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问答(1 / 1)

万能客栈 知白 2895 字 4个月前

钦差行辕。

书房里,此时多点了几盏灯,于从恩正在这里接见了李幕遮他们,他的儿子于佑年陪坐在侧。

于从恩坐在主位上,一脸和气的笑容。

李幕遮他们依次坐在左侧的坐椅上,于佑年一个人坐在右边。

于从恩:“这一路上,你们辛苦了。”

李幕遮点头:“对,相当辛苦,所以,钦差大人有没有辛苦费?”

于从恩愣了一下,看着李幕遮那副市侩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你倒是个妙人,老夫也是个清贫官,此时你是为朝廷效力,等案子结了,老夫亲自为你请赏。”

李幕遮想起上次怡红楼事件后,皇帝赏赐的那块牌匾,不禁摆摆手:“那还是算了,我就随口这么一说。”

于从恩:“我与沐老同朝为官,你和沐侄女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二,唤你一声贤侄应该可以吧。”

李幕遮:“于老你想怎么称呼都可以,我对这方面并不介意。”

汤够小声吐槽了一句:“你连老板娘叫你傻子都答应,确实百无禁忌。”

李幕遮耳尖,听到了汤够的话,回头瞪了他一眼。

汤够捂了捂嘴巴,做了一个拉链的动手。

李幕遮:“拉链这东西,大明的时候还没有吧。”

汤不够:“管他有没有呢,当家的,你就当成他是在栓门呗。”

顾青瓷:“你们家的门栓是这么放的?”

宁小鱼:“那还不简单, 就是缝衣服的动作呗,这总可以吧。”

汤够:“本来就是缝东西的动作,是你们延伸太多了。”

于佑年看着这几人吵吵闹闹的,把他父亲晾在了一边,心情颇为不爽。

“你们几个收敛一些,我父亲还有话要问你们。”

于佑年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李幕遮看了于佑年一眼,笑着说道:“不好意思,第一次来南京这么大城闹,有点紧张。”

顾青瓷:“当家的,你说这话不亏心嘛。难道在你眼里北京城还没南京大?”

汤够瞪他一眼:“这是谦虚的说法啊,还是书生呢,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汤不够:“可能是个假书生。”

宁小鱼:“本来就是假的,他又没有去考过功名。”

顾青瓷脸色涨红:“你们别激我,信不信回京城我就去参加考试,拿个正儿八经的功名给你们看看。”

其他人都一脸不信的神色,于从恩却笑了起来:“有功名之心,这是极好的。若有什么经义上的难题,尽管可以来问老夫。”

“多谢于大人,学生肯定会努力的。”

顾青瓷顿时有些受宠若惊,于从恩昔年可是高中榜眼,在科举一途自然有极高的见识,有他指点顾青瓷说不定还真能高中。

于佑年眉峰皱紧,想起来这个叫顾青瓷的好像对楚婉柔有很深的情意,而且楚婉柔当时就是向此人求助的,又在万能客栈中呆了好几天,心里很是不快,总感觉脑门上有点绿。

顾青瓷也暗中打量了于佑年好几次,心里想着要不要找他打听一下楚婉柔的消息,又觉得有些唐突,更何况这小子的亲爹就在边上,实在又有些问不出口。

宁小鱼一直在观察顾青瓷,看他那副神情,顿时猜到他对楚婉柔仍旧残存情意,心情也不美丽了。

沐堂堂的目光一直在于佑年、顾青瓷和宁小鱼之间来回移动,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忍不住摇了摇头。

汤够和汤不够感觉有点饿,正在专心致致地对付边上茶几上的糕点。

于从恩感觉到气氛忽然有些微妙,随口说道:“此次见你们,其实是有几句话想当面问问你们。”

李幕遮:“正好我也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于老。”

“哦,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来,老夫必定知无不言。”

于从恩笑着冲李幕遮说道。

李幕遮:“还是于老先问吧,我怕我问完之后,气氛会忽然尴尬到极点,到时候可能就聊不下去了。”

于从恩也摸清了一点李幕遮的性子,笑道:“无妨,不管你有什么问题,老夫都不会放在心上,绝对如实回答。所以,还是老夫先问吧。”

李幕遮没想到于从恩会忽然皮这么一下,不禁露出错愕的表情。

于从恩笑着问道:“关于赈灾粮,你有什么想法?”

