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33章 斗争经验(1 / 1)

古城秀月 润叶 1062 字 4个月前

比如偶尔吃白面揪面片,也要遮遮掩掩的,只怕被人家看见了,说闲话。

因为,土改之后,大家都认为,地主应该是吃的好,穷人应该是吃不好!尤其是这会儿正打仗呢!

其实此时的那些真正的地主家,此时也没有好吃的了,都被分完了——留下的白面,当然也不敢大明大放地拿出来吃了。

而李秀月家里,其实才是真正的该吃什么,就是吃什么,不计较那些。因为老人年纪大了,娃娃们太小,其实也是实情。

不过后来,孩子们,因为父亲在部队上,母亲也在做妇女工作,龙泉这里对这样的孩子实行了供给制,也就是每个孩子每月给几斤米,这就使得梁家的孩子们的生活更有了基本保证。

此时的解放战争如火如荼,陕北地区的国民党部队已经被赶出去了。

咱们再说那位杨海涛。他参加的陕北土改工作在1947年的10月至1940年的2月全部结束。

杨海涛又被分配到龙泉地区西北野战军的兵站办事处任秘书,当时延安尚未解放,榆林还是敌人的据点,要消灭这两个敌人的据点工作也是繁忙的特别。

几个大战役后的伤病员和阵亡尸首的转运,工作量很大,而且伤员和烈士的家属们的安捧是十分艰巨的,弄不好杨海涛他们许多工作人员就要挨骂挨打。杨海涛和他的战友一天都不能离开办公室。

有时遇到转运武器弹药的命令传达后,要按时转运到,否则即军法从事。每天忙碌的晕头转向。

那时候,杨海涛的女儿出生了,初为人父的杨海涛也根本就无暇顾及。

经过这两年的战斗生活,他和他的同志们都老练了许多。

平日无事的时候,他也时不时地想起那会儿,刚刚开战的时候,比较起来,他们和他们的战友已经老练多了。

记得那会儿刚刚开战之时,也就

是是1947年的4月之后,当时敌人在占据了延安后以一个旅的兵力前进,被我埋伏在青华砭的野战军消灭后,不得不采取大兵团行进的方式前进。

四月初,胡宗南部董超和刘恺两个军二十多万人总是宽三十里长二十里大型兵团向龙泉方向进攻。用当时的一位将军说的话:敌人象抬着大棺材似地缓慢地前进,他们白天行军在黄土滚滚的笼罩中爬行,晚上敌人所占的阵地山头上烟火冲天,这对我们领导群众转移带来了方便,所以躲避敌人极为顺利。

盘龙战役,这个是我军的第二次较大的胜利,教训了疯狂的自以为胜利的敌军。

杨海涛和地方上的武工队也在初进攻时的慌乱中得到锻炼。

当敌人占领望窑堡向清涧绥德方向进攻的当天,杨海涛他们一行人,在杨家园则的公路上发现一个穿着破烂的军装的敌兵端着一支加拿大的铁柄机枪逼着一个老百姓背着他的弹药行李为他带路。

我们立即派了几个精干的游击队员抄小路在拐弯的地方抓住了那个敌人,到区政府询问,他操着四川口音说是掉队者,到望窑堡找部队。这是我们得到的第一支五十响的轻机枪。

根据给他带路的那个群众说,他沿路曾奸污妇女,所以游击队随时将他枪毙了。

其次在敌人进攻龙泉和由龙泉转回支援潘龙的大部队往返中,杨海涛他们在敌人大兵团过后的地区,抓到的敌军散兵有二百多人,枪支有四、五十条大大的扩大和加强了我们游击队和武工人员的势力。

而这里的游击队员大多是红军时代和抗日战争时代的退伍军人,很有战斗经验,也曾围歼过由清涧至望窑堡公路上行进的小股敌军约五六十人之多。

杨海涛他们在对敌的斗争的方式上也摸索到规律,过去敌人出动我们总是慌乱中转移,后来我们摸到住在望窑堡的敌人出城抢粮,总是早上九点钟左右,出

城大约一两个营散布在城周围二十至三十华里的村庄抢劫,所以我们到晚上进住望窑堡缄北和东西两侧的山岗上了望敌人地动静,当敌人出城,我们边打边撤退,种地的农民和农村的妇幼老人等一听枪声随之撤退,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样不慌不忙地既保卫了生产又保卫了群众。

当然杨海涛他们也曾遇到危险,在敌人对老百姓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从中取得经验教训。

还在战争刚开始不久,杨海涛和区武工队员和包括游击队,在望窑堡一和杨家园子东北的蜜蜂圩小村居住。

早上正要吃午饭,敌人一个师的兵力向贺家湾进攻,他们已占领了蜜蜂圩东的一个山头,向我们的小村开机枪射击,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慌乱中,爬上蜜蜂圩北的山坡上,那正是敌人东山头射击的好目标,在我们的头上脚下子弹和尘土翻滚,逼着我们不得不退下山坡顺沟窜逃,没有经验的同志甚至已经隐藏了枪支,顺沟跑。因为山高,在湾湾的沟道里射击是没有准的,我们拚命跑了二十多里路才丢开了敌人,转移到另一个山顶。

这次敌人在望窑堡到贺家湾的进攻中沿路哄抢极为残酷,更严重的是奸污妇女,我们在慰问安抚群众时,诉苦的妇女痛哭流啼,敌人所到之处,牛驴马匹猪羊鸡鸭杀地净光,死猪羊和大牲畜遍地,遍地都有烧毁的房屋仍然冒着烟,我们也抓到一些零散敌兵,只要群众指控,据当地的妇女反映敌人大兵团过来时还比较好,留下这些散兵抢劫奸污更为残酷,所以我们将抓到的一些散兵只要群众指控者,大都镇压了。

也还有好一群俘虏,没有人指认,这次我们就带着他们转移。

驻守在望窑堡城门和城楼的敌兵看到了那些俘虏,急忙高喊:“不敢下去,那里是共军的驻地!”

我们的游击队员笑了起来。对着他们开了一梭子机枪,他们才发现是我们已俘虏了他们士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