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圆滚滚的鱼(1 / 1)

在一段时间内,采集野生珊瑚属于违法行为。具体时间和范围以及珊瑚种类则依各地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之,对寻常人来说,不接近野生珊瑚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李俭觉得,这样的规定大概只能留在过去了。作为海洋中形成生态系统中的著名明星珊瑚礁的建造者,珊瑚虫在灵气复苏后的迅猛长势足以让它从过去的保护名单中消失,在这个时代成为寻常可见的动物,与珊瑚礁和珊瑚一起成为常见景观。

海底本是光线暗淡的,在头顶探照灯的照射下,这些本见不到颜色的景物终于有光可反。活跃的鱼群不少,但这些与珊瑚礁共生的鱼群数量虽多,体型却不大,李俭也没感觉出其中有妖兽的高能反应。

这很反常。

陆地上的动物伴随灵气复苏,在躯体变大的同时,身体机能也变强。踏上修仙道路的妖兽则连身体形态也会发生各种性状变异,伴随着它们的等级越高,这种外观性状变异的表现也就越显著。

这是陆地动植物的趋势,两栖动物的表现也与此相同。如果海洋生物仅仅只是珊瑚规模扩大,珊瑚虫种群增大,未免和陆地动植物趋势不太符合。

李俭将自己看到的东西拍照上传,先是听到信息处理平台发来的惊叹式私聊——这很显然是在公器私用,平台不应该让专家和研究员与前线战士私聊,但目前穿着这套改良作战服下海并利用信息处理平台的修仙者应该很少,这才让平台另一边的从业人员借用平台和李俭实现了私聊般的专线联系——对方也为如此庞大的珊瑚而震惊,听他的意思,这片珊瑚树都是新长出来的,在一段极为短暂的时间中,长出了过去数百年才能形成的规模。

“这很不可思议,它们的生长痕迹现在依旧清晰可见。这是两个月内刚刚生长的证明,但痕迹竟然绵延了三米多长……”对方口中跳出几个李俭从未听闻的术语,想来应该是搞海洋生物研究才会用到的东西。

李俭类比了一下,大概就像是自己做金相分析的时候,靠显微组织来判断合金在这块地方经过了什么温度、时间的工艺?

总之,是专业领域的话题,自己不要深想,只向他要点自己想要知道的情报就好。

“我在这里发现的珊瑚礁和鱼群看起来都很正常,”李俭说到正常二字,平台那边的声音立刻吐出一个清晰而急切的“不”字,“你先别激动,我是说抛开珊瑚长得特别快这件事,只从外观上来看,这些珊瑚礁和鱼群看起来很正常,没有出现陆地妖兽的‘变异’。能帮我分析一下这是什么情况吗?”

对方显然不能接受李俭将珊瑚如此的生长状况称为正常,但李俭要求分析的诉求属于工作内容,让私人情感凌驾工作终究不好。

但他也没有放弃撒火。虽然李俭不知道平台另一边究竟是谁在公器私用地进行私聊式技术支持,但这位仁兄为了报复他将珊瑚礁称作正常,在“分析情况”的过程中给他塞了不少科普内容。

这对情报接收端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君不见德三被隆金和加西亚编排成了什么样子。李俭只想知道面前的鱼群和珊瑚礁意味着什么,但几乎被对方教导了有关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大量知识,更让人不爽的是,这些知识还没入脑,全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经历了大量知识在脑中大量穿梭后,李俭总结了几条关键信息。

第一,此处珊瑚礁生长速度很快,而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生活的鱼类也非常新。

甭管处理平台那边是怎么分析出来的,反正人家分析出了结论,这里的鱼虽然看着体型正常,但从出生到现在可能就只有个把月,算起来顶多是鱼苗。

这解释了李俭心中的一个问题。灵气复苏后的动植物只要活得久,或多或少都能走上修仙道路,人类之外的动物体型会变大和变异,而这边的鱼群如果足够年轻,那么看起来还未和修仙扯上关系,还算合理。

第二,这边的生态系统如此活跃,要说没有额外能量输入,那是不可能的。

此处可是三百米深的水下,能够直抵此处的阳光已经微弱的可以忽略。浮游植物能在浅水层保持高强度光合作用,但在如此水深,掉落下来的残渣也不够养活这么大一滩珊瑚礁生态系统。

