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年放寒假,龙泉师范已经撤出去了,他们转移到了大理河和无定河交界的两河口。哪里山高,水深,十分闭塞,没有大路通进去但是能更好地隐蔽。
龙泉地委也搬出去了,他们搬到了韭园沟。
而这里的司令部也撤出去了。
田冬丽在年前之所以那么忙,就是在安排和分配机关和地方百姓撤出龙泉的工作任务。
一过了正月十五,龙泉城里的百姓也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开始有计划的撤出了。
尤其是那些军属,为了他们的安全,地方政府都让他们撤走了。
而且对于家里的一切东西,进行了坚壁清野。也就是把家里的东西,都埋藏了,有些东西清理了,所以很多人家把家里的当兵的八路军照片都烧了。
但是,梁润昌家里才不管那些,粮食埋了藏了,可是照片依旧挂在墙上,因为大奶奶不让动:“我不走,我要天天看着我的孙孙们,重孙孙!”
此时,敌人的飞机已经在龙泉轰炸了几回了。
那位刘燕山的家,在龙泉师范的上面,地方很大,家里有个小楼。
根据通知,他们家也开始撤出龙泉县,他们搬到了清水沟。
就在他们家的人搬出去的第二天,他们家的那座小楼就被敌人的飞机炸没了。
龙泉的纬窑洞一片也被炸平了。
……
这里我们再说一下这个对龙泉空袭的背景。
也就是是胡宗南指挥的一系列专门对付陕甘宁解放区的军事行动。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胡宗南。
黄埔一期的胡宗南,手握重兵的“西北王”。
周恩来对胡宗南的评价----志大才疏;当年明月说胡宗南只能当团长。
1924年3月,胡宗南各科考试成绩均为上佳,成为黄埔第一期学生。
经过层层选拔的黄埔第一期学生,个个都是优秀人才。胡宗南
并非凡夫俗子,可是比他优秀的同学大有人在。
黄埔军校这种既有共产党员又有国民党员的现象,缘于国共合作的背景。入学后,所有学生集体加入国民党,胡宗南也成了国民党员。有的学生此前是共产党员,此时便有了双重身份,即所谓的“跨党”。胡宗南是追随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来到黄埔军校的,对共产主义缺乏了解,是否加入共产党还要看一看。因此,他在校期间的政治倾向,游离在国共两党中间。
1925年3月12日,陈炯明的王牌军林虎所部两万余人,与校军在棉湖地区遭遇。
林虎为陈炯明手下第一员虎将,向以善打硬仗著称,正面冲击的主力就达1万余人。
其时,校军教导第1团仅1000余人,且自东征以来连续作战,已经十分疲惫,于是,一场空前残酷的恶战就此打响。战斗从拂晓开始,一直打到下午。双方厮杀在一起,阵地反复易手,伤亡惨重。上午11时,一支敌军竟突入教导第1团阵地,冲到距团指挥所百余米的位置。
这时,早已打红了眼的胡宗南,以两挺机枪死死顶住敌军冲击,一步也不后退,终于压住了阵脚。中午,打疯了的林虎加派重兵再次强行突入,最危急时距校军指挥所仅数十米。
校军拼死抵抗,成排成排地力竭而亡。指挥所的幕僚与警卫人员都已全部投入战斗。
最后,教导第1团团长何应钦、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举枪向敌军冲去。
蒋介石手握战刀,苏联军事总顾问加仑拔出手枪,也做好了最后一搏的准备。
就在此险恶关头,胡宗南手端机枪,疯狂地向敌军扫射。
一副矮小身材,却透出一股勇冠三军的气概,令在场亲眼目睹战况的蒋介石大为赞叹和感动。
棉湖战斗结束后,蒋介石论功行赏,胡宗南当上副连长,旋即任连长、教导第2团第2营副营长。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在国共双
方的共同努力和工农运动的支持下,进展十分顺利,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但国共双方的矛盾,特别是代表国民党右翼势力的蒋介石与中共和国民党左派的冲突也开始显现。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兵权在握的蒋介石,在北伐军于1927年3月占领上海后,即密谋发动反共政变。
他利用流氓、地痞势力反对和滋扰上海总工会,又指使亲信组织「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欲夺上海大权。
蒋介石一面以总司令部的名义发布文告,限制工会和工人纠察队的活动;另一面又给工人纠察队送去他亲自题写「共同奋斗」的锦旗,麻痹工人的警惕性。此时,中共最高领导人陈独秀一味妥协退让,未做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蒋介石遂在对手毫无戒备的情况下突然发动政变。
在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动用军队、武装流氓青红帮,屠杀中共党员和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等组织,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这一事件史称「四·一二政变」。
胡宗南所在的第一军,被蒋介石委以御林军角色,成为蒋控制南京、监视与镇压异己军队、建立新政权的重要军事力量。
胡宗南从小接受与形成的浓重的封建思想,以及他从蒋介石那里接受的新军阀思想,压倒了他脆弱的民主革命思想。他与第一师中许多年轻军官一样,一直奉蒋介石为领袖。得到了蒋的赏识与提拔,使他们更加感激不尽。
在蒋介石的煽动下,他们逐渐相信反共清党的种种理由,接受了反共理论。
胡宗南追随蒋介石,与共产党分道扬镳,人生之路发生了重大转折。
1932年5月,淞沪抗战结束,胡宗南所部被派往安徽,参加“围剿”红四方面军。
1933年3月,蒋介石借口调解杨虎城与甘肃省主席邵力子的矛盾,命令胡宗南率第一师进驻甘肃省天水县(今天水市),接防西北军第十七师驻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