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球员的自我修养
这名球员就走了,看到他走了,方仁正在心里头想了想,这名球员以前并没有名气,是他在那些大牌球员离开以后,重用了他,让他成为球场上的主力,现在一有一点成绩,便要离开,这种行为,无疑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虽说现在不是古代的社会了,可是背主的人总是会让人看不起的,如果说他再过个一年两年离开球队,那还可以说他为球队尽过力了,而现在就这么离开了,多少会有点不合适。
然而他已经同意他走了,此时也不好再阻拦他离开。谁知道这名球员离开以后,居然去了千达足球队。方仁正知道这事,就很气愤了,他现在与老王的关系不错,这名球员离开后,可以去其他球队踢球,但是你怎么能去千达足球队呢,这明显是千达足球队事先要预谋,想挖他,这事办的太不地道了。
想到老王未必知道这事,他就给老王打了一个电话,提了这个事情。老王一听还有这事,连忙说道:“方总,这事我一点也不知道,如果我知道了,绝对不会让他们做出这种事,你等着,我马上让他们解聘他。”
老王真的是说到做到,因为比起他与方仁正之间的商业合作,这个事情显的太小了,他不能因为一个球员而得罪了方仁正。
结果第二天,这名球员就被千达足球队给解聘了。被解聘以后,这名球员一直没有其他球队接收,搞的很狼狈,到了此时,他才感到后悔,觉得早知如此,就不离开夏华足球队了。
而方仁正由此也加强了对球队的管束,那些踢球的球员一向作风散漫惯了,根本没有过去士的精神,士为知己者死,既然为了一个球队效力了,就要尽心尽责,而不能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整天想着跳槽。
他要杜绝这种风气。那名球员后来还想回来,方仁正坚决拒绝了,不是他心狠,而是他要堵住一
些球员的幸进之心。
亚洲杯很快就结束了,华夏足球队是主场作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结果最后得了一个第二名,倭国队得了第一名,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了,可是到了后世,一代不如一代,以后反而没有得过这样的好成绩。
得了这么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好成绩,国足队员非常庆幸,足协的领导又可以夸一夸海口了。可是他们也没想想,如果在人家棒子国和倭国举行这种比赛,人家可是要拿第一的,现在拿了一个第二名就了不起了?
夏华足球队的队员非常羡慕国足的队员,因为一旦踢赢了,不但有奖金成了名,而且以后回到俱乐部待遇也会提高了,真是一举而多得,可惜他们进不了国足,没有这样的机会。
人都是这个样子,只见利不见害,总是沉不住气,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队员们缺少良好的修养。看一看踢足球的这些人,哪一个文化水平高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赢了球,赚了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所以才会去放纵自己,胡作非为,最后导致竞技水平下降。
真正伟大的球员应当艺德双馨,跟老艺术家一样,而不是一点涵养都没有,就是一介赳赳武夫。
所以,方仁正在让球队在训练球员的同时,也让他多读书,严格控制队员们的业余时间,如果有人受不了这种管理法,就请他们走人。
他让别人编了一本球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他起了这样的名字,当然是受了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的影响,他今后要打造一支带有书生气的球队,每次进场比赛,手中都要拿着这本书。
一开始,球员们觉得这太可笑了,搞的有些滑稽,可是时间一长,队员们读进去了,才感到多读书是很有用的,当他们拿着这本书走进赛场的时候,同样是受到了对手的嘲笑,可是等到他们发挥出水平的时候,对手就笑不起来了。
这么一来,
体育记者们就感觉有事情做了,说来也奇怪,在此之前,夏华足球队赢了不少球,可是没见记者们来采访球队,把夏华足球队的名气给打出去,可自打球队开始读书以来,那些体育记者们跟蜜蜂见了花儿一样跑来了。
不停地采访,不停地打电话,一时之间,各大报纸都登夏华足球队的新闻了。大家都知道夏华足球队是一支特殊的球队,球队里的人一个个都爱读书,而且书的名字叫作球员的自我修养。
一开始,其他的球队知道了,无不嘲笑夏华足球队的这种行为,嘲笑夏华足球队难道说能通过读书把球赢了吗?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一看到媒体老是宣传夏华足球队的情况,他们忽然发现,夏华足球队名气大振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球员居然上了头条,成了大牌球员了。
而且夏华足球队现在确实有实力,这么一来,他们还怎么去嘲笑人家?
老王同志得知这事,专门打电话给方仁正道:“老弟,你厉害啊,通过宣传足球队宣传了你们夏华地产,这家伙,一分钱广告费不用花了。”
方仁正听了笑起来道:“老哥,我这不是向你学的吗?你经营球队这么多年,也省了不少的广告费。”
老王笑道:“你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搞了这么多年,才把千达足球队给弄的有名气起来,你这没用多少时间,就成了头牌足球队了,你那一本球员的自我修养的书成了一本神书了。”
方仁正哈哈笑了起来道:“王总,我让球员读那本书绝对没有想搏虚名的意思,我是真心想让球员们多读些书,提高一下个人的修养,不能一个个都是个没学问的人,等到他们退役的时候就会后悔了,年轻的时候不读书,到老了更不想读了,所以我这是为他们考虑,他们现在也很理解,不然,他们也不会主动把书带到球场上去,这都是他们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