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罗马向半岛外扩张(1 / 1)

第一节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前241)

256.迦太基(Carthage)及其帝国

腓尼基人(Phoenicians)在地中海不同海岸创建的城市里,最重要的要数位于非洲北部海岸的迦太基了。位于非洲最好的海港之一的有利位置为这座城市提供了巨大且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当罗马在意大利扩张自己的权力时,迦太基通过和平殖民或武力,在非洲北部海岸占据了统治地位,并拥有撒丁岛(Sardinia)以及西西里岛的大部分。她还向科西嘉(Corsica)和西班牙南部的土著居民征收贡品。由于所有的海岸上都点缀着迦太基的殖民地和要塞,她的战舰在各个方向上都畅通无阻,西地中海已经变成了一个“腓尼基湖”。在这里,正如迦太基人所吹嘘的,没有人可以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洗自己的手。

257.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比较

现在这两个相互敌对的城市正打算开始古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斗争之一。在物质力量和资源方面,两座城市看起来旗鼓相当;然而,罗马还有一种隐形的力量,它隐藏在罗马公民的性格中,体现在其政府的原则上,这些都是迦太基所不具备的。迦太基是一个专制的寡头政体。迦太基帝国内的多种不同民族仅仅是因为武力才维持着虚假的同盟,因为迦太基人缺乏罗马人在政治组织和国家建设方面的天赋。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已知的,罗马政府是这个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为了不起的政治组织之一。它虽然还不是一个国家,但是却在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国家。其治下的每一个自由民要么是罗马公民,要么正在成为公民的路上。罗马已经成了25万多人的共同祖国。

其次,迦太基的领土范围虽然很大,却是广泛而分散的。罗马的领土是紧凑的,而且只限于一个单一且容易防御的半岛上。

至于两国的海军力量,在战争初期还不存在对比的基础。罗马人缺少任何可以被称作战舰的东西,还几乎没有海战经验;与此同时,迦太基人却拥有曾经在地中海巡逻,规模最大、装备最为精良的舰队。

258.战争的起因;第一阶段海战的特点

在意大利和非洲海岸之间,有一座大岛——西西里岛。第一次布匿战争开始时,除了东海岸一条狭长的地带外,迦太基人几乎占领了整座岛屿。当时,这条狭长地带还处于锡拉库扎(Syracuse)的希腊人城市的统治之下。为了控制这座岛屿,希腊人与迦太基人已经进行了两个世纪几乎不间断的斗争,不过,那时罗马人还没有出现在那里。然而,公元前264年,罗马人以为一些朋友提供保护的牵强理由,越海来到岛上。这一行为使他们致力于一项征服事业,并注定会持续到他们的军队能够对地中海实施控制为止。

锡拉库扎人和迦太基人虽然曾经是宿敌,此刻却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新的入侵者。经过第一次战斗,联军遭遇挫败,罗马军队因此在岛上获得了一个稳定的立足点。锡拉库扎国王希尔罗(Hiero)眼看自己处于失利的一方,便抛弃了迦太基人,跟罗马人结成了同盟,从此以后一直是他们的可靠朋友。

罗马和迦太基之间这场旷日持久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出于商业上的嫉妒和对西地中海的争夺,尤其是对西西里岛的控制。起初,战争由一系列的海战构成,罗马人已经在仓促之间模仿迦太基船只建造了一支大型舰队。罗马人在赢得一次重大海战的胜利和历经许多次悲惨的遭遇后,终于给予迦太基人以致命一击。现在迦太基人乞求和平。

259.条约的条款;制海权易主

双方最后签订了一份条约,条款规定:迦太基应该放弃对西西里岛的所有的权利要求,交出所有的俘虏并支付3200塔兰同赔偿金(大约400万美元),其中,1/3要用现金支付,余额分10年支付。于是,迦太基与罗马之间持续了24年的第一次大战争结束了(公元前241年)。

战争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腓尼基人的海上力量被严重削弱——自古以来,它一直是地中海地区的一个非常突出的要素——地中海的控制权也在实际上交到了罗马人手中。

