴的样子。每次交班的时候都会把原来的政令完全告诉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是个忠于职守的人。”子张说:“可以算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就算仁呢?”
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国的国君,陈文子有四十匹马,都抛弃了,然后离开了崔杼。到了另外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跟崔杼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另外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跟崔杼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是个洁身自好的人。”子张问:“可以算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就算仁呢?”
导读 前面说过,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这又是一个例子。因为仁是全德,仁的境界太高了,哪一方面做得好只能说那一方面好,不能就说这个人做到了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5·20
解释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是鲁国的大夫,曾长期主持鲁国国政,以清廉谨慎闻名。“三思”,反复思考,“三”言其多,不是确指。“再”,两次。
大意 季文子做事总是反复思考之后才做。孔子听到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导读 “三思而行”后世成了一个成语,源出于此。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做事情多想一次是对的,但反复思考却是没有必要的。孔子这话实在非常有理,真是智者经验之谈。想得太多常常不是好事,思前顾后,犹豫不决,往往是越想越糊涂,越想越没有勇气去做,结果把本该做成的事都没有做成,甚至有因而抱憾终身者。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5·21
解释 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两个“知”字都同“智”。
大意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清平的时候,他就表现得有智慧;国家黑暗的时候,他就表现得愚笨。他的智慧是可以赶上的,他的愚笨却是赶不上的。”
导读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智慧和愚笨也是相对的。一个人应当懂得,在不应当显露智慧的地方(或时候)就不显露智慧,这也是一种智慧,甚至是一种更不容易达到的智慧。在不该显露的地方(或时候)却不知收敛,轻易显露,那就不是智慧而是愚笨。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丢掉生命,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想想三国时代孔融、杨修、祢衡等人的故事就明白了。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5·22
解释 “陈”,地名,陈国国都在今河南淮阳县。“归与”的“与”同“欤”,读yú(于)。“狂简”,“狂”是自大,急于进取,“简”是疏略,“狂简”就是急于进取而才学不足,所以下面讲虽然“斐然成章”却“不知所以裁之”。“斐然”是有文采的样子,“章”,一段,一匹,“裁”是剪裁,“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是用织布作比方,织成了一匹很漂亮的布,却不知道怎么去剪裁它。
大意 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感叹说:“回去吧!还是回去吧!我那群学生们很有进取之心,但学问还不够,织成了一匹漂亮的布,却不知道怎么剪裁它。”
导读 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于没有机会,最后只好放弃从政的想法,决心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培养弟子来继承自己的学说。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5·23
解释 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县一带)国君的两个儿子,父王死了,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他们反对,拦住车马劝阻。周朝建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饿死于首阳山(在今甘肃省渭源县)。
“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这话现在还用,成了成语。“怨是用希”句,“是用”就是“用是”,相当于现在的“因此”;“希”,同“稀”,稀少的意思。
大意 孔子说:“伯夷和叔齐不计较过去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因此怨恨就少了。”
导读 不念旧恶,就是宽恕,能宽恕的地方尽量宽恕,这是孔子一贯提倡的,所以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5·24
解释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庄子》《战国策》中有尾生高,或即此人。
“醯”读xī(西),即醋,“乞醯”就是讨醋。“乞诸其邻”,向他的邻人讨醋,“诸”是“之于”的合音。
大意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有人向他讨醋,他没有,却向他的邻居讨了醋给那个人。”
导读 这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什么才是中庸。有人讨醋,你有醋而不给,这是“不及”,你没有醋,不说没有醋而向邻居讨醋给他,这叫“过”。这两种情形,孔子都不赞成,有就给,没有就说没有,这才是真正的“直”,也才是中庸之道。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5·25
解释 左丘明是鲁国的太史,与孔子同时。有人说就是替《春秋》作传的那个左丘明,也有人说不是,待考。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好的脸色,这里指故意讨好人的脸色。“足恭”,过分的恭顺,“足”,太多,过于。
“丘”,孔子自称;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古人自称的时候除了“我”“吾”之类的代词外,还可以自称其名,表示谦虚,但不可自称其字。
“耻之”,即以之为耻,“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匿怨”,把怨恨藏起来,“匿”,藏。“友其人”,跟那个人交朋友,“友”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用,“以……为友”的意思。
大意 孔子说:“花言巧语,讨好卖乖,过于恭顺,左丘明认为这样可耻,我也觉得这样可耻。把心里对一个人的怨恨藏起来去跟他交朋友,左丘明认为这样可耻,我也觉得这样可耻。”
导读 坦诚相见,以心相交,不以功利为目的,这是交朋友的基本原则,如果你想结交真朋友的话。无论是巧言、令色、足恭,或者匿怨而佯装友善,显然都不是真想交朋友,而只是想利用那个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小人而非君子的行为。但是在官场上和商场上这种行为却屡见不鲜,甚至到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地步。而且互相比赛,不是比谁更君子,而是比谁更小人,还美其名曰“会做人”。这就是所谓“厚黑学”。厚黑学在今天中国社会尤其流行,不少人公然写书提倡之。“会做人”的人越多,真朋友就越少,社会的道德就越沦丧。每一个人都应该警惕深思。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解释 “侍”,陪侍,通常指下辈陪侍长辈,长者坐,侍者立。“盍”,读hé,“何不”的合音。“志”,在这里是愿望的意思,“志”字的篆文上面是“之”,下面是“心”,古人解释说:“志者,心之所之也。”《说文解字》说:“志,意也。”所以“志”不一定都要解释为志向,心里的想法、愿望也都可以叫“志”。
“衣(轻)裘”,“轻”是衍文[41]。“敝之”的“敝”,同“蔽”,是破旧的意思,形容词作及物动词用,使动用法;“之”指代“车马、衣裘”,作“敝”的宾语。
“伐善”的“伐”是夸耀的意思,“施劳”的“施”是表白的意思。
“安之”“信之”“怀之”的结构同“敝之”。
大意 颜渊和子路陪侍孔子。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愿望?”子路说:“我希望把自己的车马、衣裘跟朋友们共享,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我想听听老师的愿望。”孔子说:“我希望使老年人安好,使朋友互相信任,使少年人得到关怀。”
导读 三人的愿望反映了三人的性格,子路有侠义的精神,颜渊很谦虚,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孔子的话看似平常,实则胸怀博大,是一个充满大爱的人。孔子在另外一个地方讲到他的理想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4·42),正与此意同。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5·27
解释 “已矣乎”,完了啊,“已”是完结、停止的意思,“矣”和“乎”都是语气词。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句,主语是“吾”,谓语是“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整个儿作宾语。“自讼”的意思是自我批评、自我责备。
大意 孔子说:“唉,完了啊!我还没有看到一个能看清自己的过失而在内心里自我责备的人。”
导读 一个人能看清自己的过失、缺点,是不容易的;能看清自己的过失、缺点,真诚面对、真诚自责,而不自我袒护、自我辩解、自我粉饰,就更不容易了。孔子曾经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6·3),是有这种精神的人,可惜“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6·3),孔子这话可能是在颜渊死后才说的吧。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28
解释 “十室”就是十户人家,“邑”是城邑,“十室之邑”就是很小的城镇,“十室”只是言其小,不必死抠字面。“忠信如丘者”意为跟我一样忠信的人。“焉”,语尾助词,兼有代词的作用,意为于此、在那里、在其中。
大意 孔子说:“哪怕一个很小的地方,其中也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好学罢了。”
导读 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的重视,哪怕是一个本质很好、天赋很好的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正如《诗经》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块美玉也得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皿或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