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 1)

《崔?传》云:?为常侍,求人修起居注,或曰:“魏收可。”?曰:“收轻薄徒耳。”更引祖鸿勋为之。《收传》言其意存实录,好诋阴私。又曰:至于亲故之家,一无所说。是则伉直私曲,兼而有之。《高柔传》云:收撰魏史,启柔等与同其事。柔性颇专固,自是所闻,收常为嫌惮。又云:柔在史馆未久,逢勒成之际,志存偏党。与其内外通亲者,并虚美过实。深为时论所讥。则阿私所好者,正不独收一人,特收主持其事,遂为众矢之的耳。诉收获罪者,事见《北齐书》卢潜、李构、王松年等《传》。

《北史·崔光传》:光子劼,尝恨魏收书,欲更作编年纪,竞不能就。光家世史学,使其成之,其书当有可观也。齐后主武平四年,五月,诏史官更撰《魏书》,见《纪》。其事盖无所成?隋高祖诏魏澹别成魏史,时称简正,事见《隋书·澹传》及《北齐书·魏兰根传》。

《隋书·薛道衡传》:从子德晋,尝佐澹修《魏书》。然《潘徽传》言:炀帝又诏杨素更撰《魏书》,素薨而止,则魏澹之书,论者必仍有不满也。《北齐书》成于李百药。《史通·古今正史篇》:“高齐史:天统初,大常少卿祖孝征述献武起居,名曰《黄初传天录》。时中书侍郎陆元规,常从文宣征讨,著《皇帝实录》,惟记行师,不载他事。自武平后,史官阳休之、杜台卿、祖崇儒、崔子发等相继注记,逮于齐灭。隋秘书监王劭,内史令李德林,并少仕邺中,多识故事。王乃冯述起居注,广以异闻,造编年书,号曰《齐志》,十有六卷。李在齐预修国史,创纪传书二十七卷。至开皇初,奉诏续撰,增多《齐史》三十八篇。已上送官,藏之秘府。

皇家贞观初,敕其子中书舍人百药,仍其旧录,杂采他书,演为五十卷。今之言齐史者,惟王、李二家焉。”《自注》云:“王劭《齐志》,《序》云二十卷,今世间传者,惟十六卷。”《隋志》著录,则止十卷。又有崔子发《齐纪》三十卷。《杜台卿传》云:撰《齐纪》二十卷。《荣毗传》:兄建绪,仕周,平齐之始,留镇邺城,因著《齐纪》三十卷。《隋志》皆不著录。《周书》成于令狐德棻。宇文周史:《史通》云:“大统有秘书丞柳虬,兼领著作,直辞正色,事有可称。至隋开皇,中秘书监牛弘追撰《周纪》十有八篇,略叙纪纲,仍皆抵忤。皇家贞观初,敕秘书丞令狐德棻、秘书郎岑文本共加修缉,定为《周书》五十卷。”

《隋志》有牛弘《周史》十八卷,《注》云未成。事亦皆在唐世。《史通·古今正史篇》云:“大宗以梁、陈及齐、周、隋氏,并未有书,乃命学士分修,仍使秘书监总知其务。合为五代纪传,并目录凡二百五十二卷。书成下于史阁。惟有十志,断为三十卷,寻拟续奏,未有其文。又诏左仆射于志宁、大史令李淳风、著作郎韦安仁、符玺郎李延寿同撰。其先撰史人,惟令狐德棻重与其事。大宗崩后,刊勒始成。其篇第虽编入《隋书》,其实别行,俗呼为《五代史志》。”云合为五代纪传,则梁、陈、齐、周、隋之史,实未尝各别为书。

然则续修之志,亦与五代纪传合为一书,无所谓编入《隋书》也。五代既合为一书宋、齐、元魏何缘分立?隋实混一区宇,而亦继南北朝之后,则晋又何不可冠于南北朝之前?然则当时史家,果未尝谓史当断代。李延寿虽与官修,仍采杂史,补益官书,延寿与官修而必别为私史,意实在此,观其自序可知。编为南北纪传,而亦入隋于其中,其《自序》称以拟《史记》;知几论史,亦入之通史之家;其明证也。然意虽在于会通,书实成于各别。合居一简,未免无所取裁。当时虽合为一书,后人仍目为断代,盖以此也。

