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报喜!农大的教授!(二合一)(1 / 1)

等待的五个小时里。

可以说是重生以来,方鸿安最紧张的时刻。

在那产科的护士在说出母女平安的时候,方鸿安才觉得全身的压力都卸了下去。

见到妻子兰文绣,她整个头发都已经是湿透。

疲惫至极的脸上,带着一抹歉意。

“鸿安……”

知道她想说什么,方鸿安上前直接打断了她。

“女儿好!我就喜欢女儿!”

说吧,轻轻的牵住了她的手。

生儿生女的问题上。

方鸿安早早就跟兰文绣说过。

无论男女他都是喜欢。

但兰文绣是执意要给他生一个儿子。

主要是受这个时代,普遍性传宗接代观点的影响。

打消了妻子的顾虑。

再看向床上刚出生的小毛头,方鸿安整个人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了起来……

在方鸿安激动后不久。

方鸿安的大姑方翠红也是激动的赶到了医院。

自从听说方鸿安和兰文绣来县城之后。

方翠红也随后也来了县城。

一方面,是在王贵和王晓洁那边帮着指点做糕点。

另一方面,也是准备帮一下这小俩口。

方鸿安父母去得早,他这个当姑姑的,一直是对方鸿安另眼相待。

更别说现在,眼下他们整个这一家子,都因为方鸿安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就连王永河同志,那都是力推他要来帮着这边照顾兰文绣。

今天,她正午本来是准备去一趟的,但糕点铺有点事耽搁了一下。

等到这傍晚时分去的时候,出租屋的大门是紧闭着。

打探了一下,得知是兰文绣已经破羊水送医院了。

她就赶紧赶过来了。

她不仅是有自己生育的经验,也有当婆婆的经验。

到来之后,帮着张罗好兰文绣,随后又煮了萝卜汤和白粥。

到二天的时候,见兰文绣已经稳定了下来。

然后,立即是挥手让方鸿安去准备去报喜的事情……

方鸿安是这才反应过来。

依着他们潇南地区的规矩,这妻子生了之后,他是要回娘家向娘家人报喜的。

虽然说一般是要等妻子出院。

但因为是顺产,医院也是让三天就出院。

也就是说,这第四天就要赶到兰溪村报喜。

而这报喜,还要准备上带上鸡蛋、猪肉、豆腐,还有鞭炮的这些物件。

就这些东西的数量,还很有一番讲究。

可不能随随便便的准备。

这方面方翠红肯定是相当有经验。

问清楚了之后,方鸿安赶紧去张罗了起来。

这第三天的时候,兰文绣已经可以下床正常行走。

这年头的女性,干活多,身子不如后世那些脆皮女性身子娇弱。

不仅是顺畅率高,恢复速度也要快不少。

回到出租屋里,将妻女托付给大姑方翠红照顾。

方鸿安拿上报喜的物件,请了上次拖货的那辆解放牌卡车,载着自己往兰溪村报喜。

车过了兰溪村的牌坊,往那座红砖大瓦房前大坪子下面一停,等老丈人、丈母娘看着提溜着满手东西的方鸿安,就立即是知道来报喜了。

鞭炮声中,先是两老激动的冲了出来,然后是兰建军、薛芬……

喜讯传完之后。

在兰建军和薛芬拉着方鸿安问长问短的时候。

里屋里的兰振山和罗冬清老俩口看着面前那九只鸡蛋,高兴之余却是显得有些神情紧张。

他们这一带,鸡蛋是报喜的时候必送的。

而且,个数上也相当有讲究。

生男送双,生女送单。

这是雷打不变的规矩。

九个,那必定就是女娃了。

而且,刚才方鸿安报喜的时候也首先就说了。

“女娃,六斤八两!”

