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6章 未来可期(1 / 1)

“朕着你为南巡察御史,去淮南道、江南道巡察粮道,监督粮仓,平抑物价,核对账目,若有罔顾圣恩,违法乱纪之臣,朕许你便宜之权。”

杨和书躬身应下,“陛下,臣一人怕是难以短期内巡视完两道,臣求一助手。”

皇帝的目光就在百官中一扫而过,最后指着白二郎道:“让白诚与你同行吧。”

神游天外的白二郎一呆,被身后的同僚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出列,迟疑的应了一声,“臣遵旨。”

杨和书本想求的是白善,听见是白诚,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也笑着应下。

皇帝略一沉吟便问道:“唐鹤现在何处?”

封良出列道:“小唐大人现在并州一带,巡察灾后事宜。”

五年了,唐鹤还在外面,他中途回过一次京城,但也只是述职,只呆了不到两个月便又走了。

皇帝本来想找个地方让他呆着做刺史,但见他这几年成绩斐然,有他在大晋四处晃荡,吏治都清明了一些。

于是皇帝便又让他继续四处晃,真正实现了走南闯北,查遍天下冤案的理想。

皇帝道:“加封他为北巡察御史,着白善为副御史,和唐鹤一起巡视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三道粮道。。”

白善愣了一下后出列,躬身应下。

皇帝道:“白善,修建粮仓,平抑物价一事是你首提,你又精于计算,此事你要上心,不可懈怠。”

白善恭敬的应下,“臣遵旨。”

皇帝解决了这件事,又与众臣商议了几件事后见时间已经不早,不想他们再为河道漕运一事闹起来,于是起身道:“退朝吧。”

众人起身,恭送皇帝。

白善抬头与杨和书对视一眼,微微一笑,转头去找周满。

周满拿着自己的笏冲他嘿嘿一笑道:“你又要出差了,这次去的地方还多,你记得帮我留意沿途的植物。”

白善应下,“你放心,我会留意的,家里先交给你了。”

周满“嗯”了一声,才出门就被古忠叫住了,古忠点了好几个大人的名,杨和书和白二郎都在其中,“陛下要见几位大人。”

四人便转身朝太极殿后头的书房去。

白二郎走在周满身侧,悄悄呼出一口气道:“好险,我还真怕陛下在朝中提问我呢,但怎么想起让我去巡察粮道?我可一直在翰林院任职。”

河道的折子他也有参与和署名,但修建粮仓,平抑物价的折子他可没参与。

周满,“翰林院的翰林不就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吗?你还真想一辈子留在翰林院啊?”

白二郎:“翰林院挺好的,当个老翰林也不错。”

白善道:“陛下让你随杨学兄去巡察是让你保护杨学兄的。”

“我?”白二郎惊讶,“我保护杨学兄?杨学兄还会领兵,也会些功夫,比我强吧?”

白善:“……总之你就紧紧地跟着杨学兄就行,带好你们公主府的侍卫,你是嫡驸马,陛下素来爱重明达公主,淮南道那边不敢对你动手。”

白二郎后知后觉,“哦,对,杨学兄在淮南道有很多仇家。”

杨和书忍不住轻笑出声,和他道:“这一路上就要有劳你保护了。”

白二郎连忙道:“杨学兄放心,其他的我不行,跟紧你我还是可以的。”

等到了书房,太子和几位重要的大臣都在这里了。

白二郎第一次进小朝会议事,还有一些紧张,好在皇帝不是提问他,而是逮着白善和周满问,似乎也知道河道一事他虽有参与,但出主意的是他背后的白善和周满。

白二郎悄悄松了一口气。

白善敢写这封折子,自然是做过研究的,尤其第二封折子比之第一封更详尽,中间隔了一个月的时间,他添加了不少东西。

白善道:“我大晋水网密布,不说北黄河,南长江,只说其间的河道分支,渭水、洛水,无定河,汾水,汴水,淮水,此是从西北向东,北向东南的航到,其中经过的州县囊括了我大晋一半的繁华之地。”

“更不要说嘉陵江可与渭水等连通艰难,能与汉水连通中原,”白善道:“这些河道若都能用起来,沿途商贸必定蓬勃发展,中原人多地少,闲置下来的人力可更快速的输送往北地,东南一带,国力何止增强一二倍?”

