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的1847年10月,姑娘写的这本书问世了。
自那以后,迄今一百五十多年来,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价值标准在改变,文学潮流在更迭,审美情趣在转移,批评理论在更新,而夏洛蒂·勃朗特写的这部《简·爱》,却从未受到过冷落,依然在世界各国盛行不衰,始终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喜爱,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
《简·爱》是夏洛蒂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人物对成为一个大人物的渴望、追求和憧憬。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主人公,也许并无太多新颖独特之处。可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上贵族富豪踌躇满志,神甫教士“神恩”浩**,等级森严,习俗累累,金钱第一,男权至上,文学作品中则绅士淑女济济一堂,欢宴舞会连篇累牍。突然间,在那众多美丽英俊的男女主人公中,钻出了一个无财无貌的小女人,她观念新颖独特,个性坚毅倔犟,居然还敢批评宗教事业,嘲笑社会风尚,藐视地位财力,主张男女平等,而且感情真挚,直率坦诚。她有凡人的优点,也有凡人的缺点。难怪《简·爱》一问世,社会上就引起轰动,文学界更是争相评论。赞许者大呼“独特”“新颖”“真实”“感人”,诋毁者大骂“低级”“粗俗”“反基督教”。
《简·爱》有着曲折感人的情节,但更侧重于写女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再现她的精神世界。作者在书中所用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自我解剖、内心交谈,直至超现实的梦幻预兆、心灵感应等潜意识活动,都在于展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灵魂轨迹、心灵矛盾和内心冲突。我们从人物的内心世界里,能清楚地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从现实世界的描绘里,也能看到它在人物内心引起的反响。而且心理、言行交替,现实、想象并用。这就大大地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加强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使作品有了更大的生活容量、心理容量、审美容量和思想容量。
宋兆霖
于浙江大学求是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