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来了(1 / 1)

买来的庄稼汉 甲青 3186 字 8个月前

“将军,贼人退走了!”

一个拎着刀的年青郎君,向着王平禀报道。

他眼中的疯狂尚未完全消退,脸上不知道是染着自己的血,还是别人的血,隐隐的兴奋,有种莫名的诡异。

今日魏贼的进攻力度很弱,与昨日完全不同。

王平有些皱眉地看了一眼这位年轻小校,批评道:

“王军侯,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每次都冲到前面去!为什么总是不听?”

关中一战的时候,中都护转战万里袭取并州。

所率领的军队,除了凉州铁骑,还有一批凉州义从。

那批凉州义从,由凉州刺史府派出的军司马所统。

而这些军司马,其实就是凉州军的后备军官团。

他们要么是讲武堂出身,要么是参谋团出身,胡骑义从就是冯都护拿来给他们练手的。

王平的这位本家军侯,跟随关将军从九原出发,一路上逢战必前,同窗称之为“王疯子”。

也正是因为他的不要命,所以关中一战,立下了军功。

于是提前转正,由义从军的军司马,转为汉军军侯。

类似“王疯子”出身的将校,基本是冯都护的崇拜者,同时也是大汉新政的拥护者。

面对大汉最大的敌人魏贼,他们有最坚定的作战意志。

王平能以数千人硬刚司马懿数万大军,这些信仰坚定的将校,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时王军侯听到王平的批评,只是咧嘴嘿嘿一笑,也不说话。

王平识字不多,自知学识不高,故而性狭侵疑,为人自轻。

但冯都护这些年来,非但没有轻视他,反而是重用他。

甚至让他带领这些从参谋团或者讲武堂出来的年青将校。

所以王平心里除了感激,还有惶恐,为了不出差错,他时刻在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并执行冯都护在军中推行的法度。

他深知,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年青将校,可是中都护一手培养出来的嫡系。

而且这些人在军中确实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王平自己亦看重得很。

虽说战阵之上,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在下一刻会遇到什么事情。

但大谷口这一战,这些年青将校,已经有了不小的伤亡,让王平心疼不已。

普通士卒没了,大不了再从地方郡兵抽调一批过来。

但这些有勇有谋,敢打敢拼的年青将校,可是军中的未来,没了一个都能让王平在心里抽抽。

看着王疯子模样,王平知道他又没听进去。

气得他拿剑鞘狠狠地抽了过去,骂道:

“我的话不听,是不是连中都护的话都敢忘了?嗯?中都护以前怎么给你们说的?”

剑鞘打在王疯子的身上,发出“当当”的金属交击声。

“将军,我披着精甲呢,没事的……”

听到王疯子这么一说,王平更气了,干脆不再手下留情,寻得甲裙与小腿之间的空隙,狠狠抽了一下:

“平城打造的这些精甲让你们披上,是为了保护伱们,不是让你们去试贼子的刀枪利与不利!”

这一次,王疯子终于被敲得“嗷”地一声。

得赖兴汉会不计成本的投入,还有这么多年来,对炼铁技术的不断改进。

平城的冶铁工坊,终于可以小批量地打造出比上等精铁还要好用的钢铁。

用这些钢铁打造出来兵刃,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神兵利器,锋利非常。

而用钢铁打造出来的铠甲,不但轻便一些,而且比精铁打造的铠甲强度更高。

面对贼人的重兵器打击,钢铁铠甲的防护能力也要高一些,比较抗冲击。

用冯某人的话来说,就是四代机正在向五代机进化。

当然,这等钢铁打造的兵器铠甲,估计没有办法覆盖全军。

将来有资格装备的,只有最精锐的营队。

除了成本太高的原因——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就是贼军仍处于三代机时代。

类似于米格23对上F22?

驻守平城的护鲜卑校尉府军,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

当然,也有可能是冯都护有意为之。

毕竟更换军中装备这种事情,是关系到阵前生死的事情。

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之前,是不可能在军中推行开的。

所以他们这才能装备了只能算是实验品的新式兵器铠甲。

同时这一战,也是检验最新式兵器铠甲的实战。

效果不能说是很好,只能说是非常好。

昂扬无畏的士气,死战不降的将士,配上神兵利器,以及极高的披甲率,让司马懿猝不及防之下,直接崩了一个牙口。

“将军,将军,末将看那贼子,好像是有异动啊!”

王疯子一边举起胳膊挡住剑鞘,连连叫唤道。

王平狠狠地瞪了一下王疯子。

若不是这个家伙带起来的风气,军中将校,少说能减少三成伤亡。

将士用命本是好事,但这些将校拼起命来,能让主将心疼,也是少见。

“司马懿这是打算绕过我们,前去攻打晋阳。”

王平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会,已经明白了司马懿的打算。

“那我们怎么办?”

王疯子就有些急了,“将军,不如让我领人下去……”

“你闭嘴!”

王平喝道,“下去,守好自己的位置!”

攻营和守营能是一回事?

二者的难度相差数倍不止。

王平有信心守营,但可没有信心去攻营,更别说现在能战者,不过两千来人。

而且这两千来人,苦战数日,早已疲惫不堪。

甚至连攻城器具都没有。

敢在这个时候下高地去攻击魏贼营寨,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看着高地下魏军,已经有前军拔营出发,绕过高地,向着晋阳方向而去。

可是即便看出司马懿的打算,又有何办法?

王平叹了一口气,再转向西南方向,目光中带着忧虑。

援军,还能等得到么?