这女儿诞下外孙女,母女平安,那固然是欣喜。

但怎么……

就是个女娃呢。

方鸿安家里的情况,老夫妻俩都是再清楚不过的。

爷爷奶奶、父母都没了。

这到他又是独苗一个。

那肯定是要生儿子来传宗接代的。

这怎么就不是生个儿子呢。

要是先前,方鸿安是个穷小子的时候,那生女儿就生女儿了。

娘家人怎么都可以帮他撑腰。

可现在的方鸿安,那可是今非昔比了。

别的且不说,就说现在的身家,那都是了不得。

就更别说,已经是上了好多次报纸。

在县里、地区领导面前都是挂了号的了。

就在他们兰溪村,那先前的时候,谁家不是说他们家是白生了个金凤凰。

这金凤凰自个不长眼,落进了烂泥窝。

可到现在呢,那说法是完全变了。

什么金凤凰到底是金凤凰,看人就是准。

又什么这振山佬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给找了这么一个万里挑一的好女婿。

更有甚至,还有些人传言,说依现在方鸿安的能力,这兰文绣就配不上,这迟早会被被踹了……

……

各种风言风语的。

这虽然老俩口大多是当些酸话在听。

但听得多了,总归是不能完全当耳边风的,心底那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尤其是,眼下这女孩的肚子还是不争气。

这生的是个女娃。

要说……从此前旁敲侧击问的态度来看的话。

方鸿安也是说了不介意是男是女的。

但说是这么说嘛,这眼下谁家不想先抱大胖小子呢。

就设身处地的换作他们,他们想的也是生儿子呀。

“这文绣,肚子咋就不这么不争气呢!”

沉默了许久,罗冬清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唉!”

兰振山也是唉声一句,缓缓道:“这事情,已经是这样了,还是想想找什么法子补救吧!”

“依我看,这养蜂场的股你还是给鸿安吧!”罗冬清想了想,也只能是建议着道。

“给他?”兰振山摊着手一脸无奈,“我早说给他了!可鸿安他看不上呀!”

“那咋办?”听兰振山这么一说,罗冬清是更慌了。

“我看……还是这样……”罗振山道,“你等下……多备些东西,把咱们的态度表示到位。”

“然后……这次你就跟鸿安过去算了!这他们俩在县里,家里没个老人,照顾文绣和孩子都不方便!”

“以后……也多帮他们带带小孩,咱们帮着多一点!再让文绣赶紧了些,快点把二胎给怀上,争取这二胎生个男娃出来,给他们老方家把这传宗接代的大问题先给解决了!”

“嗯!”罗冬清听着忙点头。

“那就这样!”兰振山叹出一口气,“那去备东西吧!再待下去,鸿安该怀疑了!我等出去,有机会先找他聊聊!”

两人说完。

便一前一后的走了出去。

这刚走出里屋,就听见堂屋里传来了方鸿安一阵阵得意喜悦的声音。

“女娃好!女娃才是宝!”

“这女儿是文绣给我的暖心小棉袄,生个儿子那八成是黑心棉!”

“六斤八两呀!你们是不知道,那大眼睛又圆又亮,像极了文绣……”

“鼻子!鼻子随我!又高又挺……这将来长大,那肯定是乖美了!”

“啧啧!这完全是结合了我跟文绣两个人的有点,简直是太棒了……”

……

这一阵阵欢悦的声音,不仅是逗得堂屋里兰建军、兰建辉等一众人都忍不住咧开了嘴。

感受到方鸿安那喜悦至极的心情,兰振山和罗冬清老俩口也不由得是发愣的互看了一眼。

这情形……

好像是真的很高兴呀!