第二节 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之间的罗马和迦太基(前241—前218)

260.迦太基人在西班牙

在尝到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灾难性苦果后,迦太基人寻求在西班牙进行新的征服来弥补他们的损失。哈米尔卡·巴卡被派往这个国家,在9年的时间里,他致力于将自己的指挥天赋把不同的伊比利亚部落组织成一个稳定的国家,并开发半岛南部丰富的金矿和银矿。公元前228年,他在战斗中阵亡。

一般来说,天才是不会遗传的;但是,在巴卡家族(Barcine),这个法则被打破了,哈米尔卡罕见的天才在他儿子身上得到了再现。据说,他喜欢将自己的儿子们称作“狮子的后代”。长子汉尼拔只有1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太年轻了,无法承担指挥的重任,哈米尔卡的职务由他的女婿哈斯德鲁巴(Hasdrubal)继任。

哈斯德鲁巴于公元前221年死去,年仅26岁的汉尼拔在军队的一致要求下,成为他们的统帅。汉尼拔只有9岁时,被父亲带至祭坛前,在那里,他把双手放在祭品上,发誓与罗马人不同戴天,永世为敌。好战天赋燃烧不尽的火焰和不能被打破的神圣义务,都驱使着他去从事伟大的事业和经历艰难的命运。

汉尼拔包围了处于罗马保护下的西班牙东海岸土著人的城市萨贡托。罗马元老院向他派出使者,禁止他向罗马人的盟友开战;但是,汉尼拔无视他们的劝告,继续围困,并在8个月后占领了这座城镇。

罗马人向迦太基派出特使,要求迦太基元老院把汉尼拔交给他们,这样做将断绝元老们同他们将军之间的联系。迦太基人犹豫不决。随后,罗马使团的首领昆图斯·费边(Quintus Fabius)卷起他的托加袍,说:“和平与战争,我都带来了。迦太基人,你们自己做选择吧。”“随你们的意!”对方说。“那就战争吧!”费边说罢,便放下了他的托加袍。

261.汉尼拔的阿尔卑斯山通道

迦太基帝国现在正全力为残酷的斗争作准备。汉尼拔是每一次行动的灵魂人物。他的大胆计划就是越过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从北边袭击罗马。公元前218年早春,他从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出发,率领一支大约10万人的军队,其中包括37头战象。军队穿过西班牙北部,越过比利牛斯山和罗纳河(Rhone),到达了阿尔卑斯山脚下——很可能位于现在以小圣伯纳德(Little St. Bernard)著称的山口下。很快到了10月份,雪降落在小径的高处,致使山上的通道只有经过严重的辛劳和损失才得以通过。最后,从人迹罕至的山麓来到波河平原上的严重减员的队伍只剩下不到3万人。这就是汉尼拔建议用来攻击罗马——一个此时在征兵清单上就有超过70万步兵和7万匹战马的国家——的可怜的队伍。

262.“拖延者”费边

在北意大利和伊特鲁里亚,经过连续三场战役,罗马人遭到了灾难性的失败,两支大军几乎被消灭殆尽。通向罗马的大门,现在敞开了。元老院认为汉尼拔会直接向罗马进军,就下令破坏了横跨在台伯河上的桥梁,并任命费边·马克西姆斯(Fabius Maximus)为独裁官。费边通过“睿智的拖延挽救了国家”。费边意识到罗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假如他冒险一战,又失败了,一切将无可挽回。他决定采取一项更加审慎的策略——用自己的小股军队跟踪并袭扰迦太基人,但是却拒绝倾尽全力与之决战,以此获得组建新的军队和完善共同防卫措施的时间。

263. 坎尼(Cannae)会战(前216)

费边争取的时间有助于罗马人组建并训练了一支有希望同迦太基军队进行成功决战的军队。公元前216年初夏,罗马8万人的新征士兵,在新当选的执政官保卢斯(Paulus)和法罗(Varro)的指挥下,在阿普利亚奥凡托(Aufidus)河岸的坎尼遭遇了汉尼拔的军队。当时迦太基军队的数量不到罗马的一半。在这里,罗马军队遭遇到了悲惨的失败。据说,有4至7万人被杀死,只有少数人得以逃脱。根据李维(Livy)的描述,屠杀的数量如此之大,汉尼拔的一个兄弟马戈(Mago)在携带胜利的消息到达迦太基时,他为了证明情报的准确性,将大量从罗马骑士手指上取下来的金戒指倒在了元老院会议厅的地面上。

