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0日,“中归联”在东京召开全国大会。与会者首先共同追悼刚刚故去的“中归联”会长富永正三和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这种监狱长与原战犯同时被追悼的情景,在世界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由此证明,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接着,“中归联”副会长大河原孝一满怀深情地回顾了这个由原战犯组成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群体所走过的45年光辉历程。最后遗憾地表示,由于健在的会员人数越来越少,平均年龄已经超过82岁,“中归联”全国组织不得不宣告解散。[129]
令人欣慰的是,“中归联”虽已落下帷幕,但由年轻一代日本人组成的“抚顺奇迹继承会”同时又宣告诞生。薪火相传,绵绵不息。如今,该组织在日本全国已有11个支部,500多名成员正在继承“中归联”的事业,致力于听取战场体验和举行证言集会等活动。[130]
2005年4月23日,胡锦涛主席与小泉纯一郎首相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首脑会谈。25日,“抚顺奇迹继承会”发表“只有正视过去,才能面向未来”的声明,指出这段时间中日关系之所以紧张,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政要缺乏反省和道歉的诚意。声明警告日本国民:
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应该如何看待过去战争的历史认识问题。败战之后已过60年,战争的记忆也已风化。但是,如果不对蒙受巨大伤害的亚洲各国进行真挚的反省,日本在亚洲就将无法生存下去。
声明还高度评价了“中归联”以“和平反战、日中友好”为奋斗目标的精神,表明了为促进日中友好而继续努力的决心:
1950年,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1000名日本战犯们,在中国人道待遇中恢复了人类的良心,直至今日的半个世纪里,一直走着和平反战、日中友好的道路。这样的历史经验是日中两国共同创造出的财富。
我们决心继承这些原战犯们的精神,并在有诚意的对话和交流中,构筑日中友好的未来。[131]
2005年6月27日,“七·七”事变六十周年前夕,四位原“中归联”会员——大河原孝一、高桥哲郎、岛亚壇和绵贯好男,率领50名“抚顺奇迹继承会”会员,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参加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当晚,这些日本年轻人住进了昔日战犯们住过的监舍,亲身体会当年战犯的实际生活,以加深对他们的理解。[132]
近年来,日本国内少数政要和右翼势力不断发表歪曲历史、否认战争罪行的言论,引起了中国、韩国等亚洲受害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2005年8月2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战后60年决议”。该决议在谈到对历史的认识时丝毫没有提及日本的“殖民地统治”及“侵略行为”,与1995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战后50年决议”相比,显然是对历史认识的一大倒退。
我们殷切希望“抚顺奇迹继承会”的年轻朋友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归联”的“和平反战、日中友好”精神,为促进中日友好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衷心期盼中日两国人民牢记历史教训,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本文为《日本老兵忏悔录》所撰写的“中译本前言”,标题为笔者所加,原著名『私たちが中国でしたことーー中国帰還者連絡会の人びと』,星彻著,叶世纯、张应祥、刘雨珍译,刘雨珍校订,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注释
注释
[1]郑子瑜、实藤惠秀编:《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1968年版。
[2]有关宫岛诚一郎与何如璋、黄遵宪等人的笔谈资料,主要散见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以及善邻书院、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等处,其中绝大部分收藏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并编有目录(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编:《宫岛诚一郎文书目录》,1997年3月。最新出版的《黄遵宪全集》(陈铮编,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上册收录了由陈捷博士整理的“与日本友人宫岛诚一郎等笔谈”(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14—785页)。另,国内外有关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的交友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佐藤保:《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养浩堂诗集〉札记》(《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报》第10期,1991年4月);笕久美子:《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日清政府官僚文人交游的一个轨迹》(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五十期,1995年3月);杨天石:《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东京宫岛吉亮先生家藏资料研究之一》(收入杨天石:《海外访史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张伟雄:《文人外交官的明治日本——中国首届驻日公使团的异文化体验》(日本柏书房,1999年版);伊原泽周:《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陈捷:《明治前期日中学术交流研究——清国驻日公使馆的文化活动》(日本汲古书院,2003年版)等。
[3]刘雨珍:《关于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的交友》(载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江户·明治时期的日中文化交流》,日本农文协出版,2000年版);刘雨珍:《关于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交友的综合考察——以〈宫岛诚一郎文书〉为线索》(日本山梨学院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社会科学研究》第26期,2001年1月);刘雨珍:《黄遵宪致宫岛诚一郎书柬辑录》(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第5集,2001年3月;后收入嘉应学院黄遵宪研究所编:《黄遵宪研究资料选编》上册第311—331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刘雨珍:《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交友考——以〈宫岛诚一郎文书〉中的笔谈资料为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编:《日本研究论集》第九集,2004年9月)。
[4]详见鱼住和晃:《宫岛咏士——人与艺术》第一章“明治的先觉者宫岛诚一郎”,(日)二玄社1990年版。
[5]收入《明治文化全集》第一卷“宪政篇”,日本评论社,1928年版。
[6]详见鱼住和晃:《宫岛咏士——人与艺术》,日本二玄社,1990年版。
[7]本文引用《养浩堂私记》,除标明原文为汉文外,均为笔者所译。
[8]《养浩堂私记》卷二。
[9]《养浩堂私记》十册,见鱼住和晃:《宫岛家文书收录资料目录》(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纪要《国际文化学研究》第三号,1994年11月)所收“一、缩微胶卷收录资料”之“2.《养浩堂私记》十册,宫岛诚一郎撰,手抄本”。感谢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鱼住和晃教授的慷慨提供。
[10]笔谈内容详见《栗香大人与支那人问答录》(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宫岛诚一郎文书》C—7,以下简称《问答录》),然《问答录》此处作“二月二十九日,清国钦差大臣何如璋来访”,两者相差一日。因《问答录》乃宫岛于1893年重新整理而成,当以《养浩堂私记》记录为准。
[11]《养浩堂私记》卷二。
[12]《养浩堂私记》卷二,原文为汉文。
[13]《日本外交文书》第11卷第271页。
[14]详见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第七章“中日交涉琉球归属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原文为汉文,《问答录》作“三月二日”。陈捷博士整理“与日本友人宫岛诚一郎等笔谈”时据此置于“3月2日”,并注引《己卯日记》说明笔谈的实际日期是“3月1日”,参见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31页。