似乎是……完全多想了。

老俩口在感叹的同时,看向方鸿安的眼神中,不由得也是多了一种喜欢。

……

报完喜。

方鸿安再上车的时候。

车后斗里,已经是放了四只鸡、一桶子鸡蛋……外加一大袋子潇南地区专门用来给产妇吃的吃食……

除此之外……

是罗冬清、薛芬这段时间赶织出来的毛线帽、毛线衣、毛鞋子……

满满的装了一大担。

这些,到都是潇南地区常见的给报喜的女婿带回去的物件。

区别在于,这一次性能准备上这么多的。

就别说在东岭上了,就是在兰溪村,也是绝无仅有的……

……

……

在方鸿安返回到县城的第二天。

陆陆续续的有人上门看望兰文绣和新生儿。

先来的自然是娘家罗冬清带领的一众人。

在得知现在是方鸿安的大姑方翠红在帮忙之后。

罗冬清是说什么要自己留下来……

理由也很充分,他这过来当外婆的,那怎么也比方翠红这个做姑婆的应该。

她这留下来之后,方翠红也还是每天过来帮忙。

有了他们俩的帮忙,不仅是把兰文绣和宝宝照顾的妥妥帖帖。

就连方鸿安自己都闲了下来。

见是这样。

趁着有空,方鸿安索性是再次拿出了笔和本子。

先前的那本《中蜂养殖实用技术手册》已经顺利出版,因为上报纸的带动,在整个潇南地区的销量,听说还是不错。

甚至也得到了地区领导的推介。

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把这本书当做是教学的模板,也在开始积极探索蜜蜂养殖了。

而这次方鸿安也是趁着有空,准备把加工厂的事情也做一番规划。

首先是加工厂的规模、配置……这些硬件部分。

再然后是一些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管理模式……

……

这些在后世都是常规得不能再常规的东西。

但在目前这个年代……

那还是属于很新式的东西。

关键是,这里面很多东西,方鸿安是亲身经历过,算是有着直接的经验。

而更多的,其实也只是通过各种信息,有一些宽泛的了解。

这段时间,正好借着记忆和经验,来好好的谋划、打磨一番。

力争在将来实施的时候,尽量的少走弯路,一切都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

……

在方鸿安忙于书写和打磨的时候。

湘省省城,星城。

位于湘省农校北面,一片还相当荒凉的小山岭上。

一个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男子,头戴一个缝着纱网的帽子,正是揭盖一个蜂箱的盖子。

用一个棕毛制作的刷子,小心的刷下那盖子下那密密麻麻的蜂蜜。

然后……

凑着身子,抽出一块块的活框一边仔细的观察,一边对着他身边的那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开始说话。

“5号蜂桶,巢脾五脾,教上一次增长一脾,增脾周期,约7天!”

“1号巢脾,蜜脾区域占比,约百分之三十三至百分之三十五……”

“2号巢脾,蜜脾区域占比,约……”

“3号巢脾……”

……

在他每说出一段话之后。

那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会拿着笔在笔记本精准无比的记下数字。

只不过……

在记着的同时,这位叫黄彬的年轻人,眉头也不由得是微微蹙了起来。

且不说,眼前的老师,那明显越发不悦的语气。

就依据他跟着老师参与到这个项目以来的了解和经验,也知道就今天这些结果也是相当的不理想。

而事实上,这种不理想,已经是持续了好一阵子了。

眼前这个面容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至少大上五岁的男子,正是黄彬的老师,湘省农校的吕征远教授。

吕征远在外界虽然是声名不显,但早些年的时候,在国内农业研究领域内,也是赫赫有名的一号人物。

早年的时候,是在燕京农业科技所的主持过项目研究的大教授。

特殊年代的时候,流落到了星城,后留在了湘省农校工作。

短短几年内,就帮助湘省农校,建立完善了数个学科的教学模式。

也在多个项目上取得了获得省级、国家级认可推广的成果。

而从去年开始,面对国内糖类资源紧缺的情况,上边农业主管部门,有意让各地的农校,从农业方面也研究提升糖类资源产量的做法。

当时,又很多的方向。

比较主流的是通过提升甘蔗、甜菜产量为主的方向。

而吕教授则认为,根据湘省的实际,无论甘蔗还是甜菜,都不具备有竞争力。

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吕教授选择了蜂蜜增产的方向。

相较于蔗糖和甜菜产出的白砂糖,蜂蜜无疑是更优质的糖类资源。

并且……

而更合湘省多山、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情况!