李幕遮反问:“于老,你问的是近期清水县的赈灾粮盗卖案,还是更早前的赈灾粮被调包的案子?”

于从恩:“清水县这案子你们不是已经破了嘛,那就没什么好聊的了。”

李幕遮:“也不算破了吧。我们查到的证据显示是方主薄做的,但方主薄现在亮出了身份,却是刑部的捕头,潜伏在清水县查案的。那这个真相应该不对了。”

于从恩:“也不算不对。沈百炼确实是刑部的捕头,也确实是接到了秘密任务潜伏在清水县,但他盗卖赈灾粮也是真的,那是顾剑棠给了他临机应变的特权,虽然有些违制,但因为治他的罪倒也有些苛刻。”

汤够忽然问道:“这个方……哦,沈百炼到底为了查什么案子潜伏到清水县啊。”

顾青瓷:“好像他当了很多年的主薄啊。”

汤不够:“难道是主薄比刑部的官做起来更舒服?”

宁小鱼:“胡说八道。”

于从恩已经习惯李幕遮他们几个人的说话模式,说道:“他在查什么案子,其实老夫也不甚清楚,你们最好也不要知道。”

李幕遮却知道沈百炼要查的案子很可能跟宁王有关,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沈百炼潜伏在江南起码有十年了吧,那时候宁王也是一个小孩子,应该不会那时候就有什么造反的心思吧。

不过,于从恩既然讳莫如深,那就说明这不是他们能关心的事情。

李幕遮向来知道分寸,或者说识相懂进退,不该问的从来不问,除非逼供……不是,除非别人主动交待。

“关于赈灾粮被调包的案子,其实我们在清水县也已经查出了些许端倪。”

于从恩来了兴趣:“哦,不知道是什么端倪。”

李幕遮:“书生,把你整理的册子拿出来。”

顾青瓷一愣:“什么册子?”

李幕遮:“就是你当计吏的时候,收集整理的粮册。”

顾青瓷恍然,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给了李幕遮。

李幕遮转手递向于从恩,于佑年站了起来,先接了过来,瞄了一眼,然后转给了于从恩。

于从恩接过册子,细细地翻看了几页,心里对照着那天结野衣呈给他的册子,顿时证实了七七八八。

“从册子上来看,案情确实已然明朗,但是粮食在何处,仍旧毫无消息。”

于从恩冲李幕遮道:“李贤侄你聪慧敏锐,于查案一道有天赋,不如就再辛苦辛苦,查查这粮食的下落。”

李幕遮不知道这个自己该不该接,扭头看向沐堂堂他们。

沐堂堂:“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了。”

宁小鱼:“我无所谓。”

顾青瓷:“当家的,其中利弊你考虑就行了。”

汤够:“当家的,你别看我,不管你干什么,老汤我一定跟着。”

汤不够:“俺也一样。”

李幕遮:“那我们就接着查,只是南京的权贵高官也不少,只怕我们会多受掣肘。”

这话说出来,李幕遮其实是想要些好处,毕竟这段时间花了不少钱,他的积蓄也快差不多见底了。

于从恩:“你查哪个案子没有掣肘,克服一下吧。”

这话的意思是,钱没有,你自己想办法。

李幕遮:“那调查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于从恩:“我的私印应该还在你手上吧。”

李幕遮:“还在。”

于从恩:“留着它,你可以去【万书斋】可以支些钱,就当作老夫支持你查案的经费。”

【万书斋】这是大明朝目前规模最大的出版社,发行过很多畅销全国的名著,比如《金盒梅》、《肉垫团》以及《沐首辅与我娘亲二三事》等等,不但养活了许许多多的作家,有不少当朝高官偶尔也会出一两本书,赚赚外快。

李幕遮:“难道于老还是畅销书作家?”

于从恩抚须笑道:“不错,老夫闲暇之闲确实动笔写过一些小故事,赚了点钱。”

于佑年听到这话都有些意外,他都不知道有这事。

李幕遮:“于老真厉害,不知道书名是什么,我们也好膜拜一下。”

于从恩忽然轻咳两声:“此事不提了,你不是有问题想问吗,现在可以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