老唐大人蹙眉,“如此重商,岂不伤农?”

太子道:“若是之前自然会,毕竟耕地有限,但现在粮食产量增高,各地粮价下降,以前两个成人劳力拼尽全力才能养活一家三口,但现在一个成人劳力便能够养活一家三口,那多出来的一人自然可以做些其他的事让生活更好。”

“而商便是让他们生活变好的道。”太子道:“这几年司农寺一直在研究水稻和麦种再增产之事,孤听闻,今年他们试验田出来的一株水稻已经能达到亩产八石。”

白善赞同,道:“虽说粮食高产,但各地贫困之人依旧不少,失地的流民,少地的佃农,这些都要解决,臣如今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暂时将这些人力用起来,使其能在世间存活是当下要紧之务。”

其实是有办法的,但办法比较激进,白善和周满都觉得提出来,他们可能就见不到下个月的太阳了,所以还是算了,暂时不提。

他们再想想更好的办法,先顺其自然,着眼于当下。

皇帝微微颔首,这才道:“河道可以疏通,但这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尤其没有河道图,各河道情况不明,如何疏通,先疏通哪一部分都要从长计议,放在大朝会上议论,恐怕难以有定论。”

他道:“此次你们出行,除剑南道外,你们去的地方囊括了我大晋所有重要的河道,朕令你们私下收集河道图,将资料都交给工部,由工部制定出疏通之策。”

白善大喜,躬身应下。

皇帝这才看向周满,道:“工部会先选出几条河道做试验,以免工程铺大出现问题,但下河的民工劳丁和士兵过多,必有灾病,你们太医署可有应对之策?”

周满躬身道:“臣会尽快定下合适的御寒防疫药方,以及适合他们水中作业的应对之法,到时候会在劳工点设立医署点,以备不时之需。”

皇帝微微点头,就点了案上摆着的舆图道:“那就先从渭水到汾水这一段开始,你们太医署准备吧。”

这会儿九月了,汾水一带水位下降,有些地方甚至都要落雪了,这时候疏通河道的确要命,周满不敢怠慢,躬身应下。

皇帝交代下任务,这才对一直乖乖站着的白二郎道:“驸马,你好好跟着杨大人学习。”

白二郎应下。

皇帝这才挥手让他们退下,留下太子和老唐大人几个说话。

出了书房,四人便朝太极殿外走,白善和周满落在后面,他问道,“此事紧急,我回去收拾一下东西便要准备出门了,你会去汾河吗?”

周满:“看情况,此事还需和萧院正商议,不过我便是去也不会去很长时间的,三两月便能回来。”

毕竟进了十一月,河道也难挖开了。

白善点点头,牵住她的手笑道:“那就随缘见了,你要保重。”

周满抬头看向他,笑道:“你也一路小心。”

杨和书和白二郎已经走到台阶之下,见他们两个在后面磨磨蹭蹭一直未曾跟上来,便不由回头去看。

阳光灿烂,俩人正沐在金色的阳光之中,太极殿的台阶很长很高,杨和书和白二郎向上看时便觉得阳光晃得刺眼,只看见俩人牵在一起一晃一晃的手。

杨和书忍不住一笑,摇了摇头后回身道:“走吧。”

白二郎嫌弃的撇撇嘴,一脸忧伤的跟着杨和书走了。

白善和周满见状,相视一笑,走近了一起追上去,衣袖碰着衣袖,翻飞起来,没人能看见俩人衣袖下牵在一起的手。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