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态度可谓宠溺(1 / 1)

两人的对答就像是车轱辘话一样又绕了回来。

不过这一次,李俭确实跟上趟了。

“现在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应该没被什么崇高的力量投放到平行世界对吧。”

林瑞昂指了指自己的摄像机:“更确切的消息要看那些真的像是侦探一样的家伙,但我刚才拍到的东西,如果说这里在灵气复苏的那一瞬间就没了人,凭什么超市会被洗劫成这个样子?”

“这里的货架可没有东倒西歪,只有被人推搡的痕迹。这些人洗劫的时候很有分寸,把所有看上去有价值的东西都抢完了,甚至都没给妖兽留下进来找寻食物的空隙。”

李俭点头。

这里的景象确实如林瑞昂所说,并没有妖兽作乱的痕迹,也就是说,最后在这洗劫一空的肯定是人,妖兽来了连点渣滓都闻不到。

而人们留下的痕迹也说明,他们知道要从这里撤离,虽然急迫,但还没急迫到乱了方寸的程度。

足够他们撤离前洗劫得这么干净的理由,让李俭来想,缘由都在灵气复苏之后。如果灵气复苏的那一刻,所有人类都会根据某种不知名原因被投放到各个平行世界,那么这里发生如此干净的洗劫,原因就很神秘了。

“呵,”灯光扫到货架上残余的标价便签时,林瑞昂下意识地读出了货品名称,笑了,“我知道这家超市为什么会被人搬空了,这是我们华人开的蔬菜超市。这可是雅库茨克啊。”

“天寒地冻所以很缺蔬菜?”李俭大概猜到了原因。

“对,很缺,不是一般的缺。这样就能解释这里为什么会被抢的连一点都不剩了,专门的蔬菜超市,哪怕在整个雅库茨克都算是少的。如果他们在灵气复苏前也有末世小说流派,这种地方肯定是必争之地。”林瑞昂摇头轻笑。

“行了,我们出去吧。阴差阳错先看过蔬菜超市,我带你去看看这边的特色美食。”

……

两人在街道上穿行,遇见几组和他们一样的人员配置,打过招呼,径直跑到某处露天商业街。

“看得出来这里卖的都是什么吗?”林瑞昂指着街边的空箱。

“看不出来,这都空了能有一年多了吧。”李俭皱起眉头,这块地方看着有蛮多店家——相比其他街道,这条街道两边的临街房屋都有对着街道的大门。

“卖的都是鱼啊,各种各样的鱼,全都像是法棍一样插在箱子里,竖着冲人。现在看嘛,也都抢完了,连鳞片都没了吧。”林瑞昂很有兴致地将摄像头对准曾放满鱼的货箱,一排排拍摄过去。

不管怎么说,洗劫食物市场,连鳞片都不剩下,这也太过分了。

李俭想象不到饥饿的人们收集鳞片能有什么用,或许能够饱腹,但那绝对算是饮鸩止渴。

……

“起码现在,我们有了一点希望。”林瑞昂满足了自己在北国探险队的拍摄欲望,带着李俭往回走。

“灵气复苏后的世界上,并不只有我们。幸存者可能离我们很远,但终归还是有幸存者的。”

……

出了一趟门的李俭返回营地,并没有引来谁的主意。

林瑞昂提着摄像机回去工作,临走时告诉李俭,今天应该是他们在雅库茨克唯一一天假期——确定这个世界上还有华夏之外的幸存者后,北国探险队的全部科研力量才会以完全状态运作,而这不仅代表技术专家们要投身研究,也表示探险队中的大量设备都将启动。

时间走到下午,三三两两结伴出门的技术专家和营地守备也陆续返回,有些人像是出门旅游一样,回来的时候一副满足的样子。还有些人像是出门去看西洋景的,看了一天也不够,琢磨着回去后还要做些什么。

人们整整一天的行动,向雅库茨克引入了新鲜的人类气息。

作为守备,李俭防备了一天的妖兽攻击,但不知道是妖兽的鼻子坏了还是怎么,左等右等也不见妖兽攻击,就这么平静地度过了驻扎在雅库茨克的第一天。

第二天,科研组倾巢出动,各有各的研究任务,会议上向守备们下达指令,一定要给科研组提供足够安全的工作环境。

有昨天林瑞昂交的底,李俭算是知道不少情报,但知道情报对当前局势没啥用处,他在北国探险队里就是充当打手,哪里需要他的战斗力,他就去哪里。除此之外,不论什么都不在他的工作范围内。

