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的文化误导(1 / 1)

一个人的怀念 黄东风 1702 字 4个月前

我在5月12日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这个节目上,看到了有关教育改革的一些争论。浙江省有一些市区,从小学开始对学生的素质方面进行评等级。评价分为三个渠道:同学评判,学生自评,老师评判;评价结果与升学软性挂钩。这个作法引起了很大争论。搞教育的坚守自己的阵地,说是教育必须改革,要实行素质教育,须一点一滴地改进,不然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主张废除这素质测评的人认为:这测评是不合理的。

首先,人的素质测评很难量化。其中有一位尖嘴的妇女提出说,你评出一个有A级爱心的人,一个有C级有爱心的人;可是在别人落难的危级关头,A级有爱心的学生可能惊慌而逃,而C级有爱心的学生往往能够见义勇为。你这素质评判不是很好笑吗?许多老师都有同感,离开学校以后尊敬老师感念老师的学生往往是在校时学习成绩差纪律不好的学生。

其次,学生的年纪小,社会阅历、文化知识、判断是非等多方面素质还不具备正确评价别人的能力。

令主张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的当事人沾沾自喜的是,在素质评价的内容上有美术和音乐。

一个女孩子马上反驳:我善于剪纸花,但音乐和美术不行,按照这种标准来评,对我的评定结果是不公正的。

浙江省教育界的领导说:这么多人的评价,总不能说毫无根据吧?

中国人历来有少数服从多数的习惯。但事实是,多数人的意见并不一定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多数人对马寅初“人口论”的围剿,不是说明了多数人也常常走火入魔么?面对着中国的成十亿人口,当时的总书记胡耀帮曾经泪流满脸地说:当时要是听马寅初一句话该多好啊!

参加讨论的那个法国年轻的女士指出了问题的本质:一个人生活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幸福,我们干吗要在乎别人的目光,别人的事情与你有什么相关?

事实上,这种作法是教孩子从小在别人的目光下生活,而别人目光里的幸福未必是你的幸福;这是教孩子从小学会作社会和别人的工具,个人的生命价值在所谓的“崇高理想”中变得可有可无。

人是贪婪的动物,偏偏中国人喜欢讲究道德,“作秀”便成为中国人的特长。君不见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吏,在政府的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手捧经典,声嘶力竭地叫喊:“决不能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有住脚的地方。”现在,群众对腐败早已司空见惯,再也没有深恶痛绝;贪了就贪了,还这样高呼口号,实在让人恶心。我们实在不应该从小教孩子向“喜欢作秀”的腐败官吏们学习。

至于对于“道德素质”的评判,那是更困难了。退一步来说,就算能对别人的道德素质作出准确的评价,可是拿什么道德作为标准呢?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上,一直有一种文化走向在误导学生。——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的生命价值是为社会作贡献。有这种价值观的人当然是伟大的,是人类的杰出者。但强求别人这样生活是不正确的。并不是每个人的生命的价值是为社会作贡献。你说那些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就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吗?

我们有的家长有的老师动不动就对学习成级差的学生说:“你这种不中用的东西活在世上有什么作用,你快去死吧!”这种对人的辱骂对人身权利的不尊重说是“恨铁不成钢”,其词虽不雅,但其心可昭其情可嘉。我们大部分人还不是普普通通的“铁”么?世上有可能有必要使人人成为“钢”么?一些“差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在社会里变成了“弱势群体”,他们许多正当的权利在无意之中被剥夺,他们的人格尊严时时遭到公开的亵渎。

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幸福,人的生命活在世上这本身就是有价值。各个人有各个人生命的价值观,我们不能用自己认为好的价值观去强迫别人也这样生活。如果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你活着是为了什么?其实连老师也很难答出来。一会儿说是为社会作贡献,一会儿又说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一会儿说是为了面包,一会儿又说是为了爱情。连自己都含糊不清的问题,却拿一个道德标准去评价别人,你说荒唐不荒唐?

世界是丰富多彩,你的道德标准再好,你自己珍爱好了,也不能强求别人哪!一人独舞,一花独放,一菜独卖,这世界还是世界吗?

