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35章 淤血奋战(1 / 1)

古城秀月 润叶 1057 字 4个月前

张达志确定以四团为主攻,六团为预备队。

四团为主攻,进行周密战前准备,反复侦察地形,而后沙盘作业,开展军事民主,集思广益,制定战斗方案。缺少重型火炮,不能摧毁敌碉,便分路挖交通壕至敌前沿,然后挖掘对抗坑道到敌碉前。

第一梯队各连采用四组一队实施突击,在火力组掩护下,爆破组不怕牺牲,硬把炸药包送至碉堡,爆炸后突击组迅速冲击。

15日拂晓,我军陕北警备旅等部,先行于太原城东北,突然袭击占领敌人的风阁梁阵地。我炮兵在李家山构筑阵地,以火力控制敌城北新城飞机场。但在当日受敌军第三千军部队猛烈反扑,我孤军无援,随即撤出战斗。

经过七昼夜激战,逐堡争夺,终于全部攻破敌碉,全歼守敌。

这是警二旅完成由运动战到攻坚战的战术转变的首次胜利。

还有下来的打牛驼寨,而北线最为残酷艰巨的战斗,要算牛驼寨争夺战。

牛驼寨为太原东山制高点,可以俯视太原全城和四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农民起义军与日本侵略者,都曾以此作为进攻与扼守太原的枢纽屏障。打下牛驼寨,对攻取太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指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攻占此要点。

牛驼寨山上共筑有十个主碉,主峰炮碉是整个防御的核心,地下有可容两百余人的坑道,为日本侵略军修建。敌防守兵力约一个团,主阵地为阎锡山改编日本侵略军组成的第十总队所扼守,作战顽强,死不缴械。

强攻牛驼寨这场恶战,是由我北线七纵四个旅轮番进行的,付出了重大代价,被人称作三打牛驼寨。

一打二打是由两个兄弟旅前后担任主攻的。一打实行突然袭击得手,后因敌大举反扑,得而复失。二打是实施有准备的强攻,终因部队伤亡过大而撤出战斗。

担任预备队的警二旅,

突然奉命立即投入战斗,即三打牛驼寨。

在缺少炮火支援、器材准备,又是白日实施强攻的不利条件下,张达志毅然从全局出发,迅速明确任务,要求各级指挥员坚决果断,灵活机动,群策群智,力克强敌。全旅指战员深感完不成任务将无颜见陕北父老和晋中人民,决心不惜牺牲,誓死打下牛驼寨。

先以四团为主攻,反复发起冲击,战斗十分激烈,部队伤亡严重,只得把六团换上,六团以二营为主攻,政治处主任李生泉随二营行动,和营长徐志毅都有丰富战斗经验,沉着机智,周密观察战场,决定选一干部带几名陕北籍放过羊的战士,携带十字镐从碉堡左侧挖脚坑攀崖,突然偷袭敌碉,正面乘机猛攻。

当即由排长杜修信带队行动,果然奏效,攀上断崖,登上碉堡。大喊:“放下武器!”

敌人被惊呆了,中断了火力射击,全营一拥而上,跟踪追击,一连攻占七个碉堡,夺取三个山包。

日本兵据守的炮碉,经近二小时激战,也被我一营攻占,生俘国民党军一百六十余人,还有二十多名日本士兵。

战斗结束,张达志同志亲临牛驼寨视察,责令部队抓紧构筑工事,防敌反扑。经过反复争夺,山顶土地被炮火轰松一尺多深,使人深感到各旅轮番强攻的奋战气慨。

牛驼寨的胜利是七纵各部队共同战斗、连续攻击、严重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

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在总结时说:“牛驼寨战斗,我西北野战军七纵队打得异常艰苦顽强,在战斗中我独三旅八团、独七旅十九团、二十一团、独十二旅三十六团、警二旅四团、六团,均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太原战役惨烈无比,许多当事人后来回忆战况,无不唏嘘不已。

——历时二十余日的牛驼寨争夺战可以说是太原战役中最为艰苦惨烈的恶战之一,七

纵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的营最后只剩下五十余名战士,以至于七旅致电一纵提出:“重建第七旅”。

——在整个战斗中,独三旅第八团,十二旅第三十六团,七旅第十九团、第二十一团,警备二旅第四团、第六团等部队,均付出了重大代价,做出了重要贡献。

——攻克山头要塞,是十三纵在太原战役中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战斗。前后五次强攻,两次智取,与敌人反复争夺,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其中第一一三团二营、三营仅剩四十余人,第一一四团一营、二营仅剩下七人,连队干部全部牺牲。

而梁玉海他一直在四六团的三营当教导员,一直冲杀在前面。

他周围的许多战友都倒下了,但是他依旧在哪里冲锋陷阵!丝毫没有畏惧时刻会牺牲的危险!

有那么一次。他正在给一位连长布置新任务,几句话刚刚说完,他离开了那位连长,那个连长也走了,没有五秒钟,一颗炮弹就刚刚好落在了他们二人刚刚站立的地方,炸下一个几米深的一个大坑!把他们都掀翻在地上了,被土盖住了,他们爬了出来,看看,却竟然都没有受伤!

可是他们的战友终究牺牲的很多了。

他为了他的战友,带着他的战友们,在哪里一起努力冲杀,为他牺牲的战友报仇!

他们的部队一直在冲杀!

太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6个多月,伤亡4.5万人,在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

我军主要指挥官是徐向前、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周士第、李井泉、彭德怀。有华北野战军第1、第2、第3兵团(1949年1月,改称为第18、19、20兵团),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2旅等部参战(早期10余万人,后期32万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