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已经理解什么是自动思维了吧?由此可知,坚信这种自动思维是事实、真实,对话就会变得惨不忍睹。说不定大家也会好奇,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况下进行对话,却会产生不同的自动思维呢?
好心给对方买了一个冰激凌,却被对方认为是“伪善”,这样的话,对话就会令人不爽。我并没有那个意思,对方却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解读和评判,或者完全听成了其他意思,并且攻击我。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中的“说话技巧”更重要,还是“聆听的技巧”更重要?真是令人糊涂。
听者感到不愉快,说话者也很憋屈。我在进行对话授课时,对这种情况感到遗憾。因为双方明明很珍惜彼此,却因为一句话冷战多日,浪费了宝贵的时光。我也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是善意沟通,对方却产生了误解,做出另一番解读。
我们会受到自动思维的影响,对方也同样会产生自动思维。这种自动思维根据每个人的经历与对自身经历的认知程度而有所不同。
寒冬腊月看到溜冰场,我们会产生怎样的自动思维呢?
有人会首先想到,“如果在那里摔倒了,说不定会折断手指”。还有人会觉得,“那样刺溜滑过去真有趣,溜冰场里卖的热狗也一定很好吃”。
两个人都看到了寒冬腊月的溜冰场。-刺激
受到了同样的刺激,瞬间产生的自动思维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经验不同,由此产生的思维也便会存在差异。
这种情况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每个人的思维不同,这些思维会在对话中扭曲我们的表达。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认知偏差”。认知偏差会扭曲我们对情况的把握,又是我们对话和相处方式的组成材料,我们在学习对话时一定要了解这个概念。认知偏差是涉及自动思维概念的认知行为治疗中的重要关键词,精神医学家阿朗·贝克定义了数十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下面看一组案例。
我是初二的班主任。我和班上的一个学生谈话时,学生的反应令我印象深刻。当时,我对学生说:“智星,感谢你经常帮助同学,还会主动询问老师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照顾同学真的是一种很棒的行为,老师希望你也可以照顾好自己。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又能帮助同学,就更棒啦!”智星却回答说:“我好像照顾不好自己。”我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智星却似乎只记住了其中的消极部分。-选择性提取、精神过滤
组长向常务汇报完我们组准备已久的项目情况,回来之后对六位组员说:“大家辛苦了。常务也对各位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金课长在报告书收尾时增加了两份报告材料,对理解项目整体情况很有帮助。因此,我在汇报时方便多了,谢谢。”可是,听到组长夸赞金课长时,我却不由自主地心想:“是说我做得不够好吗?”回想起来,我完全没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组长可能并不是那种语气,我却把他夸赞金课长的话理解为他认为我能力不足,心情非常糟糕。-个人化、二分法思维
学习了认知疗法中使用的“认知偏差”这个概念,就不难发现我们做出的很多判断可能存在扭曲。这种认知偏差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通过对话表现出来,决定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因此,如果认真掌握了认知偏差的概念,会对认识自己和他人有很大帮助。
影响对话的11种认知偏差
本节介绍扭曲我们思维的11种代表性认知偏差,以及各种类型的含义。
1.二分法思维
以极端模式对情况进行是非判断,主要表现为“非黑即白”,不承认中间地带。二分法思维是我们社会中十分常见的对话模式。
“我对刚才的提案不太确定。”如果群体中有人对另一个人的意见做出此番评论,我们很容易立刻产生这种认知偏差:“你应该直接说好还是不好!”至于那个人是真的否定这个提案,还是想要再思考一番,或者部分同意部分反对,以及有什么尚未表述的更好的建议,我们想不到这些可能性。因为这种二分法思维主张两个极端,没有变通的余地,所以对沟通是毫无帮助的。
“如果不是满分,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不喜欢就是讨厌!”
→ 写下并分享二分法思维的个人经历。
2.过度引申
过度引申,就是以一两次的经验为基础,做出普遍结论,在无关的情况下也采用这个结论的认知偏差方式。
人们都想知道什么是舒适又安全的方式,但也不愿过多思考,只想通过迅速判断得出结果。自己只经历过一两次,却要判断全局,以这种思维评判他人时,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有人因为他人的一次失误(例如谎言),就在心里下了定论(绝对不可信),这种做法也是过度引申的结果。
“我去国外旅游,看到有人等出租车插队。那个国家的人真是没礼貌。”
→ 写下并分享自己过度引申的个人经历。
3.精神过滤
这种思维模式也称为选择性提取,忽略整体信息,选择性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些细节并妄下定论。认知偏差大多包含精神过滤。与积极信息相比,我们其实对消极信息更加敏感。因此,就算对方给出了对整体上感激、肯定的反馈,也会对其中某些消极信息、缺点、不足等表现得更加在意。问题就在于,将细节看作整体评价,从而扭曲了判断。就算称赞了一百种优点,只要指出一处不足,就会感到伤心欲绝。这种认知偏差误解了说者的本意,很容易在对话中造成说者委屈、听者不悦的后果。
“金课长的报告书很系统,对问题把握得非常到位。只要在方向性上稍微补充一下就可以了。”
→ “这就是在说我的报告书不行呗。”
→ 写下并分享精神过滤的个人经历。
4.妄自断定
还不确认情况,就迫不及待下结论的方式。我们已经养成了“快速”的习惯。例如,发送信息之后,明知道对方已经看到了,却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回复而妄下结论:“他根本不在乎我的话。”像这样,没有亲自问过对方,或听对方如此说过,却匆忙地自己下了结论,就是妄自断定的认知偏差。
妄自断定在对话中的最大问题是不向对方确认。由于已经通过自己的猜测妄下结论,便会觉得没有必要再向对方确认。可是,我们的猜测大多与事实有偏差,却因为我们的误解(妄自断定)而加深了与对方的矛盾。
“吵架之后,丈夫整个星期都是晚上九点以后回来的。很显然,他已经对我完全心灰意懒了。”
