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指出,古帝国地区几乎没有黄金制品。事实上,在古帝国中心城市的发掘中只找到了一件金属制品的残件,那是一个金铜合金制成的小人像的双腿,腿以上的部分找不到了,按比例来看,这个金属人像完好的时候也不会超过4英寸高。通过对这种金铜合金的成分分析,加上这个人像使用的空心铸造技术,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件金属制品的产地是哥斯达黎加或者巴拿马,可能是通过贸易来到了玛雅的中心城市科潘。这个金属人像的双腿是在科潘的H号石碑下面十字形基座里填充的泥土中发现的,H号石碑建成于公元782年。尽管考古人员对这座石碑周围的泥土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筛查,但还是没有找到这个人像的其他部分。有迹象表明,这个金属人像的双腿是在H号石碑建成之后的某个时间被埋在基座里的。
到了新帝国时期,金属制品仍然很罕见,到目前为止,从奇琴伊察的祭祀坑中发掘出来的金属制品数量最多,不过其他地方也发现了铜铃铛,尽管雪橇铃型的铜铃铛在其他地方也被发现了。
奇琴伊察的祭祀坑里找到的黄金制品和铜制品包括冲压凸纹装饰的圆盘、茶杯和茶碟、项链、手镯、面具、坠饰、戒指、耳饰、铃铛、珠子等。许多小金属物件(尤其是坠饰、铃铛和珠子)的风格和技术工艺表明它们的产地是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应该是通过贸易往西北方向来到了奇琴伊察。
事实上,奇琴伊察祭祀坑中发现的大部分黄金制品和铜制品都不是在这座城市制作的,要么是到奇琴伊察的朝圣者带来的,要么是作为贸易品来到这里。研究人员通过化学分析已经证实,在祭祀坑中发现的金属物品或者来自遥远的南方,例如哥伦比亚、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或者来自遥远的西部和北部,例如墨西哥的恰帕斯州和瓦哈卡州,以及墨西哥谷。这些分析进一步表明,含有锡和砷的铜矿石来自瓦哈卡州和墨西哥谷,含有锡但不含砷的铜矿石来自洪都拉斯,而最纯净的铜矿石来自危地马拉和恰帕斯州。金铜合金的比例范围从纯金到纯铜都有,甚至有一些镀金的例子。
奇琴伊察祭祀坑中发现的所有金属铸造或金属丝工艺的物品都来自外国,因为玛雅金匠惯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只有锤打和冲压凸纹。祭祀坑里的少数物品显示,古玛雅人在奇琴伊察制作它们时用的黄金很有可能都来自从尤卡坦半岛以外的地区运到奇琴伊察的黄金铸件。
在奇琴伊察发现的本地制作的黄金制品几乎全部是非常薄的金盘,这些金盘是通过锤打外国黄金铸件制成的,上面有冲压凸纹装饰,凸纹通常表现的是战争场景。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场景代表的是奇琴伊察的古玛雅人和玛雅潘君主胡纳克·凯尔的墨西哥雇佣军之间的冲突,胡纳克·凯尔在公元12世纪末征服了奇琴伊察。还有一个金盘上面展示了用活人献祭的场景。图131显示的是三个这种金盘正中间的装饰图案。在图131上面和中间的两幅图中,两个手持长矛和投矛器的墨西哥雇佣兵站在右边,左边是前额被人为地向后倾斜、身披精致羽毛披风的两个玛雅战士。图131下面那幅图中的人物位置相反,两个战败撤退的玛雅武士出现在右边。这些金盘上的人物形象与奇琴伊察墨西哥时期的浮雕和壁画上的非常相似。金盘本身应该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也就是公元1194年胡纳克·凯尔征服奇琴伊察后不久。
奇琴伊察祭祀坑里发现的所有物品中,最常见的金属制品是铜铃铛,这些铃铛大小不一,小如扁豆,大如胡桃。这种铃铛是死亡之神最常见的装饰物,它们总是和死亡之神联系在一起,这也可能是祭祀坑里可以找到这么多铃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