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打仗就破产(1 / 1)

罗志学道:“这么大的开支,光靠我国现今控制的楚南、楚北以及河南一府以及其他零星的地方收上来的税肯定是不够的。”

对此,徐志贤微微点头,他虽然是军人,但是同样也知道财政那边的基本情况。

湖广一地虽然是产粮重地,但是民间的工商业很一般。

如此,帝国在湖广地区的税收,主要就是以农业税为主。

商税方面的话,并不算太多,就这,其实还是靠了工业部下属的各工厂以及专营的盐税所贡献的商税。

自从各厂财务独立之后,工业部下属的各工厂,商行也要按照税法纳税了,哪怕看似这种纳税是左手进右手出,但是纳税的规矩不能坏,所以依旧得走一遍,如此也就产生了工业方面的税收。

只不过为了扶持国防工业,国防工业的税收比例比较低就是了,收上来的总额也不算多。

其次则是官方专营的大楚帝国盐务公司上缴的盐务利税,这盐税收入倒是实打实的收入,并且数量不少。

而上述两部分,也就构成了目前大楚帝国的主要商税来源。

至于说除了官方产业外,纯民间的商税其实不多,毕竟湖广这地方和江南还是不同,传统手工业没那么多,经济结构还是偏向于传统农业的。

如此情况下,整个大楚帝国在湖广收上来的税收撑死了也就千万左右。

这千万不到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大楚帝国如今支出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靠着税收,哪怕是加上专营的盐务以及官方企业贡献的税收,那也是养不起大楚帝国的。

那么大楚帝国的庞大开支是怎么支撑起来的?

自然是靠着南征北战的时候,不断抄没的敌对势力以及人员的资产。

大楚帝国的税务部,税收那只是他们的业务之一,还有一大业务就是抄家……

各种藩王、权贵,顽抗士绅大户们,抗税士绅大户们,全都是他们的抄家对象。

而大楚帝国国库里的钱,大多都是抄家来的。

但是抄家收入是一次性收入啊,现在大楚帝国兜里有钱,不代表着明年还有钱啊。

毕竟哪怕是抄没了几千万,也顶不住大楚帝国一年三千多万的财政开支几年啊!

这能维持个一两年就不错,再多,那得把治下的士绅们都杀光了抄家才行……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以目前大楚帝国的财政情况而言,如果东进战役推迟到明年去,等到明年上半年的时候,大楚帝国财政看似勉强还能维持下去,但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稍微不慎,就会直接财政破产。

如果推迟东进不说,并且进攻还不顺利,战事拖延那么几个月,分分钟财政破产。

如此情况,罗志学自然不会等到明年再发动东进工事的,那会把大楚帝国财政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这没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罗志学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对于如今的大楚帝国来说,想要维持自身的财政运转,江南是必须拿下来的,并且是要趁着口袋里还有点钱就直接发动战争。

如此才能够尽快的拿下江南,并依托富裕的江南维持自身的财政运转,不至于让帝国的财政破产。

打下江南抢钱,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口号。

只要拿下江南,哪怕是不通过抄没那些士绅大户捞取浮财,只是老老实实收税,以赣北、江南、浙北的情况,一年少说也能弄个三千万。

然后通过官方专营的盐务估计又能捞个大几百万。

同时江南地区将会成为大楚帝国工业部下属诸多工厂的产品销售地。

工业部手底下的工厂,除了兵工厂外,可是还有一堆工厂的产品是能够面向民间,或者干脆就是面向民间的。

比如汉天炼铁厂、汉天机械厂,它们的产品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面向民间的。

汉天炼铁厂出产的铁料,除了部分供应军需外,其实大多还是供应民间了,要不然依靠纯军需,还消化不了汉天炼铁厂的庞大产能呢。

等拿下江南等地后,哪呢汉天炼铁厂的铁料,就能够直接输入江南,或者是变成其他铁制品输入江南。

这个铁制品,也就是汉天机械厂下属农机厂的各类铁制品,包括铁锅、锄头、耙子、镰刀、菜刀、砍木刀、锯子、缝衣针等各类民间生活生产所用的铁制品。

汉天机械厂拥有大量的水力机械,各种军需的高要求零部件都能搞,更别说这些民用品了,生产出来的各类民用铁制品不仅仅质量好,而且价格还便宜。

最近半年,汉天机械厂出产的各类铁制品,不仅仅在湖广内地销售良好,就连其他地方,尤其是江西,南直隶地区的商人都会偷偷摸摸过来采购一批运回去贩卖。

而一旦能拿下江南,汉天炼铁厂的粗铁料、汉天机械厂的各类铁制品就能够敞开了涌向江南地区,进而捞取丰厚的订单以及利润。

这必然会给大楚帝国带来丰厚的税收以及利润上缴。

江南本地的税收,江南的庞大市场,这些都是能够给大楚帝国的财政带来丰厚无比的收入。

也就是说,哪怕不搞抄没那一套,但是只要拿下了泛江南地区,那么也能够彻底解决大楚帝国的财政困局。

所以哪怕是为了钱,罗志学也会在下半年就发动东进战役。

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可能阻挡楚军的东进步伐!

