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但焘:《海外丛稿》(1 / 1)

蒲圻但焘(植之)著。四卷。宣统元年(1909)六月日本东京秀英舍第一工场印刷出版。卷首有盛宣怀、胡惟德、贺纶夔题字,并附盛宣怀、李家驹、蒋文宗、范熙壬来函,其后为李家驹序及作者自叙,时作者游学于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大学部英法科。

文中虽未记载具体赴日年月,然作者于己酉年(1909)六月所撰的自叙中曰:“担囊东徂,七越春秋”,可知作者赴日应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

本书为作者的诗文集。其中卷一为诗,乃作者在日期间的自作或唱和之作。卷二为文,包括《地方自治丛编》序、《各国上院纪要》序等。卷三为有关法律制度的札记,卷四则为有关日语词汇的札记(一名日语古征)。其中,卷三札记中作者对日本明治政法方面的词汇借用中国古代词汇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具体细目有:法术、律令、宪、预审、治外法权、制国用、敕选、史、隶人、判书、无故入人室宅、司民、拾遗、立法权、领土、官人叙才、刑事民事、宣告、往成、期外不听、揭示、罚作、道禁、毒蛊、没收、判决录、权利、冢宰、联、富寿、法令由一、质成、不从中覆、林政、渔猎、无障川谷、施法、施典、施则、制国用必于岁秒、国务大臣、断罪无正条、亲属相为容隐、以吏为师、中国民事诉讼法成例之一班(斑)、县大郡小、家令、卖饧、夕市。李家驹序中赞曰:“每下一意,辄疏通古今,穿穴中外,虽未睹全豹,亦略见一班(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