欲合隆古至于当代,萃为一编者,当时亦非无其人。梁武帝之《通史》,其最著者也。此书,《梁书·本纪》云六百卷,《史通·古今正史篇》云六百二十卷,《纪》盖以成数言之。《隋志》作四百八十卷,则有缺佚也。帝尝躬制《赞》《序》,亦见《本纪》。又语萧子显曰:“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其重视之可知。

《史通》云:其书“自秦已上,皆以《史记》为本,而别采他说,以广异闻。至两汉已还,则全录当时纪、传。《梁书·吴均传》言:此书起三皇,迄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卒。而上下通达,臭味相依。又吴、蜀二主,皆入世家。五胡及拓跋氏,列于夷狄传。大抵其体皆如《史记》,所异者惟无表而已。”断代之书,所以不能合为通史者,实以两朝衔接之际,不免复重、矛盾,今云上下通达,臭味相依,当有以祛此弊。云惟无表,则亦有志。表事不容刊落,盖当别有翦裁。《齐书·檀超传》。超掌史职,上表立条例,即谓封爵各详本传,无假年表。此书实郑樵《通志》之先河也。

顾野王尝撰《通史要略》一百卷,未就,《陈书》本传。盖又欲就斯书,加以删略。熊襄《齐典》,所述不仅齐事,说已见前。宋江夏王义恭尝撰《要记》五卷,起前汉讫晋大元,《宋书》本传。盖亦通史之体。北朝元晖,常山王遵曾孙。《史通》误作济阴王晖业。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旨,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迄于晋、宋,凡十四代。《魏书·昭成子孙传》。《北史·魏诸宗室传》无宋字。其书《史通》列为古今正史,而《隋志》入之子部杂家,盖以为类书也。

《魏书·儒林·平恒传》云:自周以降,暨于魏世,帝王传代之由,贵臣升降之阶,皆撰录品第,商略是非,号曰《略注》,合百余篇,似亦《科录》之类。《周书·明帝纪》言:帝集公卿已下有文学者八十余人,于麟趾殿刊校经史。又捃采众书,自羲、农已来,迄于魏末,叙为《世谱》,凡五百卷。《隋书·萧济传》:陈亡后济子从典入隋,杨素奏使续《史记》迄于隋,其书未就,则亦梁武作《通史》之志也。

斯时史家,颇知讲求体例。华峤《修汉后书》,以皇后入外戚传为不安,而改之为纪。《晋书》本传。檀超之掌史职,尝上表立条例,诏内外详议。其时王俭、袁彖,均有所论,见《齐书·超》及《彖传》。修史既皆断代,故其起讫之间,最烦论议。晋初作本朝之史,即议立限断。或云当起正始,魏废帝立之岁。或云当始嘉平,宣王杀曹爽之岁。或云当起泰始,武帝篡魏之岁。见《晋书·贾充传》。徐爰修宋史,起元义熙,载与高帝并起及为帝所戡定之人,而不取桓玄。表请详议。诏曰:“项籍、圣公,编录二汉,《桓玄传》宜在宋典。余如爰议。”

后沈约修《宋书》,则并桓玄、谯纵、卢循、马鲁及刘毅、何无忌、魏咏之、檀凭之、孟昶、诸葛长民等并删之,事见《宋书·爰传》及《自序》。魏收监修国史,议立齐元,阳休之、李德林等亦有议论,见《北齐书·休之》《隋书·德林传》。此皆论一史之断限者也。其分立时正统之论,则习凿齿首及之。