264.哈斯德鲁巴试图援助兄长;梅陶罗河战役(前207)

在坎尼会战之后的近10年里,战争经历了诸多变迁。汉尼拔在意大利发动战争时,他的弟弟哈斯德鲁巴(与其姐夫重名)正在西班牙同罗马军队作殊死搏斗。最后,他决心把战事转移到其他地方,以便支援他迫切需要援助的兄长。他沿着汉尼拔于公元前207年走过的相同路线,从阿尔卑斯山下来,到达北意大利平原。然后从那里向南进发,与此同时,汉尼拔则从布鲁提姆出发向北,与之会合。罗马则竭尽全力地阻止两兄弟及其军队的会合。在梅陶罗河(Metaurus)附近,哈斯德鲁巴的军队遇到一支罗马大军的阻击,他的军队就在这里被击溃,他本人也被杀死(公元前207年)。他的头被割掉并送给了汉尼拔。据说,汉尼拔一认出是他的兄弟,就悲伤地说:“迦太基,我看到了你的命运。”

265.罗马人把战争引向非洲;扎马(Zama)战役(前202)

现在,汉尼拔又回到了布鲁提姆布满岩石的半岛地区。在那里,他面对罗马人,就像一头陷入绝境的狮子。没有人敢进攻他。罗马人决心把战争引向非洲,寄希望于迦太基人被迫把他们伟大的统帅从意大利召回去,保卫迦太基。出征非洲的军队由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率领。他刚到非洲不久,迦太基元老院就派人去召回汉尼拔。在离迦太基不远的扎马,两支军队相遇了,汉尼拔在此遭受了他的第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挫败(前202)。

266.战争结束(前201)

迦太基现在已经完全筋疲力尽了,她请求和平。和约的条款比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时强加于这座城市的那些条款要严厉得多。她被要求放弃所有对西班牙和地中海岛屿的权力;除了10艘浆帆船外,交出她的战象,以及她所有的战船;立刻支付4000塔兰同(大约500万美元)的赔偿金,每年再支付200塔兰同,为期50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与罗马的盟友开战。500艘昂贵的腓尼基战舰被从迦太基的海港拖出来,当众烧毁。

这就是罗马人所称的“汉尼拔战争”的结局。西庇阿在罗马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人们赠予他“阿非利加努斯”(Africanus)——非洲征服者的称号。

267.战争对意大利的影响

意大利从未完全从汉尼拔战争的影响中恢复过来。据说,有30万罗马公民在战斗中被杀。一些地区的农业几乎被破坏殆尽。农民不得不离开故土,被驱赶进修有城墙的城镇里。奴隶阶层人数大增,大土地所有者的财产规模在扩大,他们吞并了破产农民少得可怜的土地。在摧毁意大利农民阶层的同时,汉尼拔对半岛的入侵和长期占有使得这些经济弊端更加恶化,甚至在此之前,这些弊端就开始逐渐削弱罗马人早期的健康生活,使意大利充满了无数危险的无家可归者以及对现状不满的人。

第三节 罗马向东方扩张

268.引言

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时,强加给迦太基的条款使得罗马成为西地中海的霸主。在汉尼拔战争结束至第三次布匿战争开始这个大事迭出的50年里,罗马的势力在东地中海也是至高无上的。而在另一个地方,也在同时讲述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庞大帝国分裂成几个最为重要国家的命运,我们跟随它们的发展历程,直到它们都为罗马军队攻陷,并入她不断增长的领土为止(第十九章)。在这里我们仅仅谈论这些征服对罗马的影响。

