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月华(1 / 1)

一个人的怀念 黄东风 691 字 4个月前

泪•月华

忘不了的,是你眼中的泪

映影着云间的月华

昨夜下了雨

雨丝侵入远处的荒冢

那小小的相思木的树林

遮盖在你坟山的是青色的荫

今晨天静了

地萝爬上了远山的荒冢

那轻轻的山谷里的野风

拂试在你坟上的是头头草

黄昏时

谁会到坟间去辨认残破的墓碑

已经忘了埋葬时的方位

只记得哭的时候是朝着斜阳

随便吧

选一座青草最多

放下一个风信子

我本不该流泪

明知道地下长眠的不一定是你

又何必效世俗人的啼泣

是几百年了

这悠长的梦,还没有醒

但愿现实变成古老的童话

你只是长眠一百年,我也陪你

让野蔷薇在我们身上开花

让红胸鸟在我们衣褶里安息

转瞬间就过了一个世纪

但是这只是梦而已

远山的山影吞没了你

也吞没了我忧郁的心

回去了穿过那松林

林中有模糊的鹿影

幽径上开的是什么花

为什么夜夜是带泪的月华?

席慕蓉的诗中单写怀人的篇幅很少,似乎只有这一首《泪•月华》。这首诗写得很真挚,用诗的语言写散文的故事。这种写法可以反映壮阔的生活,但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这首诗的情调有点像流行歌曲《丁香花》,哀伤而美丽。

死者是作者的什么人,不尽清楚。似乎是亲人,又似乎是情人。死者似乎死得很“委屈”,是为了反抗不合理的命远而死的吧。诗中让人疑影团团。明明是记得哭的时候是朝着斜阳,可为什么又说“明知道地下长眠的不一定是你”?莫非是死者的尸体已经腐烂到无从辨认,或者是一场集体性死亡尸骨全化,可是为什么没有交代?也许故事中的事情诗人不愿向人详说。

只知道死者的痛苦在诗人是身同心受一般。诗人对死者的体贴入微是有着最亲最亲的情愫的。“但愿现实变成古老的童话,你也是长眠一百年,我也陪你。”是现世中无法超脱的痛苦啊!林中的鹿影让人记起惊慌的往事。“幽径上开的花带泪的月华”,让人想到死者悲凉的遭遇和圣洁的灵魂。

诗是最能表现人的感情的文学体裁,因而很得到年轻人的的喜爱。但诗又有一个局限,很难反映壮阔的生活。在我国的历史上,就出现过杜甫那样用诗反映壮阔的生活的诗人,人们称他为“诗史”。大凡有这种才能的人,实在是“不同凡响”,现代诗人艾青就有这种才能,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描写了一位底层妇女平凡而又悲苦的一生。

我在“**”中看到许多优美的诗篇,我在为作者喝彩的同时又感到了忧虑,他(她)们能坚持下去吗?诗本身就不容易写,一个人单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很快就会写完,再写下去就会出现重复。一首歌可以一唱再唱,一位歌星一首歌唱一千遍脸也不红,但诗人能凭几首好诗走遍天下么?我想,诗人只有把内心的世界折射到大千世界里去,诗反映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起来。人们早就说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诗也不例外;自己的生活,别人的生活,这个世界的生活。

席慕蓉的专业是绘画,写诗只不过是她闹着玩的;她玩出了“名”是事实。从《泪•月华》这首诗看,她有能力写一些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诗歌,但是她不“玩”了。

在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需要我们去诉说,我的喜欢写诗的朋友们,《泪•月华》这首诗,是否给你小小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