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的身份很复杂,先是齐桓公的对手;后来成了囚徒;最后居然成了齐桓公最器重的相国。他就是管仲,一个拥有传奇人生的相国。
一箭之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拼命发展自己,兼并(1)他国,以图称霸天下。其中,最先称霸的是齐国,也就是姜太公的封地。这里靠近海边,资源丰富,加上历代君主都重视生产,所以经济实力雄厚。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君齐襄公被杀了,他留下的王位成了一块“肥肉”。想吃这块“肥肉”的有两个人,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2)国。他们都是齐襄公的兄弟,这两人分别有一位师父,公子纠的师父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师父是鲍叔牙。
得知齐国国君之位空悬,两人立刻准备动身回国夺位。公子纠所在的鲁国国君鲁庄公很想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分一杯羹(3),就对公子纠说:“我愿意派大军护送你回国。”
有鲁国大军护送,公子纠的安全自然是不用担心的,但是管仲却在考虑另外一件事。他对公子纠说:“公子小白现在在莒国,那里离齐国很近,他若是比咱们先赶到齐国,我们就失去机会了。请允许我先带一队人马去截住他。”
公子纠同意了,管仲便带着人出发去拦截公子小白。果然不出管仲所料,公子小白正十万火急地往齐国国都临淄赶,管仲立刻带人拦住了他。
和公子纠相比,公子小白身边只有鲍叔牙,回国的时候莒国也没有派人相送,所以管仲带着人马出现,公子小白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结果,管仲一箭射来,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栽倒在车中。
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死,便回去复命,然后不慌不忙地陪同公子纠回齐国继位。哪知道,他们刚进临淄,就发现小白抢先一步登上了王位,成了齐国国君。原来,管仲那一箭虽然射在了公子小白身上,可是却射在了公子小白的衣扣上。这衣扣是玉做的,便把箭头挡住,保了小白一命。
眼看着夺位没戏了,两人只好又跟着鲁国的大军回了鲁国。
公子小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他登位后发兵攻打鲁国,并且通知鲁庄公一定要杀了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鲁庄公没有办法,只好照办。于是,管仲坐在囚车里被送回齐国。
管仲改革
管仲到了齐国后,齐桓公就想杀了他,以报那一箭之仇。
鲍叔牙却拦住了他:“大王,管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请您重用他吧!”
“什么?他用箭射我,我要不是运气好就死在他手上了,你竟然还让我重用他?”齐桓公气得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鲍叔牙说:“他射你的时候是公子纠的师父,那不过是忠心而已。这人有惊世之才,若是您能善用他,一定能让齐国变得十分强大。”
齐桓公心动了,想想也是,管仲对公子纠那么忠心,若是能为自己所用,那不也能对自己忠心吗?他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把管仲从囚车中放了出来,还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朝政。
管仲本以为自己死定了,哪里晓得竟然有这样惊天的逆转,对齐桓公的博大胸怀也是十分佩服。于是,他就踏踏实实地为齐桓公管理国政。
为了让齐国变得富强,他利用齐国的地理优势,大量生产海盐和海产,这些都成为齐国的重要物资,为齐国换回了大量的财物。再加上整顿内政,提高耕种技术,齐国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变成了一个十分富强的国家。
另外,管仲知道齐桓公一心想要称霸,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必然会经历大规模的战争,并且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他将齐国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士乡十五个、工乡三个、商乡三个,士乡平时耕种,战时就是现成的兵力。这就为将来齐桓公诸侯争霸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
齐桓公看着国家的变化十分高兴,就想立刻当诸侯霸主(4),号令诸侯,坐拥天下。
管仲劝他,“咱们现在还是周天子下面的诸侯之一,就算实力雄厚,若是师出无名,是无法让其他诸侯信服的。若是您真的想当霸主,还得把周天子捧在前面,用他的名义去号令诸侯。”
“怎么捧在前面?”
“新天子不是刚登基吗?其他诸侯都忙着争抢地盘,哪有人管他呀?您就去朝贺新天子,让他高兴一下,然后请他下令,让您去宋国宣布新国君的任命。宋国这会儿可乱了,正是您表现大国风范的好机会。”
齐桓公按照管仲的建议去见周天子,周天子很感动,就让齐桓公代他管制宋国。齐桓公利用这个命令召集其他诸侯一起来开会,建立联盟,然后顺利地当上了盟主。
就这样,齐国在争霸之途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相关链接:
管鲍之交
管仲从一个坐在囚车里的囚犯摇身一变,成为齐国的国相,这其中离不开鲍叔牙对齐桓公的大力推荐。可是,你也许不知道,在这之前,管仲和鲍叔牙就已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了。
他们两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穷呀。”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而且他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这时,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能施展他才能的机会而已。”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并且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
后来,在鲍叔牙的推荐下,管仲终于当上了齐国的国相,他没有辜负鲍叔牙的信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