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收学校放农忙假几天,我同陈健伟、郑如达两位老师到徐闻游玩,主要是叁观明朝戏剧家汤显祖的“贵生书院”,并且访问该县西连镇金土村,此村以老人长寿百岁闻名于世。
我们八点半钟才出发,车九点多钟到达海康,我们顺便在雷州的名胜“雷州西湖”和“天灵寺”走一回,吃了中午饭,才搭车到徐闻去。
下午二点钟到达徐闻。搭摩托车向北拐转一个弯,我们就到了“贵生书院”。
我在读湛江开放学院的时候,教我们《文论》的老师讲到《牡丹亭》这戏剧,就特别提到“贵生书院”。他说,我每次到海南,都要到徐闻的“贵生书院”看一下,已经去过三四回了。你们也算是文化人了,海康离徐闻这么近,你们应该去看一看。
“贵生书院”坐东向西,长方形结构,面积有二百多平方米。这瓦屋维修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它布局规范,屋舍俨然,没有红桩飞檐,雕龙采凤,却显得坚固古雅。
贵生书院的门前有几棵大榕树,长得枝繁叶茂,阳光活泼地在树上跳跃。榕树垂着长须,宛若慈祥的老人,在岁月的长河中守护着这一方净土。
“贵生书院”四个字用黑墨铸成,深嵌在屋檐里面。阳光给它的四周鑲上绚丽的金边,浅黄色的光洒落在大门的两旁,与透过榕树的罅隙倾泻在门口的一团团花瓣般的光斑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图案。
门口的右边有一口古井。古井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梦泉”。相传汤显祖适徐闻之夜,不耐炎热,饥渴难忍,辗转难寐,遂取此泉痛饮。是夜,梦魇缠绵,才思泉涌,触景生情,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写出了惊世骇俗的《牡丹亭还魂记》。我想,“梦泉”应该与《牡丹亭》的“惊梦”一节有关。——富家少女杜丽娘正值芳年,因读了《诗经•;关雎》后,引起伤春之感。和丫鬟春香来到花园,看到春意盎然的景色,禁不住叹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回房后,杜丽娘春思昏昏,在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不禁触动春情,双双在牡丹亭幽会。梦醒后杜丽娘幽思成疾,不久谢世。
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在梅花观中,在太湖底下拾得杜丽娘的画像,爱不释手。此时,杜丽娘魂游后园,两人相见,再度幽会。杜丽娘嘱告柳梦梅,要他掘墓开棺。于是杜丽娘死而复生,两人结为夫妻。
“贵生书院”的庭院非常宽敞。跨入门口,迎接你的是黄绿相间的成畦花卉,正是先生喜欢的姹紫嫣红。
庭院中间有一间空房子,墙壁是红的。书院南北两边的房屋布置着先生生平的资料介绍。书院重新装修,先生生平资料都写在墙壁的瓷砖上,间或配有直观的画片,显得整洁,美丽。空气里充溢着淡淡的清香。
汤显祖初到徐闻,发现此地民风很坏。人们喜欢干鸡鸣狗盗的事情,以打架斗殴逞能,轻视生命。先生决定办“贵生书院”教化他们。徐闻人知道他是从朝廷来的,又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对他格外的尊重和热情。他教习他们知书识礼,热爱生命。
在现代的文人对他的评价中,以田汉先生的评价最高。——
万里投荒一邑丞,
翁躯那耐瘴云蒸。
忧时亦有江南梦,
讲学如传海上灯。
应见缅茄初长日,
曾登唐塔最高层。
贵生书院遗碑在,
百代徐闻感义仍。
(邑丞,县令的行政助手,汤显祖到徐闻担任的职位,其实是一个闲职。“瘴气蒸”,徐闻当时属于南蛮荒地,毒气非常厉害。“应见缅茄初长日,曾登唐塔最高层”,指汤显祖曾经在繁华的都市观赏美景,可是如今却贬到荒芜的徐闻来。“缅茄”,浙江省一个看日出的地方。“义仍”,是汤显祖的字。)
汤显祖三十四岁中进士,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祠祭司主事职。他性格耿直,讽刺朝政。上《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得罪当朝,才被贬到徐闻来。
汤显祖在徐闻只有半年时间,就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但他对徐闻是有深厚感情的,有离别前的一首诗为证。——
天地孰为贵,
乾坤只此生。
海波终日鼓,
谁悉贵生情。
到徐闻是汤显祖生命的罹难期,也是他人生价值取向的转折期。在这里,他开始了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牡丹亭》的创作。有人把他与写《西湘记》的王实甫誉为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虽是溢美之言,但《牡丹亭》确是用他的心血写成的。有一次家里人不知道他的去向,分头寻找,竟在柴堆中寻着,此时他正为戏剧中的人物啜泣不止。
可见,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的精血诚聚的。
汤显祖的泥像放在东面正屋的厅中。这里很空阔,没有其他杂物。有一位旅游者把一片树叶放在先生的肩胛上。先生手托经典,脸相端庄从容,恬淡安祥;他眉宇轩昂,深邃的眼光仰望前方。先生在明朝“理治天下”禁锢人们头脑的时代,由一个女子杜丽娘因爱而死,因爱而生的故事,唱出了“世间万物情为贵”的呼号,惊雷般的惊醒了世人的梦。《牡丹亭》是惊世骇俗、动人心魄的。
难怪杭州艺人商小玲因演《牡丹亭》痛极而死在舞台上,扬州姑娘金凤钿因慕作者之才,不得相遇,忧伤而逝。
先生既是一位富有才情的艺术家,又是一位实干家。他一方面批判儒家在伦理上矫枉过正扭曲人性的礼节;另一方面又深深地认识到,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让人们在“有序”的融洽中寻找自己的幸福,社会一尚离开“有序”,必须导致混乱。在这一点上,他同朱熹的思想是同一道的:教育是恢复人性、改变素质的根本途径,离开了这一途径,几乎谈不上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和发展。
我们三个都在先生的像前合影,希望借先生的智慧之光装点自己贫瘠的心灵。(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