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 / 1)

860.德意志邦联的形成(1815)

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是19世纪欧洲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尽管其重要意义直到后来一些事件的发生才被那些最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察觉出来。这个新的国家和帝国的建立,开始于维也纳会议。这个机构将德意志组成了一个联邦,而奥地利皇帝担任这个邦联的主席。德意志邦联由奥地利帝国和四个王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腾堡,以及诸多的公国和自由城市组成——共有39个成员国。邦联议会由多个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坐落在美因河(Main)畔的法兰克福,解决邦联成员国之间产生的各种分歧,并决定各成员国普遍关心的事务。

本着向时代不断增长的包容精神,邦联条款规定基督教的所有宗派都享有平等的宗教宽容,每个成员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政府代表机构。

861.邦联的缺陷和弱点

邦联各成员国之间的联系非常松散。在这一点上,德意志邦联有点类似于最初按照《邦联条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建立的美国联邦。该邦联宪法的一个主要缺陷就在于其关于联邦议会(Federal Diet)的条款。几个成员国不愿意交出其任何主权,最终导致达成了一个协议,即所有最重要的事件的最终决议只有经过全体投票通过才能被邦联议会采用。这项条款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没有一项重要事务能够在邦联议会获得通过,这使得联邦议会在整个欧洲成为了低效的代名词。

邦联政府的另一大缺陷是就像最初的美国联邦一样,没有有效的机制来执行邦联议会的决议。这些决议仅仅等同于给这几个成员国统治者的建议,而这些统治者对这些建议根本不予理睬,除非它们能够和自己国内的政策和立场相同。

而真正使邦联体系无法运转的是邦联中存在着两个强大而又互相妒忌的国家——奥地利和普鲁士,双方都不愿意看到另一方在邦联事务中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两大劲敌之间,虽然普鲁士起初在名义上让奥地利居于领先地位——毕竟奥地利有着辉煌的过去,并在欧洲宫廷里享有极高的声望,但是在现实中普鲁士更强大一些。普鲁士的强大,主要在于其民族成分的单一,都属于日耳曼民族,这成为其人口的一大特点。而奥地利原本就脆弱,因为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下,大部分领土上的人口都非日耳曼族,他们逐渐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使其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奥地利的大部分土地都位于德意志邦联之外,其中包括近2500万斯拉夫(Slavs)、马扎尔(Magyars)、意大利等非日耳曼人口。

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人口特点上的差异预示着他们截然不同的命运,奥地利逐渐走向衰落,而普鲁士则逐渐在德意志事务上取得领导权。

862.自由和统一双重运动

维也纳会议后半个世纪的德意志历史就是一部双重运动的历史,或许更准确地说是两个运动的历史,一个是民主运动,另一个是民族运动。第一个运动的目的是在邦联各成员国建立代议制政府,而第二个运动的目的则是实现德意志的统一。这些运动在本质上与创立自由统一的意大利的革命运动是一致的。但是我们这里要讲述的是这些运动在德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如何实现它们的目标的。

863.1830年革命:立宪政体的一些收获

在德意志统治者中,有很少几个具备自由思想的开明君主,但是总体而言,大部分君主的眼睛都是向后看的——他们反对一切变革,反对人民参与政府管理,固守过去的政治秩序。我们已经看到法国波旁王朝和意大利独裁者实施这些反动政策的结局。在德意志的情况,几乎别无二致。当巴黎“七月革命”的消息传到莱茵河畔时,整个德意志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在一些地方,自由派对反动统治者举行了威胁性抗议。在几个小邦国,宪法获得了通过。自由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小有收获,不过在革命年代的震**过去后,这些君主再次实行他们的反动政策,在梅特涅的影响下,他们对民主运动给予了限制和打击,人民被排除在政府事务之外。在某些地方,通过的宪法被宣布无效或者宪法的条款直接被无视。

864.关税同盟的形成;德国统一迈出第一步(1828—1836)

正是在这个革命的新时代,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成立了,它标志着在形成一个真正的德意志国家上迈出了第一步。这是一种商业贸易协定,对加入的成员国具有约束力——到1836年,除奥地利外,几乎所有德意志邦联的成员国都加入了关税同盟——同盟内部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也就是说,对于从同盟成员一国运到另一国的货物不征收任何关税。

