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李榕溪的决断(1 / 1)

“动作快!

小心车轮!”

“前面的让开!

让我等大木先过!

!”

自大唐民夫,开始对试炼之地,大唐城池开始施工。

整座城池,瞬间便有了一丝丝人间烟火之气。

无数载货马车,拖着砂石木料等物自星门中涌出,顺着城门通道驶向城外。

此时的城池之外,已经变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城门上方,云缨手中拄着自己的“三伏神枪”。

也是在望着下方绵延数十里的巨大工地出神。

即便出身长安,她也从未有机会,见识过如此恢弘的建设场面。

按照李二的旨意。

如今,已有二十万民夫被抽调。

入得这试炼之地,大搞建设!

“听二芳那小子讲,这二十万民夫,只是第一批!”

“待一两日后,长安附近那仙种灵米收获完毕!”

“第二批三十万人,便又会开始集结!”

沉吟中。

云缨身边,猛的传来一声咋咋呼呼的叫唤。

“云缨姐,怎么独自在此?”

话音落下,一身银甲的长孙二芳。

便已经如同一只小耗子一般,蹦蹦跳跳的出现在云缨身边。

“二芳,你如今乃是陛下钦赐羽林郞,此刻不在下面督工,来我这作甚?”

“……”“云缨姐,如今下方无数民夫,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今日我那一队的活,已经结束了!”

说着,长孙二芳干脆往云缨身边的城垛上盘膝一坐,便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裹来。

“对了!

之前工期紧张,我都忘记……

给云缨姐你带了这个!”

“……”“朱雀十三巷的桃花酥啊!”

从精巧的食盒中拿出一块。

云缨看着眼前形似桃花,香气扑鼻糕点。

心中不知为何的,泛起了一丝古怪来。

“我入这国运试炼,不过区区几日。”

“为何心中,却像过了许久一般?”

……

与此同时。

高句丽之城。

“殿下!

照如今工期看……

最迟明日!”

“我高句丽军营,便能完工!”

身边一群军将的簇拥之中。

李榕溪站于自家城头,望着下方沉默的工地。

算是轻轻一点头。

“这试炼之地,并无白天黑夜之分别!

等下……

所有人加餐灵米!

让民夫们再加把力!”

“争取明日之前,便将军营完工!”

说罢,看着身旁一名高句丽禁军将领道:“朴相因,等一下你从星门返回九州。”

“请父王……

再征民夫三十万!

奕剑士之军……

亦要加紧征募训练!”

“开战前,务必要扩军三十万以上!

!”

“……”“这……”李榕溪命令一下。

面貌英俊,一身重甲的朴相因。

却是于迟疑中低声道:“殿下,我高句丽……

刚受过那上苍之罚。”

“如今汉城附近,都尚有无数伏尸,未曾清理掩埋。”

“单是如今这十万民夫,都是大王为您硬行拼凑出来的!”

“此次摊派,我高句丽不过五万军罢了!

您为何要筹措三十万大军?”

“……”“我不听这些。

摇摇头,李榕溪声音冷冽。

“如今我高句丽,享了那二等灵雨!”

“国力……

甚至比受上苍之罚前,更进一步!”

“你自去帮孤传话便是!”

“那民夫士卒,乃是我高句丽……

在方严陛下面前的话语权!”

“这一回,哪怕倾全国之力!

我都得在方严陛下面前……

为我高句丽争一争面子!”

李榕溪斩钉截铁一般的声音中。

四周无数禁军将领,纷纷闭口不言。

自上回上苍之罚后、高句丽老王李宰治便在心气郁结中,病倒了。

如今高句丽朝堂,用一片混乱来形容。

……

都不为过。

“既然殿下注意已定,相因自然领命!”

说罢,朴相因面露一丝忧色,继续道:“如今大王身体欠安!”

“我高句丽各地求救告急文书,更是雪花一般涌来汉城!”

“此时若大量征召民夫士卒……”“相因担忧,殿下命令,会受朝中清流抨击阻挠……”“……”“清流派?”

眼神微动间。

李榕溪却是望着城墙下方,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缓缓摇头。

“清流领袖金石,与我关系尚可!

应当不会在这事情上为难。”

“不过,若是清流派执意因这事情发难……”顿了顿,李榕溪回过头来。

目中,露出一丝杀意来。

“相因!

你朴家,世代为我高句丽李氏效命。”

“我信得过你!”

“父王好文采,对朝中清流……

素来倚重!”

“若真的事不可为,我便允你……

在汉城起兵,行那清君侧之事!

!”

“……”“什么?

?”

李榕溪此话一出。

四周无数禁军将领,尽皆一愣。

面上,纷纷露出恐怖之色来。

“不必惊讶!”

“征战再开前!

你我对话,是不会被那巨镜投于九州的!”

“如今九州之镜照耀的,仅有方严陛下一人而已!”

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李榕溪回头看着身边一群禁军将领。

一字一句道:“这国运试炼,乃是千万年难遇的莫大机缘!”

“若不能紧紧跟随方严陛下。”

“只怕大浪淘沙之下,不用多少次……

我高句丽,便会如那许多小国一般。”

“……

化作一片寂静死域了!”

“……”……

朴相因带着一群禁军将领,大步离去后。

李榕溪身边人群,瞬间便少了一大半。

良久后,才有人低声道:“殿下,若是起兵。”

“您又不能在国内主持,我等担心……

会不会被人钻了空子?”

“……”“钻空子?”

面上露出一丝冷笑。

李榕溪俯视面前工地,声音中,露出一丝不屑来。

“如今九州,已经不是从前之九州了!”

“从前我高句丽国泰民安,倚重清流并无大错!”

“如今诸国并起,正是需要以举国之力……

搏杀一条生路!”

“此乃大势!

!谁人敢挡……

只有死路一条!”

就在李榕溪掷地有声,决断而言时。

位于大唐城池的方严目光深处,却是微微一动。

“嗯?”

“高句丽之气运,有了变动?”

微微思索片刻。

方严自那冥冥之中,注入己身的高句丽国运中。

立刻便明白了前因后果。

“高句丽气运,原本势弱至极!”

“我还当是其国刚受那‘上苍之罚’的缘故。”

“却不曾想,竟是国内有权臣作祟?”

目光闪动间,方严已明白了。

那高句丽李榕溪,怕是已经下了决心。

想要行那“清君侧”之事。

“李榕溪若成事,那高句丽龙气国运,立刻便能凝为一股!”

“比之现在,却是能强上两倍有余!”

“此事,我倒是需要帮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