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
第四百六十三节
记者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支部队是怎样打造出来的,竟然会出现在这样的小小根据地内,更不明白那些军人居然在战场上都会说英语,以中国当前的教育程度,几乎是不可想像的,能掌握第二语言的地方军队,恐怕在这世界各国中可并不多见。
不仅是中国记者,还是美国记者,都情不自禁对此行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十一分区,产生起极其浓厚的兴趣。
除了五连长范国文外,美联社女记者米露尼试图找借口接近采访那队所谓十二区队四连和五连其他战士,可是不论怎么样努力,那些士兵们完全无视了她的采访企图,无不是以“sorry!”“no!~”来应付,多余的一个字都没有!~
米露尼并没有放弃,不过现实却让她在一个个士兵面前皆无功而返。
唯有那个可以命令曾和自己交谈的范国文的军官没有受到米露尼主动打扰,米露尼想凑上去搭话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那个背着机枪,手里握着奇异武器的军官身上散发出来的无形压力,仿佛这个军官会随时会将自己杀掉似,还没等开口,自己就仿佛掉进了冰窟窿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才是中共部队吗?!真,真是可怕!纪律严明用在这支部队身上,真是一点都不夸张!~”米露尼没有半点失败的颓丧地在自己笔记本上重重地记下一笔,作为美联社的记者,百折不挠是必备的基本功。
“就那洋婆子!切,让他们问去吧!~”李卫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看着那些不知激动些啥的记者,在现代这类拼命挖新闻的记者另一大代名词是“狗仔队”,令人厌烦的狗仔队啊!~李卫一点也没有想出名地念头,作为以隐在背后打冷枪。躲在阴影里放冷箭为主要战斗方式的四连来说,出名意味着将自己列入敌人研究的对象,把自己的弱点曝露在敌人的重机枪口下。
做人要低调,枪打出头鸟!~
那三个美国记者能问出些什么!李卫却一点也不担心,哼!英语?!表面上那些不知底细的人都以为他的四连和范国文的五连战士都是精擅英语,可是事实上那些战士们反反复复地也就只会那么事先安排好的几句,还不是为了在战斗中照顾那些美国记者好熟悉他们的战斗进程,避免忙中生乱影响作战计划。不过,一切都是纸老虎,就算那些战士们想回答那个外国女记者的提问,事实上也是听不懂啊。
李卫偷着乐,范国文一脸莫名其妙,因为老大笑得很古怪,好像有什么阴谋的样子,连忙讨笑着凑上地问道:“老大!笑什么啊?!”一脸笑得贼忒兮兮。与区队长王保那种正人君子浩然正气的风格相比,几个连长也是各有风格,范国文此刻的表情几乎和正向太君谄媚的汉奸没什么两样,让人忍不住想抽上两巴掌。
“滚!~”李卫一点好脸色都同给范国文,道:“让下面地战士们低调点儿!别随便回答那些记者的问题。由其是你,别被那西洋金丝雀给勾了魂去,若是让我知道你敢脚踏两只船!哼哼!~”李卫手一扬,手中电闪一般。出现了他的招牌式武器诛魔,恐吓自己的小弟道:“戳鸡鸡戳到死!”