关税同盟的最大好处是它启发了人民去思考更完善的国家统一形式。由于普鲁士是贸易同盟的发起者,所以很多小邦国习惯于将普鲁士看作是他们的领袖和代表。

865.1848年起义;自由运动失败的致命后果

1848年,法国反抗路易·菲利普的反动统治的起义消息飞跃莱茵河。这个消息令整个德意志群情激动,德意志各地崛起的自由派人士要求建立立宪政府。在奥地利,事态更是发展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144) 梅特涅被迫出逃,人们反对他的情绪十分激烈。斐迪南一世皇帝(Emperor Ferdinand I)退位给自己的侄子弗兰茨·约瑟夫。约瑟夫答应人民通过宪法。

而在普鲁士首都柏林,人民和军队在街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直到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ederick William IV)答应人民成立立宪政府的要求,冲突才告平息。国王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通过了宪法——宪法规定成立两院制议会,并宣誓要按照宪法的规定进行统治(1850)。

1848—1849年革命,在德意志,人民对人民政府的要求上似乎取得重大的收获。但是这些收获,后来被证明只不过是暂时而又虚幻的。在革命运动的兴奋过去之后,很多小国君主完全或部分地取消了宪法。奥地利宪法在1851年被取消。普鲁士宪法虽然在形式上规定普鲁士是立宪国家,但实际上还是绝对的君主专制。(145) 1856年,霍亨索伦王朝的腓特烈·威廉国王——就是他通过宪法——成为美国密苏里州法庭上的原告。在案情陈述中,他对自己普鲁士国王的地位发表了如下声明:“原告声明,他是普鲁士王国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也是这个国家唯一合法政府的国王;他不受任何宪法或法律的约束,他的意志,是这个国家的唯一法律,从而具备唯一的法律效力”(146)。

1848—1849年民主革命运动的失败和普鲁士、奥地利独裁专制事实上的胜利给欧洲带来重大的影响。(147) 它造成了致命的分裂,它让欧洲——一半是民主的,一半是专制的——成为一个内讧四起的大家庭。这种分裂预示着1914年击垮欧洲的巨大悲剧。

866.俾斯麦—德国的统一者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去世,他已经63岁的弟弟登上普鲁士王位——注定在几乎一代人的时间里成为德国统一运动的中心人物,是为威廉一世(William I)。他很快任命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担任首相和外交部长。俾斯麦能力出众,但在思想和手段上都是极其专制和不择手段的,而这一特点在他被威廉二世罢免后亲自口述的《回忆录》中有所揭示。他成为普鲁士政府的首脑标志着历史的一个新纪元。

俾斯麦认为普鲁士的使命就是要促成德国的统一。他相信这个任务只能通过普鲁士王室才能实现,如果允许普鲁士王室的权力被削弱到英国王室那样,那么就会破坏德国的统一进程。而当普鲁士议会和王室产生冲突时,这一信念决定了俾斯麦对待议会的强硬态度。俾斯麦公开藐视议会并践踏议会的权力,因此而被称为“议会驯服者”(Parliament tamer)。他被自由主义者所憎恨和不信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对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棘手问题,俾斯麦有自己的定见——“铁血政策”。奥地利的权力和影响必须被摧毁,而德意志在成为真正的统一国家前必须将奥地利排除在外。

867.普鲁士军队的改革;俾斯麦与普鲁士议会的冲突

改革和加强普鲁士军队的权力一直是国王威廉的政策。他之所以选择俾斯麦作为自己的首相,就是因为他知道俾斯麦在面对普鲁士议会的反对时会坚决地执行他的改革政策。议会没有为军费通过税收,俾斯麦认为议会有义务为军队筹措军费,当议会坚持拒绝向军队提供经费时,俾斯麦凭借王室和议会上院的支持,绕过议会下院直接为军队改革筹集资金。

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危险的行动,可以和英国查理一世和斯特拉福德的改革相比。幸运的是,国王威廉和蛮横的俾斯麦的政策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令普鲁士的军事实力在德意志和德意志的统一中占据绝对的主导的地位,而俾斯麦和威廉也避免了查理一世与他的大臣被处死的命运。

但是俾斯麦的行动还是出现了谁都没有预见到的恶果。它确立了德意志帝国思想的专制特征,而这成为了欧洲的祸根。不久之后,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的政府体制塑造了德意志帝国政府的模式。

868.丹麦战争(1864)

俾斯麦打造的战争工具被用在了三场战争中。第一场战争就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战争或丹麦战争(Schleswig-Holstein War or Danish War)。丹麦和德国都宣称对依附于丹麦王国的两个公爵领地拥有管辖权。俾斯麦熟练地处理双方的分歧,很快,普鲁士和奥地利对弱小的丹麦王国宣战。当然,丹麦王国很快就被击败并被迫放弃对两个公爵领地的所有权。

