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孤独的神(1 / 1)

死神的哈士奇 君不贱 2489 字 5个月前

回去的路上景承执意要自己开车,我坐在后座懊悔不已,景承一直默不作声像是在想什么事。

“对不起,我不该说那样的话,我是无心的。”我打破车里的沉默,诚恳向景承道歉。

“说说血月的案子吧,血月就是照片中出现的小孩,想要抓到血月就必须对这个孩子有全面的了解。”景承直视前方好像并没有听到我的道歉。“说说你们的看法。”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杨莲芝是被人约出去后遇害的,种种证据显示凶手就是约她出去的人,杨莲芝之前是保姆负责照顾小孩。”苏锦拿出在杨莲芝相册中找到的照片。“我们推测血月就是杨莲芝曾经照顾的其中一名孩子,目前已派出警员对杨莲芝早年从事保姆工作进行调查,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你们怎么看这个孩子?”景承声音镇定。

“从张善文的描述中可以大致对这个孩子有初步了解,冷漠、无情、不合群以及聪明,他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像一名正常的小孩,所以我猜测这个孩子可能患有某种精神疾病。”陆雨晴说。

“你是说这个孩子脑子有问题?”

“血月的变态行为不像是后天形成的,在加上他小时候的表现,我认为患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很大。”陆雨晴点点头。

“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景承面无表情说。

“你怎么想?”

“张善文对那个孩子的描述不准确,或者说有偏差。”

“有什么偏差?”

“变态是常态的反义词,而绝大多数人是以常态的方式生活,当有极个别另类出现时候,就会被认为是变态,这个孩子就是其中一个变态。”

“你也认为血月从小就变态?”

“不,这里的变态不是贬义,我举个例子给你说。”景承从后视镜看看苏锦。“你会和蚂蚁做朋友吗?”

“蚂蚁?”苏锦表情茫然。

“常态模式下的孩子纯真简单,他们的满足点很低,一个玩具、一枚糖果或者一场游戏都能让他们获得开心和满足,因此他们以此来结交自己的朋友,但在变态的孩子眼里,他们的童真其实就是愚昧和无知,这两者有截然不同的追求,所以导致他无法融入常态的常态的孩子中去,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个远远超过他们接受范围之内的孩子如同大人一般,同时在这个孩子眼里,他们又无知的像蚂蚁,相信你一定不会想方设法去和一群无法沟通的蚂蚁做朋友。”

“你,你的意思是说,血月小时候被其他孩子排挤。”

“小孩远比大人要简单直接,喜欢就在一起玩耍,不喜欢也不会掩饰,时间长了这个孩子被隔绝在其他小孩之外,渐渐他不会再被人注意,慢慢他就变成离群寡居众人都看不见的幽灵,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是什么造成血月小时候这样的处境呢?”

“丰富的知识和超过常人的智商。”景承脱口而出。

“知识和智商?张善文的描述里并没有这两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陆雨晴好奇问。

“你们不是说过,张善文见到那个孩子时,他正拿着一本英文书吗?一个只有五岁的孩子在阅读英文书籍,岂不是很不寻常?”景承说。

“等等,关于那本书的事不能草率下判断,拿着英文书和阅读英文书是两回事,张善文只看到那个孩子拿着书,但他到底是无意中拿到翻着玩还是在阅读就不得而知了。”陆雨晴认真说。

“我能证明他是在阅读,而且这个孩子在当时至少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外语。”景承态度很肯定。

“为什么?”

“黑色泪滴,那个孩子告诉过陆黎川小丑眼角黑色泪滴的含义。”

“黑色泪滴和这个孩子掌握外语有什么关联?”我忍不住问。

“小丑最初出现是在欧洲皇室,被称之为弄臣,负责扮演小丑的个个才艺皆备,滑稽幽默,他们的职责就是为沉闷的宫廷增添欢乐,因为专门为皇室服务,所以小丑的服装以及装扮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还有一套极其完整规划的制度,但在这套制度中小丑的眼角是没有黑色泪滴的。”

“没有?”

“那个孩子向陆黎川解释过黑色泪滴的含义,你们好好想想,那滴眼泪代表了什么?”