269.东方对罗马的反作用

进入希腊时,罗马人就进入了希腊文化的故乡,之前,他们曾在希腊殖民区与之有过紧密的接触。这种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大大优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基于这个原因,它对罗马的生活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似乎许多罗马人把罗马的东西当作粗鄙和过时的,继而对之生出一种突如其来的蔑视,同时,又对希腊的一切突然产生了迷恋之情。希腊的风俗习惯、希腊的教育模式以及希腊的文学和哲学都成了罗马的时尚,罗马社会看起来正在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希腊化了。在某种程度上,这的确发生了:被俘获的希腊吸引住了她的俘获者。许多重要的希腊元素随着时间推移而为罗马人所吸收、消化,并导致了世界上不再有一种纯粹的拉丁文明存在。当谈及后来罗马帝国的文明时,我们把这种古典时代两个伟大民族文化间的亲密融合视为希腊-罗马文明。

但是,伴随着罗马人从东方接受的许多有益的文化元素,他们还接受了许多就社会和道德而言重要而邪恶的萌芽。希腊和东方的生活已经变得腐化堕落,它们同这个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及我们稍后会注意到的其他影响,破坏了罗马的生活。“学习希腊就是学习流氓行为”成了一句谚语。早期的简朴和节约为东方的奢侈、挥霍以及荒**所取代。随着科林斯的毁灭,我们沿着历史前行,罗马人在道德生活上滑坡的证据和共和国灭亡的预兆都将会增加。

第四节 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前146)

270.“迦太基应该被摧毁”

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的二三十年里,迦太基又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景象。恰巧罗马使团的负责人之一是监察官马尔库斯·加图。当他看到迦太基的繁荣时——她的海港中停满贸易船只的盛景,城市后方几英里的地方尽是漂亮的花园和别墅——他对这座城市增长的势力和财富很是惊奇,回国后,他确信,为了保证罗马的安全,需要摧毁她的对手。此后,他所有的演讲——无论是关于什么话题——据说都是以宣言结束:“还有,迦太基应该被摧毁。”普布利乌斯·西庇阿(Publius Scipio)给出了更好的建议,据说,为了反对加图,他所有的演讲都以如下一句话作为结尾:“还有,迦太基不应该受干涉。”

摧毁这座城市不缺借口。罗马人指责迦太基人违反了上次条约的条款——她不过是违反了她的确切措辞而已——罗马人包围了迦太基。4年时间里,这座城市一直顽强地抵抗着罗马军队。最后,执政官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Scipio Aemilianus)(12)通过强攻最终拿下了它。这座城市被付之一炬,凡是大火所不能烧毁的建筑,全部被夷为平地,罗马人用犁把遗址翻了一遍,一个可怕的诅咒被施加在任何胆敢试图重建这座城市的人身上。

这就是迦太基的悲惨命运。这座城市被摧毁的见证者波利比阿记载:西庇阿盯着冒烟的废墟,似乎在它们身上读到了罗马的命运,他突然失声痛哭起来,悲哀地反复吟诵荷马的诗句:

神圣的特洛伊陷落时,

长矛的主人普里阿摩斯,以及他的子民们,

都将随之而去。(13)

迦太基在非洲的领土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乌提卡是它的主导城市;通过商人和殖民者,罗马文明得以迅速地在阿特拉斯山(Atlas)和大海之间的地带传播开来。

271.罗马战胜迦太基的意义

罗马对迦太基的胜利在历史上或许可以同300多年前希腊对波斯(Persia)的胜利相媲美。在每种情况下,欧洲都得以避免成为亚洲的附属或延伸的危险。

闪米特种族的迦太基人的文明,跟波斯文明一样,缺乏成长和扩张的元素。如果这种文明通过征服而在欧洲传播,欧洲大陆上的雅利安人在政治、文学、艺术和宗教生活中的萌芽可能会受到抑制,而他们的历史就会像后来东方民族一样,缺乏政治和理性的趣味。

这些考量对梅陶罗河战役的发生做出了解释,此役标志着罗马和迦太基之间长期斗争的真正转折点,与马拉松战役一起出现在世界上具有决定意义战役这一候选名单上——那些决定了重要历史趋势,决定了民族、大陆和文明命运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