《晋书·凿齿传》载其临终上疏曰:“臣每谓皇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之恪,而身微官卑,无由上达。今沈沦重疾,谨力疾著论一篇写上。”其论曰:“今若以魏有代王之德,则其道不足,有静乱之功,则孙、刘鼎立。昔共工霸有九州,秦政奄平区夏,犹不见序于帝王,沦没于战国,何况暂制数州之人,威行境内而已?若以晋尝事魏,拘惜禅名,则惑之甚者也。禅代之义,不同尧、舜,校实定名,必彰于后,人各有心,事胡可掩?成业者系于所为,不系所藉。立功者言其所济,不言所起。有定天下之大功,为天下之所推,孰如见推于暗人,受尊于微弱?”论足王天下与否,纯以功德为准,而破拘于君臣之分,缪托禅让之名,实颇合民贵君轻之义也。凿齿正统之说,当以此论所言为正。《传》又言:凿齿以桓温觊觎非望,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于三国时,蜀以宗室为正,则近亿度。

《晋书·天文志》云:“魏文帝黄初六年,五月,壬戌,荧惑入大微。七年,五月,帝崩。《蜀记》称明帝问黄权:天下鼎立,何地为正?对曰:验天文。往者荧惑守心,而文帝崩,吴、蜀无事,此其征也。案三国史并无荧惑守心之文,疑是入大微。”以天象定正伪,则冥漠之说矣。

史也者,所以记人群之行事,以资鉴戒,非徒为一二人作起居注也。此义也,昔时史家,久已知之。然史官缘起。本君大夫之私人,所记者特其私事,记言记行,皆以表彰其人为主,此等见解,相沿不易化除,而视史家之褒贬为一身之荣辱者遂多矣。

《齐书·崔祖思传》:祖思陈政事曰:“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君举必书,尽直笔而不污,故上无妄动,知如丝之成纶。今者著作之官,起居而已。述事褒谀为体。世无董、狐,书法必隐。时缺南史,直笔未闻。”即深惜史职不举,不足使人歆惧者也。宋文帝欲封王昙首等,会燕集,出诏示之。昙首曰:“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封事遂寝。荀丕恶于王俭,又上书极谏齐武帝,言甚直。帝不悦。竟于荆州狱赐死。徐孝嗣闻之曰:“丕纵有罪,亦不应杀,数千年后,其如竹帛何?”《南史·齐豫章王嶷传》。魏孝文谓史官曰:“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君威福自己,史复不书,将何所惧?”皆谓史笔,足儆人君。然君既赏罚任情,史又何所恃以奋其直笔?

《齐书·王智深传》:世祖使沈约撰《宋书》,疑立《袁粲传》,以谂世祖。世祖曰:“袁粲自是宋家忠臣。”约又多载孝武、明帝诸鄙渎事。上遣左右谓曰:“孝武事迹,不容顿尔。我昔经事宋明帝,卿可思讳恶之义。”于是多所省除。则视人君之意旨为进退矣。世祖敕智深撰《宋纪》,令奏上,未及而崩,郁林又索其书,已见前。《传》言智深初为袁粲所接,及撰《宋纪》,意常依依,世祖之索之,盖意实有所不释然,故郁林犹继其志也。刘祥撰《宋书》,讥斥禅代,世祖衔而不问,亦已见前。《南史》言祥又于朝士多所贬忽,著连珠十五首以寄其怀。或以启上,卒以是徙广州,则亦未尝不以他事中之矣。

观此,可知人君之于直笔,畏忌之深。《周书·柳虬传》:虬上疏曰:“古人君立史官,非但纪事而已,盖所以为监戒。汉、魏已还,密为记注,徒闻后世,无益当时。且著述之人,密书其事,纵能直笔,人莫之知。何止物生横议,亦自异端互起。故班固致受金之名,陈寿有求米之论。著汉、魏者非一氏,造晋史者至数家。后代纷纭,莫知准的。诸史官记事者,请皆当朝显言其状,然后付之史阁。庶令是非明著,得失无隐。使闻善者自修,有过者知惧。”事遂施行。

