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部件产业的成功之路(1 / 1)

2007年苹果公司的第一款iPhone手机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步入了智能电子时代。到2013年为止的7年间,全球智能手机出厂量突破10亿台。伴随智能电子产品的日趋普及,日本电子部件厂商也开始从“幕后”逐渐走上“前台”,它们凭借各自在不同领域的独特专有技术、卓越的性能以及优秀的质量,赢得了市场。这种所谓“??鱼现象”——附着鲨鱼身边、为其清除寄生虫的小鱼,可免费享受鲨鱼护航而不断成长——恰好证明了日本电子零部件产业的成功之路。下面以全球最大陶瓷电容器厂商、也是世界500强的村田制作所为例,阐释日本电子产业的成功路径。

B2B的“隐形冠军”。村田制作所源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陶瓷作坊,1939年从岛津制作所获得飞机计速零件订单为契机,转型生产精密特殊陶瓷。1944年又迈入电容器领域,最终获得了三菱公司的认可。战后第一次技术突破是参与日本政府资助的鱼群探测器项目,它利用与京都大学合作科研资源,开发出廉价的碳酸钡稳定器。1950年公司改组为村田制作所,相继成为神户工业(富士通天)、日本电气(NEC)、日立制作所、东京芝浦电气(东芝)、东洋通信机等大企业供应商。

进入晶体管时代之后,日本电视机大举进军海外市场,以此为契机,村田也出兵海外。1960年,它开始为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等美国企业供应陶瓷电容器。此后,接踵而至的电子产品革命更让村田顺风顺水。一台黑白电视需要50个陶瓷电容器,而彩电则需要100—150个,于是,1970年村田的该产品月产能达到2亿个。这一年,村田成功在东京证券所一部上市。两年之后,又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为该地的日立、三洋电机、GE和飞利浦等供货。1973年以为GM供货为契机,村田又踏入了美国的大门。

图5-3 村田制作所近期销售额与营业利润(单位:亿日元)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村田公司相关数据制作。

如今,村田制作所成长为跨国企业集团,在全球拥有101家企业。2013年销售额已攀升至8467亿日元,营业利润更高达1259亿日元,营业利润率逼近15%。村田全球总资产也达1.2万亿日元,税后纯利润高达932亿日元。产品线也覆盖了电容器、压电产品及相关电子组件、通信及电源模块等,业务范畴涵盖了通信、计算机、汽车电子以及家电等领域。在部分领域它拥有强大竞争优势,如95%的振动传感器市场、70%的陶瓷谐振器、60%的通信模块、45%的滤波器、35%的静噪滤波器和积层陶瓷电容器市场。

那么,村田电子等日本电子部件产业是凭借什么获得成功的呢?仅就村田的经营历程来看,两点经验至关重要:一是技术创新,二是适应时代潮流的经营战略。

村田公司高度重视“研发”的作用,其企业标志下面一行英文是“电子产业改革者”,它号召“每一名员工都应作为改革者,不断追求创新自己的工作”。不仅停留在经营理念,该公司重视研发更重视付诸实践,公司每年销售额7%务必用于研究开发。以2013年8467亿日元销售额为例,其2014年研发费用就达593亿日元。长期以来,村田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在600件以上,2007年之后还呈现出新增长势头,2012年达861件。

“产学协同发展”是村田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村田很早就支持大学科研事业,京都大学钛瓷半导体研究项目就是一例。也正因此,钛酸钡技术才很快就应用到村田产品中,成为其主力产品的钛瓷电容器。村田与京大的“产学协同体制”还覆盖诸多领域,村田甚至租借该大学教研设施,让全体员工到这里研究和质量改善活动。1951年村田资助成立了钛酸钡实用化研究会,成员包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以及产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这种“借助大学智慧”的经营哲学为村田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村田还确立了明确的研发战略和原则,它提出“全球专利”战略,积极在各国申请专利,该公司专利已有一半实现了全球化。80年代它又提出“开放战略”,把公司现有专利标准化之后向客户商开放,确保和扩大市场份额。为免遭知识产权侵害,村田还制定“闭门战略”,对非关联企业实施产权保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村田确立了两大开发原则:一是开发极致的小型化产品,如其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2014年开始了0201尺寸(0.25cm×0.125mm)超小型部件,小到肉眼几乎看不到;二是开发多功能集成产品,致力于将其独具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调谐器、电源模块以及蓝牙等技术,集合在一个模块单元。

适应时代潮流的经营战略,也是村田不断获得成功的制胜法宝。作为以企业为客户的B2B厂商,村田深知紧跟时代潮流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企业不断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以确保能够立身于不败之地。在电子产业的四次模块化革命中,村田不仅没有淹没在时代洪流,反而不断壮大发展。

60年代之前,第一次模块化革命带来了业界规格标准化。村田则把精力集中在使其产品获得相关标准认定,从而成为大型厂商的供应商。其高周波电容器先后获得美军JAN、MIL,以及日本保安队SSS规格认定,使其成为东芝、松下等固定供应商。第二次模块化革命使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生产分离,业内形成了IC芯片、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三大体系。这一期间,村田重点发展芯片电容器产品,开发出芯片积层陶瓷电容器。第三次模块化革命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以前、后工程分离为特征,后工程大规模向劳动密集的东亚新兴国家转移。为适应这种潮流,村田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MES,之后还相继在美国、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英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设立生产据点,适应全球半导体及电子产业转移趋势。第四次模块化革命是以设计分离为特征的,半导体产业界出现专门IC设计公司和专门代工企业。以村田为代表的日本电子部件厂商,通过努力赢得苹果、三星等跨国厂商的青睐。

为适应模块化不断深化的发展潮流,村田还制定了“内部磨合型、外部模块化”的经营战略。对内在材料、制造工序、各工序之间以及产品的开发上,强调磨合型开发;对外主要是积极适应智能产品技术的标准化趋势,不断实施小型化、大容量化技术路线。伴随智能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村田制作所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增长。如今,智能手机在全部手机中的占比才刚刚过半,今后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不过,村田也没有形成高度依靠单一市场的发展模式,这也是考虑到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在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低价格化,且迅速拓展之际,村田也面向积极拓展低价智能手机的中国企业等表现欢迎态度,它已经在为联想集团、华为、小米等中国厂商供应部件。不仅如此,村田也在积极拓展手机外的市场,如“汽车”“医疗与保健”等产业,积极寻找智能手机的“接班人”,“环境和能源”等领域也是村田锁定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