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 ——皇宫南有“三凸”,北有“三靠”(1 / 1)

永乐皇帝营建北京城池宫殿,其法宝就是一个“中”字,天下之中是北京,北京之中是皇宫。这个“中”字正中的一竖,就是北京城和北京皇宫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从南到北贯穿北京外城、内城、皇城和皇宫,作为全城的脊梁。北京城的建筑都以中轴线为基线而对称展开。皇宫在这条中轴线上,前有“三凸”,后有“三靠”,形成一个又一个**。

明朝永乐皇帝营建北京,借鉴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就是先定中轴线,后建北京城。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这条中轴线全长约7.8千米,皇宫仍然占据着中间的一段,从南到北矗立着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中和殿(华盖殿、中极殿)、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钦安殿、寿皇殿等雄伟的宫殿。而皇帝的宝座就安设在中轴线上的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之中,同时也形成北京中轴线的一个**。

除了宫殿以外,这条中轴线上从南到北排列着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天安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奉天门、皇极门)、乾清门、神武门(玄武门)、地安门(北安门)等九座最重要的城门,纵贯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后来在嘉靖朝又添造一座永定门。

中轴线上的这些伟大的建筑,形制体量平衡对称,结构整肃,壮美谐和,高低错落,井然有序,阴阳之间不激不随,构成了一幅世间独具的壮美画卷。

除了皇宫建筑在中轴线上形成的**,在皇宫之南,还有三个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的建筑布局,层层递进,在中轴线上又形成三个**,显示出宏图大展的磅礴气势。

第一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宫城向南凸出。北依午门,经端门,南望雄伟壮丽的承天门(天安门),东西两侧各有一道红墙或庑廊围合。两翼分别布置一组对称的壮丽建筑群:左边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右边是祭祀社(土地)和稷(五谷)的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内)。左者,祖先,是生命的延续,感恩祖先,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子孙;右者,社稷,是生活的维系,感恩土地及生长的庄稼,因为没有土地和粮食,就没有兆民生命,也就没有皇帝、皇后的生命。左祖右社这个“凸”字形的布局,从“天人合一”看,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从建筑格局看,既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天之骄子的社会责任。

第二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皇城向南凸出。北依承天门(天安门),中经大明门(大清门),南望正阳门,东有长安左门,西有长安右门,中间为宽阔的御道,两旁有东西相向的千步廊,以红墙封围。红墙外面,又对称地布列着中央政府主要官署:左边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翰林院等,右边是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的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等。左文右武这个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明清中央政务区集中办公的特点。

第三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内城向南凸出。从正阳门(前门)往南,到永定门,两侧最重要的建筑群,左面是天地坛(圜丘、天坛、大祀殿),右面是山川坛(先农坛、神祇坛、太岁殿)。这两组建筑群,天与地、乾与坤,相互对应,彼此对称。左天右地这个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天地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以上这三个“凸”字形空间,左祖右社、左文右武、左天右地,在皇宫以南,沿着中轴线节节展开,形成三个**,既烘托出皇宫的宏伟气势,更延展了城市中轴线的开阔气魄。

在中轴线上,不仅皇宫前面有“三凸”,而且皇宫后面还有“三靠”。

第一“靠”是万岁山(煤山、景山)。明时在皇宫北侧堆土,形成高43米的万岁山,收住了宫气,形成皇宫的第一“靠”。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在景山五峰上建起五座亭子——中为万春亭,左为观妙亭、周赏亭,右为辑芳亭、富览亭,增添了秀丽的景色,也为我们今天欣赏故宫提供了登高远望的佳境。

第二“靠”是钟鼓楼。中轴线从南到北绵延约 7.8 千米,到钟鼓楼就此打住,收拢了城气,形成皇宫的第二“靠”。

第三“靠”是北城墙。内城北城墙正中不开城门,再守城气,形成皇宫的第三“靠”。

故宫以北的这“三靠”,还是沿着中轴线恢宏展开,形成三个**,既收住皇宫的宏伟气势,更挺起城市中轴线空间的三个高峰。

上面所说,在中轴线上:南有“三凸”,意境深邃,是起兴之笔;中有宫城,宏伟壮丽,是**之笔;北有“三靠”,平实厚重,是收束之笔。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的明清皇宫,在帝制时代,既是北京的中心,也是中华的中心,还是天下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