《文帝纪》:魏恭帝元年,四月,帝大飨群臣。魏史柳虬执简书于朝曰:“废帝文皇帝之嗣子。年七岁,文皇帝托于安定公,曰: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宜勉之。公既受重寄,居元辅之任,又纳女为皇后,遂不能训诲有成,致令废黜,负文皇帝付属之意,此咎非安定公而谁?”大祖乃令大常卢辩作诰谕公卿。此其所谓显言于朝者也,岂不令人作恶?虬以大统十四年除秘书丞,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事,自虬为丞,始令监掌焉。十六年,修起居注,仍领丞事。周文之委任之,岂不以其能破密书之局,则知公论之莫予毒,而可以释然于怀也邪?

人君如此,人臣亦然。魏孝文谴妇人冠帽著小襦袄,任城王澄言著者犹少,孝文斥为一言丧邦,欲使史官书之,已见第二十一章第三节。梁取汉中,魏将乙速孤佛保自刎死,文帝诏著作录之。《北史·节义传》。丘冠先死于蠕蠕,齐武帝赐其子雄钱一万,布三十疋,雄不受。诣阙上书曰:“臣父执节如苏武,守死如谷吉,遂不书之良史,甄之褒策,万代之后,谁死社稷?”《南史·孝义传》。

谢朓之死,谓门宾曰:“寄语沈公:君方为三代史,亦不得见没。”皆视史家之褒贬为荣辱之大者也。源怀表陈其父贺拥立高宗及执立高祖之功,不沾茅土之锡。诏曰:“宿老元臣,云如所诉,访之史官,颇亦言此,可依授北冯翊郡开国公。”可见私家勋伐,亦以书于国史者为准。故有见录者则引为殊荣,如李孝伯与张畅对问,书于《宋史·畅传》,其孙豹子,欲求其君之披览是也。其或见遗,则以为大戚,如诉魏收者或云遗其家世职位,或云其家不见记录,或云妄有非毁是也。

《收传》言:收性颇急,夙有怨者,多没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则藉此以肆其恣睢者,又有之矣。收《自序》曰:武定四年,献武于西门豹祠宴集,谓司马子如曰:“魏收为史官,书吾等善恶,闻北伐时诸贵常饷史官饮食,司马仆射颇曾饷不?”因共大笑。仍谓收曰:“卿勿见元康等在吾目下趋走,谓吾以为勤劳。我后世身名在卿手,勿谓我不知。”又言齐文宣诏收撰魏史,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大武诛史官。”神武、文宣皆粗才,能作是语,可知此等见解入人之深矣。

《南史·王韶之传》曰:韶之为晋史,序王珣货殖,王廞作乱。珣子弘、廞子华并贵显,韶之惧为所陷,深附结徐羡之、傅亮等。少帝即位,迁侍中,出为吴郡大守。羡之被诛,王弘入相,领扬州刺史。弘虽与韶之不绝,诸弟未相识者,皆不复往来。韶之在郡,尝虑为弘所绳,夙夜勤励,政绩甚美。弘亦抑其私憾。文帝两嘉之。《裴子野传》云:齐永明末,沈约撰《宋书》,称松之已后无闻焉。

子野撰《宋略》云:戮淮南大守沈璞,以其不从义师故也。约惧,徒跣谢之,请两释焉。叹其述作曰:“吾弗逮也。”盖直道之难行如此。《隋书·卢思道传》云:齐天保中,魏史未出,思道先已诵之,由是大被笞辱。盖亦以秉笔者为恩怨所丛,虑其或受牵率,故当其未成之时,讳莫如深也。

史氏之初,本系记录故事,以备方来之参证,其为用,略如后世之档案,先代学者,留意于此者极多。《宋书·殷景仁传》云:景仁于国典、朝仪、旧章、记注,莫不撰录,识者知其有当世之志。