但是不管怎么说,司马懿及时调整了作战方向,让守在最后一处高地上的护鲜卑校尉府军,总算得到了暂时的喘息之机。

而与此同时,大汉在上党最后一个据点,也就是上党的高平关,正陷入了危急时刻。

上党在经过董卓之乱后,迁移郡治。

再加上上党与河东,这数十年一直都是曹魏的地盘。

所以高平关这些年来没有什么战略地位,导致无人打理,已是处于残破状态。

但高平关怎么说也是从河东进入上党最重要的隘口,地势也算是险要。

虽说河东都督府这些时日以来,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先是猛攻高都城,后又急行赶路,同样是去猛攻长子城。

不说死伤,光是失散,失踪的将士,就难以统计。

高平关内,如今能收拢起来的全部将士,也不过万来人。

但依靠地利,再加上王含手头还有一个完整的工程营。

足以让他在最短的时候内,把高平关打造成为令司马师望而生畏,裹足不前的险地。

司马师尝试了两次进攻,皆被王含打退,他就暂时熄了立刻拿下高平关念头。

只是还没等王含松一口气,北边又来了一支残军。

不是别人,正是前去接应魏延的魏昌。

司马师正为自己错过了攻下高平关的良机而懊悔,此时再看到魏昌的残军,怎么还可能让他安然进入高平关?

于是派出一军,意欲全歼了这支残军。

着急想要退回高平关的魏昌,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差点就全军覆没。

幸好魏延留下断后的人,都是心存死志的精卒。

而魏昌带过去的人,又是魏延一手带出来的亲信老人。

在这些将士拼死掩护下,魏昌狼狈不堪地领着不足一千的将士,护送着重伤昏迷的魏延,退到一个山头上,据高而守。

王含早就在关城上看到北边发生的事情,只是司马师亦防着关城内的守军会出来接应。

所以关城正前方的魏军,已经严阵以待。

“关城之内,皆是河东都督府将士,如今魏将军父子皆陷险地,若是吾等不设法相救,恐动摇将士之心。”

王含深知,自己本非河东都督府的人,此时能让河东都督府的这些残兵听从军令。

一是因为大敌当前,二是因为魏昌的托付。

但这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是对自己心服口服。

“吾当领军出城接应他们,把他们救出来。”

“不可!”文实连忙阻止王含,“现在关城安危,皆系于将军身上,将军岂能轻涉险地?”

“若是事有不谐,则关城何人能守之?只怕要拱手送至贼人手上。”

虽知文实说的是事实,但王含却是苦笑:

“文校尉,若是我等就在城内坐视不管,只怕这个关城,亦是难守啊!”

经过一系列事情打击下来,高平关内的残兵,面对关城外士气正旺的魏军,还能鼓起勇气,打退魏军的进攻,守住高平关,已经算得上是难得。

若是此时不顾关城外魏延父子的死活,恐怕对关城内将士又是一个沉重打击。

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军心,再次浮动不已。

到时候王含还能不能让这些将士听从自己的号令,他实在没任何信心。

或许还会听从,但王含不敢赌。

因为这是在拿工程营和高平关做赌注,他输不起。

只是……文实所言,亦有道理。

魏延本意是让魏昌守好高平关,魏昌把这个任务转到了王含手上。

王含又能转给谁?

临阵换帅,本就是大忌。

更别说是在军中士气低迷的情况下,已经连换二将。

再换下去,文实所说的把高平关拱手送给贼子,并非危言耸听。

所以说,这根本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死局。

文实咬了咬牙,压低了声音,对王含说道:

“王将军,请恕我直言,工程营事关重大,绝对不能落到贼人手中。”

“在我看来,宁可失了高平关,也不可让工程营有所差错。”

王含一怔。

他竟是忘了这一茬。

王含来回踱两步,然后终于下定决心:

“文校尉,从高平关向西,虽说皆是山径,但直通河东,当是安全。”

“我派出一千人护送,你现在就马上带着工程营退回河东。”

听到王含的话,文实心头就是一跳:

“那你呢?”

王含摇了摇头:

“我不能走。我在这里,如能守住关城,那自是最好不过。”

“若是不能守,至少也能拖延一些时日,能给长安争取多少时间,都要尽量去争取。”

上党之变,实是太过猝不及防。

再加上中都护又没在长安,而是领军在外。

王含实在是不敢确定,朝廷什么时候才会做好准备。

所以他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而且退一步说,自己亲自领军出城,未必就一定是坏事。

如果能把魏延等人救出来,那自是天大的好事。

就算是不能,那也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树立起威信。

文实听到王含这么说,再看到他神情坚决,心里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有心想要说些什么,但终是说不出来。

知道此时不是矫情的时候,文实最后只能是低声道:

“那你小心一些。”

虽然冷血,但文实也知道,王含的决定,大概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王含咧嘴一笑:

“你也要小心。虽说从高平关前去河东,应该不会有什么敌情,但都是山路,不好走。”

两人配合这么长时间,默契都已经出来了,除了是战友,还是朋友。

就算是这些年来,看惯了生死,但此时要分开,心里也未免有些不是滋味。

待到第二日,王含才送走了文实,回到关城城头上,下令道:

“来人,整军,随吾下关,准备接应左骠骑将军!”

“喏!”

呜呜的牛角声响起,接着就是擂战鼓。

王含安排好关内的事情,正待出城,没想到后方突然传来了喧哗声。

“何事喧哗?”

正值关键时刻,王含自然不想出现一点意外。

后方的将士喧哗,他只道是军中有变,心头不禁一沉。

“来人,速去打听!”

还没等派去打听的人回来,倒是后方有人欣喜若狂地跑来禀报:

“将军,中都护,是中都护派人过来了!”

“中都护?!”

王含闻言,猛然瞪大了眼睛:

“中都护派人过来了?”

“对,来人自称姓石,说他是中都护派过来的,还带来了中都护的手令和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