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李世民再一次把郑子文的封爵一事提了起来,不过这一次朝堂里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声音。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时的李世民耐心已经耗尽了,这时候最后都不要去触他的霉头。
而且郑子文这个家伙也不好惹,脾气暴得和老李差不多,动辄伤人。
果然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难怪老李把闺女嫁给他,这说动手就动手的脾气和李世民年轻时差不多!
不过,京兆府可以说是人家一手保下来的,虽然朝堂的官员没有像一般百姓那样对郑子文敬畏,但一些忌惮还是有的。
大唐如今的道家昌盛,官员们大多是儒家的,虽然不全信,但多多少少还是信一点的。
人家不但能从瘟疫中活下来,还能带着那么多人一起活下来,没点特殊的能耐谁信?
最重要的是,这家伙现在可是圣眷正浓呢!
人家当官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两年,第一年就做到了一州刺史,更是有封地的伯爵,虽然封地远了一些,但毕竟是实权贵族,而且还拿到了丹书铁卷。
拿到这玩意的人,朝廷里不超过十个!
第二年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事,大唐和突厥开战了,一举击破了颉利可汗的大军,虽然颉利跑了这件事有些可惜,但其他的小部落都降了。
而且这次战争不管是人员伤亡方面,还是耗损的资财方便,损失都很小,而获利却很大。
战争结束后,李世民对参战的有功之士大肆封赏,这事大家都知道。
只有少数人知道,其实李世民是从恒州回来之后,才下决心整顿兵马对突厥开战的。
这事和郑子文脱不了关系!
不过很多人只是猜测,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却是目睹者,也知道了郑子文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
除了那场连绵几个月的大雪,其他起到胜利的因素中,建设军团的银子,让突厥人吃了大亏的神臂弩,让骑兵如虎添翼的马蹄铁和投枪,哪个和郑子文没关系?
若不是郑子文对胜利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李世民也不至于喝醉之后,兴奋得连自己的障刀都送给他了。
说实话,之前长孙无忌还真担心,怕郑子文这小子拿刀出来捅人。
而且这次郑子文更是力挽狂澜保住了京兆府,这可是三府之一!
一般的府尹只是三品官,为什么京兆、洛阳还有太原这三个府的府尹是二品官?
因为这三个地方很重要!
郑子文能把京兆府保下来,这对李世民的帮助是极为巨大的,现在他就是李世民的心头肉!
别说几个言官御史了,就算是长孙无忌这样的朝中一哥,这时候敢给郑子文使绊子,也得偷鸡不着蚀把米!
所以说,那几个家伙的下场不会太妙。
如今朝堂上大家都看出来这点了,而且有了前车之鉴,自然不会有谁愿意再去激怒李世民。
沉默了一会之后,众人才向李世民躬身道:“吾皇英明!”
李世民一听,这才微笑着点了点头。
“好把,既然没事就退朝吧……哎,等等!”
正当刘炳准备叫退朝的时候,李世民又叫住了他,然后咧开嘴笑了。
“对了,郑子文那个叫法似乎挺新颖的,嗯,以后就照那个,上朝退朝就叫一遍。”
“……”
众人顿时愕然。
李世民说完之后,就拍了拍刘炳的肩膀。
“退朝吧!”
“是!”
这时候,刘炳才喊了起来。
“退朝!”
大家沉默了一会之后,才在长孙无忌的带领下走了出来,然后朝着李世民深鞠一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一脸笑容的迈着八字步走了。
等他走了之后,大臣们才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朝堂,长孙无忌经过郑子文身边的时候,还哼了一声。
“阿谀之辈!”
房玄龄经过的时候也哼了一声。
“哼!”
就连崔贵在经过郑子文身边时,也不屑的看了他一眼。
郑子文顿时怒了。
“现在嫌弃老子拍马屁臭了?有种的话,刚才你们倒是别叫那声‘万岁万万岁’啊?”
“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叫法,据说是武则天的时候才开始有的,对这个事郑子文也不太清楚,不过之前他确实没听谁这么叫过李世民。
或许是因为这次老李给的奖励太高了,所有郑子文一不小心就狠狠的拍了他一记马屁,却不想他居然那么满意。
对于这个结果,郑子文感觉无所谓。
反正他打算下午就回恒州去了,到时候在朝堂上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人,也只是这群每天天不亮就要上朝的家伙而已。
关我屁事,老子要回家睡懒觉了!
想到这里,他顿时觉得心里好受了很多,哼着小曲就出去了。
不过既然要走了,总得和自己的丈母娘打声招呼,长孙皇后那里昨天已经去过了,今天去一趟崔府就行了。
回到驸马府之后,郑子文立刻换了身衣服,就去崔贵那里了。
到了崔府之后,郑子文却碰到一个熟人——郑元寿!
他心里顿时就嘀咕起来。
“这家伙来着干嘛?”
郑子文记得当初自己还在京兆府的时候,这家伙就硬要自己去“认祖归宗”,进他们荥阳郑家的族谱。
不过郑子文当时就拒绝了,后来这家伙不死心,整整缠了自己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不过郑子文还是没有松口。
这次看到郑元寿出现在崔府,郑子文顿时在心里冷笑起来。
“切,你以为你到崔府来就有用了?天真!”
在郑子文看来,就算崔家和郑家的关系再亲密,崔贵也不可能把郑子文推到别的家族那里,这不符合崔家和卢家的利益!
看到郑子文来了,崔贵顿时朝着他招了招手。
“子文快来,你族叔来看你了!”
“……”
郑子文发现他错了,利益这东西,只要人想,就有办法!
硬着头皮走了过去,郑元寿看了一眼郑子文,脸上的笑容顿时灿烂无比!
“哈哈,贤侄,二叔等你好久了!”