[16]《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32页。
[17]《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33页。
[18]《养浩堂私记》卷二。
[19]《养浩堂私记》卷二。
[20]《养浩堂私记》卷二。
[21]《养浩堂私记》卷二,原文为汉文。另见《问答录》1979年8月18日条。
[22]《养浩堂私记》卷二。
[23]《养浩堂私记》卷二,原文为汉文。
[24]详见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25]《养浩堂私记》卷二,原文为汉文。另见《问答录》1982年2月26日条。
[26]详见《人境庐诗草》卷四。
[27]关于第二届公使黎庶昌与宫岛诚一郎的交友,请参照伊原泽周著:《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研究》第一编第二章“论黎庶昌的对日外交——以琉球、朝鲜为中心”,中华书局,2003年版。
[28]据熊达云著:《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日)成文堂,1998版,第14—20页,附录一“清末中国人日本考察者所著游记、日记类目录”统计,清末各种考察记的种类分别是:一、教育考察类34种;二、政法考察类43种;三、工商实业考察类24种;四、军事考察类6种;五、一般考察类60种;六、大使馆员著述16种。可见除一般考察类外,政法考察记所占比例最大。
[29]参见刘雨珍:《日本国志》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0]顾厚焜:《日本新政考》自叙,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1]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戊戌变法》(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版,第153页。
[32]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3页。
[33]康有为:《日本变政考》跋。
[34]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3页。
[35]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一,《戊戌变法》(一),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版,第249页。
[36]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廖一中、罗真容整理:《袁世凯奏议》(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57页。
[37]《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601—4602页。
[38]参见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附录三“有关中国留日学生的五个统计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51页。
[39]参见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日)成文堂,1998版,图一“1900—1911年中国官民日本考察者人数变化图表”,第201页。
[40]《派载泽等分赴东西洋考察政治谕》,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41]《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奏在日本考察大概情形暨赴英日期折》,见《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6页。
[42]参见载泽:《考察政治日记》,收入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6年版。
[43]参见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日本成文堂,1998年版,第160—166页。
[44]刘桪:《蛉洲游记》,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380页。
[45]《遣派官绅出洋游历办法片》,《袁世凯奏议》(下),第1162页。
[46]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No 3—9—4—34—2《外国官民本邦及鲜满考察杂件》(清国之部),第2—4卷。
[47]据王三让《游东日记》记载,直隶所派第三期考察地方自治的士绅实际上1908年才成行。
[48]参见孙雪梅:《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日本观——以直隶省为中心》,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49]刘瑞璘:《东游考政录》,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50]涂福田:《东游见知录》,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49页。
[51]刘庭春等编:《日本各政治机关参观详记》序,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52]但焘:《海外丛稿》,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53]李家驹:《海外丛稿》序,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54]参见孙雪梅:《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日本观——以直隶省为中心》第五章“东游所见之日本司法”、第六章“东游所见之日本行政”、第八章“东游与直隶省的发展”。
[55]《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奏在日本考察大概情形暨赴英日期折》,见《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6页。
[56]《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见《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43—44页。
[57]《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见《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173—174页。
[58]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卷三吏治,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第187页。
[59]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卷三吏治,第187页。
[60]《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等奏请改定全国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见《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367页。
[61]《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见《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44页。
[62]《广宗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据1933年版影印,第171—172页。
[63]《袁世凯奏议》(下),第1110页。
[64]《袁世凯奏议》(下),第1459页。
[65]严修:《严修东游日记》,武安隆、刘玉敏点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66]刘庭春等编:《日本政治机关参观详记》,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67]涂福田:《东瀛见知录》,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68]王锦文:《乙巳东游日记》(稿本),9月22条。
[69]刘瑞璘:《东瀛考政录》,参见刘雨珍、孙雪梅编著:《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70]郑元浚:《东游日记》(石印本),1914年刊,第9—10页。
[71]郑元浚:《东游日记》,第6页。
[72]参见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日)成文堂1998版,附录一“清末中国人日本考察者所著游记、日记类目录”。
[73]久米邦武编,田中彰校注:《美欧回览实记》(一),岩波文库,1977年版,第41页。
[74]参见吕万和:《明治维新与中国》,日本六兴出版,1988年版,第191页。
[75]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日本黑潮出版,1960年版。中译本为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76]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湾“中央研究院”,1975年版。
