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来冠军早就(1 / 1)

丸家 小裴爱玩原神 1280 字 10个月前

“知玹欧尼,今天我先回去啦~”裴有容倚在舞室门口,拖着长长的尾音,大声朝里面喊道。

“莫?这么快?”正在舞室内和旁边学员讨论李知玹诧异的转过头,“等一下,我开车送你回去吧。”

她这么说着的时候,已经走到了门口。

“欸?我自己回去就好,不用……”

“没关系,我正好也要出去的。”

李知玹笑着摆摆手打断了裴有容,随后向舞室内抛去一个歉意的眼神。

“走吧~”

……

地下停车场内,李知玹系好安全带后熟练地启动了车子。

“有容啊,要把安全带系好哦。”她转头瞥了眼。

“啊?内!”裴有容马上照做。

李知玹耐心地等裴有容系好之后,才慢慢开口:“现在请把地址给我吧。”

“给,欧尼。”裴有容把手机递了过去,她早就把地址准备好了。

“麻烦欧尼啦!”她双手合十,又补了一句。

“不是说了嘛,我正好也要出门。”李知玹侧过头,指了指裴有容的手机:“而且是顺路呢,完全!”

“内内。”

车子慢慢驶出停车场。

“前段时间听说你最近报名了选秀节目?现在有结果了吗?”89年生的李知玹显然在这时候更适合挑起话头。

“内,通过了。”裴有容想到了前两天收到的通过短信。

“做得好哦。”李知玹比了个赞。

事实上,似乎是沾了《pd48》公开招募练习生的光,她们几个舞者今年刚成立的舞室(1MILLION)来的女学员实在不少,也备受好评。

裴有容也是学员之一,尽管她曾经有过练习生经历,但一些家庭原因让她搬去了东京念书,她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练习了。

直到今年年初回到首尔,裴有容才重新过上了以前练习生般的生活。

好在以前底子不错,让她通过选拔的同时,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状态。

裴有容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车已经到了。

“喂,到了。”李知玹拍了拍发呆的裴有容,随即看向窗外:“哇哦,你就住在这吗?”

“呃……”裴有容有种秘密被发现的感觉。

这是位于龙山区汉南洞的高级公寓,据说前几年才刚刚建成。

目前来说,裴有容自己肯定是租不起这么贵的房子的,但幸运的是,付钱的不是她,是已经和她母亲离婚的父亲。

裴有容的父母是五年前离婚的,之后她选择和母亲回到了东京——裴有容的母亲是霓虹人。

但裴有容自己和父亲的关系并没有弄得很僵,在这五年间还偶有联系,间隔不算密集,不过也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苦大仇深。

甚至裴有容觉得,母亲和父亲之间也没有那么大的非离不可的矛盾,因为她来说要一个人来半岛的时候母亲虽然没有支持,但也没有反对。

至于为什么他们最终还是分开,裴有容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对于父亲的印象,除了喜欢在电视台工作,就是特别有钱了。

裴有容记起从小到大只要自己开口就会给钱的父亲,这么想着。

“那…拜拜啦欧尼~”

“拜~,对了,我有个惊喜要给你哦!”

“莫?惊喜?”

“哈哈,到时候再说,拜~”

电梯里的裴有容想了好久也没想出来李知玹所说的惊喜是什么,便索性不再去想。

指示灯来到7的位置以后,电梯门缓缓打开。

裴有容踩着平底鞋穿过走廊,“咔”的一声推开了屋门,她独居的日子持续的并不长,但很多东西已经养成了习惯。

拖鞋、洗手、拉开窗帘。

一个人当家自主的感觉属实不赖,尤其是在家里人还会定时打来生活费的情况下,而且裴有容母亲做的还是服装设计师这一行,在原宿有自己的个人品牌门店,这两个月给她寄了不少衣服,衣服钱也省了。

而美中不足的一点果然还是空旷屋子带来的孤独感。

“合宿吗?”躺在沙发上的裴有容想起合格短信上附带的通知事项,不禁感到期待。

又紧张。

离通知里写明的4月11日还剩不到一周了,那是节目录制开始的日子,即便裴有容回到首尔已经接近练习了三个月时间,她也还是深感时间太过紧张。

她又想起回来这么久还没和旧时老友一起吃个饭,也没打听当时在S&M的同期练习生近况如何。

作为S&MROOKIES企划的首位公开练习生,裴有容一直对自己在公开录像以后,不到一个月主动辞去练习生身份而感到愧疚。

明明当时室长和周围亲故都那么支持她。

而与其说是裴有容因为忙碌而没有和大家见面,倒不如说是害怕。

她一直在想要怎么告诉大家自己回来了,要特别一点,不要kakao上聊天的平淡,也不用像水木剧那样浪漫——

在节目上出道就好了啊!

……

就在裴有容暗自忧愁的时候,与之相隔不知道多少公里的一间会议室内,正在进行着一场讨论。

“RB代表那边怎么说?”

“成员们11日早上会抵达首尔,秋元康制作人也会一同前来。”

“一定要再三确认好航班对接,第一期录制的工程不小,要是出问题就全完蛋了,明白吗?”

“明白!”

“还有什么问题?”

“关于第一期开始的座顺,作家、安PD和几位代表有不同意见,是否……?”

“几号位有争议?”

“王座(1位)。”

“让他们不用讨论了,这个上面刚才已经决定了人选。”

“内?是哪个孩子?”

“前S&M,裴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