范国文一阵恶寒!~从不按常理行事的老大,要是折磨起来人也是闻所未闻地阴毒。
李卫地警告并不无道理,论起套信息的能力,记者几乎与刑讯专家不相上下,若不是提前打个预防针,弄不好几个连长今天内裤什么穿颜色都能让这帮无孔不入的记者给套了去。
傍晚,四连五连护送着记者们在一个村庄内落了脚。记者们被安排在一个农民院落内,附近的民宅都被武工队员和四连五连地战士租用,组建起两层防卫圈。
相比起武工队薄弱的人力而言,兵力充足的十二区队两个连队从容地村里各个角落都布下暗哨,甚至将侦察哨摆到了村外五公里的范围。
相比起像蝗虫似的日伪军,八路军的任何部队在各村庄更受欢迎,好客的农家杀鸡宰羊端出了热气腾腾的丰盛晚饭,许久没有吃过囫囵饭地中美记者不顾形象的往自己嘴里刨着饭菜。即便是平时文静状的大公报记者茉莉小姐。也是狼吞虎咽,经历了一路安危不知的颠簸旅程后。吃饭时尽快装满自己的肚皮,攒起足够的体力面对任何突发情况,这早已成为记者们在出发后学会的第一条保命原则。
出于对于中美记者到访的欢迎,十二区队地两个连队组织了一场晚间联欢活动,在中美记者在正式进入根据地采访前地一次预热,毕竟是地域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作一次沟通预热让双方互相增进了解,有利于在采访期间地求同存异。
在东方的主要国家中国,朝鲜等国家,人们的人生观受以谦和恭让,以退为进的儒家道义影响较大;而在西方,欧洲大陆自古就分裂成无数大小公国,互相争战不休,崇尚利益至上,推崇张扬而富有侵略性的人生观。
仅以请客吃饭时为例,东方的主人会说:“粗茶淡饭,不成敬意!请慢用!”暗含对谦称贬低自身,突出客人尊贵的礼节;而西方的主人则会说:“这里的菜色是最好的,请尽情享用!”丝毫不掩饰,很直白地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显示出来。
东方人在宴请西方人时,东方人的言词则极易让西方人产生误解,一般会被是解成两种意思,但这两种理解的结果却都是非常糟糕的。
东方人貌似谦恭的话,在西方人眼中就成了:我用很一般的菜招待你,也没什么尊重你的意思。
遇上不理解东方的西方人,若是性子急燥,感到自己被轻视了,恐怕会当场掀桌子勃然大怒;
另一方面,东方主人拿出的东西确实很好很珍贵,话又谦恭,西方客人眼里,却又变成了:这么好的东西,在主人这里居然只是一般般,主人一定有更好的东西没有拿出来,哼,一点礼貌也没有,居然把自己当作寻常客人来对待!一点都不重视。
如果是心术不正的客人,恐怕就会产生对主人家窥觑的贪婪,少不得要构算一次八国联军火烧园明园的鬼心思。
简而言之,东方文化充满包容的特色,西方文化充满革新的特色,兼收并蓄不断完善自身的进化方式,还是不断破而后立寻求革新的进化方式,直至现在,这两种文明进化方式依然没有定论哪种是最好的,两者的冲突往往都伴随着以战争为主要形式,这就是所谓的东西方文明大碰撞。
对于现代中国与外国交流沟通频繁的社会中长大的李卫,与外国人打交道,自然不会像其他人见到稀奇动物似的感到手足无措,也知道如何让中外双方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对方的文明特色,而最佳的沟通办法,就莫过于坐在一起无所顾忌的侃大山。
农家院落内,一堆篝火就成为了联欢晚会的中心,晚间数不尽蚊蛾不知死活地扑向火光,化作无数一闪即逝的星点火光,也许今天晚上能睡个好觉。
五个记者、武工队员们和十二区队的十几个战士,围在篝火边武工队员们还能扯两句民间小调活跃一下气氛,而四连和五连战士们则更多的是耳孰能详的军歌,《八路军军歌》,《义勇军进行曲》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多人的合唱显得慷慨激昂,充满了不屈的斗志。
三个外国记者虽然听不太懂歌词,但从翻译的口中断断续续地转述片断,也为中共军队的军歌中同样包含着与《星条旗永不落》相同的意味,对于侵略者只有永不屈服的抗争。
坐在篝火边,通红的火光映红了每一个人的脸,这样不分出身,职务和级别,围坐在一起的晚会活动,让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受到集体的影响。
李卫脸上也是露出达成目的的微笑,这样!应该可以很好的完成区队长王保的任务了吧。
“请问一下,白天是谁推倒了我?!”默多克突然看了看附近那些西方人眼里貌似一个模样的四连五连战士,可是怎么也认不出谁在白天从日军的手榴弹下救了自己。
一顿叽哩咕噜的英语!~
除了场内几个听得懂的记者,两个连长和一个翻译外,其他的人都是一脸茫然。
翻译还算是比较机灵,对时代杂志的默多克华盛顿突然冒出的话,立刻转述翻译了一遍,其他四个记者立刻在战士们的身上巡梭打量着,确实,能从即将爆炸的手榴弹下救人,没有相当的胆色勇气是不行的。
“是谁啊?!”在战场上一直忙着指挥战斗的范国文却是没看清谁,也只是知道一个日本兵想拉响手榴弹找人做垫背,却被自己的战士阻截了下来。毕竟在战场上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只要自己的战士没有损伤,也并不值得过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