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 理解并表达自己为何痛苦
愤怒不是因为对方
几年前,我曾经为小学高年级的一个学生做过咨询。那个孩子经常被爸爸打。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其中的字句令我非常心痛。诗的主题是关于用针刺皮肤的痛苦,以及使用各种工具虐待孩子、随手抄起身边物件打孩子的爸爸。各位听到这个悲惨的虐待故事,觉得这个孩子的情绪如何呢?
我小时候也遭受过不少暴力。很遗憾,对方也是我的父亲。我本不想谈论已经深感后悔与抱歉的父亲,但是此处有必要对此进行说明。父亲和母亲离婚之后的几年,他经常打我。当时我真的非常生气,也很害怕,内心开始郁积愤怒。
听了这个孩子的故事,我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了解他的心情,因为我和他拥有相似的受害经历。
所以,我问他:“你想到爸爸会很生气吧?”
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听到这句话之后的眼神。他看着我,眼中不见丝毫愤怒。“不,老师,我不生气。”
我知道这是他的真心,不是在说谎,但是我无法接受。
我再次问他:“真的吗?你从来没有因为爸爸而生气吗?”
孩子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老师,我不恨爸爸。我很想他,而且从来没有生过气。我只是觉得害怕和难过。”
世界上还会有这种事?我想到父亲,总是又生气、又委屈,还有愤怒。我认为父亲是我产生这种情绪的全部原因,而且相信和我经历相似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情绪。其实,我心里明白“对方只是一种刺激,不是我的情绪的原因”,但这种想法对童年的受害经历却不奏效。
那个孩子可以说是我的老师,那一瞬间,我幡然醒悟。他和我有过同样的经历,施暴者是亲生父亲,父亲让他痛苦,但他却和我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情绪。亲生父亲只是我们的情绪的刺激,不能成为原因,这个孩子通过自身经验明确地告诉了我这一点。
以那次事件为起点,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源于哪些欲求,即照顾、安全、保护欲求。于是,面向父亲的“怒火”的情绪能量逐渐缩小,转换成了悲伤与遗憾。现在也是如此,想到不幸的童年时期,我依然会有种缺失的悲伤,但是不会再怨恨父亲。多亏了那个比我儿子还小的孩子,我才能领悟到生活中的大道理。
我对非暴力对话的最大困惑,因为那个孩子的倾诉而变得明了,可谓受益匪浅。正如马歇尔·罗森伯格所说,对方只是引发我们的情绪的刺激,而不是那种情绪的原因。
我们发怒时,不仅会把情绪的原因推卸给对方,强迫对方负责,偶尔还会过度包揽他人的情绪。总的来说,此时我们就是在彼此推卸情绪的责任,强求对方的特定言行。
我们把自己的情绪原因转嫁给对方,自己则隐藏在愤怒的情绪中,企图以暴力的方式让对方屈服,或者强求对方发生改变。尤其在发怒时,我们不会努力明确自己的情绪,而是更加着力于分析并解决那种情绪出现的原因与结果。
沟通式对话练习
(1)“都是因为你!我现在感觉不爽,原因就在你。”与搭档分享一下做出这种判断的个人经历。
(2)“都是我的错。那个人感觉不爽,都是因为我。”与搭档分享一下做出这种判断的个人经历。
(3)将情绪的原因转嫁给对方时,那次对话的结果如何?分享一下当时的具体言行。
不论何种情绪,都有接受的权利
我很讨厌对他人产生负面情绪。根据对话课程中的学习,所谓“负面”应该是指“愿望受挫”吧。例如,心里怨恨某个人,认为对方冷漠无情,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愧疚感,似乎不该产生这种情绪,总是想忘掉。小时候,我曾经想陷害某个人,当时把这句话告诉了父母后,被骂得很惨。父母当时说过的话我一点也不记得了,只清楚地记得一个场景,他们使劲用手捂住我的嘴,差点儿我就要窒息了。说不定正是因为那段记忆我才变成这样。每次心里产生负面情绪时,我就觉得无法呼吸,所以愈发不想感受那种情绪,因此我极力地回避。学习“可以感受任何情绪”的内容,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我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论感受到什么情绪,都是你们活着的证据。
处理不适情绪的习惯方式(“都是因为你”“都是因为我”),会导致我们回避感受情绪本身。如果转移给对方,就会怨恨对方;如果独自包揽,就会加深愧疚与抑郁。如果对方是我们珍视的那个人,心生怨恨对我们自身也是一种痛苦。当然,也不会有人想要经历愧疚与抑郁。以习惯的方式对待情绪的态度会使我们丧失理性,变得情绪化,还会让自己感到羞耻。
不过,我们有能力感受任何一种情绪。非但不要回避,反而有必要正确、细致地感受与认识情绪,因为我们所感受到的情绪可能是个人需要,也可能是源自文化、社会背景。情绪是个人的内心感受,似乎是极其私人的,却也是通过综合的社会学习而形成的自动反应。所以不要回避或者压制这种变化无常的情绪,而是应该正确认识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1.感受到情绪,本身没有任何问题。重要的是,不要以此为信号引发某种行为,认识并理解我们所重视的东西。