而这些鱼群和珊瑚群和共生生物间也没有发现妖兽反应,却长得很茂盛。

李俭觉得,答案呼之欲出了。

此处虽然没有妖兽生活,但能够提供大量能量的妖兽一定就在附近徘徊。

如何找到妖兽,打一个开门红呢……

这问题很好解决,只要胆子够大,就不怕妖兽找不到自己。

嗯,李俭没打算去找妖兽。仗着自己实力强劲,李俭想让妖兽排队找他,他再把妖兽全部解决。

当然,考虑到各种动植物都会对人类气息抱有敌意,在这茫茫大海中,李俭并不打算唐突举世皆敌,对于放出气息盖以诱敌,李俭敬谢不敏(说得好像他没有才能一样)。

有什么办法是只会被强力妖兽针对,而不会被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群起而攻的呢?

从过去的战斗中,李俭学会了一件事——只要肆意放出神识,在没被发现自己是人类的情况下,强力的妖兽便会觉得是自己的领地遭到侵犯了,这种源于生物本能的领地意识会迫使它们中最强的那个过来和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打上一架。

一般而言,这种战斗会导致其中一方死亡,而幸存者也不一定好过。在没有完全压制状态下的惨胜如败,胜利者往往还会遇上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可这和李俭有什么关系呢,他是来秒杀妖兽的。作为战斗力高的莫名其妙的范例,他的战例对其他修仙者来说没有借鉴意义,但真的很能打工。

如果说在人类社会和填充地块,李俭还要担心自己大肆散发神识会不会引起他人牢骚,那么在海洋中,已知目前会穿着这身衣服下海猎杀的修仙者少之又少,他便不再需要顾忌放开神识会不会影响他人了。

打定主意后的行动是最有效率的。神识从脑中解放——过去人们认为神识应该潜藏在识海之类的地方,但在灵气复苏之后,人们发现神识其实遍布全身,又由于人更习惯视觉听觉嗅觉和大脑相应集中的位置,故而人为地将神识当成只从大脑中释放的修仙感官——向外高速扩散。

神识拂过泥沙、刺探泥沙之下,充斥浩瀚的水域,观察快速生长的珊瑚礁,珊瑚礁中不断活动的珊瑚虫,与珊瑚礁共生的各种生物,在水域中组成鱼群行动的小鱼、泥沙下的蟹类——李俭挺好奇为啥在这还能有蟹类,但又是海洋生物又是灵气复苏,连珊瑚礁都长到这里来了,有啥都不稀奇了。

彻底放出的神识以目前能达到的最高精度——每立方毫米分别回馈信息——充斥方圆五十米的空间,再往外余百米半衰,约莫距李俭三百多米快四百米,神识探查精度才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如果人脑要尝试总结这些信息,那将是个天文数字级别的工程,光是精度最大区域内的信息,倘若每立方毫米仅只回馈一个三色像素,也意味着这项工程的信息量单位得从PB每秒起步。

李俭的表意识是做不到的,不过没有关系,人生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也不是让表意识处理原始信息的感官,神识作为灵气复苏后的感官,自然也不会让表意识处理海量原始信息。

这是对修仙者本人来说宛如黑箱的过程,不过李俭不需要研究这台黑箱为什么能够起效,他只需要享受黑箱的功能就行。

在方圆五十米的海域中,确实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妖兽。

探入泥沙下的神识有些浪费,深入泥沙半米几乎就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生物,李俭将这部分神识收回,调往横向。

向上探的神识也浪费,在神识探查掉了一个数量级精度的高度,神识探查都已经超出水面了。没有做足工夫便以球形探查就是这点不好,李俭选择引以为戒,管束神识,加强横向探查强度和精度。

将半衰范围向外又推了五十多米,此时,李俭的神识探查,能在两千米外准确感知到立方米单位体型的生物。

而这显然够用了。

一条不知是鲶鱼还是带鱼的玩意显然是此地顶尖的妖兽,或者它自认为是。在距离李俭一千六百米的水域中遨游的它,被李俭神识扫过,便在转向后向李俭迅速游来。

李俭坚信这不是自己对海洋生物了解颇浅才不能辨别生物的锅:“我没法拍照,但我得问一下,有没有什么活在深海三百米处,长得圆滚滚柱状体一般,同时还带须子和鱼鳍的?”

“多长,多圆滚滚?”对方回复得很快,不过鱼游得也很快,估摸着能有四十米每秒。