这个方向选定之后,也得到了农校和湘省农科所的大力支持。

眼前这座小山岭,就是由农校和农科所协力打造出来的蜜蜂养殖研究场。

而黄彬本人,也正是得益于这个项目需要人手,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了吕教授的助手,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

从去年开始,为了这个项目取得成功。

吕征远教授带着黄彬,就开始了精心准备。

从各种国内国外养蜂法的搜集、到蜂种的选择……

都进行了周全的准备。

在这个研究场建成之后,更是根据各种养殖方式,建立了十五组实验研究对象。

这十五组研究对象,既有古方木桶养殖法,也有仿自然的石洞、树洞的养殖法……

当然也有西式的,据说已经在东南沿海地区推广的活框养殖法……

研究的初期,成效还是很明显。

可经过层层筛选,在筛选到只剩七组研究对象,进入第二阶段研究之后,突然一切就不是那么顺利了。

主要是……

各种养殖法,都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数据。

不说增长了……

很多数据,甚至都达不到先前收集到的数据。

如此的状况,已经持续了近半年了。

黄彬知道,吕教授这边,也一直是在想各种办法在改进。

为此,在两个月前,甚至是领着他去到了东南的闽省进行考察学习。

也确实学习到了很多当地养殖的经验和技巧。

这回来之后,根据总结的经验和技巧,两人调整更正了一番,原是以为这下结果总会有一番改观。

但不曾想的是,这接下来几次的查看结果来看,数据仍旧并不明显。

眼下。

已经是十月下旬。

根据湘省的气候,最适合蜜蜂采蜜的季节,眼看就已经接近了尾声。

这次的检查和记录的数据,几乎就算是本年度的最终结果了。

这眼下的这些不慎理想的结果,也算是基本宣告了本年度研究的彻底的失败。

虽然说农业项目的研究周期长,收效慢也是常态,但一年多来的研究,得来的是这种彻彻底底的失败。

让黄彬都感觉很是受挫。

就更被说是吕教授了。

黄彬也很清楚,在这个项目上吕教授虽然是备受敬重,也得到了极大的支持,但也正是这样,吕教授其实也背负上了很大的压力。

就这个项目,也随时都有被叫停的可能……

想到这里。

黄彬,也不由得是悄然朝眼前的吕教授打量了过去。

而果然,一个重新放回蜂箱盖的动作,吕教授做得都是显得那般的落寞和心不在焉!

甚至于……

在放置好之后,他都没有像以往一样,再进行任何的布置。

而是默然的走到一边的小木屋前,坐在屋门前的板凳上,陷入了沉思……

看到这一幕,黄彬心下更是一沉。

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只能是走了过去,悄然的站到了一边……

“呼!”

吕教授怔然许久,忽的长叹出一口气。

然后,黄彬就只见他皱着眉头,紧咬着牙,向自己看了过来:“黄彬!收拾一下,等下去学校叫上几个人过来,一起把这几箱蜂拿去做野化处理吧!”

“野化处理!”

听到这几个字,黄彬是猛地一震。

这个说法是他们研究的专用说法。

如果直白一点的说的话,就是要把这几箱研究了大半年的蜂,直接给放归野外了。

而再直接的一点的话,那就是说……要放弃了这整个研究!

想到这里,黄彬都不由得感觉到内心一阵钻心的疼,忍不住劝道:“老师!别……别呀!还不到时候野化的地步呀!明年……明年再试试吧!还有……机会的!”

天见可怜,这个项目,可是他第一个从头到尾完全参与的项目。

为了整个项目,他不知道倾注了多少的努力。

这骤然说放弃,内心是根本无法忍心割舍。

当然,他也知道,眼前的吕教授……此刻内心应该是更加的心疼!

