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愁心,老赵属实飘了!(第2更)(1 / 1)

楚君嘴角抽了抽。

扶苏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大孝子。

老赵说一,扶苏不敢说二。

老赵让他往东,他就绝对不往西。

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没有半句怨言。

在楚君看来,老赵这次绝对是纯粹在坑娃。

哪有这样的?

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楚君也不好说什么。

老赵翘着二郎腿,喝了口热茶。

“楚教授,棉花现在情况如何?”

记住网址ww.

“种子已经推广出去了。”

“过冬前,肯定能丰收。再种一季,就能开始做被褥衣服了。”

关于棉花,老赵还是看的非常重。

羊毛,棉花。

有了这些,就不用畏惧冬季的严寒。

再加上还有火炕这些。

老赵相信,来年冬季将会是大秦最舒坦的冬季。

现在各地粮仓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

因为粮食太多的缘故,所以只能囤积起来。

楚君给的办法很简单。

先把之前囤积的陈米拿出来,换新米进去。

而后,该做饲料06的做饲料,酿酒的酿酒。

总之,先把陈米给解决了。

之前的时候,大秦主粮是粟米也就是小米。

现在已经变成了大米。

粟米变成了粗粮,想吃的话可以换点。

种植的少了许多。

因为这东西产量低,所以价格其实提高了些。

之前斗米三钱,现在是斗米五钱。

要不然的话,根本没人会种粟米。

大米的产量摆在这里。

而且,一年能两熟乃至三熟。

水师运送过来后,用大米和百姓交换作物。

这就变相导致大秦现在囤积了大量的土豆红薯。

还有很多大米。

光依靠粮仓是没用的。

粮仓存不了这么多粮食。

“楚教授,你看各地的粮食怎么办?”

老赵实在是没辙了。

他都懒得再计算数据。

他知道,这次肯定是要爆仓了。

像是窝岛的粮食就不下数十万石!

这要是再算上别的粮食,那数量更恐怖。

“其实,不算难解决。”

楚君无奈苦笑。

只要脑子活,办法总比困难多。

老赵他们就是太死板了。

“眼看着快要过冬,百姓们也得赶紧屯粮才是。”

“戍方二三十万百姓,还有大月氏。”

“大月氏这次也算是出了力,适当性的给点好处,这还是很必要的。”

“不用给土豆红薯,就给面粉粉条这种。”

老赵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么一来的话,粮食可就消耗的多了。

戍方加上大月氏,人口数量在六十万左右。

冬季的粮食现在还没着落呢。

对大月氏,直接就是赏赐。

他们这次死了四五万人。

要是不给点好处的话,大月氏王肯定有意见。

然后可以用粮食和高石交换羊毛牛皮,交换牛羊。

“唔。”

“这个办法的确是不错。”

老赵满意的点点头。

而后狠狠瞪了眼扶苏。

“听听!”

“你怎么就想不到这些?”

扶苏是有苦难言,寻思着您老不也没想到吗?

他们现在主要还是愁的来年粮食。

特别是各种高产的粮食大量增加,来年就算是再怎么建造粮仓怕是都放不下了。

“像东胡那边,咱们可以用粉条面粉交换肉块。”

“我相信,东胡肯定会非常乐意。”

“这个倒也可以。”

老赵点点头。

这就是各取所需。

他们需要肉食,而东胡需要主粮。

“此外,就是做成面粉和粉条了。”

“还有就是酿酒这些。”

楚君顿了顿。

其实这都是小事。

办法和之前也是大同小异。

建粮仓,用粮食和大月氏等势力交换肉块。

比如说西域诸国,也不是不行。

大月氏正好就在西域入口。

把粮食交给他们,和他们交换肉块。

再让他们自己去交易,没准他们还能赚一笔。

现在大月氏已经归顺于大秦,这点还是没问题的。

“其实和之前的办法大相径庭。”

“老赵,你也别担心粮食吃不完。“

“有我在,你这粮食产量就算是再翻个十倍都不够的。”

“实在不行,那就做成饲料喂猪喂鱼。”

“总之,办法总归是有的。”

楚君拍着胸脯打包票了。

这点小事难得到他?

这才哪到哪呢?

看看老赵现在飘的!

属实有点想当然了。

这次打仗出动了六七十万人,两三百万人都因此调动。

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天文数字。

大秦手里的粮食还没有到多的发愁的地步。

根据《秦律》规定:每天粺米一斗,酱半升,有菜羹,并供应芻稾(马饲料)各半石。

算算,每天消耗的粮食就在六七万石!

这还没有算军饷这些,还有酱菜。

这次对付羌人和西南夷,没有两个月的时间就别想结束。

得消耗多少粮食?

四百万石以上!

这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偏偏有些850人算不明白。

等西南夷结束,冬季就要到来了。

温室大棚现在已经普及开来,不过主要是用来种植蔬菜的。

也就是说,这些粮食得支撑到来年春季往后收获了。

冬天不能种粮食,春天播种。

运气好点,夏天收获。

这么大的空窗期,还担心粮食吃不完?

扯淡呢!

百越这边四季温度都算适宜,便是冬季也有十几二十度。

所以,还会出产些粮食。

在楚君看来,现在大秦的粮食也就刚好够吃而已。

主要还是各种基建消耗的太多了。

再加上每次打仗的消耗,只能说勉强温饱。

当然,这也有楚君缩减耕种面积有关。

没办法,不缩减耕种面积,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像是采矿炼钢,炼制水泥造房子做木匠。

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人手支撑。

楚君已经开始着手布置平炉炼钢和水力镗床。

等来年开春肯定能布置完毕,到时候还得需要大量的人力。

楚君大概说了自己的想法后,老赵这才点点头。

“原来是这样。”

“楚教授这么说了,朕就知道了。”

老赵顿了顿,继续道:“火器营和雷村的情况呢?”

【第2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