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谁给你卖命(1 / 1)

郭子仪的爹郭敬之,与妻子王氏的爹王守一,都是宁王府的老人,两个一起共事的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于是给自家的儿女们撮合,亲上加亲。

换句话说,宁王李宪,就是郭子仪最大的靠山,所以逢年过节,他的妻子王氏都会带着儿女们前往宁王府走动,好维持这一层关系。

历史上,郭子仪的正妻王氏为他育有六子八女,如今嘛,肯定还没有生那么多,只有三子四女,那位醉打金枝的四子郭暧还没有出生呢。

李琩心里清楚,但凡穿越到这个时期,最应该交好的人里面,绝对少不了郭子仪。

而他运气也很不错,正好郭子仪算是大伯宁王的家臣,于是加上母妃的帮助,对方如今已经是朔方的一号人物了。

他跟郭子仪见过几次,也见过郭子仪的四个女儿,前三个已经出嫁,第四个今年只有十六岁。

在大唐,来了月事就能出嫁,十六岁刚刚好,但是李琩呢有点不太能接受,觉得年龄太小了。

要不是窝在十王宅快把他逼疯了,他绝对不会对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孩下手。

“你什么时候中意的,我怎么都不知道?”宁王长子汝阳郡王李琎一脸诧异的瞥了一眼李琩,又挑眉看向自己的父亲:

“你们俩到底在圣人面前干了什么?什么事不能对我说的?”

老六陇西郡公李瑀也是一脸的不满:

“阿清与我一起长大,胜似一母所出,你们俩背地里谋划什么,连我们都不能告知?”

“两位兄长见谅,阿爷与我是有苦衷的,”李琩一脸无奈道:

“实在是怕牵连你们。”

他这两个堂哥,都是潇洒人。

老大李琎原本是九寺五监的太仆寺卿,正bu级领导,但人家不干了,嫌累的慌,平生只有三个爱好,诗酒、狩猎与羯鼓,也是历史上的“饮中八仙”之一。

老六李瑀也是一个妙人,唯独喜好音乐,擅横笛、羌笛与琵琶。

听到李琩这么说,一向谨慎的李琎也不多问了,摇头苦笑道:

“娶亲是好事,何况子仪也不是外人,既然圣人属意阿爷张罗,那么我来包办。”

“你先别着急,”

一直坐在主位上没有吭声的李宪睁开眼睛,道:“先等一等,我来念,你执笔,写一道奏疏送进宫里,等圣人准了,再准备不迟。”

李琎点了了点,唤来女婢磨墨,他则卷起袖子立于书案旁,准备亲自操刀。

他的字是非常好的,绝对的书法大家。

李宪缓缓开口,李琎抬笔就写,但是写到一半,他懵逼了,握着的笔再也放不下去,

“嗣隋王?阿爷,你不要命了?”

老六李瑀猛地起身,震惊道:“阿清可是圣人嫡子,你奏请他来承继六叔,夺圣人父子人伦,这你怎么敢啊?”

汝阳王李琎也是一脸震惊,不过他做为长子,还是比较稳重的。

眼神在父亲和李琩身上审视半天后,李琎基本已经猜到了真相,只看他们俩波澜不惊,可见圣人早已知晓,于是他继续落笔,在父亲的口述下,将这封奏疏一气呵成。

“这是好事情,六郎还不明白?”

李琎落笔之后,微笑道:“此招甚为巧妙,一可离开十王宅,二可避太子锋锐,三,可以了结杨太真之事,亏你们俩能想出这等绝妙之法。”

他自己对权利,没有丝毫追求,所以容易代入他人,以为李琩也一样,宁要自由,也不要皇子这样的尊贵身份。

老六李瑀就有点想不开了,他觉得给皇帝当儿子,比当一个嗣王强太多了,不就是没自由嘛,又不是一辈子都没有,总有熬出头的时候,于是他不停的抱怨李琩太着急了,凭白降了一层身份。

嗣王,也叫嗣亲王,爵位在亲王之下,郡王之上,按照唐律,食邑与郡王相当,应为五千户,但实际上,规定是规定,现实是现实。

按照规定,李宪还应该是一万户呢,但他只有五千五百户,却已经是有唐一代,食邑数量排名第二的大地主了,排名第一的是他的亲爹李旦,七千户,第三和第四是他的弟弟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五千户。

李琩就更难搞了,因为隋王爵位已经不传,也就是说,压根没有食邑,而按照当下普遍水平,嗣王的食邑基本保持在一千户左右,所以李宪的奏疏里,会奏请将李琩现有的两千户寿王食邑,转为嗣隋王食邑。

但基本不可能成为现实。

亲王爵位取消,封地进入宗正寺,就看皇帝愿不愿意给,而李隆基明知道是李琩不想认他这个爹了,所以给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按照李瑀的话来说,这道奏疏一旦批准,李琩就是一个穷逼了。延寿坊,王忠嗣府邸。

现任驾部员外郎的郭虚己来了,他的恩师萧嵩今早已经觐见圣人,推荐他辅佐王忠嗣,为朔方行军司马。

李隆基非常痛快的就答应了。

原因很简单,郭虚己虽然是萧嵩的门生,但他这辈子起家是太子左司御率府兵曹,官不大,但上司很牛逼,因为这个太子,指的是李隆基,也就是说,人家年轻时候就是李隆基的人。

将这样的一个人放在王忠嗣身边,李隆基当然乐意。

“两位相识否?”