所以才会忍不住劝解了起来。

不过,在先前那番数据面前,他此刻的劝解,却也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吕教授苦笑着对他摇摇头:“机会?”

“没机会了呀!该尝试也都尝试了!”

“明明用的都是闽省的做法,但数据就是根本跟不上!”

“或许……一开始我就错了,蜜蜂养殖他就不适合湘省……”

他颓然的道出一个结论,脸上的神态看上去是又苍老了几岁。

“这……老师……”

黄彬揪着心,仍是想劝上一番。

但这一次,吕征远是直接伸出手,没让他继续在往下说。

随后,是决然的对他挥挥手。

黄彬的心彻底的凉了下来,跟了吕征远这么久,他也是了解他的性子的了。

他既然是这样,那就是已经下定了决心的了。

“好……吧!”

极为不情愿的吐出一口气。

黄彬目光在眼前那些蜂箱上一一扫过,不舍的留恋一阵,随后才缓缓的收回目光,迈着步子往外走去。

这养蜂实验场所在的小山岭,是当初学校和农科所为了他们这个项目,特地围出来的。

在周遭,还撒播了不少的蜜源性植物。

独立的院落,再加上周遭的几片花田,看上去就像是一处精致的农家别院。

黄彬走出这院子后,都忍不住回头张望了一下,然后才转头走去。

这项目如果停滞了,这片院子,只怕也会重新归于荒废吧。

可惜了呀!

叹着气,黄彬踩着那条来往了不知道的多少遍的小路,往学校的方向走去。

当初建这实验场,为了减少人为的影响,这小山岭选得有点远。

这要走回去学校,可还要一番功夫呢。

这走着的同时,黄彬心里也不由得是思忖这等下是叫那几个人好来。

这一野化,那就等同于是告诉别人,他们这项目是要失败了。

那这叫的人,就能是汪大龙他们几个嘴巴大的。

最好是能嘴巴紧,不会大嘴巴乱说的才好。

他被笑几句就算了,但可不能乱传出什么对吕教授不好听的话才是。

这般想着,黄彬不由得在脑海中一个个仔细的筛选了起来。

他这么一沉浸,走路就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这走了好一阵,虽然开始是隐隐约约的听到似乎有人在叫喊,也没大注意。

等他注意到哪呼喊自己的声音,下意识的抬头看去。

只见那道挥着手,在奋力奔跑的身影,已经是距离自己很近了。

也许是跑得很急的原因,大口大口喘气的同时,脸上的表情都有些狰狞了。

“林……林教授!”

黄彬一怔,意识到有些不对,赶紧是快步朝着对面快跑了过去。

那挥着手竭力跑过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农学院的另一个名教授,林贞云林教授。

除了学术上的成果很丰硕,这位林教授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身份――他是吕教授的好友!

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私交上都是很好的那种。

这林教授如此急的往这边跑,让黄彬意识到这肯定这可能是出什么大事要事了,以至于是让这位身子骨并不好,在运动方面很是欠缺的老教授,要亲自跑这一趟。

跑近了之后,黄彬忙是急着解释道:“不!不好意思!我刚才在想事,没听到你喊……”

挥着手直接打断黄彬的解释,林教授喘着气急匆匆问道:“老……老吕!他……还……还在实验场吧?呼!呼!呼!”

“在的!”黄彬忙是点头。

“蜂……蜂箱!还没撤……撤吧!”林教授虽然缓了几口气,但估摸着还是跑得太急的原因,说话还是断断续续的。

蜂箱?

