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缘起,多先于下体,次及上体;又多先知蔽前,后知蔽后,这是主张衣服缘起,由于以**为耻者最大的证据。据现在社会学家的研究,则非由于以**为耻,而转系借装饰以相挑诱。因为**是人人所同,装饰则非人人所有,加以装饰,较诸任其自然,刺激性要重些。但蔽其前为韨,兼蔽其后即为裳了。裳而加以裤管(古人谓之襻46)。短的谓之 47,长的谓之裤,所以《说文》称裤为胫48衣,昔人所谓贫无裤, 还是有的,并非**。又古人的裤、裆都是不缝合的,其缝合的谓之穷裤,转系特别的(见《汉书·外戚传》)。这可见 和裤,都是从裳变化出来的,裳在先, 和裤在后。裳幅前三后四,都正裁。吉服襞绩49(打裥50)无数,丧服三襞绩(《仪礼·丧服郑》注)。
着在上半身的谓之衣。其在内的:短的谓之襦。长的,有着(装绵),谓之袍,无着谓之衫。古代袍衫不能为礼服,其外必再加以短衣和裳。
戴在头上的,最尊重的是冕。把木头做骨子。外面把布糊起来,上面是玄色,下面是朱色。戴在头上,前面是低一些的。前有旒51,据说是把五采的绳,穿了一块块的玉,垂在前面。其数,天子是十二,此外九旒、七旒等,以次减杀。两旁有纩,是用黄绵,大如丸,挂在冕上面的,垂下来,恰与两耳相当。后来以玉代黄绵,谓之袍。冕,当系野蛮时代的装饰留诒下来的。所以其形状,在我们看起来,甚为奇怪,古人却以为最尊之服。
次于冕者为弁,以皮为之。其形状亦似冕。但无旒及纩等,戴起来前后平。冠是所以豢发的。其形状,同现在旧式丧礼中孝子戴的丧冠一样。中间有一个梁,阔两寸。又以布围发际,自前而后,谓之武。平居的冠,和武是连在一起的。否则分开,临时才把他合起来。又用两条组,连在武上,引至颐下,将他结合,是为缨。有余,就把他垂下来,当做一种装饰,谓之 52。冠不用簪,冕弁则用簪。簪即女子之笄53,古人重露发,必先把“缁 54”套起来,结之为紒55,然后固之以冠。冠用缨,冕弁则把一条组结在右笄上,垂下来,经过颐下,再绕上去,结在左笄上。
冠是成人的服饰,亦是贵人的服饰,所以有罪要免冠。至于今之脱帽,则自免胄蜕化而来。胄是武人的帽子,因为怕受伤之故,下垂甚深,几于把脸都遮蔽掉了,看不见。所以要使人认识自己,必须将胄免去。
《左氏》哀公十六年,楚国白公作乱,国人专望叶公来救援。叶公走到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可见胄的作用。
现在的脱帽,是采用欧洲人的礼节。欧洲人在中古时代,战争是很剧烈的。免胄所以使人认识自己,握手所以表示没有兵器。后遂相沿,为寻常相见之礼。中国人模仿他,其实是无谓的。有人把脱帽写作免冠,那更和事实不合了。古代庶人是不冠的,只用巾。用以覆髻56,则谓之帻57。
《后汉书·郭泰传注》引周迁《舆服杂事》说:“巾以葛为之,形如幍58,本居士野人所服。”《玉篇》:“幍,帽也。”《隋书·舆服志》:“帽,古野人之服。”则巾和帽是很相近的。
着在脚上的谓之袜。其初亦以革为之。所以其字从韦作韤59。袜之外为屦。古人升堂必脱屦。脱屦则践地者为袜,立久了,未免汗湿,所以就坐又必解袜。见《左氏》哀公二十五年。后世解袜与否无文,然脱屦之礼,则相沿甚久。所以剑履上殿,看做一种殊礼。
《唐书》:棣王琰有两妾争宠,求巫者密置符于琰履中。或告琰厌魅,帝伺其朝,使人取其履验之,果然。则唐时入朝,已不脱履。然刘知幾以释奠皆衣冠乘马,奏言冠履只可配车,今袜而镫60,跣61而鞍,实不合于古。则祭祀还是要脱履的。
大概跣礼之废,(一)由于靴之渐行,(二)由于席地而坐,渐变为高坐(参看后文及下章自明)。古人亦有现在的绑腿,谓之偪62,亦谓之邪幅,又谓之行縢63。本是上路用的,然亦以之为饰。
宋绵初《释服》说“解袜则见偪。《诗》云:邪幅在下,正是燕饮而跣以为欢之时”,则偪着在袜内。《日知录》说:“今之村民,往往行縢而不袜,古人之遗制也。吴贺邵美容止,常着袜,希见其足,则汉魏之世,不袜而见足者尚多。”又说袜字的从衣,始见于此,则渐变而成今日的袜了。窃疑袜本亦田猎之民之服,农耕之民,在古代本是跣足的。中国文化,本来起自南方,所以行礼时还必跣。衣服的初兴,虽非以蔽体为目的,然到后来,着衣服成了习惯,就要把身体的各部分,都遮蔽起来,以为恭敬了。所以《礼记》的《深衣篇》说:“短毋见肤。”作事以短衣为便,今古皆然。
