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町人阶层愈不甘心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因而在元禄前后提出了人性解放,追求自由和四民平等的主张。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商人在社会上作用的肯定。如出身长崎通事(译员)的学者西川如见(1648—1724)在《町人囊》说,商人虽位于四民之末,但它能滋润天下万物,[175]对于天子、诸侯等都是有用的。这种思想不仅商人出身的作家中有,而且在儒者中也有。如古学派的山鹿素行说,百工乃天下之要,认为商业活动是社会所必需的。荻生徂徕说:“农者耕田,养育世人;工者作器,供给世人;商者互通有无,助于世人……缺一则国土不存矣。”[176]这些显然是对商人社会作用的肯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人的政治要求。
町人思想成长的第二种表现是,否定封建社会的尊卑观念。例如近松门左卫门说:“武士不为贵,商人亦不贱,所贵者唯丹心耳!”[177]西川如见说:“人类毕竟无尊卑之理,微贱者虽身居陋屋,心却在万人之上。”[178]心学创始人石田梅岩(1685—1744)更明确地站在商人立场,认为商人行业不应鄙视,它不为私利私欲,而有公益性质。经商有助于天下,商人的利益不可耻。[179]他说:“《大学》谓,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岂有士农工商之别?”[180]阳明学派的中江藤树(1608—1648)也认为,人“虽有五等之位,尊卑大小之别,但其身却毫无差别”[181]。因此,“万民皆是天地之子,人人皆为兄弟”[182]。他的门人熊泽藩山(1615—1691)发展了他的思想,说:“人,皆为天地之子孙,岂有卑贱者?”[183]这些阳明学派对封建等级的否定,比之完全站在商人立场上的石田梅岩,尽管在思想上还有差距,但在反映商人要求的愿望方面,却有着一致性。这说明商人在经济领域内已成长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町人思想成长的第三种表现是,要求与武士阶级平等观念的产生。在石田梅岩看来,“营利,乃商人之道”。“如果说营利为‘欲’而不是‘道’,那么孔子又是如何使子贡为其弟子的呢?子贡以孔子之道用于买卖,他不营利岂能致富?商人的营利与士之食禄相同,不营利,有如士之无禄。”[184]这就把商人的营利行为与武士的受禄等同起来了。因而他主张:“士农工商有助天下之治,无四民则无助。治四民为君职,助君为四民之职。士为有位之臣,农为草莽之臣,商工为市井之臣。”[185]这种思想是对封建“四民”等级的否定。此外,井原西鹤著《世间胸算用》(《世上如意算盘》)中,还提出了“在任何一国,没有金钱,便谈不到自由”的思想。[186]近松在其戏曲作品中,通过登场人物,轻蔑地讥讽了统治阶级。如《情死天网岛》的剧中人就宣称:“这里的商人虽说不带刀,但这里大批的新银光泽,也足够把刀刃扭弯。”《夕雾阿波鸣门》中的人物更说出:“即使不指名大小,也要使那些大官和少爷们不敢吭气。这些人比起京都、大阪商人的谁家也不如,即使是武士,也别想我输给他。”[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