守备嘛,工作责任重大,一旦出事就是所有人都出事。换成灵气复苏前的守备,明哨暗哨都是必须的。而在灵气复苏之后,人们对李俭的守备要求就是一条:最好待在营地里,把神识能放多远放多远,身边有通讯器,能让其他设备探测发出的警报及时转化成战斗力响应。

做到这些,就可以了。

摸着良心说,车队对李俭的工作要求堪称宠溺。

以前哨兵站岗,只要没发生让他们行动的事件,那可都是站在岗位上一动不动的狠人。而李俭的守备职责压根没给他这些限制,一定要说有范围限制的话,那就是让他在营地中行动。

这已经够广阔得了,从面积来说,车队营地的占地面积抵得上三线城市的整片商业区。

别说李俭这种灵气复苏前可以化身宅男的家伙了,就算拉个现充过来,搁车队营地绕来绕去,也不会嫌地方太小。

但人总会觉得无聊,李俭觉得无聊了,便在车队中走动起来,看炊事班是怎么准备伙食的,看车队营地的电气管道和污水管道怎么运作,在驱鸟次声波发射器旁边观察……

兜兜转转,他最后跑到了车队营地的内圈。这里有足够多的技术专家聚堆,他们讨论的东西不算难(昧着良心),但需要大量的前置知识作为铺垫。如果不具备前置知识,那么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对路人来说,都会是天书。

李俭就是这么个路人,摸着良心,他只是乐意往技术专家跟前凑凑,听听他们有何高论。但完全没有前置知识储备让他基本什么都听不懂,偶尔抓到一点好像能听懂的苗头,却又只是一场空。

如果是别人在这瞎搅合——站在旁边很有存在感地旁听——技术专家们肯定要让他走开,该做啥做啥,别在这愣着。不过他们对李俭的态度一如分配工作,可谓宠溺,非但不赶他走,聊完正事后,还总是会问他听懂了吗。

说真的,要不是李俭知道这几位都是业内有头有脸的大佬,在学术界正经的德高望重,不仅学术领域成果颇丰,品德上也经得起考验,他都以为这几位学者大佬打算拿他做点什么网文中不让写的事情。

李俭惴惴不安地问了几句,旁敲侧击着,总算摸清了几位大佬的思路。

昨儿个林瑞昂和他出门一趟后回来,把李俭不知道探险队真实首要研究任务的事情说给众人听,众人觉得这事情一直被动瞒着李俭,像瞒傻逼似的(原话),事情做得不地道,得给李俭一点补偿。

补偿结果就是现在这样,大家给李俭一点“温柔”,问啥答啥,当然都要在权限许可的范围内,一些没必要说的,或者需要保密的事情,自然不能说。

而且,技术专家们也不是只想着要补偿他。

各位大佬确实德高望重,不过这不耽误他们以正当形式为自己拉点赞助。

搞科研是很费钱的。(严肃脸)

这不是开玩笑,搞科研是真的费钱。

除了一些所谓的科研工作完全是浑水摸鱼的专业和项目,没有一个科研项目是不烧钱的。

技术专家们德高望重、学术素养好,项目产出高,但这带来的好处“只是”省级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能够把经费拉满并结题,可不代表他们想做什么项目,什么项目就能拿满经费。

能申报课题和自己做东西,不能说是完全不一样吧,只能说是没有直接逻辑关系。

北国探险队的技术专家都是东北这块的行家,平常和钱安地区没什么来往。

但吴会省的富庶不是一天两天了,全华夏都知道吴会省有钱,这种有钱不是什么偶发性的东西,几乎可以称得上地域歧视,华夏全域都觉得吴会省拉一个算一个,各个不是小老板就是大老板,就算是打工人,那也是镀金打工人。

这毫无疑问是偏见,但也能从侧面证明,吴会省的经济发展条件不是闹着玩的。

而众所周知,由于一些复杂的难以在小说篇幅中说明的原因,东北的经济条件与吴会省相比,颇有“每况愈下”的意思。

这种经济力量对比在灵气复苏之后更加凸显,虽然技术专家们都是各个行业中的大拿,但地区性的经济不景气显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实验条件。

在此基础上,和李俭套点不会犯错误的近乎,推动各自实验团队和新星大学的合作进展,就很有必要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科研是真的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