我仔细回想张善文对我们说的话,那个孩子告诉陆黎川,小丑是一种被别人取乐的职业,手舞足蹈展示的只有自己的傻和愚笨,每个人的眼里只看见了小丑的滑稽和丑态,还有小丑刻意弯弯大笑的嘴唇,但没有人注意到那一滴黑色的泪。

所有人之所以喜欢小丑并不是因为小丑的滑稽和丑态,而是人总是习惯把自己的欢乐加载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当所有人沉浸在欢乐中时,却忽略了自己被一个原本悲伤的角色在愚弄,可人都是自负的,自负到忘记自己其实就是另一个小丑,小丑眼中的小丑。”

“小丑是给皇室服务,绝对不敢嘲讽和愚弄皇室,小丑的存在只是单纯的带领欢乐并没有其他映射。”我好奇心被勾了起来。“那黑色泪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一部戏剧之后小丑的眼角才有了那滴眼泪。”

“戏剧?什么戏剧?”

“《李尔王》。”

“莎士比亚?!”陆雨晴大吃一惊。

“对,就是莎士比亚脍炙人口的《李尔王》,被誉为四大悲剧之一传世佳作,注意!《李尔王》是一部悲剧,在剧中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悲情,包括里面那个令人捧腹大笑的小丑,莎士比亚神来之笔在戏剧史上留下最经典的瞬间之一,他成功赋予了代表欢乐的小丑悲剧色彩。”

“黑色的眼泪!”陆雨晴恍然大悟。“小丑从最初的丑角变成大智若愚的智者,用小丑的视角去看台下的小丑,可,可这和那个孩子有什么关系。”

“莎士比亚的作品广为流传,被翻译成不同的版本,但译者显然不能领悟这位大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所以在原版中关于小丑黑色泪滴精彩的描写被忽略,只有在英文原版和法文译本中才有这段精彩绝伦的台词。”

“那,那个孩子看过《李尔王》的戏剧原版或,或者是法文译本。”苏锦张大嘴。“难怪你断定那个孩子至少掌握两门外语。”

“不仅仅如此,还有那个孩子交给陆黎川的那张扑克牌,在原版的《李尔王》中,那是小丑手中的道具,预示着小丑的悲惨。”景承点点头目光注视前方。“那个孩子不但看过《李尔王》的原版,而且还能领悟莎士比亚这部悲剧的核心。”

“血月当时只有五岁,他,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表情吃惊。

“五岁的孩子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并且能熟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可见这个孩子拥有超过常人的智商和眼界,他的追求已经是很多大人都难以企及,更别说一群懵懂的孩子,他们与之相比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景承一边开车一边说。“你们见过供奉的神像吗?知道为什么所有神像都没有表情?”

“为什么?”

“因为神无所不知,能看透世间百态一切真相,当你什么都知道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失去了最大的乐趣,没有好奇也没有惊喜。”

“我懂了,血月小时候因为超高的智商和知识让他在同龄人中像神一般的存在,他无法获取正常小孩的快乐。”苏锦恍然大悟。

“不,不是这样,我刚才说过,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当成年人知道自己身边有神的存在,会去膜拜和供奉试图让神帮其达成愿望,但小孩却不,小孩的满足点很低,智商和知识并不能为他们带到快乐,既然没有快乐就不会去在意,他们轻而易举就遗忘了那个孩子。”景承很平静接着说。“同时那个孩子也不屑和一群愚昧无知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众人眼中的冷漠无情。”

“这么说血月小时候并不是故意不合群,而是他的格格不入被身边同龄人选择了视而不见,在加上他自己也不愿意和懵懂的同龄人在一起玩,慢慢他就变成众人眼里看不到的幽灵,所以每一张照片中都没有血月出现。”我说。

“也不是啊。”苏锦想了想摇头。“桑影同堆沙堡是血月教会她的,为什么血月能和桑影同在一起玩呢?按照你的分析,血月只会在同一层面的孩子身上找到共鸣,但我看过桑影同的档案,她显然不是什么高智商的小孩,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桑影同是一个例外。”

“例外?”

“神都害怕孤独何况是一个孩子,即便他有再高的智商和知识,他同样也无法抵御孤独,孩子终究是孩子,他的心智虽然超过常人但不代表没有童真,他同样需要像其他孩子一样玩耍,所以他给自己找了一个爱好,一个不需要别人陪伴又耗费时间的爱好。”

我偏头看向景承:“沙堡,堆沙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