浙江省教育界的领导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小心翼翼地解释,我们把素质评价和升学只不过是“软挂钩”。

那位法国的女士立即嘲笑说:“电脑病毒无论是软件感染还是硬件感染都是很麻烦的。”

许多人说了,要评价学生的素质,必须首先全面提高老师的素质。只有老师的素质好了才能很好地评判学生。

管教育的人说,按照目前我国的师资状况,这要等待多少年啊。许多人竖起了斗眼鸡,那意思像在说,“瞧,看现在你们老师那副猫样,还评价学生呢!”有一位十多岁清清纯纯的女孩子说:“现在的老师素质比学生差。”主持人“一虎”问理由,答曰:“因为老师经常辱骂学生。”

有人同感,有人惊讶,有人叹息,……。“师道尊严”,想不到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变成了这副嘴脸,这真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我们老师的素质真的很差吗?

许多人一提到过去受老师的伤害,就涨红了脸,有点儿像贫下中农受地主阶级的迫害那番义愤填膺。凭心而论,老师因为涵养不够,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是巨大的。但综观老师的一生,几十年来,他们从过去几十元的工资到现在的一千多块钱,是如何生活过来的呢?一方面要养家糊口,一方面要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虽然不是人人呕心沥血,可也算是忠于职守。怎么能以一疵而遮大德吧?

可见,对人道德的评判往往以偏概全,是不合情理的。

在我们的社会上,许多人有一种病态的心理,就是一个人尚且有什么过错,就会受到另一些人的批判。“这个人的素质真差!”“这个人的品质低下!”……于是,人们纷纷给自己不喜欢的人“贴标签”,在别人“低劣卑下”自己“神圣高洁”道德评价中寻找乐趣,寻找安慰。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严于解剖别人,然而我更无情的解剖我自己。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愿意让别人“解剖”自己呢?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对别人无情地解剖呢?人是有血有肉的,每一个人都在法律和世俗的框架下谋求自己的幸福,你干吗要在别人的背后喋喋不休地说三道四呢?老舍先生在**时期,受不了红卫兵的批判辱骂殴打,跳湖自杀了。他临死前的一句话是:“是谁给孩子们这么大的权力?……”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但在今世,许多人渐渐对他“敬而远之”,因为他手里拿着一把解剖刀,见了有文化有地位的人就忍不住嚷嚷:“小子,走过来,让我割你一块肉,解剖解剖一下,看你是什么货色。”

人们一边走,一边回头劝道:“老爷子,你先把刀收起,我们再好好谈。”

在这个世界中,许多事情我们只不过说说自己的感受罢了。“道德评判”最大的恶果是扭曲人性。古人就告诉我们处事的原则:只对事,不对人。许多曾经是恩爱的夫妻,不是因为一句刻薄的话就分道扬镳了么?既使不离开,也渐渐变成同床异梦了。“想不到你的素质这样差,……”多年来的含辛茹苦,得到的是这样的一种裁判么?于是“内战”开始了,无完无了的争吵,彼此向对方举起了“枪”,比赛谁射击的子弹多。

我想,我国的人际关系这么差,这么沉重,与我们的世俗观念和文化教育分不开的。动不动就对人进行道德评判,不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加剧人的磨擦,让人互相撕扯,拉帮结派,于是,这个世界浓烟滚滚,连安静的角落都变成了厮杀的战场。

在我们的社会,的确有这么的一些官吏,这么的一些老师,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唯一的特长是向别人进行道德讲教。这样的官吏,这样的老师,不要也吧。

学校的任务,是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让孩子们有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而不是教孩子们吃饱了无事撑,对别人进行道德讲教,往别人身上“贴标签”。

浙江省教育界的领导终于说了实情,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的学生素质太差,许多老师连课也很难上下去。我们是没有方法才采取这种措施。

我是当老师的,深知现在老师的苦。课堂上一打打的是孙悟空泼猴般的学生,老师稍不注意,“猴头们”就把金棒打过来。

然而,企图通过道德的评判来管理课堂纪律,那是病急乱求医罢了,其结果与希望是南辕北辙的。

在古代,为了国家的稳定,统治者把人划分为几个等级,是什么“玩意儿”大家清楚。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要把学生分为ABC等级,用这种方法来管理,给人的感觉是“黔驴技穷了”。设置一个笼子,让学生规规矩矩往那儿跳,看谁跳的姿态美丽。这样的“把戏”,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

浙江省某些地方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评判的作法,应该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