杀进去了,就是前途坦荡,帝国根基彻底稳固,未来统一华夏有望。

杀不进去,那就是会被自身的庞大军费压力给彻底拖垮,不等明军来攻,楚军自己就得崩溃!

虽然说楚军也可以采取节流的办法缩减开始,平衡财政收支,但是这无疑会打断大楚帝国的强势上升势头。

早期还处于伏牛山保乡营时期的时候,楚军基本上就已经定下了一个调子:那就是走坐寇的模式。

而不是流寇模式。

而既然是坐寇模式,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寇了,你得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儿八经的统治政权来看待。

而作为一个统治政权,你要有能征善战的军队,要能治理地区,让老百姓们吃饱饭。

如此,你才能对内弹压内乱,对外持续扩张。

但是这样一来,也就等于把自己摆在了明面上,甚至最大程度的吸引了明王朝的注意力,继而引起明王朝持续不断,力度越来越大的围剿。

如此也就不断的迫使大楚帝国扩军,提升将士们的各方面的待遇,提升装备水平,尤其是枪炮以及盔甲的水平。

而这些,全都是吞金兽!

要让老百姓们吃饱饭,就需要恢复民生,而恢复民生可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那是要拿出真金白银去赈济,去修理各种水利基础设施的。

要是没有两三百万两银子砸下去,早些年经历过官兵和流贼迫害,后续又经过楚军和伪明军战争波及的湖广地区,早就民生全面崩溃了。

打完仗就撒钱恢复民生,这才是大楚帝国控制了楚北,至今楚北都没有爆发大规模饥荒的缘故。

而没有饥荒,自然也就没有了流民,没有了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为首的流贼模式的生存土壤。

如此,楚北才能恢复稳定,继而成为大楚帝国对外征战的助力。

要不然就会变成陕西、河南一样,给明王朝带来都不是什么助力,反而是沉重的负担。

吃饭要钱,这扩军打仗就更不用说了。

民生和军队,不管是哪一项省钱,那么都会导致大楚帝国内部出现巨大的问题,对外战争失败,甚至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而这,都是罗志学所不允许的。

既然节流节不了,那么就只能开源呢。

内部的税收潜力现在基本就这样了,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的提升,那么也就只能把视线投向外部,投向江南。

————

大楚帝国承顺二年,七月初三,帝国参谋部部长徐志贤陆军中将,率领了数十万的各部将领以及参谋人员,在海军舰队的护送下,乘坐船只抵达了东线的富池镇。

而此地也是第一军指挥部所在,第一军军长李成通中将亲自到码头迎接徐志贤一行人。

不过徐志贤等人并没有在富池镇停留,当天匆忙视察了当地的部分战备情况后,第二天就在第一骑兵旅的护送下,前往最前线的瑞昌城。

瑞昌城,乃是九江府治下瑞昌县的县治所在,这个县城并不算大,城墙也不算多么的厚实。

这个县城,就是华夏地区里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而已。

也正是因为这只是个普通县城,去年楚军东进的时候,才能够以数千人规模的东进支队拿下该城。

后续等待楚军主力陆续东进,想要进一步拿下九江府城,也就是德化的时候,人家明军已经在九江城驻防重兵,连红夷火炮都拉到城头上了。

后续楚军的战略目标又是楚南一线,所以东线的战事也就暂停了下来,双方军队逐渐形成了对峙局面,并且这种对峙随着双方的持续增兵,变的越来越严重。

围绕着楚军驻防的瑞昌、富池镇一线,楚军部署了大约两万人的兵力。

而围绕着九江府德化、德安、湖口、南康府星子四城,明军部署了超过五万人的兵力,并且还有一支来自江南以及沿海地区的水师相助。

其中这五万明军里,有大几千还是史可法搞出来的‘安庐新标军’,还有一支数百人规模的职业骑兵。

而整个防线的核心城池,也就是九江/德化城,更是部署了超过三万人的兵力,二十门的红夷火炮,安庐新标军也在这里!

该城的整体的防御实力,远远超过了楚南战役时期的临湘或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