郑子文立刻抬起了手。
“先等等,你先告诉我,这个二叔是这么回事?”
郑元寿顿时微微一笑。
“永州郑家正是我们荥阳郑家的一支,隋末大乱所以分散了,我们已经找了差不多十年了,今天终于找到了,贤侄……”
郑子文再次打断了他的话。
“证据呢?没有证据你说个毛线啊!”
似乎对郑子文的问题早有预料,郑元寿顿时拿出了一张纸来,然后递给郑子文。
“我已经找到了我失散多年的亲叔叔,也就是你的叔公,如今已经把他老人家从永州接到了荥阳,这个是他给你的信!”
“……”
郑子文对自己这个从未谋面的叔公可是印象深刻,自从他穿越来了大唐之后,第一次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叔公就是因为他把自己卖了。
而且还是以三贯钱的低价卖给了崔贵做上门女婿,要不是自己有点能耐,恐怕就真的要入赘了!
如今这是第二次,他又把自己卖了,而且连卖主都换了!
你到底想把老子卖几次啊?适可而止好不好?
郑子文想了想,发现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自己这个叔公真的很无解。
在这个时代,老子杀了人,儿子帮忙藏匿,官府也不会治罪,因为这是孝顺。
就算是大义灭亲,也只能老子灭儿子。
要是儿子去官府把自己的老子给告了,不问缘由,先打二十大板再说!
就连李世民把自己父亲李渊推下台之后,都还要做出一副“朕很孝顺”的模样,他郑子文再牛能和李世民比?
只要他敢说一句“这个叔公说的不算”,不用等他叔公动手,立刻就有无数的卫道士来找他的麻烦。
所以他只能认!
颤抖着双手看完了信,然后郑子文皮笑肉不笑的,结结巴巴的朝着郑元寿叫了一声。
“二……二叔!”
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不自然,郑元寿满意的点了点头。
“乖!”
“……”
郑元寿的目的达到了,也就直接告辞了。
临走之前还嘱咐郑子文,等过中秋节的时候,一定要去荥阳郑家老宅看他叔公,否则就是不孝。
面对这样的威胁,郑子文只好乖乖的点头,然后把他送到了大门外面,郑元寿这才心满意足的坐上轿子走了。
看到他离开了,郑子文这才回到崔府,和崔氏夫妇聊了一会,顺便又逗了一下崔茵茵这个小丫头,然后也离开了崔府。
莫名其妙的就多了一门亲戚,直到现在郑子文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这难道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么?”
不过想想,荥阳郑家可不算是什么穷亲戚,人家可是豪门望族!
郑子文觉得这应该是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实在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让人给看中了。
不过,他们到底是看中老子身上的哪一天优点了呢?老子改还不行吗?
带着这个问题,郑子文回到了驸马府,然后带着一千多人的银甲护卫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安城。
在出城门时,郑子文还很嚣张的吼了一句。
“我还会再回来的!”
身后的护卫队也高呼起来。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马蹄轰隆,气势如虹!
郑子文刚离开不久,正在皇宫里的李世民放下了正在批奏折的毛笔,然后抬头向刘炳问道:“他走了?”
刘炳立刻点了点头。
“是,走了快一炷香了!”
李世民顿时点了点头。
“走了好,省的给我添乱子。”
刘炳想了想,然后靠近了李世民,在他耳边耳语起来。
“京兆府尹下午去找了郑子文。”
“哦?”李世民顿时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认亲还是联姻?”
刘炳微微低下头。
“认亲!”
李世民一听,顿时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行了,这些事以后你不用去管了,郑子文他心里明白着呢,对于,刑部那边问出什么没有?”
刘炳摇了摇头。
“没有,还没有发现世家大族参与其中,要不要老奴派人……”
李世民再次摆了摆手。
“查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这件事到此为止,至于这些人,也没什么用了!”
“是!”
刘炳退出了御书房,然后轻轻为李世民关上了门,然后便朝着刑部的大狱走去。
次日早朝,刑部尚书上了奏折和认罪书,称以姜贲御为首的言官们已经对他们欺君罔上,妨碍牛痘推广以至于酿成京兆天花的罪名供认不讳。
李世民当即就判了他们斩立决,他们的家人全都发配剑南道和岭南道,终身不得进京。
之前还意气风发的言官们,此时却灰头土脸的跪在菜市场的门口,他们的嘴都被堵住了,脸上满是惊慌。
他们意识到这时自己和郑子文作对的下场,当此时悔之晚矣。
随着刽子手的一刀斩下,他们为自己的莽撞和贪婪付出了代价。
京城中又开始传颂起了一句话。
“宁惹太上皇,莫惹郑阎王。”
这句话说起来就有些大逆不道了,不过大家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说郑子文如今的权力和影响力之大。
不过这话却被李渊知道了,老头子当场就跳了脚,他感到非常生气。
不但是对郑子文,也有对李世民的怨念。
人家都说“老小老小,越来越小”,说的就是老人家的脾气。
年纪大的老人有时候脾气倒是像小孩,一旦生气起来,就什么都不管了。
像离家出走这样的事,也算是正常。
李渊连李世民也没有告诉,撇下了皇宫里的那些莺莺燕燕,带着两个护卫就向着恒州出发了。
李渊今年六十四,身体素质已经开始下滑了,所以骑马是不行了。
但是他正赶着去恒州收拾郑子文呢,又嫌弃坐轿子太慢了,所有他选择了坐马车。
经过了半个月的颠簸,李渊终于到了恒州,当他踏进恒州府的时候,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赶集的,卖艺的,小摊小贩,恒州府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整条大街热闹非凡!
李渊顿时不敢置信的眨了眨眼睛。
这还是他当年起兵时经过的那个穷兮兮的恒州吗?怎么感觉到了洛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