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83 百姓百态(1 / 1)

古城秀月 润叶 1089 字 4个月前

这个比谁都快。而作为她的丈夫,这个才是他最喜欢的!

因为他张营长的张家就有后了嘛!而生孩子的预产期,十月怀胎,已经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四月份了。

那个什么日子?这会儿的龙泉县的人们都不知道!

那会儿的梁家大院子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可怕的大事,谁都没有办法知道了。

所有的百姓依旧在这里过着自己安静的安祥的,一天一天一样的,又不一样的日子——日出夜归,做饭吃饭,生儿养女,娶妻嫁女;纺纱织布,种菜种地;伺候老人,扶死去的老人上山入土,二郎庙里的大戏年年要看,…

……

这年的夏天,李秀月又在为自己的儿子腌咸菜。

酱黄瓜,酱莴笋,酸白菜酸萝卜腌了几大瓮。

那个大的孙女儿,秋后就上学去了。被她的父亲送到龙泉育才学校去上一年级了。

那个育才学校,是一个八路军的干部子女的学校,很多八路军的将士在前方打仗,把孩子就扔在学校里吃住,任由学校的阿姨照看。

也有很多的孩子,很小就成了烈士的遗骨——孩子的父母亲全部牺牲了。

……

可是李秀月这里,三个孙孙的衣服,做了不少。粗布细布,尽自己的力量在哪里做。

而且知道了梁玉玲有了身孕,也为梁玉玲的孩子做了许多的准备,还准备了好多的尿布。

李秀月还要赶着做军鞋。只是此时的李秀月发现自己眼睛花了。

好几次认不上针。前几天那些日子,梁玉海在家养伤,给她认过不少次针,还给她纺了不少的线线,帮她做饭,帮她收拾屋子,那会儿梁润昌忽然回来说:“人家有人要十几刀染好的纸!”

梁润昌配料,李秀月又急忙地染纸。在上院子,晾下一院子染好的纸。

梁玉海就在家里帮她染纸,什么红的、蓝的,黄的、绿的……

就那生意,为梁玉海的娃娃们换来了

几身新衣服呢!

只是梁玉海不能出门,所以院子里的事情,梁玉海他不能帮忙罢了——李秀月也不让他帮忙,只怕对那个伤不好!

可是梁玉海康复了,回部队去了,这个认针的人就没有了。

那个小女女可以认,可是高兴了认,不高兴了,小嘴噘着,脖子拧着,怎么叫,怎么乖哄,都不认了。

李秀月也没有办法跟这个三四岁的娃娃较真。

认不上针,这个针线活就没有办法做啊!气的李秀月直挠头。

无可奈何地李秀月就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刚刚过门,那个利索,那个精干。

那会儿的婆婆跟现在的自己差不多,那会儿她李秀月偶然看见婆婆大奶奶在炕上满面眼泪地在哭。

李秀月问婆婆:“妈呀,你这是怎么了?”

婆婆说:“哎哎哎,我竟然认不上针了!”

李秀月不以为然地,很利索地给婆婆认上针,心里很不屑地想:“哎呦呦,这样的事还值得哭吗?”

可是今天自己认不上针的时候吗,才知道,婆婆哭的不是认不上针,而是自己老了!

是啊,李秀月突然发现自己也老了,是孙孙们撵着自己老呢!唉,看到自己要老了,李秀月心里的那个胆怯,天哪我,的孙孙!我的儿子!

再看看,自己那个颤颤巍巍的婆婆,梁家的大门大奶奶还在纺线线,月月能交上去几斤一等的线线呢。妇联又奖励了她一个布褡裢,可把老人高兴的不得了了,把自己的那个褡裢放在院子里面,给每一个拉的人看,大奶奶的纺线线的信心就更足了。

再看看自己的公公,那位二郎庙的梁管家,又组织了一次二郎庙的轰轰烈烈的大庙会,陕甘宁边区的政府从来没有阻止过庙会,但是反对迷信,已经成了人们的口头谈。不过二郎庙的的庙会里的戏,谁都想看——就连那些天天嚷嚷着破迷信的人们,看戏比谁都跑的快!劳累了近一个月的梁润昌梁管家,他的头发又白来好多

好多……

所以李秀月在哪里暗暗想啊,我李秀月这会儿还不能老啊,认不上针也得认啊!

所以自认为是碌碌命的李秀月还的在这里,拼命地忙里忙外地干活。

……

梁通保跟自己亲家,还在南关卖绳子,生意特别好。南来北往的,没有绳子,弄不成。

在他们铺子旁边就有车马店,里面南来北往的客人出名,没有绳子根本不行。

八路军部队的战马,拉炮的战马,都离不了绳子。

每天看着那一队队的骆驼队,从车马店里出去,走向远方。梁通保就想起自己家的曾经的车马店,嗨,现在的那个巷子里连个战马进来,都显得小了好多!

梁通保他想起自己的那个本家哥哥梁全保,心里就有气,因为他梁全保家里盖房子,断了梁家长门家的财路!但是现在也无可奈何。因为那个梁全保跑了,跑到镇川去了。

梁通保也常常想起自己的那个曾经爱过的婆姨,但是此时顾不上了,因为家里的几个小孙孙,要吃要穿。儿子梁玉海被疯狗咬伤,也是差点没有了性命。梁通保怎么敢大意?何况,亲家在这里,他当然不敢让人家小觑了。

李冬贵的馍馍生意越做越好,赚下了一笔钱,竟然买了十几亩地川地——无论i哪个年代,土地是最要紧的事情。

李秀月为侄儿的自立十分地高兴。

……

狄天仁自从这年过年以后,身体就不大好了,特别是看了病中的梁玉海,心里着了急,更是不大好,而他的家里情况是每况愈下。可是他的三个儿子,一个个也不读书,也不种地,什么也不会干,已经十五六了,天天在外面赌博。狄天仁骂了几回,根本不顶事。气的狄天仁又添几分病。

狄张氏很精心地照顾着他,但是,那三个儿子的母亲,天天在那里叫骂!什么难听,骂什么。狄张氏没有办法跟她计较,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最使她担心的是狄天仁的病,渐渐成了重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