随后,这两个公爵领地又成为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争夺的焦点。俾斯麦一心要将它们纳入普鲁士版图,因为它们会成为普鲁士未来扩张海上霸权的非常重要的领地,能够让普鲁士获得基尔港(Harbor of Kiel )和连接波罗的海与北海的运河通道的控制权。奥地利决心不让对手得逞,除非普鲁士能够给奥地利某种补偿——西里西亚的一部分领土,以及普鲁士承诺在奥地利与自己国内一直制造麻烦的非德意志省份发生冲突时会帮助奥地利。

在这件事情上,双方发生了无休止的争论。俾斯麦最终意识到如果要确保得到垂涎已久的奖品,就必须同奥地利开战,而他也乐于冒这个险,因为战争不仅能够解决公爵领地的归属权问题,还可以确认奥地利和普鲁士谁才是德意志的主导力量。纵横交织、难以打开的戈尔迪之结(Gordian knot)只有用宝剑来解决了。

869.普奥战争或七星期战争(1866)

奥地利和普鲁士都开始为战争做准备。俾斯麦说服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如果普鲁士通过战争获得额外的领土,法国可以得到比利时或莱茵河流域地区作为补偿,而条件是法国只需要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

俾斯麦还与意大利结成同盟,承诺意大利,一旦战争胜利,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将会得到威尼西亚作为回报(第856条)。俾斯麦还向德意志邦联的一些小国许以类似的承诺或建议来取得他们的支持,但是所有这些小国都站在了奥地利一方。这样,普鲁士虽然有意大利作为盟友,但是她的人口还不到以奥地利为首的联军人口的1/3。

战争在1866年夏初开始。7月3日,双方在波希米亚进行了著名的萨多瓦或柯尼希格雷茨会战(Great Battle of Sadowa or K?niggr?tz)。这是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会战之一,它成了奥地利的“滑铁卢”。普鲁士军队逼近维也纳,弗兰茨·约瑟夫被迫求和,8月23日,双方签订了《布拉格条约》(Treaty of Prague)。(148)

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长期的斗争终于结束。按照《布拉格条约》的规定,奥地利同意将过去的德意志邦联解体,并同意允许普鲁士按照其意愿对德意志邦联进行重组。同时奥地利将威尼西亚割让给意大利王国。一直以来,奥地利置于德国和意大利统一进程中的障碍终于被清除了。

870.北德意志邦联的建立(1867)

很快,重组就开始了。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美因河畔德意志北部的国家组成了北部德意志邦联(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总共有21个成员国,还包括汉堡、不来梅和吕贝克三个自由城市。普鲁士的领土随着汉诺威、黑塞-卡塞尔(Hesse-Cassel)、拿骚(Nassau),以及自由城市法兰克福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加入而大为增加。这些新纳入的领土使普鲁士国王增加了将近500万新的臣民,并且将先前分散的领土统一成相对集中紧凑的统治区域。

北部德意志邦联通过了宪法,规定所有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务都要由邦联议会决定,而议会下院成员需要由普选产生。普鲁士国王是邦联的世袭行政官,也是邦联诸国所有军事力量的总司令。

这样,德国的统一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仍然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完成。美因河南岸诸国——巴登(Baden)、巴伐利亚(Bavaria)、符腾堡和黑森-达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等还没与祖国完成统一。

871.普法战争(1870—1871)和新德意志帝国宣言

德意志在实现统一的道路上主要面临两大障碍:第一,南方各国反对加入由普鲁士主导的联邦政府;第二,法国皇室和军队对新崛起的普鲁士怀有很大的敌意和妒忌,担心她会威胁到法国在欧洲大陆一直以来的仲裁者的地位。法国过去对哈布斯堡王室的妒忌现在又转移到霍亨索伦王室上来。

俾斯麦消除南方各邦不愿加入邦联和克服法国对德意志在普鲁士领导下完成统一的敌意所采用的手段就是直接和法国开战。他对开战利用的有利形势是:1869年,西班牙王位空缺,提出由霍亨索伦王室的利奥波德(Leopold)继承王位。对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来说,这似乎是霍亨索伦王室将普鲁士和西班牙的利益联结在一起的诡计,就像当初奥地利和西班牙联合在哈布斯堡王室的领导下给欧洲和平带来的灾难后果一样。即使后来利奥波德不想惹恼法国拒绝接受西班牙的王位,拿破仑三世仍然要求普鲁士国王威廉保证霍亨索伦王室在没有得到他的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成为西班牙王位的候选人。

