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摒弃前嫌(1 / 1)

李恪对这话那自然是十分好奇,不过他到底沉得住气,向着下人吩咐道:

“来人,帮晋王重新倒上茶水,让晋王慢慢说!”

那下人听命,也不敢怠慢,撒打扫了桌子上面的狼藉后,又重新换上了新的茶杯和茶壶,并且为李治倒满了茶水后,再退到了一边。

李治倒也不觉尴尬,顺势坐了下来,而后端起茶水一饮而尽,这才抬起头看着李恪,嘴里面蹦出了两个字:

“李翎!”

“李翎?四弟今天这火气原来都是李翎惹出来的?”

李恪听到这回答后,心中不由更加好奇起来。

李治则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三哥,你也应该知道最近我大唐的危机吧!”

“什么危机,难不成你说的是益州的事情?”

李恪猜测道。

“嗯!”

李治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语气沉重的说道:

“这益州的战事本质上是我大唐缺粮,无法满足吐蕃和安南的需求,所以吐蕃和安南已经爆发了粮食危机,听说这两地已经饿死了不少人。

所以他们才为了抢夺粮食,率军侵袭我益州之地。

所以益州之事,归根结底都是粮食的问题。我大唐的危机本质上也是粮食的危机,要不然,父皇他早就派军前去剿灭吐蕃和安南人了!”

李恪在听到这番解释后,但觉着李治似乎是在卖弄自己的才学,却忍不住笑着打断道:

“四弟,你来这里不会是来给我上课的吧!我李恪怎么不知道这次益州之事的根源所在呢?

但是你说这么多,又跟大秦的李翎有什么关系?

说实话,比起这些道理,我倒是对李翎惹怒你这件事更加感兴趣呢!”

李恪又不傻,这些天来跟手下的权云和唐休璟早就商讨过此事,也明白这次益州战事的根源是什么,自然也知道大唐所面对粮食危机形势有多么严峻。

“三哥,我这正要说在点子上,你先不要忙着打断我啊!”

李治闻言,也是有些不满的说道。

不过,他语气上面倒是放软了许多,看起来是不想把这件事闹的太僵。

李恪闻言,却是冷冷一笑,而后低头看了座椅的扶手一眼后,抬头说道:

“哦?那就是为兄不对了!好吧,你继续说吧!”

李治听完这话,长舒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三哥,你应该也知道,前些日子父皇让长孙无忌前往大秦买粮的事情吧!”

“嗯!这个我当然知道?你说这事,莫非是李翎拒绝了长孙无忌买粮的事情?”

李恪果然聪明,经李治这话一点,便立即猜出了这个结果。

同时他的脸色也是一下子变得不那么轻松了。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猜的没错,那么大唐马上就要面对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

饥荒起,天下乱!

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想到此事的严重性后,李恪一下子也不淡定了。

他双眼凝视着自己的兄弟李治,脸上露出一副急迫之色。

“是的!三哥猜的没错!长孙大人此次去大秦,面见李翎,不禁没有借到粮草,更是遭受了李翎的侮辱!”

李治垂头丧气的回答道,脸上也是露出一副沮丧之意。

这句话却是像一把利刃一样,一下子扎在了李恪的心上,李恪不由惊道:

“这个李翎,狼子野心总算是暴露了!难不成他就要我大唐内乱,好借题发挥不成!”

“大秦不卖粮给我们大唐,那我大唐岂不是又要内乱啊!”

“若是不解决粮食问题,搞不好天下大乱啊!”

“社稷危矣!”

同时,一众谋士听到这话,也都是脸色大变,悄声讨论道。

李恪看着眼前一脸颓丧的李治,登时明白李治刚进门说的那句话的缘由。

大秦要是不卖粮食的话,大唐迟早会因为缺粮引发一次有又一次的危机的!

若是大唐再次大乱,他们两人还争夺什么所谓的天子之位,怕是连大唐江山维护不住,便会被人摘了果子了。

这可是李治和李恪两人都不愿意发生的事情。

他们想要接手的可是一个安定的大唐,而不是一个风雨飘摇,很可能被强敌吞没的大唐。

“这个李翎现在难道连父皇的面子都不愿意给了吗?他不是出了名的体恤我大唐百姓吗?

现在他拒绝了长孙无忌买粮之事,到底心里面怀着什么鬼胎!”

李恪这一刻心如潮水,澎湃不已,也是情绪激动的说道。

李治见状,心情莫名好了很多。

当然,他在一开始听到长孙无忌的遭遇后,其实反应要比李恪剧烈的多。

毕竟,长孙无忌这事对他的影响,可是也比李恪影响大的多。

再怎么说,这长孙无忌也是李治的亲舅啊。

尤其是听到长孙无忌被李翎几次羞辱之后,李治更是差点气炸了。

不过,李治的城府毕竟还是深,他很快意识到怒火不能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保住大唐的脸面。

而想要保住大唐的脸面,就要解决现在棘手的粮食问题。

解决了粮食问题,大唐出兵便有了补给,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灭一下吐蕃和安南的威风,稳定当前的形势。

而吴州和晋州正是现在大唐粮食最为充盈的两地,所以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李治才下定决心来找李恪联手。

“三哥,当务之急,便是我们要联手一起保住我大唐的颜面,不让李翎得逞啊!依我看,李翎之所以不给我大唐粮食,为的杨威立名。

等到我们搞不定益州的事情,他再派大军剿灭吐蕃和安南这些贼兵,那可就能轻而易举的赢得益州百姓的民心了!

尤其是如今大秦南庭都护府与益州如此之近的情况下,谁能保证经此一事后,益州的百姓不想投靠大秦呢!”

李治见到时机成熟,便立即抛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一番托词。

他明白只有用这番托词,才能够打动李恪,让他跟自己联手,实现自己的目标,以阻击李翎在大唐的影响力。

当然,这件事也能够更好的给他增加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