《梁书·孔休源传》:高祖尝问吏部尚书徐勉曰:“今帝业初基,须一人有学艺、解朝仪者,为尚书仪曹郎。为朕思之,谁堪其选?”勉对曰:“孔休源识鉴清通,谙练故实。自晋、宋起居注,诵略上口。”高祖亦素闻之。即日除仪曹郎中。是时多所改作每逮访前事,休源即以所诵记,随机断决,曾无疑滞。吏部郎任昉尝谓之为孔独诵。其有裨实用如此。

王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宋书·王淮之传》。王伟之少有志尚,当世诏命表奏,辄手自书写。泰元、隆安时事,小大悉撰录之。《宋书·王韶之传》。伟之,韶之父也。韶之因此私撰《晋安帝阳秋》,既成,时人谓宜居史职,即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讫义熙九年。许懋尤晓故事,深为仪注之学。《梁书》本传。刘谅尤博悉晋代故事,时人号曰皮里晋书。《梁书·刘孝绰传》。江蒨好学,尤悉朝仪、故事,撰《江左遗典》三十卷,未就。《梁书》本传。凡此皆后世所谓掌故之学。《隋志》有旧事、仪注两门皆其书,刑法一门,律令而外,有制、科、议、议驳、弹事、奏事、决事、驳事,亦其类也。

汉世治古史者,当以韦曜、谯周、赵晔、袁康为巨擘。曜之《洞纪》,意在网罗放佚,求其完备。周之《古史考》,则是正旧闻,求其足信。晔与康之《吴越春秋》《越绝书》,则皆著传说于竹帛,使其不致湮灭者也。参看《秦汉史》第十九章第五节。

魏、晋以降,此风未替。皇甫谧有《帝王世纪》,盖《洞记》之伦。此书起三皇,尽汉、魏,见于《隋志》。其体例与《洞纪》之起庖牺至秦、汉,而黄武以后别作者同。《隋志》又有何茂材《续帝王世纪》十卷,疑本谧书续以晋已后事。其书在晋、南北朝之世,最为通行。观义疏言古事,多引此书,罕引《史记》可知。故当时即有为作音注者。《隋志》有虞绰《帝王世纪音》四卷,《北史·文成五王传》,安丰王猛之子延明,曾注《帝王世纪》。

来奥有《帝王本纪》,似亦《世纪》之类。杨晔有《华夷帝王世纪》,则似兼详外国者也。《隋志》所著录者,又有甄鸾《帝王世录》一卷。此书盖但记世系,故卷帙甚少。《刘绦·先圣本纪》十卷,所谓先圣,盖亦指古帝王,《志》云:“自后汉已来,学者多钞撮旧史,自为一书。或起自人皇,或断之近代,亦各其志。而体制不经。又有委巷之说,迂怪妄诞,真虚莫测,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可证也。王子年《拾遗记》二卷,今尚存,可见迂怪妄诞之概,然亦多记古帝王事也。又有姚恭《年历帝纪》十卷,不著撰人《帝王诸侯世略》十一卷,盖亦主年代、世系。又有孟仪《周载》八卷,《注》云:记前代下至秦,盖古史之较略者。又有潘杰《王霸记》五卷,盖亦记古帝王,下逮战国。《晋书·陈寿传》云:寿撰《古国志》五十篇。寿尝师事谯周,其书或与周同调。

《司马彪传》云:彪以周为未尽善,条《古史考》中凡百二十二事为不当,多据《汲冢纪年》之义,亦行于世,则又周之诤友。然立说虽异,其途辙则同也。《杨方传》:谓方尝撰《吴越春秋》,《隋志》作《吴越春秋削繁》。

又有皇甫遵《吴越春秋》十卷,不著撰人《吴越记》六卷,盖皆以赵、袁二氏之书为不雅驯而改之。又有沈氏《南越志》八卷,则其所记,当较袁氏之书为广也。又有何承天《春秋前传》十卷,《春秋前杂传》九卷,乐资《春秋后传》三十一卷,盖记战国前事,而附丽于《春秋》,如司马光《通鉴》、刘恕《通鉴外纪》之例也。此节所引《隋志》之书,皆在杂史类。

