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赶尸人归来(1 / 1)

禁忌之后 界玉 1530 字 7个月前

一边想着,赵有量一边对郭正德发出最后一击,故意一不小心将“检查公告”掉在了地上。

这张纸随风而起,刚好落在了旁边喝酒的人脚下。

这人弯腰捡起来看完后,满脸怒气的递给了其他人。

甚至有不畏强权的汉子站起来大声朗读。

读完之后,众人看向郭正德的眼光更加愤怒了。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威胁、赤裸裸的以权谋私么?!

就是故意欺负赵有量这个外来的打工人,故意欺负迎春嫂这个没有靠山、甚至都没有男人的可怜寡妇!

“我说郭镇长,你还能多少要点脸不?!”

镇上唯一的屠夫张大哥已经拍案而起,对着郭正德一伙人怒目相向。

“明天不是检查么?你先来检查我!”

“要是我哪做得不好,你们就把规矩改改!”

“特么的我就不信还没王法了?还能让你们这群人折腾出花来?!”

张屠夫的话立即引起共鸣:一来是仗义执言激起了大家胸中的正气;

二来其他人中,也有许多人没少受到郭正德这伙本地人的欺负。

共情之下,自然群情激奋。

眼见着事态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郭正德站起身来。

怨毒的看了一眼赵有量后,什么也没说便转身离去。

郭正德这一走,以他为首的“坐地户”立即跟着离开。

剩下的自然都是支持赵有量的小镇居民。

“哈哈哈哈哈!”对郭正德一伙人的哄笑声中,迎春嫂眼含热泪开口。

“谢谢爷几个帮我和量子说话!”

“没别的,今晚不管吃多少都算我们请!”

“要是不怕你们家里的母老虎发威,喝通宵我和量子都陪着!!”

“好!大妹子爽快!那我们可真不客气啦!”众人闻言再次哄笑,齐齐吆喝着今天必须把大妹子喝破产了!

话是这么说,但并没有人这么做。

等到后半夜时众人散尽,收拾桌子的赵有量惊讶的发现,每桌的盘子下面都压着钱。

比起正常算账来只多不少

一夜就在赵有量和迎春嫂的感动中度过。

至于彻底得罪了郭正德的事情......就算不得罪他,他会放过赵有量两人么?

吃过早饭后,赵有量开始了例行晨跑,还是那句令人喷饭的口号。

“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硬挤锻炼身体!”

“狗哥狗哥你也别趴着了,咱俩一起跑起来!”

大黄狗显然不愿意搭理赵有量这厮,或者说觉得他多少有点傻。

斜楞了一眼赵有量,厌恶的换了一个稍远的地方继续趴着。

大黄狗鄙视赵某人,但是有人欣赏。

这不远远就见赶尸人赵宏伟快步走了过来:“哈哈哈赵老板,我回来了!”

赵有量先是一愣,随后大喜:“哎呀!回来咋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车站接你!”

“不用接,也不算远。”赵宏伟一边说一边将带来的土特产递给赵有量。

“赵老板,这次我们一共来了三位老司,就是为了对付那头金甲尸。”

“不过......不过老司们说即便如此也没有把握,所以不希望你跟着下墓。”

“啊?!”赵有量闻言暗自心惊:“宏伟,金甲尸这么邪乎?”

“嗯!”赵宏伟深深点头:“以前我也不知道,就是一知半解。”

“老司们告诉我后,我才知道金甲尸的厉害。”

“传闻清朝咸丰年间捻军起义(注1)那会儿,就出现过一头金甲尸。”

“结果这一头畜生造成的伤亡,居然比打仗还要多!”

“最后牺牲了好多佛道两家的高人,才用天雷流火把那头畜牲烧死的。”

赵宏伟讲的,赵有量似懂非懂。

但有一句话他听明白了:一头金甲尸造成的危害,居然超过了一场战争。

就在赵有量脑补金甲尸到底有多凶的时候,赵宏伟已经起身告辞。

“行了赵老板,我先走了。”

“过来找你就是给你送点我们那边的土特产,再告诉你一声我们就自己下墓了。”

“赵老板保重!”

眼见自己留不住赶尸人,赵有量只能高喊。

“宏伟你们去对付那头怪物的时候,一定要叫上我!”

“孙叔对我这么好,我要是不给他报仇还叫爷们么!”

“不如把那二两肉割去,也免得走路时候摩擦咔咔响!”

就在赵有量暗自发狠的时候,手机忽然响了。

拿起来一看是迎春嫂:“喂姐,这么早有事儿啊?”

电话那头的迎春嫂笑骂:“有事、当然有事了!”

“你忘记今天咱们烧烤店搬家啦?赶紧过来!”

“小李和陈大哥他们都来帮忙了!!”

赵有量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最近事情多,自己真是忙糊涂了,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狠狠的拍了一下脑门,赵有量锁好扎纸铺的大门后,快速朝着烧烤摊方向跑去。

等赵有量赶到的时候,发现迎春嫂几人正围在一起看着地上。

小李甚至又在自己眼皮上涂了锅底灰。

好奇之下赵有量快步上前:“陈哥、姐,你们看啥呢?”

听到赵有量的声音,三人立即回头。

“量子你来得正好,快瞅瞅这是啥!”

来到近前,只见一只已经被打碎的大坛子,洒出一地白花花的东西。

在这堆白花花的东西中间有一张黄色符纸。

符纸正面画满了奇怪的纹路,背面则画着一个诡异的脸谱。

“量子,你认识这是啥不?”

注1,捻军起义: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

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

“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

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

其中多有神怪之处,笔者会在后文一一讲给各位读者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