古代少者贱者,是多服劳役的。《礼记·曲礼》说:“童子不衣裘裳。”《内则》说:“十年,衣不帛,襦裤。”襦就是短衣,裤就是不裳。《左氏》昭公二十五年,师己述童谣,说“ 鹆64跦跦65,公在乾侯,征褰66与襦。”褰即是裤(《说文》)。此皆服劳役者不着裳之证。然襦裤在古人,不能算做礼服,外必加之以裳。既然如此,自以照现在人的样子,于襦裤之外,罩上一件长衫为便。然古人习于衣裳袍衫之外,亦必加之以裳。于是从古代的衣裳,转变到现在的袍衫,其间必以深衣为过渡。
深衣的意思,是和现在的女子所着的衣裙合一的衣服差不多的。形式上是上衣下裳,实则缝合在一起。他的裳分为十二幅,前后各六。中间四幅对开。边上两幅斜裁,成两三角形。尖端在上。所以其裳之下端与上端(腰间)是三与二之比。如此,则不须襞绩,自亦便于行动了。深衣是白布做的,却用 镶边,谓之纯。无纯的谓之褴褛,尤为节俭(今通作蓝缕,其义为破,此又是一义)。士以上别有朝祭之衣,庶人则即以深衣为吉服。未成年者亦然。
所以戴德《丧服》变除说:“童子当室(为父后)。其服深衣不裳。”然自天子至于士,平居亦都是着一件深衣的。这正和现在的劳动者平时着短衣,行礼时着袍衫,士大夫阶级,平时着袍衫,行礼时别有礼服一样。然古人苟非极隆重的典礼,亦都可以着深衣去参与的。所以说“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礼记·深衣》)。
民国以来,将平时所着的袍和马褂,定为常礼服。既省另制礼服之费,又省动辄更换之烦,实在是很合理的。《仪礼·士丧礼》疏,谓上下通直,不别衣裳者曰“通裁”,此为深衣改为长袍之始。然古人用之殊不广。后汉以后,始以袍为朝服。《续汉书·舆服志》说:若冠通天冠,则其服为深衣服。有袍,随五时色。刘昭《注》云:“今下至贱吏、小史,皆通制袍,禅衣,舁67缘领袖为朝服。”《新唐书·车服志》: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68袖 襈69,为士人上服。开胯者名曰缺胯,庶人服之。”据此,则深衣与袍衫之别,在于有缘无缘。其缺胯,就是现在的袍衫了。
任大椿《深衣释例》说:“古以殊衣裳者为礼服,不殊衣裳者为燕服。后世自冕服外,以不殊衣裳者为礼服,以殊衣裳者为燕服。”此即所谓裙襦。妇人以深衣之制为礼服,不殊衣裳。然古乐府《陌上桑》云:“湘绮为下裳,紫绮为上襦,”则襦与裳亦各别。然仍没有不着裳的。
隋唐以来,乃有所谓裤褶(《急就篇》注云:“褶,其形若袍,短身广袖。”)。天子亲征及中外戒严时,百官服之,实为戎服。曾三异《同话录》云:“近岁衣制,有一种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名曰貉袖。起于御马院圉70人。短前后襟者,坐鞍上不妨脱着,以其便于控驭也。”此即今之马褂。《陔 丛考》说:就是古代的半臂。《三国魏志·杨阜传》说:明帝着帽,披绫半袖,则其由来已久。《玉篇》说:襔71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宋书·薛安都传》载他着绛衲两当衫,驰入贼阵。《隋书·舆服志》:诸将军侍从之服,有紫衫金玳瑁装襔裆甲,紫衫金装襔裆甲,绛衫银装襔裆甲。《宋史·舆服志》:范质议:《开元礼》:武官陪立大仗,加螣蛇72襔裆甲,《陔 丛考》说:就是今演剧时将帅所被金银甲。按现在我们所着,长不过腰,而无两袖的,北方谓之坎肩,南方有若干地方,谓之马甲。大概系因将帅服之之故。宋人谓之背子(见《石林燕语》)。
衣服不论在什么时代,总是大同小异的。强人人之所好,皆出于同,自然决无此理。何况各地方的气候,各种人的生活,还各有不同呢?但衣服既和社交有关,社会亦自有一种压力。少数的人,总要改从多数的。昔人所谓“十履而一跣,则跣者耻;十跣而一履,则履者耻”。其间别无他种理由可言。
《礼记·王制》:“关执禁以讥,禁异服,察异言。”其意乃在盘诘形迹可[0]的人,并不在于划一服饰。《周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六曰同衣服,意亦在于禁奢,非强欲使服饰齐一。服饰本有一种社会压力,不会大相悬殊的。至于小小的异同,则无论何时,皆不能免。
