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夺位 ——韬光隐晦的老四如何突然得到皇位?(1 / 1)

康熙帝死,雍正帝立,年号雍正,就是雍亲王得位之正的意思。然而,雍亲王得位是正还是不正,这恰恰是三百多年来清宫的一件疑案。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初七,康熙帝在南苑围猎时患感冒,回畅春园养病。十五日冬至的祭天大礼由皇四子胤禛代行。

十三日清晨,康熙帝病重,急召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共七个皇子和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又命从天坛斋所召回皇四子胤禛。这时,康熙帝其他几位皇子,长子胤禔被监守,次子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五子胤祺被派往孝陵行祭礼,十四子胤祯正在西北领兵作战,而几位年幼的皇子当时跪在殿外,没有聆听皇父谕旨。

当天上午,雍亲王胤禛从天坛赶到畅春园,在这一天里,他被康熙帝召见了三次,但是他的皇父并没有跟他说起皇位继承的事。

当晚戌时(十九至二十一点),康熙帝驾崩。步军统领隆科多向胤禛口头传达了康熙帝由他承继大位的遗诏,胤禛听了之后又惊诧,又悲痛,昏倒在地。诚亲王皇三子胤祉等即向胤禛叩首,劝他节哀。从这一刻起,胤禛虽然没有继承大位,但是担负起新君的责任。当天夜间,胤禛指挥将康熙帝遗体运回紫禁城乾清宫。胤禛和隆科多护送康熙帝遗体回到乾清宫,并下令,他的兄弟如果没有命令,不得进入皇宫。

十四日,宣布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传大行皇帝留下遗诏,命雍亲王嗣位;命胤禩、胤祥、大学士马齐和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大臣;召十四子胤祯回京;九门关闭,禁止出入。

十六日,颁布大行皇帝遗诏。

十九日,遣官告祭天坛、太庙、社稷坛,京城九门开禁。

二十日,雍正帝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改年号为“雍正”。

雍正帝即位,无论是遗诏继位,还是夺位,他毕竟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康熙帝众多皇子,多想继承皇位,为什么唯独胤禛心想事成?在长达四十五年的皇子生涯中,胤禛是怎么一步一步地攀援,最后登上皇帝宝座的?

胤禛的母亲乌雅氏,满洲正黄旗,是护军参领威武的女儿。胤禛从小受孝懿皇后的养育,年幼的胤禛因她而尊贵。十四岁,胤禛同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成婚。二十一岁,胤禛受封为贝勒,分府居住,三十二岁被封为雍亲王,禛贝勒府就成为雍亲王府,就是今北京雍和宫。

皇四子胤禛从六岁开始到上书房读书,受到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也有满洲的“国语骑射”的训练,就是满洲语文与骑马射箭。

胤禛结婚之后,多次受皇父之命参与重大政治与祭祀活动。东向,至少五次到东陵祭祀,还到关外祭祀三陵——永陵、福陵和昭陵;西向,随皇父西巡五台山;南向,随皇父两次南巡;北向,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随皇父巡视塞外,以后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先后十余次到塞外;京畿,五次随皇父巡视京畿,治理永定河,察看水利。特别是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跟随皇父远征噶尔丹,领正红旗大营,军旅生活使他受到了锻炼。结婚后三十年的实际磨炼,使他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深切的体验,为后来登上皇位准备了条件。

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到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废太子,再立太子,再废太子,引起政局震**。时逢胤禛从三十一岁到四十五岁的盛年,在这十四年间,他韬光养晦,以诚孝皇父、友爱兄弟,博得皇父的信任。

胤禛的心腹戴铎分析当时形势是,皇上强势,诸王并争。应对的谋略是,诚孝事上,适露所长,掩盖所短,避免引起皇父疑惑;友爱兄弟,大度包容,和睦忍让,让有才者不嫉妒,无才者以为依靠。

胤禛知道,受到皇父的信赖和喜欢,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抱定主旨,诚孝皇父。在兄弟争夺皇位时,胤禛极力表现出对皇父的“诚”与“孝”,既不明于竞争,又劝皇父保重。康熙帝第一次废皇太子后,大病一场。胤禛进宫,奏请选择太医及胤祉、胤祺、胤禩和自己,为皇父检视方药,服侍皇父吃药治疗。康熙帝最早对皇太子胤礽产生不 满,就是因为在生病时,年少的胤礽不懂得对皇父恭示孝心。所以胤禛 这一招还是很灵的。

胤禛在处理兄弟关系时,不结党,不结怨。他没有参加皇太子党,也没有参加皇长子和皇八子党,他超然于兄弟的朋党之外,或者说,他在兄弟角逐皇储时,采取一种不附合、不排斥的中庸态度。这使他躲避皇父与兄弟两方面发出的矢镞而安然无恙。

胤禛还友爱兄弟。如皇太子第一次被废,胤禛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给予关照。胤礽起初被幽禁在上驷院旁帐篷里,由皇长子胤禔和皇四子胤禛看守。胤礽提出:“皇父所说要杀皇父一事,实为乌有,请代我向皇父奏明。”胤禔不答应。胤禛说:“你不奏,我就奏。”胤禔只好代奏。结果康熙帝听了后说,奏得对,命将胤礽身上的锁链去掉。后来,康熙帝说:“之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他陈奏,只有四阿哥性情和气量过人,深知大义,多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胤禛的几位弟弟胤禟、胤祹、胤祯等被封为贝子时,他启奏说,愿意降低自己的爵位,以提高弟弟们的爵位。胤禛这样乖巧的做法,既博得皇父的欢心,也讨得诸弟的好感。

在康熙帝临终的关键时刻,胤禛善于并紧紧地抓住历史机遇,坚决、果敢地登上皇帝宝座。

但是,雍正帝是继位还是篡位,当时就议论纷纷,成为历史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