黄彬是怔了怔。

要说这林教授和吕教授那确实是难得的志同道合朋友的典范。

可就在养蜂增长蜂蜜这件事情上,两人却是罕见的出现了分歧的。

早在吕教授在最开始选定这个课题的时候,林教授就一直在劝吕教授不要选这个课题。

当时他就觉得,蜜蜂养殖在湘省内,并不适宜推广,技术上相较于东南和东北地区,也不具备优势。

虽说是劝了好几次都没劝动吕教授。

而最近吕教授这边研究不顺利,两人在讨论的时候,林教授也是再次劝解吕教授可以提前放弃,转而换其他的方向的。

事实上,刚才在养蜂场的时候,黄彬都觉得,吕教授做出那放弃的决定。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项目本身屡次失败的冲击,另一方面,林教授上次的劝解,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的。

这怎么……

到这时候,这林教授反而显得很关心养蜂场了?

听这意思,是他现在好像不希望吕教授放弃了?

这啥意思?

黄彬一时有点懵,但看着林教授着急的模样,又马上是回到:“没!还没呢!吕教授正安排我叫人去野化呢!”

“没……没有就好!”

林教授一把扯住了黄彬的手,“别叫了!不……不能野化!还……还有希望的!”

“呃?”

虽然是早有所预感。

但在听到林教授这话的时候,黄彬还是直接就愣住了。

“还有……希望?”

“嗯!”重重的点头之后,林教授赶紧是扯开自己手上提着的黑布包,奋力的翻找了起来。

也就是片刻的功夫,他便找出了一本书,喘着气直接递给了黄彬:“去……你把这本书快送过去给老吕先看……我……我缓缓就过来!”

“书?”黄彬瞪大辣眼睛,等接过来目光在那封面上一扫,眸子顿时是一缩,“《中蜂养殖实用技术》”

黄彬面露惊讶。

从跟着吕教授研究这个项目开始,养蜂方面的书籍,他已经搜集了不知道多少轮了。

可以说,国内能找到的基本是找完了。

至于国外的,受制于条件的制约。

自然是不能说都找到了,但也是尽力找了。

但就眼前这本,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中蜂?”

这名字就透着一股子不同寻常、特立独行的气息。

要知道,先前国内的那些书籍,一般都是笼统的写“蜜蜂”的,像这种专业性的冠以“中蜂”的,还是第一次。

书籍倒并不厚。

但一看那出版社,黄彬更是一愣。

省农业出版社?

不用说,这肯定是近期出版的了。

毕竟,他们三个月前他们还特地去过着出版社的。

如果真是有,那时候不可能会遗漏。

而等翻开封面,那目录的文字映入眼帘,黄彬的呼吸是不由得随之一重。

在这个项目这么久,对这些技术书他也算是如数家珍了。

但像眼前这个结构这么清晰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更重要的,从结构上就能明显的看出来,这本书就是扣着“实用”两个字去的。

也就是说,完全是工具书的定位,而非是学术性书籍……

国内什么时候出了这种专家?

带着惊叹,黄彬忍不住想继续往下翻,这时候一边的林教授却是一把拍在他肩膀上:“别看了!先拿过去给你老师看看呀……”

“哦!”

黄彬这才如梦初醒。

赶紧是合上书,转过身向试验场的方向疯跑了过去。

也就是三五分钟的时间,黄彬狂跑进了试验场。

这时候,吕征远已经在木屋里收拾东西。

从木屋窗户投射出的身影,倍显落寞。

“老……老师!”

黄彬喘着气冲进了木屋里,气出得太急的缘故,喊出这话之后,喉咙竟是有些喘不过气,说不上话的感觉。

见他这副模样,吕征远皱眉:“怎么了?”

“呼……呼……”

这时候黄彬算是充分理解当初林教授的为什么会喘成那样了。

大口大口的喘了一阵,也不多说,直接把手上的书给递了过去。

吕征远这才注意到他手上还拿着一本书。

本是板着脸露着不明所以的严肃,但等目光扫过那封面上的大字,整个人顿时是一怔。

“哪来的?”声音再也透着惊讶。

“林……林教授送过来的!”黄彬这时候已经缓过来一些了,喘着气解释,“他刚才跑太急,让我先……”

还没解释完,唰的一声,书已经是被吕征远一把抄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