《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观此数语,衣服因地方、阶级,小有异同,显然可见。降逮后世,叔孙通因高祖不喜儒者,改着短衣楚制(见《史记》本传)。《盐铁论》载桑弘羊之言,亦深讥文学之儒服(见《相刺篇》《刺议篇》),可见其情形还是一样的。因为社会压力,不能施于异地方和异阶级的人。然及交通进步,各阶级的交往渐多,其压力,也就随之而增大了。所以到现代,全世界的服饰,且几有合同而化之观。
日本变法以后,几于举国改着西装。中国当戊戌变法时,康有为亦有改服饰之议,因政变而未成。后来自刻《戊戌奏稿》,深悔其议之孟浪,而自幸其未果行。在所著《欧洲十一国游记》中,尤极称中国服饰之美。其意是(一)中国的气候,备寒、温、热三带,所以其材料和制裁的方法,能适应多种气候,合于卫生。(二)丝织品的美观,为五洲所无。(三)脱穿容易。(四)贵族平民,服饰有异,为中西之所同。中国从前,平民是衣白色的。欧洲则衣黑色。革命时,欧人疾等级之不平,乃强迫全国上下,都着黑色。中国则不然。等级渐即平夷,采章遂遍及于氓庶。质而言之:西洋是强贵族服平民之服,中国则许平民服贵族之服。所以其美观与否,大相悬殊。这一点,西人亦有意见相同的。
民国元年,议论服制时,曾有西人作论载诸报端,说西方的服饰,千篇一律,并无趣味,劝中国人不必摹仿。我以为合古今中外而观之,衣服不过南北两派。南派材料轻柔,裁制宽博。北派材料紧密,裁制狭窄。这两派的衣服,本应听其并行;且折衷于两者之间,去其极端之性的。欧洲衣服,本亦有南北两派。后来改革之时,偏重北派太甚了。
中国则颇能折两者之中,保存南派的色彩较多。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中国的衣服,大体上可谓自行进化的。其仿自外国的,只有靴。《广韵》八戈引《释名》,说“靴本胡服,赵武灵王所服”。《北史》载慕容永被擒,居长安,夫妻卖靴以自活。北齐亡后,妃嫔入周的亦然。可见南北朝时,汉人能制靴者尚少,其不甚用靴可知。然唐中叶以后,朝会亦渐渐的穿靴,朱文公《家礼》,并有襕衫带靴之制了。《说文》:“鞮73,革履也。”《韵会》引下有“胡人履连胫,谓之络缇”九字。此非《说文》之文,必后人据靴制增入。然可悟靴所以广行之故。因为连胫,其束缚腿部较紧,可以省却行縢。而且靴用革制,亦较能抵御寒湿,且较 74布制者,要坚固些(此以初兴时论,后来靴亦不用革)。古代丧服,以布之精粗为度,不是讲究颜色的。素服则用白绢(见《诗经·棘人》疏)。因为古代染色不甚发达,上下通服白色,所以颜色不足为吉凶之别。后世采色之服,行用渐广,则忌白之见渐生。
宋程大昌《演繁露》说:“《隋志》:宋齐之间,天子宴私着白高帽。隋时以白幍通为庆吊之服。国子生亦服白纱巾。晋人着白接篱,窦苹《酒谱》曰:接篱,巾也。南齐桓崇祖守寿春,着白纱帽,肩舆上城。今人必以为怪。古未有以白色为忌也。郭林宗遇雨垫巾,李贤《注》云:周迁《舆服杂事》曰:巾以葛为之,形如幍。本居士野人所服。魏武造幍,其巾乃废。今国子学生服焉,以白纱为之。是其制皆不忌白也。
《乐府白纻歌》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今世人丽妆,必不肯以白纻75为衣。古今之变,不同如此。《唐六典》:天子服有白纱帽。其下服如裙襦袜皆以白。视朝听讼,燕见宾客,皆以进御。然其下注云:亦用乌纱。则知古制虽存,未必肯用,习见忌白久矣。”读此,便知忌白的由来。按染色之法,见于《周官》天官染人,地官染草,及《考工记》锺氏,其发明亦不可谓不早。但其能普遍于全社会,却是另一问题。
绘绣之法,见《书经·皋陶谟》(今本《益稷》)《疏》。昔人误以绘为画。其实绘之本义,乃谓以各色之丝,织成织品。见于宋绵庄《释服》,其说是不错的。染色、印花等事,只要原料减贱,机器发明,制造容易,所费人工不多,便不得谓之奢侈。惟有手工,消费人工最多,总是奢侈的事。现在的刺绣,虽然是美术,其实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天下无衣无褐76的人,正多着呢。
疑难字词的注音与解释:
①橧[zēng]巢: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
②范[fàn]金:以模子浇铸金子。?
