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发炎(1 / 1)

一个人的怀念 黄东风 784 字 5个月前

孟子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在大学的课本中读过几遍,自己当老师后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竟有一句话没有明白。这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为人师者不能通晓是不太光彩的。——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里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指人的心灵的悲苦表现在憔悴的脸色中,发出吟咏叹息之声然后才被人了解。上文的前两句是说人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苦难的磨练,这句为什么说到人的心灵的痛苦怎样才被人理解呢?这与主题“生于忧虑,死于安乐”有什么关系?有的资料注解为“前两句说的是痛苦的内在表现,而这一句是外在表现,内外结合的写法。”我不知道这胡乱弄的什么意思。去问一位年老的老师,他说孟子的文章常用比喻,大概是比喻成功和失败的关系。我想这样的解释总有点空洞,总有点牵强。

我在读湛江开放学院学习时,教我们“古代文学作品”的是一位年青貌美的女老师,是北京大学毕业的。有一天上课正好是讲授“诸子百家”的文章,下课后我很欣喜的去问她。

她听了一会儿才明白我说什么,然后坦然的笑着说:“我也不清楚。”随即又自我解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她告诉我,她的专业是研究“唐宋文学”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从一本《中学文言文注释册》中找到了答案:人要有所成就,就要忍受心灵的孤独之苦。

要理解这句话,我想应该抓住“声”和“色”来思考。心灵的苦难转化成“声”和“色”,那么“声”和“色”既是实写,更包含着一种言外之意,这言外之意便是“艺术的表达”,说得范围小一点,那就是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主张。

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就有“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大凡物不平则鸣。——人之言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古代正直的文人大都是能为老百姓鸣不平的,“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怀,文学作品那种情郁于中而泄于外的不平之气,正是艺术感染人的力量。宋朝的欧阳修就提出“诗穷而后工”的理论,我们现在的“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愤怒出的诗人写的诗的艺术价值并不一定高,因为愤怒的语言往往破坏了诗的意境,然而愤怒出诗人总比“愤怒砸玻璃”好得多。——事实上,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论是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观点的。

孟子一生坎坷不平,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是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他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也是自己心灵的写照吧。

艺术是以情感人的,人在苦难时的情感最真诚最动人。难怪当今港台的歌星一上舞台就用手捂住胸口,皱着眉头显出非常痛苦状,引得少男少女汪汪眼泪。不过上了年纪的人往往不以为然,觉得一个人手舞足蹈,声嘶力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实属不雅。不知道是“艺术表演”的人以为是他们身体不正常,盲肠发炎呢!

港台的歌星大多在顺境中长大,有什么深刻的悲哀可言呵?对于他们的把戏,老祖宗早已准备了一个不屑的名字,那就是“无病呻吟”。

老年人不明白,现代流行的艺术正是“盲肠发炎”派。不过这几年“享受派”又占了上风,,那就是“和大腿一个也不能少”。

孟子的动心忍性,指的是人宁可忍受口腹和心灵之苦,也不要失去做人的仁义本性。一个人如果只顾寻欢作乐,仁义遂失,那只会导致自己走向灭亡。

孟子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纵观历史上的腐败官吏,他们在大肆挥霍老百姓的血汗钱的时候,心里还有什么“仁义”可言。

中华民族的封建王朝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荒唐的朝代。中国历史上的所谓英雄豪杰,大都是没有什么建树杀人放火最厉害的恶魔。哪些良心未泯的读书人,在动乱的年代,只能留下一些“不平则鸣”的咏叹之声,孟子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就是这样流传至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