一地方之史实,亦有留心搜缉者。常璩之《华阳国志》,其传于今而可见者也。崔慰祖著《海岱志》,起大公,迄西晋人物;本传云:四十卷,半未成。《隋志》在杂传类,二十卷。王遵业著《三晋记》;十卷。见《北史·王慧龙传》。遵业,慧龙曾孙也。盖亦其伦。

《隋志》云:“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此后世方志之权舆,当时作者,盖以人物为重。然一地方之史实,包含其中者,必不少矣。宋段国有《吐谷浑记》一卷,《隋志》入霸史类,其地实在域外,亦可称为外国史也。

传记之作,此时最为浩繁。有该括全国者,如《隋志》所著录之《海内先贤传》《四海耆旧传》是也。有域于一地者,如陈寿之《益部耆旧传》,刘义庆之《江左名士传》是也。有专详一类人者,如嵇康之《圣贤高士传》,诸家之《孝子传》,梁元帝之《忠臣传》,钟岏之《良吏传》,张隐之《文士传》,范宴之《阴德传》,王瑱之之《童子传》,诸家之《列女传》,不著撰人之《美妇人传》是也。此实正史类传之伦。其兼容并包者,则谓之《杂传》。任昉、贺踪、陆澄皆有其书。踪书本七十卷,昉书本百四十七卷,可见其搜采之博。

就官守而传其人者,有梁元帝之《丹阳尹传》。网罗一时人物者,有袁敬仲之《正始人士传》,戴逵之《竹林七贤论》,专记一人者,如不著撰人之《东方朔传》,《毌丘俭记》,管辰之《管辂传》。家传亦有多家。就所知者而识之,则梁元帝之《怀旧志》也。

僧、道亦有列传,如《高僧传》《众僧传》《尼传》《列仙传》是。其专传一人者,则有如《法显传》《正一真人、三天法帅、张君内传》《嵩高寇天师传》。所传并有非人者,如《灵鬼志》《志怪》《神录》等是。梁元帝著《古今同姓名录》一卷,则人名辞典之先河也。

谱牒之作,斯时亦盛,以俗重阀阅故也。谱皇室者,如不著撰人之《汉氏帝王谱》《宋谱》是。元晖业之《辨宗录》,亦其类也。又有诸家之《百家谱》。一家之谱,则有如《京兆韦氏谱》《谢氏谱》。谱一方巨族者,如《益州谱》《冀州姓族谱》。官纂之书,以地、以姓为别,如梁有王司空《新集诸州谱》十一卷,又有《诸姓谱》一百一十六卷,梁武帝总责境内十八州谱六百九十卷,盖其最巨者矣。谱牒之书,亦非仅记世次。如《隋志》有《杨氏家谱状并墓记》一卷,裴子野有《续裴氏家传》二卷。《南史》本传。陆煦著《陆史》十五卷,《陆氏骊泉志》一卷是。《梁书·陆果传》。参看第十七章第二节。