③炮[páo]:烧,烤。
④燔 [fán]:烤。
⑤亨[pēng]:古通“烹”,煮。
⑥醴酪 [lǐ lào]:甜酒和奶酪。
⑦荦荦[luò luò]:(事理)明显。
⑧彘 [zhì]:猪。
⑨薮[sǒu]泽:指水草茂密的沼泽湖泊地带。
⑩果蓏[luǒ]:瓜果的总称。
11豳[Bīn]: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彬县、旬邑一带。
12捭[bǎi]:分开,掰开。
13污尊:指古代掘地为坑当酒尊。
14抔[póu]:用手捧东西。
15蒉桴 [kuì fú]: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16釜甑[fǔ zèng]:釜和甑。皆为古代炊煮器名。
17镬[huò]:古代的大锅。
18稗[bài]: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籽实可酿酒,做饲料。
19熚[bì]:本义爆裂声,作者注为当即捭字,为分开、掰开的意思。
20綦 [qí]:极、很。
21殽[yáo]:古同“肴”。
22粝食 [lì shí]:粗恶的饭食。
23觯[zhì]:古时饮酒用的器具。
24角[jué]:古代盛酒的器具。
25散:酒器名。
26荼 [tú]:苦茶。
27槚 [jiǎ]:茶树的古称。
28荈[chuǎn]:茶的老叶,泛指茶。
29甪 [lù]。
30水厄[shuǐ è]:三国魏晋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31綦毋 [Qí Wú]:复姓。
32淡巴菰 [gū]:烟草。
33暹罗 [Xiān luó]:泰国的旧称。
34槎 [chá]。
35苜蓿[mù xu]: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
36缁撮 [zī cuō]:黑布制成的束发小冠。
37茭[jiāo]:用竹篾或芦苇编成的缆索。
38屝屦 [fèi jù]:草鞋,常泛指行旅用品。
39黻[fú]: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这里指绣有这种花纹的礼服。
40皮弁 [pí biàn]: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41 [tián]:搓麻。
42裼衣 [xī yī]:覆加在裘上的无袖外衣。
43 [chī xì]:指粗葛布衣服。
44纩 [kuàng]:丝绵。
45 [bì]:古代朝服的蔽膝,围在衣服的前部,用以遮护膝盖。
46襻[pàn]: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47 [kūn]:满裆裤,特指**。
48胫[jìng]: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
49襞绩 [bì jì]:衣服上的褶子。
50打裥[dǎ jiǎn]:方言。做服装时在需要有伸缩处做折叠而缝合其一端。
51旒[liú]:古代帝王礼帽前后下垂的玉串。
52 [ruí]:帽子上或旗杆顶上的缨子。
53笄[jī]: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
54缁 [zī xǐ]:束发的黑帛。
55紒 [jì]:束发为髻。
56髻[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57帻 [zé]:古代的头巾。
58幍 [tāo]:巾帻。
59韤[wà]:袜的繁体。
60镫[dèng]:挂在鞍子两旁供脚蹬的东西,多用铁制成。
61跣[xiǎn]:光着脚,不穿鞋袜。
62偪[bī]:绑腿,裹腿的布带。
63行縢 [xíng téng]:绑腿布。
64 鹆 [qú yù]:八哥。
65跦跦 [zhū zhū]:跳行的样子。
66褰 [qiān]:古代称套裤。
67舁 [yú]:带,载。
68襕[lán]: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长袍在下摆所加的横幅,后多指这种样式的服装。
69襈[zhuàn]:衣裳的边饰。
70圉 [yǔ]:养马的地方。
71襔 [mǎn]:丝棉袄。
72螣蛇[téng shé]:古书上说的一种能飞的蛇。
73鞮[dī]:古代一种皮制的鞋。
74 [chóu]:古同“绸”。
75纻[zhù]:苎麻纤维织成的布。
76褐[hè]:粗布或粗布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