2.我们评价一个人“感性”时,通常有以下两种解读:
·“这个人情感丰富。”
·“这个人现在难以健康地调节情绪。”
如果是“情感丰富”,则意味着我们可以充分理解自己与对方。如果是“难以健康地调节情绪”,只要学习认识并调节情绪的方法即可。心理学家已经证实,虽然很难调节性格所引发的第一轮情绪反应,但是可以学习认识与调节情绪的方法,合理调节第二轮的情绪反应。我们学习对话,原因也是如此。
沟通式对话练习
(1)选择一个不想感受的情绪,然后与搭档分享自己的想法。
例:“可能妈妈总说自己又累又痛苦,所以我讨厌这种情绪。”
→疲惫
(2)分享情感丰富的生活小经验,认识当时的情绪。
例:我和十二岁的儿子一起看电影《义犬报恩》时哭了。
→感动,难堪
(3)如果经历过调节情绪的困难,一起分享那段经历,并认识当时的情绪。
例:“昨天开车时,我不知不觉冲着加塞的车破口大骂。”
→恐惧,惊讶
不适的情绪源于内心欲求
这是去参加同学聚会时发生的事情。A打扮得珠光宝气,介绍着自己的近况,还说要为晚餐付账。我心存感激,同时开玩笑说:“可以买甜点吗?”A笑着说:“随便点。”
吃过晚饭,独自回家的路上,一起参加聚会的B给我打了电话,对我一通埋怨:“真是的,你有那么喜欢她吗?居然还让她买甜点?我心情糟透了,根本就不想吃。”
学习对话对我很有帮助。同样的刺激(朋友华丽登场,请吃饭),我和B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情绪。我心存感激,觉得又开心又有趣,B却很不爽,觉得不自在。
我觉得华丽登场的A想要得到认可(在我的生活中,被认可也很重要)。由于认识到这一点,我的情绪中也产生了一种欲求:祝贺A的成功,开心地接受她的慷慨。B看到A的行为,或许认为她是在逞能。我推测,这种思维与B欲求受挫(照顾与自我保护)有关。虽然不知道我的猜测是否正确,但我们显然在这种刺激中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情绪。所以我能确认,情绪的原因存在于各自的欲求中。
如果认识不到情绪,就会任由情绪支配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种思维交叉的现象。理解这种思维,对理解与表达愤怒十分重要。
1.对情境与当事人的判断思维
“小时候又没什么本事,现在就开始逞能了!”
“瞧不起我,是吧?”
“她算什么东西,居然请大家吃饭。”
2.由情境或者刺激引发某种行为、冲动的思维
“下次不想让她来了。”
“这么爱炫耀,真想让她立刻走人。”
“从此之后,有她没我!”
第一种情况出现了判断错误,不是对情境合理健康的判断;第二种情况,则与情绪表达引发的暴力行为有关。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为对方贴上的负面标签比正面标签的影响更大,容易让人陷入消极思考。
例如,我们面对重要度相似的五个积极信息与五个消极信息,会更关注消极信息,这就是“负面影响”。在发怒的情况下,大脑中快速闪过的自动思维会像电脑命令语言一样支配着我们,并以言行表现出来。因此,内心感到不适时,确认自己的思维,是摆脱偏向性思考、调整愤怒的重要过程。
“愤怒”偶尔会像抓不住的雾气一样出现在眼前,挡住我们的视线。愤怒中通常存在着悲惨、悲伤、羞耻、疲惫等更加明确而具体的情绪。雾气散去,道路就会变得清晰。因此,如果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就会在感到不适与痛苦时得以恢复状态,找到对人生有帮助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轻易引发暴力行为的“愤怒”情绪,属于我们自身。不是他人令我们愤怒,而是我们自己在愤怒。我们对自己的“愤怒”情绪负责,人生才会变得更加自由。
沟通式对话练习
(1)分享最近感到不适的琐事(在这个分享中,对日常小事的举例会比大发雷霆的情况更加有效),写下并分享当时的无意识自动思维。
(2)结合当时感受到的情绪,认识并寻找重要欲求,然后与搭档分享。参考例文,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看到情绪与重要的欲求。
例:孩子们很吵闹,不断大喊。→
好累。→
因为休息很重要。
认识并正确表达愤怒情绪
认识无意识的思维与行为,训练有意识的计划,对正确理解和表达愤怒极其重要。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无意识的部分(以下第2、3项),并练习有意识的部分(第4~7项)。通过认识各个步骤,可以了解到更加健康的表达愤怒的方法。
认识思维的方法是,对每个阶段保持心理距离,并进行观察。“原来发生过这种事。”“当时我是这样做的啊。”“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啊。”以这种形式逐一回想并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行为、思维、感觉、情绪与欲求。
1.认识愤怒的事件