宋元嘉中,使何承天立史学,石勒使任播、崔濬为史学祭酒,已见第一节。私家亦有以此传授者。《隋志》云:“正史作者尤广。一代一史,至数十家,惟《史记》《汉书》,师法相传,并有解释。《三国志》及范晔《后汉》,虽已音注,既近世之作,并读之可知。梁时明《汉书》者有刘显、韦棱,陈时有姚察,隋代有包恺、萧该,并为名家。该、恺并见《隋书·儒林传》,云:于时《汉书》学者,以萧、包二人为宗匠。聚徒教授,著录者数千人。其盛,不下于传经也。恺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李密师事恺,受《史记》《汉书》,阎毗受《汉书》于该,皆见本传。该梁鄱阳王恢之孙,恺东海人。《北史·崔赡传》云:颍川荀济,自江南入洛,赡学于济,故得经史有师法。《隋书·儒林传》:又有吴郡张冲,撰《前汉音义》十二卷。《文学传》:刘臻,精于《两汉书》,时人称为《汉》圣,《杨汪传》:汪受《汉书》于臻。臻亦梁人,江陵陷没归萧詧者也。然则是时史学,实自南而北也。《旧唐书·儒林传》,秦景通,与弟(左日右韦)尤精《汉书》。当时习《汉书》者皆宗师之。常称景通为大秦君,(左日右韦)为小秦君。不经其兄弟指授,则谓之不经师匠,无足采也。又有刘讷,亦为当时宗匠。可见史学专门传授之风,至唐初而未绝也。《史记》传者甚微。”诸史述其时之人,熟精汉史者甚多,《梁书·文学传》云:臧严于学多所谙记,尤精《汉书》,讽诵略皆上口。《张缅传》:尤明后汉及晋代众家,客有执卷质缅者,随问便对,略无遗失。《南史·梁宗室传》:吴平侯景之子励,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励诵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陈书·萧济传》:第三子从典,笃好学业,博涉群书,于班史尤所措意。《史记》则除裴骃作注外,骃松之子,见《宋书·松之传》。治者较罕,除前引萧恺事王仲通与《汉书》并受外,惟《晋书·刘殷传》言:殷有七子,五子各受一经,一子受《大史公》,一子受《汉书》。《南史·吴喜传》云:喜出身为领军府白衣吏。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使写起居注。所写既毕,(外门里音)诵略皆上口。演之尝作让表,未奏失本,喜经一见,即写无所脱漏。演之甚知之。因此涉猎《史》《汉》,颇见古今,则不过涉猎而已,非真治学者也。

盖汉事近己而俗变相类,为用较切,而言古史者,《史记》之席,又为谯周、皇甫谧等书所夺也。《隋志》所云传受,盖重在训诂、音释,此马融从班昭受读《汉书》之旧,见《秦汉史》第十九章第五节。实尚不足语于史学。斯时史学之可称者,一在补苴罅漏[9],一在提要钩玄。补苴罅漏之功,见于注释,《史通》言三国之志:“异闻错出,其流最多。宋文帝以《国志》载事,伤于简略,乃命裴松之兼采众书,补注其缺。”《古今正史篇》。

《宋书·松之传》,称其“鸠集传记,广增异闻”,盖其所用心,实在于此。崔慰祖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齐书·文学传》。刘昭伯父彤,集众家《晋书》注干宝《晋纪》,昭又集后汉同异,以注范晔书,世称博悉。彤书四十卷,昭书一百八十卷。《梁书》本传。卷帙并远逾于旧。王规亦集后汉众家异同,注《续汉书》二百卷。《梁书》本传。此等皆名为注,实则补也。

蔡谟总应劭以来注《汉书》者,为之集解。《晋书》本传。《梁元帝注汉书》百十五卷,《本纪》。其世子方等注范晔《后汉书》未就。《南史》本传。吴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梁书·文学传》。此等虽专于注释,亦必有荟萃之功。惟韦棱著《汉书续训》二卷,棱叡孙,见《南史·叡传》。则或专于音训耳。提要钩玄之功,见于抄撮。有为校勘同异者,如张缅抄《后汉》《晋书》众家异同,为《后汉纪》四十卷,《晋抄》三十卷,又抄《江左集》,未及成。《梁书》本传。裴子野抄合后汉事四十余卷。是也。《南史》本传。有欲删繁就简者,如袁峻抄《史记》《汉书》,各为二十卷,《南史·文学传》。于仲文撰《汉书刊繁》三十卷,见《北史·于栗?传》。仲文,栗?八世孙。

刘延明以三史文繁,著《略记》百三十篇,八十四卷,《北史》本传。阮孝绪有《正史削繁》九十四卷是也。《隋志》杂史类。《隋志》有汉卫飒《史要》十卷,《注》云:约《史记》要言,以类相从,亦见杂史类。此盖《科录》之先河。又有王蔑《史汉要集》二卷,《注》云:抄《史记》,入《春秋》者不录。亦见杂史类。盖合《史》《汉》及《春秋》去其重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