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过小年(1 / 1)

隋唐大猛士 木子蓝色 1893 字 3个月前

日暮黄昏,炊烟袅袅升起。

男男女女都往回赶,牛羊声,鸡犬声,还有那村边树上的麻雀声,很是热闹。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女人的骂街。

南山村不大,依山傍山的一个小山村,就那么七八十户人家,但隔三差五总有女人骂街。至于骂街的内容,不外乎总是今天有人被偷了鸡,明天有人被捡了蛋,又或者地里的菜被人偷拔了。

偷鸡摸狗摘菜的事情总是隔三差五的就会有,遇到这种事情女人们便会满村子的骂街,各种各样的骂人词汇,厉害的三婶甚至能骂上一天不带重复的,当然也有嘴笨的如五伯娘便只会重复那几句。

对于村民们来说,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一只鸡或几个鸡蛋也算是重要的家庭财产,鸡下的蛋能到集市上换些针头线脑,而下蛋的鸡更是能抱到集市上换点盐巴回来,又或者哪家孩子、老人有个头痛脑热的万要一请医抓药,也要靠这个换点活钱。

乡民淳朴,但是乡村里也从不乏那些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之人。甚至个个村子里都有这样的人,不但是小年轻,甚至一些老男人老妇女一样有这样不良的行为。

以往,遇到妇人骂街经过,罗成母亲常会出来搭上几句话,问问是什么情况。罗成兄弟们,有时也会出来瞧瞧热闹。

但是今天,罗家院里却没有半点动静。

厅堂里。

连刚赶回来的老四听了老爹的身世后,都瞪大着眼睛在发懵。

良久,罗成发话了。

“爹,就算罗艺是四品虎贲郎将,可他对爹的伤害,早晚有一天我都会让他偿还的。”

老三嗣业也是怒气冲冲的道,“对,管他虎贲还是虎牙,管他三品还是四品,他竟然那般欺侮父亲,我这个做儿子的绝不放过他。”

“老三、小五,我今天把这些说出来,不是说要你们他日找他报仇什么,本来我是打算一辈子不说的。可你们现在也算是有了官身,而他也已经知晓我下落,虽然都是陈年往事了,他见我时还说想要补偿我,但我不想再与他们有什么纠葛,告诉你们,也是希望你们知道这回事而已。”

“爹,父荣子荣,父辱子死,这个事情我们定会记在心里的,早晚有一天,要向他们讨还公道。”

“不说了,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离开长安之后,我一路向东,后来遇到了你们母亲。”

原来,罗父罗母当年乃是私订终身并且私奔的。

难怪说,罗家多年来并没有怎么跟秦家来往呢。

最让人惊讶的还是罗成母亲当年并不知道罗成父亲曾是贵族公子,哪怕到了如今,也是才知道罗老爹尘封的身世。

要不是老爹今天跟儿女们说出来,她会以为丈夫只是来自长安的一个大户人家出走的庶子,谁能想到会是一位郡公之子,还曾是七品侍卫呢。

“这事瞒了你这么多年,老婆子你怪我吗?”罗老爹牵着罗母的手问。

“怪你做什么呢。”罗母却只是摇摇头。当初她与罗父一见倾心,是看中他的才华,后来又信任他的品格,才会最终与他私奔。那时的她,并不曾贪图什么富贵,因此就算现在知道他曾是郡公之子又如何呢。

老四长吁短叹。

“你干什么呢?”

老四特遗憾的道,“原来我祖父曾是郡公大将军啊,可惜啊。阿耶,你当初若是不给那罗艺顶罪,你现在肯定也是个虎贲将军,我说不得就是个七品金瓜武士了。”

“你还六品千牛侍卫呢!”罗成鄙夷老四。

“好了,不说这些了。今天是小年,小五和了面,今天我们一家人吃牢丸。”

罗老爹名贵,当年他还未出生之时,父亲罗荣刚投身杨忠麾下,给未出生的孩子取名贵,希望将来自己能够富贵。后来真的富贵了,另娶,生下孩子却取名艺和寿。

罗成擀面,擀了几张饺子皮,嫂嫂们已经嫌他太慢,然后把他赶到一边去了。

于是两个嫂嫂擀面皮、几个出嫁回来的姐妹揉面、剁馅和包饺子。

家里的男人们,则被赶到一边。

老爹便带着罗成兄弟伙杀鸡宰鸭,烧火燎猪头羊头的毛,水煮大块的白肉和鲤鱼,这些都是一会要给灶君的供口,由男人们亲自准备。

四个出嫁女儿和夫婿今天也是早早来到家里,他们很早就在家里祭了灶君,然后到丈人家里团聚。

因为如今都随罗成在郡兵营里当差任职,最近又都得了赏赐,腰包也鼓了,每人来的时候,都是提着鸡鸭,带着果脯来的。

几个外甥外甥女一到家,就甜甜的喊人,然后拿了果子到处乱窜。

家里的气氛说不尽的欢乐。

弄好祭品,罗成回那边转了圈,发现女人们饺子果然包的好看,一个个偃月似的,肚子鼓鼓囊囊的,小妹和王慧娘两个丫头兴奋的给罗成介绍,哪里是韭菜馅的,哪里是胡萝卜馅的,还有羊肉馅的、蘑菇鸡丁馅的,有菘菜猪肉馅的,她们足足包了七八种馅料的。

然后每种馅都包了一百个。

“吃的完吗?”

罗成惊讶不已。

罗母在一边道,“难得包一回,就多包点,你姐妹们今天也来家里团聚,人多。”

虽然这样说,可这边刚包好,那边罗母便指挥着小妹把罗成几兄弟喊过来,然后指着那边装好的一碗碗刚煮出来的水中牢丸道,“给村里的六奶奶几个老人送去。”

六奶奶是村里七十多岁的一个老寡妇,守了几十年的寡,一辈子辛苦拉扯到几个儿女,可在前几年,儿子却走在了前面,只有孙女却早远嫁外地,连个后人都没。要不是这些年官上和村里大家救济,早没人了。

可越是这样,她偏偏却越活的安稳,转眼都七十多了,算是村里历史以来少有的高龄寿星。

村里还有另外几个年龄大的老人,有人是和儿女不怎么和,有人则是身体不好。罗母以往也没少帮着照顾,如今家里煮了饺子便让罗成兄弟挨家挨户送去。

“娘,我现在都是官人了,九品立信尉,你让我去送饺子不太好吧?”老四摆架子。

结果罗成瞪了他一眼,“我这个九品的县都尉都能送,你有啥不能送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