奶奶生日的两天前,全家人打算一起出去吃饭。读初二的儿子在房间里打游戏,我叫他出门,儿子却说:“为什么偏偏现在出去?我游戏刚开始,而且是和朋友一起打,我才不出去呢。再说了,奶奶又不是今天过生日。”我回答说:“大家都去,怎么就你不去呢?回来再玩游戏也可以啊,快点起来!”儿子嘟囔着要“和朋友一起玩”,但是在我的强制之下,还是离开了房间。那天儿子的表现当然一团糟,他只是默默吃饭,一句话也没说。
2.认识冲动行为
我那天对儿子大声喊叫,把鼠标砸了,直接关了电源。
3.认识自动思维
我觉得他作为奶奶的孙子,当然应该跟着去。全家人一起吃饭这件事当然非常重要。不能如此不懂规矩,还嘀嘀咕咕的。整个晚饭时间,我都很想打他一下。
4.认识身体的感觉
吃饭时一直胃胀,心跳加速,全身发热。餐馆温度并不高,我却一直在擦汗。
5.认识情绪
我很生气,说具体点是很厌烦,对儿子感到很失望。
6.认识核心欲求
家人过生日,我希望全家人一起庆祝,儿子也可以开心地参加。
7.认识计划
其实我后悔了,强制带儿子出门没有任何意义。我想,当时倒不如留下儿子,我们自己出去吃饭更好。儿子后来说,自己攒了钱准备给奶奶买生日蛋糕,还写了一封亲笔信。等到生日当天,家人一起吃蛋糕,开心地给奶奶庆祝也不错。我并不想这样强迫他。
与亲近、值得信任的人一起做这种练习可能会比较顺利。如果没有按计划进行练习,误会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就算误会了,也有和解的余地。所以,刚开始进行对话练习时,与珍视之人一起练习是最好的。刚开始和心爱的人,下一次和比较舒适的人,像这样逐渐加深不适的强度,扩大对话练习对象的范围,练习效果也会拓展开来。
像上述案例一样,通过七种“认识”,从简单的事件开始练习,逐渐深入到沉重事件的练习,我们就会认识情绪、调节情绪,练习健康地满足自己的欲求。
我们可能很难与“讨厌的敌人”共情,尤其当我们相信对方是不适情绪与愤怒的原因之时。因为与珍惜、喜欢的人相比,我们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内在基本情绪是不同的。
练习1
负面评价自己讨厌的人,用一句话写下那个人的错误。
例:“那个人只考虑自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那个人_________________。”
然而,与“敌人”重新沟通的能力,是我们的人性所在,对我们有益而无害,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无法理解情绪源于自己的思维与欲求,或者无法接受这个责任,我们就会把解决情绪的控制权转交给了对方,若得不到解决,还会仇视并怨恨对方,引发沟通断裂的恶性循环。
为了摆脱这种恶性循环,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情绪原因与责任,重新找回转交给对方的情绪控制权。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关注自己的思维与情绪。
如果可以保持距离重新观察这些因素,我们就不会再草率地泄愤,而是能够尽可能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欲求。保持距离观察这个情况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双方的问题,而是欲求,如此便可以开启沟通的良性循环。
※表达“愤怒”时切记
对方有什么错?→我重视什么?
练习2
认为对方存在某种问题时,我们重视的欲求是什么?
例:我认为那个人只考虑自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此时,我重视的事情是照顾对方,彼此帮助。
→我认为那个人___________。此时,我重视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说:“如果可以爱彼此的差异与距离,就会看到完整的对方。”练习对话时,不妨改写一下这句话:“如果可以认识到大脑中浮现的思维,与心里感受到的情绪之间的距离,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
所谓愤怒,可以解读如下。
1 愿望受挫的信号
2 将自己的情绪原因转嫁给对方的信号
3 引发冲动后悔言行的信号
4 将矛盾转变为机会的信号
沟通式对话练习
(1)认识事件:回想并写下愤怒的具体事件,与搭档分享当时的经历。
(2)认识冲动行为:详细写下当时的行为。
(3)认识自动思维:按照以下格式填写,并与搭档分享自己的想法。
1)“你强迫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当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识身体感觉:分享身体的变化。
例:心跳加快、出汗等。
(5)认识情绪:对照第84页的情绪表,寻找符合自己的表达。
(6)认识核心欲求:对照第107页的欲求表,寻找符合自己的表达。
(7)认识计划:如果下次出现这种情况,你打算怎么做?写下来并与搭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