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俘虏 ——正统帝怎么成了阶下囚?(1 / 1)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是多灾多难多人祸的一年:一是火灾,南京谨身殿遭到大火焚毁;二是水灾,黄河改道,淹没田地,大运河被梗阻;三是人祸,正统帝被瓦剌军俘虏。

明朝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崛起,首领也先雄杰一时,骑兵所向,横扫大漠。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率领大军入犯,来势凶猛,进到今河北宣化一带。怎么办?大太监王振怂恿正统帝朱祁镇亲征。正统帝自幼不爱诗书,喜欢骑马游猎,特别好大喜功。他想建立奇功,决定亲征。大臣叩头劝谏,请他不要去,他不听;大臣又劝他,如果去,必须先做好准备,他也不听;大臣又请他选前线带兵的将领,他还是不听;还有人请他决定作战的方略,他更是不听。正统帝没有充分准备,没有周密计划,没有作战方略,没有作战兵器,没有前敌侦察,也没有后勤保障,却率五十万大军亲征,还命令文武大臣随军陪同。这就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八月初二,皇帝率军进驻大同。镇守太监郭敬报告敌情。王振害怕了,紧急命令班师。王振让大军走紫荆关,邀请皇帝到他蔚州的老家,借此光宗耀祖,彰显权势。但走了一阵子,又想到大部队经过会踩坏庄稼,于是又改变路线。八月十四日,明军到达今河北省怀来县的土木堡,安营扎寨。

第二天,八月十五日,明军连遭五个不利:一是找不到水,人渴马饥;二是官兵断粮,军心恐慌;三是连日风雨,未备雨具,官兵全身湿透;四是兵无斗志,秩序混乱;五是三军无帅,听一个全然不懂军事更没打过仗的太监王振瞎指挥。

瓦剌兵早已提前设伏,以逸待劳。他们突然攻击明军驻地,明军大乱,自相践踏。大学士张辅等五十多名高官命丧疆埸(yì),王振也为乱兵所杀,明朝仅一战就损失骡马二十余万头匹,官兵死者数十万。神奇的是,在混战中,明正统帝居然毫发无损,席地而坐,于是做了瓦剌军的俘虏。这场震惊朝野的事变,因发生在土木堡,史称“土木之变”。

这一年,正统帝二十三岁,已经做了十四年皇帝。被俘后,他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战俘生活。堂堂大明皇帝,沦为瓦剌俘虏,朱祁镇又创造了一个明史上的“第一”。

被俘之后,正统帝被带到也先的弟弟赛罕王面前,他主动问:“您是也先吗?还是伯颜帖木儿呢?赛罕王呢?大同王呢?”这种不卑不亢而又咄咄逼人的气势,令赛罕王惊异。也先赶紧派出使过明廷的人前来辨认,确定是大明正统皇帝。也先又惊又喜,决定以这位被俘的皇帝做筹码,和明朝讨价还价。

第二天,也先就挟持正统帝来到宣府城下,后来又到大同城下,索要金银彩缎。两城守将都拒不开门,但也先拿到了大同守将送的大量金银彩缎。正统帝的母亲孙太后和皇后钱氏也从北京送来八匹马驮的金银财宝,也先便挟持正统帝回到大漠深处的老营。一个月后,也先再次挟持正统帝到大同,城门不开,就率军直抵北京城下。

十月十三日,瓦剌军进攻北京。在兵部尚书于谦统领下,明军据城坚守。两天后,也先放弃攻城,挟持着正统帝返回蒙古大营。

回到大漠深处的瓦剌老营,也先给正统帝身边安排了三个人:锦衣卫校尉袁彬、翻译哈铭和卫士沙狐狸。得蒙这三个人的悉心照料,正统帝焦躁的心情逐渐平静。他们四个人住在蒙古包里,挤在一起,席地而眠。大漠天气,冬天极冷,袁彬用身体给正统帝焐脚,哈铭睡熟了会把手臂搭在正统帝身上。也先命人给正统帝每两天送一只羊,七天送一头牛,牛奶、羊奶每天都送,逢五、七、十还摆筵席,众人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歌舞摔跤。在这个过程中,也先觉得正统帝已经不是什么黄金筹码,而成了他的累赘,于是,几次向明朝提出,送英宗回宫。

但在这时候,明朝尴尬了,因为明朝已经有了新皇帝。明正统帝被俘,朝廷不能没有君主。在国难、家难的危急关头,当年九月初六,正统帝同父异母的弟弟郕(chéng)王朱祁钰被推上帝位,改年号为景泰,这就是景泰帝,他尊被俘的皇兄——正统帝——为太上皇。

景泰帝本来没有做皇帝之心,但做了以后,感觉不错,便贪恋皇帝宝座,因此当也先几次表示要送回正统帝的时候,他都没有表态。直到兵部尚书于谦表示“大位已定,谁敢有其他意见?不妨以议和缓和边患”,景泰帝这才放心,派使臣前往瓦剌议和。明朝使臣在也先送行的宴会上提出迎回正统帝的事。也先说:“大明皇帝敕书内,只说来讲和,没说来迎驾。太上皇帝留在这里,又做不得我们皇帝,是一个闲人。我还给你们,千载之后,只图一个好名儿。你们回去奏知,一定要差太监一二人、老臣三五人来接,我就差人送回去。”

明正统帝被俘已经十一个月,这次景泰帝派来使者,并没有给皇兄带来信函或衣物,让正统帝感到不安。经过几个月的磨练和思考,正统帝更加成熟了。他请使者向景泰帝转达,回去后愿意去守祖陵,或者去做百姓,无意复位。

使臣还没回到北京,之前派去回访的右都御史杨善等也到了也先大营。这次杨善带来的敕书仍然只言议和,没提迎回正统帝。但杨善真心要迎回正统帝,他典卖了自己的家产,又向宦官借贷,购买了一批礼物带给也先。能言善辩的杨善说动了也先,不等宫里派太监和老臣来迎,亲自送正统帝南归北京。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二,做了一年俘虏的正统帝终于踏上回家的路。也先率众首领送了半天的路程,在分别时,也先下马叩头,并送良马、貂皮,解所带弓箭、撒袋、战裙送给正统帝,恸哭而去。负责看守正统帝的大将伯颜帖木儿,送了两天,洒泪而别。正统帝英宗非常感动。经过土木堡时,他祭奠了战死在这里的将士亡灵。

回到宫里,等待太上皇朱祁镇的是怎样的命运呢?

在迎接太上皇回来的态度和礼仪问题上,朝廷存在两种鲜明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是隆重还是俭素?景泰帝最终采取了消极态度。

八月十五日,太上皇由北京安定门入城,进入皇城东安门,景泰帝在门内迎接。一番礼仪后,正统帝被送入他父亲宣德帝做皇太孙时修建的南宫。从此,太上皇朱祁镇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南宫囚禁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