这一要求是由法国大使贝内德蒂(Benedetti)在埃姆斯河(Ems)小矿泉疗养地向威廉国王提出的。威廉礼貌地拒绝了这一要求,并给俾斯麦发了一封电报告知他所发生的情况,同时威廉批准俾斯麦可以随意处置和利用这份电报来做文章。俾斯麦将电报编辑后,让它在法国人看起来像是法国大使受到了威廉国王的侮辱和粗鲁对待,而在德国人看来则是法国政府傲慢无礼地提出一个根本不可能答应的要求。随后,俾斯麦将这封假电报公开了。现在,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149)

德军在法国领土(第820条)的胜利在德国各地产生了极强烈的爱国主义自豪感,之前阻碍部分成员国统一的障碍在不可阻挡的民族热情浪潮前被一扫而空。包围巴黎的战斗还在进行,德意志南部各邦就派出代表前往凡尔赛宫威廉国王的司令部提出他们愿意和渴望加入北德意志邦联。随后,巴登、黑森、符腾堡和巴伐利亚都被北德意志邦联接纳,而邦联的名字也被改为“德意志联邦”。

几乎在完成统一的同时,在巴伐利亚国王的建议下——在俾斯麦的授意下——已是德意志邦联主席的普鲁士国王威廉被授予“德意志皇帝”的头衔,而且这个荣誉可以由威廉家族世袭。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包围巴黎的战斗仍在继续——在热情地簇拥下,帝国皇帝的称号被正式授予威廉,德国从此成为了联邦帝国。(150)

872.帝国宪法的特点

德意志帝国(151)通过了宪法。宪法看起来自由民主,但实际上其条款的起草却巧妙地掩盖了真正的绝对专制思想。宪法设立了由联邦议会(Federal Council)和帝国议会(Imperial Diet)两个机构组成的议会或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构成了立法机关的上院,由61名成员组成,这些成员由联邦国家的君主们任命。而普鲁士国王作为帝国皇帝可以任命17名代表。这些联邦议会的成员按照其代表的政府或统治者的指示进行投票表决。

而帝国议会构成了议会的下院,由通过普选产生的大约400名成员组成。最初选举的比例是联邦政府内各国按照每2万人口选举一名会议代表。

我们看到的是议会制立宪政府的形式。然而,如我们所说,这些形式只不过是掩盖了实际上皇帝的绝对专制权力。帝国皇帝可以任命和掌控联邦议会的17名代表的投票权(除此之外,他还掌控着代表皇家行省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3个代表名额的投票权),因此,皇帝掌控了联邦议会所有真正重要的议题,联邦议会体现的不过是皇帝的意志。

而对于帝国议会的表面权力,宪法有条款规定的这些权力只不过是表象而已。它确实可以发起议案,但实际上大部分议案,尤其是重要议案,都是由联邦议会制定;帝国议会的实权很小,因为联邦议会可以对帝国议会的任何提案都行使否决权,而这种否决权在宪法里却没有任何限制条款。

另外,帝国议会可以随时遭到联邦议会的解散,也就是遭到皇帝的解散。每当帝国议会拒绝按照帝国意志行动,其成员就会被遣送回家,进行新的选举。这样一个新的通常更容易被皇室驾驭的帝国议会就此诞生。

再者,帝国议会根本不能影响政府政策或掌控管理事务。在地位上类似于英国首相的帝国议会议长要向帝国皇帝负责而不是向帝国议会负责。因为皇帝可以随意决定他的任命和罢免。只要他的主人皇帝支持他,议长可以对帝国议会的投票不予理睬或对议案故意投不信任案,而不用担心受到惩罚。

最后,帝国议会对战争事务几乎没有任何控制权。皇帝更可以在没有得到会议建议和同意的情况下宣布进行自卫战争,既然帝国政府根本不用顾忌事实真相,可以随意将攻击战争说成自卫战争,帝国议会在这个重要领域也就没有任何权力和权威性了。(152)

宪法的这些条款让帝国议会只不过是权力的影子和官方辩论的一个俱乐部而已。按照俾斯麦的构想,宪法给德意志帝国创立(或者是永久保留)了“用民主饰物点缀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一个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议会政府。

873.作为帝国议会议长的俾斯麦;三国同盟

普法战争结束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新的德意志帝国的事务都由俾斯麦作为第一任帝国议长(Imperial Chancellor)处理。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也是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之间组建了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153) 三国同盟是针对俄国和法国成立的防守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是19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三国同盟成为促进欧洲和平的主要力量,但是后来随着普鲁士优势和傲慢的增长,三国同盟成为了邻国独立自由的最大威胁,也成为了1914年世界大战的决定性因素。