[77]严安生:《日本留学精神史——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轨迹》,日本岩波书店,1991年。中文版题为《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留日精神史》,严安生著,陈言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
[78]日文原题为:『中国官民の日本視察に関する歴史的考察——清末における中国近代化への試みと日本——』。
[79]日文原题为:『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視察』,山梨学院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叢書3,成文堂,1998年8月刊行。
[80]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日本成文堂,1998年版,第2页。
[81]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日本成文堂,1998年版,第2—3页。
[82]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日本成文堂,1998年版,第46页。
[83]实藤惠秀:《东游日记研究序说附东游日记目录》,载《日华学报》82号,日华学会,1940年12月。
[84]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日本卷,岳麓书社,1985年版。
[85]严修:《严修东游日记》,武安隆、刘玉敏点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6]王晓秋:《近代中日启示录》,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日文版题为『アヘン戦争から辛亥革命——日本人の中国観と中国人の日本観』,小岛晋治监译,中曾根幸子、田村玲子译,日本东方书店,1991年版。
[87]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
[88]武安隆、熊达云著:《中国人的日本研究史》,日本六兴出版,1989年版。
[89]苏玉堂主编:《中外人事制度方略全书》,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
[90]熊达云:《近代中国官民的日本考察》,日本成文堂,1998年版,第395页。
[91]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92]王晓秋,尚小明主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晴改革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3]汪琬:《清末中国对日教育考察的研究》,日本汲古书院,1998年版。
[94]王宝平主编:《晚晴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吕顺长编著:《教育考察记》上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5]就中文表达习惯而言,似应译为“自中国归来者联络会”,但考虑到原文“中国归还者联络会”已为国内众多相关著作通用,该书译名不作改动。
[96]《日本老兵忏悔录》,(日)星彻著,叶世纯、张应祥、刘雨珍译,刘雨珍校订,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7]日文原著名:『私たちが中国でしたことーー中国帰還者連絡会の人びと』。
[98]第59师团:师团长为藤田茂中将,主要驻扎在山东一带,同八路军作战,同时强抓劳工和抢掠物资等。1945年日本战败前被编入关东军。调防到北朝鲜后不久即被苏军俘虏。
[99]第39师团:师团长为佐佐真之助中将,主要驻扎在湖北一带,同国民党部队及新四军作战。1945年5月,将侵占地区让给第132师团后编入关东军,调动到吉林省四平附近,为对苏作战而修筑阵地期间,由于日本战败投降而被苏军缴械。
[100](日)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编,吴浩然·李锡弼译:《我们在中国干了什么?——原日本战犯改造回忆录》第19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1]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第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2]新井利男:《供述状是这么写出来的》,收入袁秋白·杨槐珍编译:《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历史审判——罪恶的自供状》第14页,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
[103]新井利男:《供述状是这么写出来的》,收入袁秋白·杨槐珍编译:《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历史审判——罪恶的自供状》第15—16页,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
[104]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第7—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对各个战犯的判决书全文,请参照《日本老兵忏悔录》第三章“从魔鬼到人的还原”。
[105]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06]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107]叔弓著:《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始末》“题记”,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108]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109]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58—59页。
[110]参见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以下条目文字略作改动,第54—127页。
[111]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112]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113]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62页。
[114]新井利男:《供述状是这么写出来的》,载袁秋白·杨槐珍编译:《罪恶的自供状——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历史审判》,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15]即该书第五部第一章所述的“白杨树村”。
[116]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33—34页。
[117]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241页。
[118]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页。
[119]《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7月4日《日本战犯改造60年,揭开尘封已久的记忆》。
[120]张静宇《“认罪碑”改为“谢罪碑”感动日本友人》,载《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第三版。
[121]金源、邵名正、岳茂华、许章润著:《从战争狂人到朋友——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之路》,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122]参见季刊《中归联》网站(http:/ / www.ne.jp/ asahi/ tyuukiren/ web-site/ )中的“中归联说明”。
[123]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124]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页。
[125]原文为中文,见季刊《中归联》网站(http:/ / www.ne.jp/ asahi/ tyuukiren/ web-site/ )。
[126]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页。
[127]步平译,刊载于《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四期。
[128]主页网址:http:/ / www.ne.jp/ asahi/ tyuukiren/ web-site/。
[129]袁韶莹、杨槐珍编著:《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130]参见季刊《中归联》网站(http:/ / www.ne.jp/ asahi/ tyuukiren/ web-site/ )中的“抚顺奇迹继承会说明”。
[131]参见季刊《中归联》网站 (http://www.ne.jp/asahi/tyuukiren/web-site/)中刊登的“2005年4月25日抚顺奇迹继承会声明”。原文为中文,引用时略有改动。
[132]《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7月4日《日本战犯改造60年,揭开尘封已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