李隆基为郭虚己介绍起了同族的郭英乂,他知道这俩人肯定不认识。

已经五十岁的郭虚己本已经在堂内坐下,知晓郭英乂出身后,旋又起身,与对方排起了家谱,算来算去,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比他大三辈。

“这可真是小宗出大辈,你们俩就要不要以辈分而论了,”王忠嗣在一旁听着,爽朗一笑。

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出身,小时候学会认字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家谱,祖上从哪来,分支有多少,都在脑子里。

家族内这样的规矩,也是为了今后的儿孙出门在外,遇到同族之后,互相有个帮衬。

郭虚己是当下的太原郭氏大宗出身,而郭英乂他们这边,从西汉时期便从太原迁徙到了陇西金城郡,后移居目前的瓜州,也就是后世的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是为太原郭氏的晋昌郭氏支族。

这么远的关系,两人背族谱,竟然都能牵扯到一起,看起来挺不可思议,但是在大唐,这很正常。

郭虚己很清楚王忠嗣为什么需要自己,因为朝廷所有的提拔任命,都是人脉运作和权利较量后的结果,基本上跟你的能力没有关系。

只见他笑道:

“郭子仪其祖,由魏末(北魏末期)裔居华阴,是为华阴郭氏支族,与英乂他们这一支一样,每年都会派人往太原祭祀先祖,我们不是外人,等到了朔方,下官自会联络子仪,必使振武军如臂使指,大将军勿忧。”

王忠嗣微笑点头,像他这样军方出身的大将,最看重的就是麾下的兵马听不听话,能不能被他拧成一股绳,孙子兵法有云:故知胜有五,上下同欲者胜。

王忠嗣既然是朔方老大,那么在他的麾下,不允许出现任何一个违背他意愿的人。

正常情况下,不听话的,直接更换就好,但是明年很可能就要开打,紧急换人容易动摇军心,不利于出征,所以王忠嗣只能另寻它法。

而眼下的朔方,就是姓郭的和姓王的说了算,同是出自太原,比较容易沟通,王忠嗣也就不打算换人了。

历史上有史可考的唐朝太原郡公,一共十六人,其中八个姓王,六个姓郭,也就是太原王和太原郭,这个爵位可没有世袭一说,非于国有大功者,不能敕封。

上一任就是郭英乂的亲爹郭知运,再上一任,是郭虔瓘,这两人都是开元初期的顶级猛将。

“今早朝会,我与李林甫牛仙客有过一番争吵,”王忠嗣脸色凝重,沉声道:

“朔方那边的情况,我很早便打听清楚了,欠饷严重,军心涣散,如果这十万贯不能与我同行,明年一战,胜算堪忧。”

“明年一战,到底能不能打起来,现在来说仍是未知之数,”郭虚己正色道:

“当然了,朝廷未雨绸缪,是有预见的,大将军可寻求东宫帮助,方便这笔钱能够尽快调拨。”

王忠嗣忧心忡忡的点了点头。

这十万贯,他是非要不可,他不像朝堂上那帮大臣一样报喜不报忧,他很清楚大唐军制早就出了问题,有没有钱,直接决定了能不能打仗。

隋末唐初,天下盛行府兵制,讲究兵农合一,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与土地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可是府兵制度到如今,已经不能顺利施行了,原因在于自高宗以来,战事频繁,大唐边境线过长,兵役繁重,而兵员的主要来源,是关中、河东、河北、河南等地。

但是戍卫区域,却远在河西陇右以及朔方范阳,那么人们势必需要远离土地,加上土地兼并盛行,失去土地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没有人愿意远赴边疆戍卫,导致避役成风,甚至以充当府兵为耻。

当下边军的主要来源,是李隆基三年前的那道诏书。

令诸镇节度使按照防务需要,制定兵员定额,在诸色征行人(指原有各种镇兵)和客户中召募自愿长住镇戍的健儿,每岁加于常例,给田地屋宅,务加优恤,使得存济。

这就是募兵了。

募兵的招募原则是户殷丁多,人材骁勇,装备由州县负责,不足则自备和亲邻资助,口粮由朝廷供给,服役期间免除本身租庸调和杂徭。

条件听起来很不错,但是王忠嗣很清楚,上面说一套,下面办一套,“不足则自备和亲邻资助”,有这一条,你还指望州县官员真会给你提供装备吗?

说穿了,该给边卒健儿的钱,没有落到实处。

没有钱,谁给你卖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