874.威廉二世在德国的统治(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终年91岁。他的儿子腓特烈继位,当时腓特烈就患有致命的痼疾。仅仅在位三个月后,腓特烈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登上皇位,称为威廉二世(William II,1888)。

威廉二世即位时29岁,普遍认为年轻的国王会完全在俾斯麦的影响下执政。但是很快,威廉二世就显示了自己强硬的意志。他与俾斯麦的关系非常紧张,年老的俾斯麦突然被威廉二世罢免了议长职位。(154) 很多人觉得年轻的国王如此对待帝国的创建者和霍亨索伦王室的帝国财富的缔造者是十足的忘恩负义。在罢免了俾斯麦后,威廉二世的统治完全成了他的独角戏。(155)

在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帝国的商业和工业发展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再加上政府统治虽然受到了倡导社会和工业改革、实行更加民主统治的社会民主党(156)的强烈反对,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和政府管理的民主进步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令人关注的两个成就。

威廉二世外交政策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德国皇帝与土耳其苏丹的友谊。威廉的目的就是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令德国商人和定居者获得特权,尤其是在德国建立的由君士坦丁堡到巴格达和波斯湾的铁路的特许权。这些事件都是和德意志帝国皇帝的雄心壮志及普鲁士的强大军事实力密不可分的,而威廉二世的野心和普鲁士的军事力量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因素,而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后边的章节进行适当的阐述。

875.1866年后的奥匈帝国

萨多瓦(Sadowa)会战的灾难对于奥地利来说,就如同当初耶拿会战对于普鲁士的灾难(第 807条),带来了它的政治重组。

重组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奥地利宫廷接受了马扎尔人要求与占主导地位的德意志民族的平等权利。根据《奥匈协定》(Ausgleich),奥地利和匈牙利在重新建立的国家中的关系已被界定好。它使旧的帝国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157) 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议会,一个在维也纳,另一个在布达佩斯,每个议会对自己国家的内部事务都有着完全的掌控权。双方都没有相对另一方的任何优先权。

两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包括外交、军队和财政——都会由特殊的第三方机构做出裁决,这个第三方机构叫作“议员团”(Delegations),由分别来自两国议会的60名代表组成。奥地利帝国的世袭统治者也是匈牙利的立宪国王。这一著名的协议经过匈牙利和奥地利两国议会的批准通过,马扎尔人和哈布斯堡王室长期以来的纷争终告结束。同时奥匈协议达成,奥地利立宪政府获得了自由宪法,而在1848年被中止的匈牙利宪法也得以恢复。从这时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双方的分裂,奥匈帝国在形式上和理论上都是一个立宪议会制国家;但是其政府,在精神和脾性上,还是一个独裁专制政府。

《奥匈协议》并没有对其他民族或种族的历史、权利和自由予以认可。在奥匈帝国的东半部,马扎尔人的人口不到匈牙利王国人口的一半,(158) 但是却掌控着王国所有非马扎尔人——除了克罗地亚(Croatia)的斯拉夫人,他们保持某种形式的自治政府——如同他们在1866—1867年未解放之前所遭受的政治奴役。

在奥匈帝国的另一半,情况同样如此。在那里,居于少数地位的德意志民族掌控着波希米亚的捷克人(Czechs)和加利西亚的波兰人(Poles),这种状况类似于马扎尔人控制着匈牙利的非马扎尔民族。(159)

此时,这些独立的民族宣称他们想要得到和德意志民族或马扎尔民族一样的自治权。容易预见的是,如果这些纷争没有造成两个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对独立民族正义诉求的认可和二元君主政权使各民族能够享受平等特权的联邦共同体,那么,这种局面的唯一结果就是在面对压力的紧张时刻将造成政权的解体。

奥匈帝国的问题几乎和奥斯曼帝国的问题一样牵动着欧洲人的神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君主专制政权内部居于从属地位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只不过是邻国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更大民族团体的分离区域,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存在着一种加入这种更大的具有相同血缘关系同族的倾向。于是,的里雅斯特(Trieste)和蒂罗尔(Tyrol)的意大利人被意大利王国所吸引;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的罗马尼亚人被罗马尼亚公国所吸引;南部的斯拉夫人被塞尔维亚(Serbia)的斯拉夫人的国家所吸引。在后边的一章中我们会讨论这些民族问题如何成为1914年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并成为影响奥匈帝国命运的决定性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