→ 写下并分享妄自断定的个人经历。
5.扩大化/缩小化
过度扩大或者压缩事件的实际意义与重要性。我们的内心深处可能十分不安,所以会通过压缩事件或对方言行的意义以求安心,或者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放大,试图控制这种不安。
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老师找了自己担心的学生谈话。有的学生会压缩这件事的意义,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对此没有什么反应;有的学生则会扩大这件事的意义,认为自己一定是太差了。有人会过度评价自己的缺点,低估自己的优点;还有人恰恰相反,他们会放大自己的优点,压缩自己的缺点。这两种思维都与说话者的本意无关,而是听者舒缓自己内心不安的思维方式。尤其在对话中,如果出现了过度放大或者低估,向对方询问确切含义是极其重要的。
“学校老师说,孩子的领导力很不错。我们家孩子一定会大有作为。”-扩大化
“上司看了我的报告书,说我写得不错,只不过是我运气好罢了。”-缩小化
→ 写下并分享过度放大或者低估的个人经历。
6.情绪化推理
在某种情况下,没有确切的依据,而是根据自己的模糊感受妄下结论的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生活中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感受,思考也比较随心所欲。我们的言行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是以感受为主。如果对自己满意,就会觉得自己是个优秀的人;如果对某个人感到拘束,就会觉得对方不是一个好人。如果被问起这样认为的根据,我们可能会回答:“我也不知道,说不清为什么。”“凭感觉。”这种情况就是情绪化的认知偏差。以这种感觉、感受为根据,就会得到与实际不符的结论。
“总感觉对不起孩子们,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 写下并分享情绪化推理的个人经历。
7.义务性陈述
“当然应该这样做”与“一定要这样做”,是一种毫无变通性与开放性的思维。义务性陈述受到“必须这样做”的压制,是一种被支配的思维。这种义务并非所有人都能共情,而是由个人制造出来的,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以这种义务与行为作为根据的刻板的认知偏差,阻碍了多样化、开放性的思维。“为什么”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它可以激发创意,形成合理的结论。但如果束缚在“没有原因”“理所当然”这种形式的思维当中,就会丧失好奇心,人会像机器一样生活,不懂得思考。以这种思维进行沟通,对话必然枯燥无味。
“爸爸绝对不能流泪,不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
“是朋友就帮我一把。”
“父母必须很强大!”
→ 写下并分享义务性陈述的个人经历。
8.乱贴标签
给自己贴上极端、不恰当的标签。我们很喜欢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比如天才、傻瓜、利己主义者、天使、垃圾、圣人等。这种贴标签的过程,使我们无法把人看作一个拥有多方面能力的“完整的存在”,而是一种只根据某个特征或者部分特点进行整体评价的过度引申。一个人虽然被称为“利己主义者”,但他在家人或者爱人面前可能是一个天使。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事实:在对话中过早为对方贴上象征性的标签,进行过度揣测,会对理解对方构成很大的障碍。
“我真是个傻子。”
“我是一个失败者,我的人生就是场失败。”
→ 写下并分享乱贴标签的个人经历。
9.个人化
就算某件事与自己无关,也会错误地解读为与自己有关。越是相信有人总在注意自己,认为他人在评价自己,这种个人化就越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令人难过的是,越是陷入个人化,就越难活出自我。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迁就他人,一切都要配合他人的行为,对话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对话中最重要的,不在于他人的行为,而是认知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的能力。个人化已经远离了这一点,是必须了解的一种认知偏差。
“孩子做了被人指责的错事,是我教育无方。”
“金课长在会议上发笑,是因为他看不起我。”
→ 写下并分享个人化的经历。
10.灾难化
不考虑解决方案,只预测最坏的结果,称为“预言者偏差”。
一个孩子曾说,只要考试,他就一定会考砸。原因是,他只要一紧张就会肚子疼,最重要的高考那天也一定会紧张,所以必然会肚子疼,会做的题也做不出来,高考当然会考砸,就考不上大学了。如果担心紧张会导致肚子疼,可以提前吃药,也可以多穿衣服为肚子保暖,或者服用缓解紧张的药物。不考虑这些改善的可能性,不去找解决方案,直接做败局解析,便是灾难化偏差。离婚会过得很惨,失业会毁掉整个人生,这些想法会抹杀解决方案与其他的可能性,对话时也会导致双方变得消沉、无助。
“如果就这样生活下去,我的孩子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贫穷。”
“如果我和这个人就这样过日子,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了吧。”
→ 写下并分享灾难化的个人经历。
11.读心术
不亲自询问他人的想法,而是任意揣测并断定他人心思的方式。这种读心术可能会惹怒对方。因为不论对方如何否定,当事者也会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对话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应该放下认为自己“正确”的思维。一个人带着自己“正确”的推测与对方交流,对话会受到限制,变得自以为是。“你是讨厌我吧?”“你现在根本不是那样想的,只是假装对我好吧?”如果不断以这种话折磨对方,谁能受得了呢?双方越是相互了解,相处的时间越长,越容易陷入这种读心术偏差。因此,这种问题在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出现频率很高。
“我只要看到孩子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的朋友现在一定很伤心。我不用问,也知道他肯定是那种感觉。”
→ 写下并分享读心术的个人经历。
沟通式对话练习
(1)写下本周想到的自动思维事件。
(2)思考并写下那种思维源于哪种认知偏差。
(3)写下并分享“那种思维是事实”的证据。
(4)写下并分享“那种思维不是事实”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